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方法及结果:本文报告用快速纸试剂对1012例有上消化道症状40岁以上,70岁以下患者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总感染率56%,其中活动性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及复合性溃疡HP感染率分别为85.9%、62.1%、52.8%、70.3%,明显高于非活动性慢性胃炎(25.1%)及胃癌(23.5%),P〈0.01。结论:提示HP感染具有致病性、与活动性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有密切关系,并可能是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老年胃十二指肠疾病的相关性。方法对7971例具有上消化道症状患者作胃黏膜组织活检,以比较老年组(≥60岁)与非老年组(<60岁)Hp感染的阳性率。同时对慢性活动性胃炎、慢性非性活动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胃癌进行分组比较,计算构成比例及Hp的感染率。结果老年组Hp感染率77.1%,高于非老年组65.1%;慢性活动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Hp阳性率高于其它组。而慢性非活动性胃炎与胃癌Hp阳性率相接近。结论Hp感染与年龄呈正比关系。  相似文献   

3.
用快速尿素酶试验法分析1127例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疾病的胃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的感染情况。结果显示皱襞增粗型、出血型、胆汁返流型、充血渗出型、扁平糜烂型、隆起糜烂型、皱襞萎缩型胃炎的HP感染率分别为69.23%、57.14%、53.85%、52.90%、49.15%、48.00%、36.84%,但无显著性差异。十二指肠溃疡HP感染率高达82.63%,显著高于胃溃疡的63.10%。男性病人感染率为52.09%,显著低于女性病人的69.38%。这说明慢性胃炎胃镜下形态学差异与HP感染率高低无关,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与HP感染的关系较胃溃疡密切,人群中HP感染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4.
1113例胃溃疡患者进行年龄分组研究,结果显示:老年胃溃疡的胃镜检出率为7.92%,高于对照组的6.16%(P<0.01);老年胃溃疡组具有症状不典型、腹痛少、溃疡大、出血率高等特点。此外,老年组幽门螺旋菌(HP)检出率为67.16%,高于中青年组的51.95%(P<0.01)。提示:老年人胃溃疡的发生与HP感染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对老年胃溃疡的治疗除加强胃粘膜的保护和改善胃粘膜的血供外,抗菌治疗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进一步了解胃粘膜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癌前病变及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快速尿素酶法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05例不同程度胃粘膜病变活检组织中HP感染,p21、p53蛋白的表达。结果:(1)慢性萎缩性伴肠上皮化生性胃炎、不典型增生、胃癌HP感染率均显著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P<0.01)。(2)HP阳性组p21阳性率(49.1%)明显高于HP阴性组(14.6%)(P<0.01),且p21蛋白表达率随着病变程度加重而升高。(3)检测p53突变体,HP阳性组慢性萎缩性伴肠上皮化生性胃炎、不典型增生及胃癌亦均显著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P<0.01),且HP阳性组p53蛋白表达率(42.6%)明显高于阴性组。结论:HP感染在癌前病变及胃癌病变过程中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进一步研究胃幽门螺杆菌(HP)与胃炎发病的关系,对河南省食管癌和胃癌高发区194例15岁~26岁的青少年进行了胃粘膜活检和营养素生化测定。发现胃炎的组织学检出率高达93.8%。银染色法检查HP的感染率为85.6%,血清学法检测HP的感染率为50.6%。活动性胃炎HP感染率为100%,非活动性胃炎HP感染率为65.1%。HP感染者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优势比(Oddsratio)为5.5。胃癌家族史、吸烟、高盐饮食也与萎缩性胃炎发病呈正相关。结果表明:HP感染、高盐饮食和维生素缺乏可能是青少年中胃炎的发病因素。  相似文献   

7.
对51 例胃大切除术后残胃经纤维胃镜检查及幽门螺杆菌检测进行分析。结果为残胃癌5 例,HP 感染率为80 % 。残胃溃疡13 例,HP 感染率为77 % 。残胃炎33 例,HP 感染率67 % 。残胃癌HP 感染率明显高于残胃炎( P < 0 .05) 。认为: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残胃病变密切相关,尤与残胃癌为甚,及早治疗HP 感染,可减少残胃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方法将318例患者分成老年组151例,非老年组167例,经胃镜检查,^14C尿素呼气试验。结果老年组慢性胃炎与胃溃疡的Hp检出率分别为78.1%和87.5%,均高于非老年组的43.5%和44.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随年龄增长Hp感染率增高;确定Hp感染,对防治胃十二指肠疾病有重要意义;尽早根除Hp感染,利于减少胃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慢性胃炎程度与幽门螺杆菌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老年人慢性胃炎病理组织学特征和慢性炎症程度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经胃镜检查和病理学检测诊断为慢性胃炎患者1089例,按年龄<60岁(非老年组)与≥60岁(老年组)分成两组。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KUT)检测Hp,并行HE染色作组织学诊断和炎症程度的评价。结果:同组中,中度以上炎症的Hp感染率高于轻度炎症者,老年组Hp感染率61.29%,非老年组67.34%,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慢性活动性胃炎Hp感染率,老年组78.65%,非老年组82.35%,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但各自均高于同组的慢性炎症、萎缩、肠化生及不典型增生的Hp感染率。老年组慢性炎症的Hp阳性率20.28%,明显低于非老年组的41.27%,与同组的萎缩、肠化生及不典型增生的Hp阳性率(分别为35.07%、37.36%、46.67%)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慢性炎症程度直接与Hp感染密切相关,且不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加重。无论是老年组还是非老年组,Hp感染都是慢性活动性胃炎的重要致病因素,而且可能在炎症的初始阶段发挥作用。老年人胃黏膜病理组织学变化与Hp感染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对近5年经X线、胃镜、组织学检查及手术证实的住院265例老年人上消化道疾病进行分析,与265例非老年人上消化道疾病进行对照,观察此类疾病在东莞地区流行病学中的某些特点。结果显示,在老年人上消化道疾病中,慢性浅在性胃炎、急性胃粘膜病变和十二指肠炎发生率比非老年组低;而任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和食道癌、溃疡病等疾病较非老年组高(P<0.01)。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分析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及诊治特征,籍以提高对本症的重视和诊治水平。方法:收集本院近10年来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共254例(其中老年患者134例,并与同期非老年患者120例比较),分类归纳这些病例的原发疾病、出血诱发因素、伴随疾病、临床及生化特征和治疗转归。结果: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病因中主要为酸相关疾病(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炎、十二指肠炎、食管炎)71例,占73.9%;胃癌14例,占14.5%。发生低血压或休克,老年组18例,非老年组8例(P<0.05)。使用阿司匹林或非甾体类抗炎药物,老年组28例,显著高于非老年组(7例,P<0.01)。老年组死亡18例,病死率为13.4%,其中15例因全身慢性疾病恶化和出血后并发症死亡;非老年组死亡6例,病死率为5.0%(P<0.01)。结论:酸相关疾病是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其次为胃癌。全身慢性疾病恶化和出血后并发症是影响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预后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肺部感染、心脑血管疾病是主要的死亡原因。老年上消化道出血,不论从诱发因素、病因、伴发疾病谱、临床、实验室检查及诊治过程均有别于非老年组,值得临床重视,因病施治。  相似文献   

12.
13.
探讨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临床幽门螺杆菌感染率,对1731例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进行胃镜活检HP检查。方法:采用尿素酶,氧化酶和涂片显微镜检测胃粘膜标本中的HP。结果;十二指肠溃疡HP检出率最高,胆汁反流性胃炎最代,胃癌检出率达46%,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例由于上消化道症状行胃镜检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患者胃黏膜的实验室检查分析、探索,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在消化性溃疡以及慢性胃炎患者中的感染率,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结果200例胃镜检查者中,有150例Hp检查为阳性,Hp感染检出率为75.0%。中医辩证分型发现:Hp感染中主要以脾胃湿热型、肝郁气滞型、胃阴亏虚型、脾胃虚寒型为主型,其中以脾胃湿热型、肝郁气滞型的Hp感染率较高,胃阴亏虚型以及脾胃虚寒型的Hp感染率较低;部分Hp感染患者兼具食滞证、胃寒症、血瘀证。结论胃癌以及十二指肠溃疡的Hp感染率较高;胃溃疡以及萎缩型胃炎次之,慢性浅表性胃炎最低。  相似文献   

15.
何媛  赵晶  林泳 《中国全科医学》2019,22(36):4424-4428
背景 我国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率较高,但并非所有感染者存在着相同的临床结局,这除了与宿主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相关外,可能还与H.pylori菌株基因型有关。目的 探讨血清H.pylori抗体分型与不同胃部疾病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纳入2009年1月—2017年12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胃镜检查并同期进行血清H.pylori抗体检测的患者2 650例,根据胃镜及病理结果分为五组,其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1 011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组468例、胃溃疡组79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典型增生组236例、胃癌组140例。入选患者均未曾行H.pylori根除治疗,采用蛋白芯片法对H.pylori特异性抗体CagA、VacA和Ure进行血清学检测。统计分析H.pylori感染率、H.pylori分型与不同胃部疾病之间的关系。结果 各组H.pylori阳性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典型增生组(74.58%)、胃溃疡组(74.34%)、胃癌组(72.14%)、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组(71.58%)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64.49%),各组H.pylori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检出H.pyloriⅠ型感染者1 596例,H.pyloriⅡ型感染者259例。各组H.pyloriⅠ型阳性率均高于H.pyloriⅡ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H.pyloriⅠ型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586,P<0.01);其中胃溃疡组H.pyloriⅠ型阳性率高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不典型增生组(P<0.005)。1 596例H.pylori Ⅰ型患者中,以CagA+VacA抗体为主,占60.15%(960/1 596),其次为VacA抗体,占34.27%(547/1 596),CagA抗体占5.58%(89/1 596)。各组CagA+VacA抗体阳性率均高于本组CagA、VacA抗体阳性率,VacA抗体阳性率均高于本组CagA抗体阳性率(P<0.05)。各组CagA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054,P<0.01);其中胃溃疡组高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P<0.005)。各组VacA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204,P<0.01);其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低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组及胃溃疡组(P<0.005)。各组Ure抗体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967,P<0.01);其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高于胃溃疡组、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典型增生组及胃癌组(P<0.005);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组高于胃溃疡组、慢性萎缩性胃炎/不典型增生组、胃癌组(P<0.005)。结论 H.pylori感染与胃部病变密切相关,不同H.pylori菌株基因型的致病性不同;Ⅰ型菌株为胃部疾病的主要致病菌株,且以CagA+VacA抗体均表达者常见。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分离培养、尿素酶试验及直接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等方法,对1798例胃镜受检者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进行的调查表明,该菌的总感染率为49.7%,其中浅表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和浅表性胃炎合并十二指肠球炎患者的感染率分别为47.3%、75.9%、70.9%和49。4%,复合溃疡、胃癌、慢性胃炎、胆汁返流性胃炎和浅表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感染率分别为27。3%、23.5%、15.4%、13.2%和12.5%。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以同期检出的老年性和非老年性消化性溃疡患者作对比,分析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结果:老年人胃溃疡占总消化性溃疡的77.4%,明显高于非老年人的38.2% (P<0.01).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伴发病率为21.0%,显著高于非老年消化性溃疡的4.1%(P<0.05).临床症状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率两组人群无明显差别.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多为胃溃疡,且临床症状不典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测定慢性胃炎、胃溃疡和胃癌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浓度水平结合有无幽门螺杆菌(HP)现症感染,探讨其变化的机理,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方法:对符合条件的慢性胃炎31例、胃溃疡30例、胃癌27例患者同时进行电子胃镜、^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和血清CRP浓度的检测。结果:胃溃疡组血清CRP浓度水平(9.24mg/L)高于慢性胃炎组血清CRP水平(2.89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CRP水平(35.19mg/L)高于慢性胃炎组及胃溃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胃炎组与胃癌组HP检出率比较及胃溃疡组与胃癌组HP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5)。慢性胃炎组HP阳性血清中的CRP略高于HP阴性血清,但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溃疡组HP阳性血清中的CRP高于HP阴性血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HP阳性血清中的CRP略高于HP阴性血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CRP及HP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的胃癌早期诊断的信息,而且还有助于对良恶性胃疾患的鉴别诊断;胃溃疡组CRP水平与有无HP现症感染有关,慢性胃炎组和胃癌组CRP水平与HP现症感染的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本地区表达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的幽门螺杆菌(HP)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系。方法将127例消化系统疾病患者分为四组。采用金标免疫斑点法检测各组患者血清中HP抗体,采用间接ELISA法测定各组CagA-IgG,并作组间的比较。结果慢性胃炎(CG),十二指肠溃疡(DU),胃溃疡(GU),胃癌(GC)患者及无症状组(AC)血清中HP抗体的检出率分别为74.2%,85.7%,81.5%,77.8%,61.6%,CagA-IgG的检出率分别为61.3%,66.7%,63.0%,70.4%,34.0%。经χ2检验显示,在DU与GU组,HP及CagA HP感染率均明显高于AC组(P<0.05、P<0.01),而CG及GC组与AC组比较,HP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CagA HP感染率仍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胃肠疾病组间的HP及CagA HP感染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广州地区,仅DU与GU组的HP感染率高于AC组,而CagA HP感染率在CG、DU、GU与GC组,均高于AC组,可见CagA-IgG的表达情况,可为胃十二指肠疾病的致病因素与诊疗、防治提供依据,但不能作为区分CagA HP感染所致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单一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