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是常见病 ,在我国发生率高达0 .1% ,肾脏损害是其显著的特点 ,其发病有着明显性别差异 ,男女的比例为 1∶5~ 12 〔1,2〕。据文献报道 ,男性SLE的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均有别于女性患者〔2~ 4〕。作者比较分析了收集到的 2 40例女性 ,32例男性SLE患者起病及进展期的临床表现、自身抗体分布以及首始起病时的病理分型 ,以探讨两性SLE的临床特点。资料和方法1 病例来源  1983年~ 1999年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 ,以及作者在进修期间收集到的住院患者 ,女性 2 40例 ,男性 32例 ,发病年龄 5岁~ 78岁 ,全部 2 72…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12年来,在我院及自治区人民医院行血液透析的维吾尔族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变化,为下一步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1998年1月~2009年12月维吾尔族终末期肾脏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血液透析患者的年龄、原发疾病、性别疾病构成、死亡原因及变化特征。结果:ESRD血液透析患者平均年龄(51.5±14.1)岁,男431例,女292例,男女之比为1.48∶1。原发疾病中最主要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其比例有逐年下降趋势,其次为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近来糖尿病肾病呈明显上升趋势。ESRD血液透析持续超过1年的患者死亡102例。主要死亡原因为心血管事件,占51%;其次为脑血管意外,占17.6%。结论:本组患者男性多见,中老年为主;ESRD血液透析患者主要原发疾病为慢性肾小球肾炎,近年来,高血压肾损害、糖尿病肾病呈上升趋势;导致其死亡原因主要为心血管疾病、脑血管意外、感染等。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比性分析新疆维吾尔族与汉族女性上睑皮肤松弛临床特点,探讨其两者的差异性给临床治疗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对208例女性上睑皮肤松弛临床资料进行综合性分析。结果:维族女性与汉族女性上睑皮肤松弛有显著区别,两个民族中工作职员共95例所占比例最大,为45.7%,农(牧)民60例占比例第二,为20.8%,手术方式在维族女性和汉族女性中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性,说明维族患者更常用去皮较多的宽重睑术,汉族患者更常用去皮较少的窄重睑术。结论:新疆维吾尔族与汉族女性上睑皮肤松弛各有其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4.
5.
目的:分析归纳慢性附睾炎的临床特征,指导诊断治疗。方法:按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慢性附睾炎患者63例,通过问诊、查体、问卷等收集症状、体征、性活动及相关病史、生活质量影响评分、慢性附睾炎症状评分等,评估其与慢性附睾炎相关性,总结该病临床特征。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年龄结构、民族、文化程度、吸烟饮酒等情况大致相同。病例组性伴侣人数、有尿路感染病史患者百分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病例组中92.1%的患者可发现附睾肿大、压痛;75.5%的患者有阴囊疼痛症状;病例组慢性附睾炎症状评分(CESI)(7.9±4.6)高于对照组(4.4±3.2)(t=14.5,P<0.05),生活质量影响评分(12.5±5.6)亦显著高于对照组(8.5±4.2)(t=21.3,P<0.05)。结论:慢性附睾炎附睾肿大压痛体征明显,疼痛症状影响生活质量。与性伴侣人数、尿路感染病史有一定相关性,但有待进一步加大样本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青年结直肠癌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36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相关资料,比较青年(观察组)50例及中老年(对照组)31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病史、临床症状、病理特征、治疗预后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中女性占68.00%、具有家族性多发性腺瘤病及结直肠腺瘤等家族史20.00%、首发症状为黏液血便腹痛及不适64.00%、确诊时间(4.40±1.39)个月、误诊率22.00%、病变位于直肠46.00%、病理恶性度高62.00%、Dukes C/D期64.00%,均高于对照组中的50.32%、6.45%、36.13%、(2.37±1.18)个月、11.94%、25.81%、38.71%、41.94%,P0.05;观察组1年存活率60.00%低于对照组的82.90%(P0.05);两组患者实施手术治疗72.00%VS74.19%(P0.05)。结论青年人结直肠癌患者具有女性比例高、病程滞后、误诊率高、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的特点,应做好肠癌知识宣传,重视肛门指诊及结肠镜检查进行综合判断以提高早期诊断率,实施个体化综合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分析残胃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3月至2008年5月期间川北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共114例残胃癌的临床病理学资料。依据原发疾病性质分为良性疾病组和恶性疾病组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14例患者,年龄(62.6±11.3)岁,男∶女=4.7∶1.0。76.2%(64/84)的患者诊断时处于进展期(以pT分期为依据),pT1期病例仅占23.8%(20/84),60.7%(51/84)的病例达pT4期。残胃癌的一般病理特征:pT4b(27.4%,23/84)、pN+(42.9%,36/84)及cM1(27.2%,31/114)常见,93.5%(29/31)的远处转移位于腹腔,腹膜转移最高达67.7%(21/31)。组织学分化程度以低分化腺癌最常见(76.7%,79/103),Laurén分型以弥漫型最常见(78.6%,81/103)。良、恶性原发疾病间首次采用的手术方式和重建方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中位发病时间(潜伏期)良性组∶恶性组=30.0年∶3.3年(P=0.000),主要受原发疾病性质、首次手术时年龄的影响(P<0.05)。良、恶性组间的病理学指标比较,除是否为印戒细胞癌(P=0.045)、是否侵犯周围脏器(P=0.049)、pN分期(P=0.025)及Borrmann分型(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病理学指标以及手术切除率、R0切除率和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残胃癌的主要临床病理学特征基本上不受原发疾病性质的影响,建立个体化的内镜随访程序是必要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汉族与维吾尔族与慢性肾脏病(CKD)相关危险因素的异同。方法:收集2010年5月-2014年5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体检中心体检者、肾病科、高血压科、内分泌科CKD患者总共17 520例,其中汉族CKD患者853例,汉族健康体检者899例,维吾尔族CKD患者297例,维吾尔族健康体检者291例。维吾尔族和汉组两民族患者的性别、年龄、肥胖、血脂异常、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糖代谢紊乱、血尿酸、血压、蛋白尿等相关危险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健康体检者汉族与维吾尔族相比,糖代谢紊乱比率较高(P〈0.05),体重偏大、血压偏高、总胆固醇水平较高、血尿酸偏高(均P〈0.05),CKD患者汉族与维吾尔族相比,糖代谢紊乱比率较高(P〈0.05),血尿酸偏高、三酰甘油偏高、总胆固醇偏高(均P〈0.05),年龄较小、血压偏低(均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代谢紊乱(OR=1.693,P〈0.000)、高血压(OR=2.110,P〈0.000)、尿酸(OR=1.349,P〈0.05)与汉族CKD独立相关;高血压(OR=46.954,P〈0.000)、血脂异常(OR=1.911,P=0.045)以及蛋白尿(OR=83.052,P〈0.000)与维吾尔族CKD独立相关。结论:高血压是维汉CKD共同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临床特点并与女性SLE患者进行比较。方法:收集2002年6月~2009年6月住院的64例男性SLE患者和同期425例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两组间发病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SLE患者家族史、以蝶形红斑为主起病的首发症状、多浆膜腔积液发生率较女性明显,但女性患者面部红斑、雷诺现象、光过敏的发生率高于男性;男性患者肾病综合征表现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女性患者,而在蛋白尿、血尿、GFR下降的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肾活检病理分型均以Ⅳ型为主,男性患者Ⅱ型、Ⅲ型所占比例低于女性,而重型病例(Ⅳ型、Ⅴ+Ⅳ型)男性比例显著高于女性;男女两组SLE患者在ANA、dsDNA、C3、C4的阳性率相似,但男性患者抗Sm阳性率高于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男性患者好转率低于女性。结论:男性与女性SLE的临床表现有较明显差别,男性SLE病情较重,临床上要注意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0.
骨包虫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附31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骨包虫病是我国西北及西南广大畜牧地区少见的一种寄生虫病 ,其致残率甚高 ,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存质量。我院自195 7年~ 1999年共收治各类包虫病患者 4779例 ,其中骨包虫 3 1例 ,占 0 .65 %。本文回顾我院 195 7年 6月~ 1999年 12月 3 1例骨包虫病人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资料与方法本组骨包虫病人 3 1例 ,男 13例 ,女 18例 ,年龄 19~ 5 8岁 ,平均 2 5岁。病程 6个月~ 3年 8个月 ,平均 17个月。主要临床表现为局部占位压迫症状及病理性骨折 ,根据其所处位置不同而产生不同的临床表现。本组病人均手术治疗 ,其基本方法为病灶清除加植骨融合术 …  相似文献   

11.
为了了解不同民族间骨密度(BMD)的差异,我院采用国产单光子骨矿分析仪对新疆喀什地区汉族、维吾尔族无代谢性骨病的健康人进行骨密度测定,分析结果发现其具有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点。1测定对象和方法1.1对象选自1996年5月~1998年4月在我院进行团体健...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新疆维、汉两个民族前列腺癌患者的年龄及病理构成情况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收集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确诊为前列腺癌患者518例,维吾尔族138例,汉族380例,按照不同年份、不同年龄段及不同Gleason评分进行分组并对其构成比进行分析。结果:新疆维、汉两民族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两民族年份构成比之间无统计学差异(χ2=1.063,P=0.900);维、汉两族前列腺癌患者的年龄中位数及众数分别为:70岁,63岁;73岁,71岁;两民族的高发年龄均为70~79岁,维吾尔族前列腺癌患者50~59岁及60~69岁年龄组构成比高于汉族患者,80~89岁组低于汉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375,P<0.01);维、汉两族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的中位数及众数分别为7分,6分;8分,8分;两个民族Gleason评分构成比之间无统计学差异(χ2=0.991,P<0.01)。结论:维吾尔族前列腺癌患者年龄构成比不同于汉族,两民族前列腺癌患者在年度增长及病理分期的构成比方面有一定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5年~2012年收治的24例男性SLE患者的临床资料、血清免疫检查及肾组织病理.结果:24例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热11例(45.8%),尿检异常20例(83.3%),肾衰竭5例(20.8%),血液系统损害22例(91.6%),面部红斑11例(45.8%),浆膜腔炎症12例(50%),光敏感6例(25%),关节痛11例(45.8%),口腔溃疡7例(29.1%),低补体3血症15例(62.5%),高血压12例(50%),脱发2例(8.3%).免疫血清学指标:ANA阳性24例(100%),ds-DNA阳性11例(45.8%),抗sm抗体阳性7例(29.1%),抗ss-A阳性14例(58.3%),抗ss-B抗体阳性6例(25%),肾组织活检病理:狼疮性肾炎Ⅳ或Ⅴ型.结论: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男性体内女性激素水平升高是导致男性SLE的发生的原因之一.从我们收集的24例男性SLE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男性SLE发生年龄与女性基本相同,以脱发、血液系统损害、高血压为主的男性患者构成比高于女性患者,口腔溃疡男性少于女性,而发热、面部红斑、关节疼痛、光敏感、尿检异常、肾功能异常与女性表现相似(P>0.05);ANA、抗SS-A高于女性组而抗sm抗体、ds-DNA、C3 降低的阳性率与女性相似,肾组织活检病理提示男性肾组织病理以Ⅳ和Ⅴ型多见,预后不良.诊断依靠综合多方面因素加以考虑,了解了男性SLE的临床特点,尽早查ANA、ds-DNA、抗SS-A、抗sm抗体和C3可提高对男性SLE早期诊断率,以便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4.
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3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32例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发现男性SLE发病年龄较轻,平均29.4岁,临床特点是脸部蝶形红斑有雷诺现象发现女性低,易误诊:但肾病、脱发、口腔溃疡及胸膜炎发生率较女性更为多见,实验室检查常见因和血小板减少,而血清C3、CH50下降及IgG升高发生率明显低于女性。  相似文献   

15.
甲状腺微小癌(附5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3,自引:1,他引:42  
分析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并探讨其手术切除范围。方法回顾性分析1985年1月至1995年12月手术治疗57例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资料。结果57例甲状腺微小癌的男女比为1:6.1。有34列(59.7%)是在甲状腺良性病变手术时或手术后发现的50例(87.7%)为单发癌结节。术中发现38例(66.7%)癌结节质地较硬。仅有1例病人术后2年出现对侧叶复发,无手术死亡。结论甲状腺微小癌女性女病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性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感染患者的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10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SLE患者81例,收集临床及实验室资料,临床资料主要包括患者性别、年龄、糖皮质激素用量、疗程,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使用、感染情况等。实验室指标有血常规、血沉、超敏C反应蛋白、血脂(三酰甘油、胆固醇)、血白蛋白、病原学结果等,观察感染部位、病原菌特点及各因素对SLE感染发生率变化的影响。结果:(1)大部分感染以细菌为主,占53.4%,同时以肺炎克雷伯氏菌为主的G-菌占绝大多数;真菌以念珠菌属最常见,且多见于50岁以上SLE患者;巨细胞病毒感染是SLE感染患者主要的病毒检出类型。(2)SLE以呼吸道感染占绝大多数,其次尿路感染在SLE患者也不少见,带状疱疹是最常见的皮肤感染表现。(3)与SLE非感染患者比较,老年患者、CRP增高、血白蛋白下降者感染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50岁SLE患者感染危险度是年轻患者的6.44倍,血白蛋白下降患者感染风险较正常增加1倍。而性别、ESR、血脂等因素改变与感染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贫血对感染的发生率改变无明显影响。CRP增高与SLE的活动状态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7.
神经母细胞瘤(neuroblastoma)罕见于成人。相对于婴幼儿及儿童病例,成人病例有多方面的临床特点,但有关性别因素未见有报告。我院近期收治1例成人女性病人,现就其诸特点作一报道。 病例 患者女性,17岁,于3月前偶然发现左上腹一固定包块,鹅蛋大小,包块生长迅速,伴餐后饱胀不适、食欲减退、消瘦、多汗、上腹隐痛不适。近2月来停经,低热1月。外院CT报告:脾大,腹腔巨大肿块,考虑畸胎瘤。以腹部包块、巨脾收院。查体:一般情况可,贫血貌,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无异常,中上腹膨隆,以左侧显著,可扪及一质硬、固定、无压痛的肿块,直径约30cm,下边界清楚,下肢不浮肿。CT检查示:中上腹有一巨大实性占位病变,呈分叶状,内有多发钙化灶及小块液化区;脾不大,向左上推移;胰腺未见(位于扫描层以外);左肾向下推移。钡餐检查示:胃被肿瘤推向腹前壁及右上方,十二指肠环扩大并被推向右后下方。大剂量静脉肾盂造影显示:两侧肾脏显影时间正常,左肾平髂骨上缘。拟诊原发性腹膜后肿瘤,分析其来源于胰体尾后方。择期行剖腹探查,术中见中上腹部除肝区外,完全被一分叶状、质硬、固定的肿瘤所占据,部分瘤体伸至右下腹;脾、胃正常;横结肠受挤下移;胰腺外观正常,紧邻肿瘤并为肿瘤所抬起;左肾被肿瘤挤向左下腹,左肾上腺结构消失;肿瘤?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急性胰腺炎(AP)病人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收集1996~2012年本院收治的4 800例AP病人,分析性别、年龄、病因学及预后等临床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 :男2 832例(59.0%),女1 968例(41.0%),平均年龄分别为(51.5±16.6)岁、(54.1±17.4)岁,发病年龄随时间无明显变化。胆源性(69.0%)、高脂血症性(7.4%)及酒精性(2.3%)是前三位原因。胆源性AP比例稳定(1996~2000年61.9%,2001~2006年70.7%,2007~2012年70.8%);高脂血症性AP比例明显上升AP(1996~2000年2.6%,2001~2006年6.6%,2007~2012年14.1%);酒精性AP比例轻度上升(1996~2000年1.4%,2001~2006年1.7%,2007~2012年3.3%)。各病因之间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P=0.18)。总体死亡率为4.7%,呈现下降趋势(1996~2000年5.3%,2001~2006年4.8%,2007~2012年4.2%)。平均住院时间为(25.0±34.5)d,住院费用为(75 750±18 000)元(2012可比价格计算),两者均呈下降趋势。结论 :51~60岁为AP最多发年龄段,胆源性是最主要病因,高脂血症性AP增加最显著。  相似文献   

19.
我们通过对5年来,128例老年人(60岁以上)胆石病患者综合临床分析,指出老年人胆石病的特征:慢性起病入院较晚、易并发急性胆管炎(ACST)和严重感染败血症,中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并存疾病多,机体反应差,易误诊;夏秋季诱发加重,就诊率高。处理:重视早期B超探查可提高诊断率,早期手术治疗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膀胱炎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UB)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病理检查确诊为IMTUB的5例患者临床资料:5例术前均诊断为膀胱肿瘤,临床表现均缺乏特异性。光镜下可见梭形或长梭形细胞增生,且呈囊状分布,伴有间质小血管增生及大量浆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免疫表型上,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阳性5例,Desmin阳性4例,3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2例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结果:5例均临床治愈。随访11~63个月,平均34个月,患者无明显的血尿及尿频、尿急等症状,B超检查未见肿物复发。结论:IMTUB是一种交界性并具恶性潜能的肿瘤,临床诊断困难,确诊依赖于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治疗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