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两组老年人群血压和寿命关系16年纵向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长沙市区100例90岁以上长寿老人,及长沙市社会福利院150例60岁以上老人,在调查体检基础上,采用每年复查一次血压等方式,进行了16年纵向观察。结果发现,不同血压者死亡平均终年相近;福利院老人中活过80岁者,高血压者占45.2%,正常血压者只占37.9%;100例长寿老人11例活过百岁,其中9例有高血压史。  相似文献   

2.
<正>朱志明、杨励主编的《迈向百岁之道》中,有研究者发现血压与寿命有着非常微妙的关系。高血压确实是中老年人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可忽视。但高血压也不是高龄老人(80岁以上者)致死的危险因素。他们对100名长寿老人(90岁以上者)追踪研究后,分别计算出他们中不同血压者的平均终年,从高到低依次是:单纯收缩期高血压95.4岁,正常血压95.3岁,经典高血压94.5岁。这说明年过90岁的老人,不论何种血压,继续存活的寿命相差无几。在27名百岁老人(100岁以上者)中,竟有23名(85.2%)血压属高血压范围而生活质量尚可者,他们能够自己独立生活,没有增加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北京地区302例90岁以上长寿老人心电图普查资料进行分析,以探讨长寿老人心电图特征。一般资料:302例长寿老人居住在北京西城、海淀两区,年龄90~105岁,平均93.2±2.9岁,其中男性77例(占25.5%),女性225例(占74.5%)。主要内科疾病依次为:冠心病132例(43.7%),高血压126例(41.7%),慢支、肺气肿120例(39.7%)。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新疆地区维吾尔族长寿老人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血压的关系。方法 以课题组1997-2003年多次流行病学调查所得维吾尔族长寿老人14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24 h动态血压测量结果将其分为正常组(107例)和高血压组(37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两组人群的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结果 正常组与高血压组ApoE基因型分布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E3/3占的比例均较其他基因型高,分别为76.6%(82/107)、64.9%(24/37)|两组ApoE等位基因分布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中携带ApoE ε4频率(9.5%,7/37)高于正常组(2.3%,5/107)。不同ApoE表型的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带有ε4等位基因的高血压患者收缩压比带有其他等位基因者高。结论 ApoE基因多态性与新疆地区维吾尔族长寿老人收缩压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7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的降压治疗方法及安全性。方法:搜集临床7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患者[男50例,女80例,平均年龄(76.72±4.83)岁]血压控制的临床资料。结果:选用1种降压药者占33.1%,2种以上者占66.9%,选用CCB者占50%,β受体阻滞剂者占53.1%,利尿剂者占19.2%,ACEI者占24%,ARB者占44.6%。治疗前的血压为(170.64±19.31)/(99.13±13.11)mmHg(1mmHg=0.133kPa),治疗后的血压为(120.15±14.55)/(73.70±8.83)mmHg,两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见体位性低血压。结论:老年人降压应注重个体化,平均血压降至120/74mmHg较安全。  相似文献   

6.
李文英  黄俊菁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34):1067-1068
目的了解70岁以上老年高血压患者血脂情况,为高血压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84例7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采静脉血检测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结果高血压组TG、TC、LDL-C比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中血脂异常者17例,占20.24%,男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17例血脂异常的患者中,以单纯TC升高、单纯LDL-C升高、TG加LDL-C升高为主,各占7.14%,16.67%,4.76%.结论70岁以上高血压患者血脂水平比同龄健康老人高。血脂异常以单纯TG升高、单纯LDL-C升高、TG加LDL-C升高为主。提示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时应注意检测血脂水平,在降压的同时进行合理的调脂治疗,以更好地稳定血压,改善高血压患者的预后,并且应重视TG水平的调控。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职工查体为素材,从600例40岁以上纺织工人体检中发现高血压患者114例,占19%。在114例中有高血压眼底改变者89例,占78.07%。纺织工人职业与高血压的患病率及高血压和动脉硬化眼底改变之间无明显关系。高血压眼底改变与患者性别无关(P>0.05),但高血压患者的眼底改变随着血压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8.
健康与长寿历来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近年来,国内对老年人的综合考察陆续有所报道,但长寿老人(90岁以上)的健康状况如何,国内报导仍不多。1980年7月~9月我们参加武汉地区老年医学综合考察队,对100例长寿老人作了调查,现报告如下: 一、对象与方法 1.对象:为长期(25年以上)居住武汉市长寿老人100例(以下简称长寿组),男28  相似文献   

9.
练世刚 《西部医学》2010,22(8):1467-1468
目的了解90岁以上老人血脂、血糖及血尿酸浓度在不同年龄组及性别上是否存在差异,并探讨其对长寿的影响。方法对881例90岁以上老人,采用葡萄糖氧化法测量血糖(GLU);采用酶法测量血胆固醇(TC)、血甘油三酯(TG)、血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采用尿酸酶法测量血尿酸(UA)的水平。结果①90-94岁老人与95岁以上老人TC有显著差异(P〈0.05);②男性组TC低于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90岁以上老人血脂、血糖及血尿酸浓度异常占所有检测者比例偏低。结论 90岁以上老人血脂、血糖及血尿酸浓度异常的比例偏低,可能与其长寿相关,尤其女性高龄老人更为明显,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100例90岁以上老人16年纵向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人类长寿期存活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00例90岁以上长寿老人在综合调查基础上,通过每年一次普查等方式进行长期纵向观察.结果:16年全部死亡,平均终年95.3岁,最高寿命105岁,死因首位为肺部感染.发现长寿老人中凡长期坚持合理的生活方式、特别是适量体力活动者,长寿期多仍能独立生活,且临终前病程短。长寿耐老者具有身材矮、体重轻、高血压随增龄而缓慢下降及胆固醇值偏正常值上限等特点.结论:坚持合理的生活方式是健康长寿或延长健康期望寿命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目前都江堰地区长寿老人社会功能现状.方法 问卷调查当地90岁以上长寿老人的社会功能状况.结果 被访老人社会经济地位普遍低下;其社会网络主要是家庭,社会接触单一,但是能够从中得到较高的社会支持:65.0%老人日常生活主要由子女照顾,81.8%主要经济来源于家庭,在遇到困难时89.2%的老人曾经得到过安慰和关心,多数情况下(88.7%)是源自子女的关怀.结论 都江堰地区长寿老人多数家庭社会功能良好,经常与人交流,能获得较好的社会支持.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三城市社区人群脑卒中发病类型的分布特征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Yang Q  Zhou Y  Wang W  Wu S  Hong Z  Huang M  Liu Y  Xu H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3):875-878
目的:分析我国脑卒中发病类型的分布特征。方法:在长沙、北京和上海三城市社区30万人群中,采用前瞻性监测和综合干预研究,对首次发生脑卒中的2570例患者进行分型诊断。结果: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及难分类型卒中分别占37.1%、62.3%和0.6%;50岁以前出血性卒中占50%以上;干预社区出血性和缺血性卒中发病率均低于监测社区。结论:中年人特别是50岁以下人群应重视出血性卒中的危害,50岁以上的人群的预防重点应放在缺血性卒中方面。干预社会出血性和缺血性卒中5年平均发病率低于监测社区。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血压和血糖与老年人不同死因之间的关系,为临床预防提供指导方向。方法:在资料相对完整的死亡患者883例中,选择年龄>60岁的501例作为调查对象。其中,糖尿病人群180例,分为:糖尿病高血压组(DM/HT组,108例,占60.14%)和糖尿病非高血压组(DM组,72例,39.86%);非糖尿病人群321例,分为:非糖尿病高血压组(HT组,130例,40.50%)和非糖尿病非高血压组(非DM/HT组,191例,59.50%)。观察各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血压、血糖和死因(主要是指心脑血管意外、肿瘤、感染和尿毒症)。结果:①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非糖尿病40%,糖尿病60%,且男性好发;②DM/HT、HT脑出血是第一位死因,超过30%;DM、非DM/HT血管意外仅20%,且以梗塞性疾病为主;③DM、非DM/HT恶性肿瘤是第一位死因;高血压与肿瘤无关(肾梭形细胞癌除外);④糖尿病2个亚组感染患病率高;⑤DM/HT组、HT组尿毒症患病率高于其余两组;⑥多元回归分析后,收缩血压、舒张血压与心脑血管意外相关,与肿瘤、感染无关,前者与尿毒症也有相关性;空腹血糖与4种死因均相关。结论:血压和血糖与老年人不同死因之间有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长沙市青春期儿童肥胖与血压的关系,为预防青春期儿童高血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长沙市18所中学生,对其初一至高二的全部学生进行血压和体格测量,并进行血压和营养状况的评价。结果:(1)18922名12~17岁儿童青少年中,检出患高血压者1276人,占6.7%,男、女生检出率分别为7.6%和5.8%;(2)肥胖组各个年龄段收缩压和舒张压平均水平均显著高于同性别同龄儿童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平均水平,且差异有显著性。(3)男、女生和所有儿童合计分析,均显示肥胖组儿童的高血压检出率明显高于对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长沙市12~17岁青春期儿童高血压发生率处于中等水平;青春期儿童血压水平与肥胖密切相关,肥胖是青春期儿童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社区45岁以上糖尿病前期人群2年后自然转归情况、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统计社区45岁以上糖尿病前期人群1465例,两年后进行复查,采取填写调查问卷、二次糖耐量试验,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测定等方式,了解自然转归情况以及不同转归的人群基线特征,分析影响转归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465例糖尿病前期人群,其中610人转化为血糖正常人群,731人依旧处于 IGR 水平,124人转化为糖尿病,糖尿病转化率为8.5%。在不同的年龄组,随着年龄增长,糖代谢异常、高血压、肥胖、脂代谢异常均有增加趋势,而血糖升高可能与增龄、收缩压(SBP)增加、血脂代谢异常等密切相关。进行 Logistic 回归分析,高龄、血压升高、血脂代谢异常均为糖尿病危险因素。结论:以是否进展为糖尿病为因变量,进行 logistic 回归分析,发现基线 FPG、2hPG、超重和肥胖是影响糖尿病前期转化为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且转化为糖尿病者男性比例、尿酸、BMI 和收缩压均高于未转为糖尿病者,调查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6.
广西东兰县壮族长寿老人HLA-DRB1基因的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人类白细胞抗原-DRB1(HLA-DRB1)基因与长寿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序列特异引物(PCR—SSP)对东兰县150名90岁以上长寿老人(90~105岁)和143名当地健康、无血缘关系、随机抽样的成年人(20~76岁)进行HLA-DRB1基因分型并进行相应等位基因频率的比较。结果:长寿组HLA—DRB1*1201-1202等位基因频率(10.56%)明显高于对照组(5.39%)(P=0.0239,OR=1.9067);其余各相应等位基因频率之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另外,在HLA—DRB1座位各等位基因中,长寿组和对照组均以HLA-DRB1*1501等位基因的频率最高,分别为29.76%、24.74%;其次为HLA—DRB1*1601-1602等位基因,分别为17.94%、20.23%。结论:在东兰县壮族人群中,HLA—DRB1*1201—1202与长寿高度关联,可能通过某种未知的机制影响人类的衰老及寿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北京万寿路社区60岁以上老年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情况。方法 2009年9月-2010年6月,对北京万寿路地区5个社区2 071例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状况调查,采用统一调查表面对面进行高血压患病及治疗情况调查和血压测量。结果 60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75.9%、60.8%和33.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文化程度、吸烟史、高血压家族史是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的影响因素。结论提高患者的健康保健知识,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是提高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贵港市某县40岁及以上HIV抗体阳性样本的基本特征,为今后开展对此类人群的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析贵港市某县全人群筛查HIV后,40岁及以上中老年人HIV抗体阳性样本的流行病学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0岁及以上人群HIV感染人数为775例,感染率为3.31‰(775/233 813),全人群感染率为1.81‰(1 015/560 84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最大94岁,以男性为主占74.58%;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占95.48%,已婚有配偶占79.23%,97.94%为常住人口,农民占88.52%;95.10%通过异性传播;60~岁及以上年龄段人群HIV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结论40岁及以上中老年人已成为贵港市艾滋病的高危人群,应加强对此类人群的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19.
Causes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young Australians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OBJECTIVES: To determine the causes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in people aged 35 years or younger. DESIGN AND SETTING: A review of all autopsies performed between 1 January 1994 and 31 December 2002 at a major Sydney forensic medicine department serving an area with over 2 million people. MAIN OUTCOME MEASURES: Incidence of various types of cardiac disease causing sudden death in those aged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长沙市体检人群中正常高值血压者合并慢性肾疾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对2011年3-5月在长沙市某大型综合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参加健康体检的企事业单位在职员工11 274人进行包括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在内的现状调查。将体检人群分为4组:正常血压组、正常高值血压组、未确诊高血压组和高血压组。比较各组指标之间的特点;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危险因素对正常高值血压者合并CKD的影响。结果:正常血压组、正常高值血压组、未确诊高血压组及确诊高血压组CKD的患病率分别为3.31%,6.60%,11.78%和17.35%,男性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P<0.01);校正年龄、肥胖、糖代谢异常、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因素后,男性正常高值血压增加CKD患病风险(OR,1.30;95% CI,1.03~1.63;P<0.05)。高尿酸血症是男性正常高值血压者合并CKD的独立危险因素(OR,2.25;95% CI,1.59~3.19;P<0.05)。 结论:长沙市体检人群中正常高值血压者合并CKD患病率为6.60%;男性正常高值血压明显增加CKD患病风险,高尿酸血症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