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8 毫秒
1.
梁炜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32):8008-8008
我院ICU 2004-06/2008-12以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 IPAP)为主的综合方法,救治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48例,效果满意,现将监护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对我院2000-03~2005-05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90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2004-11~2006-11收治有机磷中毒354例,其中发生中间型综合征(IMS)15例,我科在应用常规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中间型综合征(IMS)患者取得良好效果,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无创机械通气抢救急性心源性肺水肿3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急诊科重症监护室(EICU)2007-05/2008-04共应用无创机械通气抢救急性心源性肺水肿32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均有明确的高血压和(或)冠心病等基础疾病,其中男14例,女18例,年龄45~71(54.3±18.6)岁,所有患者均非急性心肌梗死且无慢性肺部疾病史。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对于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许多专家推荐应用无创性通气技术,尤其是经面(鼻)罩无创正压通气(NIPPV)技术。我院自2004—08-2005—01采用NIPPV治疗呼吸衰竭患者18例,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无创通气失败原因3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院2002-01~2005-12住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经无创通气治疗失败的30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我院2005-09~2007—09应用Bipap呼吸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OPD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无创通气治疗5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对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CPAP治疗30例SAS患者,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30-60 d后未脱机复查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多导睡眠图(PSG)的各项指标。[结果]SAS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的控制,呼吸紊乱指数、最长呼吸暂停时间、最低血氧饱和度等多项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CPAP治疗SAS患者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副作用少,患者依从性好,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9.
我科对2003-01/2006—05收入呼吸重症监护室(RICU)的35例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采用无创正压通气(NIPPV)进行治疗,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对我院ICU科2003-02~2006-02无创通气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19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男12例,女7例,年龄24~75(平均45)岁.急性发病后7~48 h入院,均以腹痛、腹胀伴恶心、呕吐起病.本组于病后24~72 h出现呼吸窘迫症状.  相似文献   

11.
BiPAP呼吸机治疗慢性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院2003-06/2007-04收治的45例应用BipAp呼吸机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伴呼吸衰竭患者,疗效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2001-01/2007-10收治的46例吞咽困难并院内吸入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3.
睡眠呼吸暂停分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CSA)及混合性睡眠呼吸暂停(MSA)3型。CSA较OSA少见,在睡眠实验室检查的人群中CSA〈10%,在对CSA治疗方面目前尚无很好方法,国内报道的也较少。本文总结我院2005-06~2007-01确诊为CSA的22例患者在原发病治疗的同时应用可拉明和氨茶碱联合应用,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我院1999-2006年共收治严重多发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24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COPD急性加重并发呼吸衰竭的患者32例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16例,给予氧疗、药物等常规治疗,BiPAP组16例,给予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BiPAP无创通气.结果:BiPAP组治疗后2 h,PaO2即有显著上升(与治疗前比较P<0.05).治疗后24 h,pH值上升、PaCO2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而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BiPAP组气管插管率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P<0.01).结论: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BiPAP无创通气仍然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可以较快地改善动脉血气,减少气管插管率.  相似文献   

16.
我科2003-10~2005-06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进行了机械通气6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病情监测及护理方法。方法:对2006-01/2008-03治疗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2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21例患者中有17例氧合状况明显改善(81%),4例因多脏器衰竭而死亡。结论:俯卧位机械通气治疗ARDS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氧合状况,治疗中加强观察及护理可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目前国内外公认的治疗核心方案是充分的呼吸支持、纠正低氧血症、治疗原发病。目前多采用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治疗,俯卧位通气及被认为是比较有效的辅助方法。我科自2006-08/2008共收治确诊的ARDS患者12例,其中6例进行了俯卧位通气。本文仅对这些患者的护理经验进行总结,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5例,女1例,年龄31-88(平均49)岁。原发病为严重创伤2例,大手术后并发症1例,严重感染3例。有3例曾误诊为急性肺栓塞,但证据不足,最后诊断为ARDS。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方法 ,从而达到挽救生命的目的。方法回顾性分析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7-11-2009-04收治的26例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ARDS患者,治愈17例,死亡5例,放弃4例,病死率为19.2%。结论 ARDS患者应及早给予机械通气,以保护性肺通气与复张为主,加强抗感染控制炎症反应与液体管理,同时要避免肺机械性损伤。  相似文献   

20.
无创机械通气(non-invas ive ven tilation,NIV)由于其避免了人工气道相关并发症,容易被患者接受等原因而被广泛用于呼吸衰竭治疗。现将我科2007-09/2008-09应用N IV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伴Ⅱ型呼吸衰竭35例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