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交变磁场对失眠症的近期治疗效果。方法2003-10/2005-05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门诊的失眠症患者6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中失眠症的诊断标准,排除有躯体疾病或精神障碍症状导致的继发性失眠及外源性睡眠障碍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SK-A脑病生理治疗机治疗,选择磁场强度为17mT,30min/次,1次/d,10天为1疗程,平均治疗3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假治疗的方式,即仪器不通电工作。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3个疗程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对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睡眠质量进行评定。由19个自评和5个他评条目构成,参与记分的18个自评条目可组成7个成分,每个成分按0~3记分,累计各成分得分为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总分,总分范围0~21,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各组治疗前后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对照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结果纳入患者60例,分为2组,进入结果分析2组60例。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结果显示治疗组治疗3个疗程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3个疗程后评分下降值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交变磁场对治疗失眠症有较好的疗效,是一种较理想的安全、方便、舒适、有效的非药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右佐匹克隆联合阅读疗法对失眠症患者心理健康与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8例失眠症患者分为两组,均口服右佐匹克隆,治疗组联合阅读疗法治疗,观察12周。治疗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评定心理健康状况,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定睡眠质量。结果失眠症患者症状自评量表总分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总分呈显著正相关(P<0.01);治疗组治疗各时点症状自评量表总分、躯体化、抑郁、焦虑、附加因子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总分、各因子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或0.01),治疗12周末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对照组在治疗第12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总分有回升趋势。结论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状况密切相关,两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右佐匹克隆联合阅读疗法能显著改善失眠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睡眠质量,疗效持久,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耳穴压珠治疗更年期失眠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杭州市西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符合诊断标准的更年期失眠症患者9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耳穴压珠疗法,对照组给予艾司唑仑片治疗,空白对照不作任何治疗,2个月后比较治疗前后3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及睡眠状况自评指数。结果:治疗组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总分和睡眠状况自评量指数与对照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白对照组未进行任何治疗,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总分及睡眠状况自评量指数总分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耳穴压珠治疗更年期失眠疗效明显,操作简便、疗效迅速、无痛苦、无创伤、既经济又安全,易被患者接受和在基层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足底按摩结合护理干预对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6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6)和对照组(n=40)。治疗组用手法刺激与失眠有关的足底部脏腑器官的相应反射区,并针对其影响睡眠质量的因素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治疗及常规护理,两组治疗前后同时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的PSQI各因子评分和总分及SAS、SDS评分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前后差值间的比较,PSQI各因子评分和总分及SAS、SDS评分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足底按摩结合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失眠症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佐匹克隆联合中医针灸治疗原发性失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2例原发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2例,两组均口服佐匹克隆治疗,治疗组联合中医针灸治疗,观察4周。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汉密顿抑郁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副反应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总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治疗4周末治疗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佐匹克隆联合针灸治疗原发性失眠症患者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优于单用佐匹克隆治疗。  相似文献   

6.
慢性失眠症患者的思维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慢性失眠症患者的认知行为特征和其症状的产生及发展的关系,分析慢性失眠症患者的思维特点。方法:随机抽取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睡眠障碍门诊2004-01/07失眠症患者90例和配对睡眠正常者90人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关于睡眠的非功能性的信念和态度量表修订版问卷以及思维控制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包括7个因子,每个因子按0~3等级记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关于睡眠的非功能性的信念和态度量表修订版由10个条目组成,5级评分,得分越高表示关于睡眠的非功能性的信念和态度越多。思维控制问卷由30个条目组成,包括6个纬度:认知转移、行为转移、社会支持、担心、惩罚和再评价,每个纬度的得分越高表示使用此种思维控制的方式越多。结果:发放问卷180份,回收完整问卷158份,有效率87.8%。最终病例组和对照组各79人,进入结果分析。①慢性失眠症患者关于失眠的短期影响、长期影响和对于睡眠的控制的非功能性的态度和信念得分均高于对照组(19.48±2.90,14.14±5.87;11.06±1.79,8.11±2.74;7.82±1.44,5.01±2.07;t=9.86,7.25,8.01,P<0.01)。②慢性失眠症患者使用担心和惩罚的思维控制方式得分高于睡眠正常组(10.7±2.6,8.5±2.9;11.6±2.8,9.0±3.1;t=5.08,5.43,P<0.01)。③关于睡眠的非功能性的信念和态度与担心和惩罚的思维控制方式呈正相关(r=0.41,0.24,P<0.01)。结论:对于失眠症患者进行认知行为治疗时,要注意纠正失眠症患者关于睡眠的非功能性的信念和态度,并指导失眠症患者学习有效的思维控制方式。  相似文献   

7.
不同失眠症易患群体的睡眠特征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调查老年人群和轮班人员的睡眠状况,对比分析不同失眠症易患群体的睡眠特点,为改善睡眠质量提供帮助。 方法:于2005-07-15/19在解放军总医院对396名年龄〉65岁的老年人、388名轮班人员、100名正常人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测查和睡眠特征分析,用DSM-IV标准进行失眠症的诊断。分为老年组、轮班人员组、正常组。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包括一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病情等)和匹兹堡睡眠质量自评量表两部分。匹兹堡睡眠质量自评量表由23个条目构成,分为7个成分,包括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安眠药物和日间功能,每个成分按0~3计分,各域分相加为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总分,〉7分者表示睡眠质量差.总分越高示睡眠质量越差。对比老年组、轮班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失眠率及匹兹堡睡眠质量自评量表中7个成分得分和睡眠质量指数总分情况,分析3组的睡眠质量特征。 结果:共发放问卷调查900份,回收有效问卷884份,调查应答率98.22%,老年组396名、轮班组388名、正常组100名,进人结果分析。①老年组睡眠差者占58.05%,确诊为失眠症的占总群体的32.58%,轮班人员睡眠状况差者占72.02%,确诊失眠的占64.69%。②老年组、轮班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8.61&;#177;5.07,8.52&;#177;3.57,3.36&;#177;2.24;t=5.903,7.74,P=0.000),老年组、轮班组总体睡眠质量差异无显著性(t=0.3182=-0.753)。⑧轮班组以人睡困难、白天功能障碍为突出表现07=53.970,145.705,P=0.000),老年人以睡眠时间减少、睡眠效率降低、睡眠障碍多、催眠药物使用多为特点(r=38.808,65.943,16.840,91.652,P=-O.000)。④影响夜间睡眠的因素中,老人起夜多(每周〉1~2次)的占总体的72.23%。早醒(每周〉1~2次)的占总体的56.06%。轮班人员早醒的占总体的53.09%,起夜多(每周〉1-2次)的占34.79%。 结论:老年人群和轮班人员的睡眠状况较普通人群差。轮班人员主要表现为人睡困难、白天功能障碍,可能与睡眠剥夺和生物钟紊乱有关;老年人以睡眠时间减少、睡眠效率降低、睡眠障碍多、催眠药物使用多为特点,似乎与脑功能退化有关。临床上应采用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改善不同群体的睡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联合耳穴贴压法对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中医科病房和门诊符合诊断标准的9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等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接受耳穴贴压法治疗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结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各项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失眠症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联合耳穴贴压法对睡眠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9.
陈翠霞 《护理学报》2018,25(10):70-74
目的 探讨赋能教育在围绝经期失眠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妇科门诊诊治为围绝经期失眠症患者7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赋能教育,观察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12周末焦虑、抑郁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围绝经期生存质量得分.结果 干预12周末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12周末观察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和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及总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12周末观察组患者血管舒缩状态、心理状态、生理状态3个维度评分及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赋能教育可有效改善围绝经期患者的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治疗对慢性失眠症患者睡眠改善作用。方法将76例慢性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认知行为治疗,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3个月后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多导睡眠仪检测治疗前后的睡眠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觉醒次数减少,睡眠潜伏期缩短,睡眠时间明显延长;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总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认知行为治疗能够改善慢性失眠症患者睡眠,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刺五加注射液治疗原发性睡眠障碍的疗效。方法:将60例原发性睡眠障碍的患者抽签随机分成刺五加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静脉滴注刺五加注射液60mL加生理盐水250mL,1次/d,14d为1个疗程。对照组不应用刺五加,静脉滴注加生理盐水250mL,1次/d,14d为1个疗程。其余药物与治疗组相同。其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进行睡眠质量评定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26/30),对照组为47%(14/30),两组疗效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x^2=3.54,P&;lt;0.01);两组的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比较显示,治疗组治疗后总分为(4.39&;#177;3.15)分,低于对照组(9.10&;#177;3.96)分,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13,P&;lt;0.05),在其他分项上治疗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t=2.02—3.18,P&;lt;0.05)。结论:刺五加注射液能有效治疗原发性睡眠障碍,其机制可能与它能调节机体的神经内分泌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生物反馈疗法治疗失眠症疗效。方法 将68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35)和对照组(n=33),实验组接受生物反馈治疗,疗程25次,45min/次,对照组接受短波足区疗法,疗程25次,35min/次,并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估患者的睡眠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PSQI指数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7.259,P&;lt;0.05)。结论 生物反馈疗法改善失眠症状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老年人群和轮班人员的睡眠状况,对比分析不同失眠症易患群体的睡眠特点,为改善睡眠质量提供帮助。方法:于2005-07-15/19在解放军总医院对396名年龄>65岁的老年人、388名轮班人员、100名正常人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测查和睡眠特征分析,用DSM-Ⅳ标准进行失眠症的诊断。分为老年组、轮班人员组、正常组。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包括一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病情等)和匹兹堡睡眠质量自评量表两部分。匹兹堡睡眠质量自评量表由23个条目构成,分为7个成分,包括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安眠药物和日间功能,每个成分按0~3计分,各域分相加为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总分,>7分者表示睡眠质量差,总分越高示睡眠质量越差。对比老年组、轮班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失眠率及匹兹堡睡眠质量自评量表中7个成分得分和睡眠质量指数总分情况,分析3组的睡眠质量特征。结果:共发放问卷调查900份,回收有效问卷884份,调查应答率98.22%,老年组396名、轮班组388名、正常组100名,进入结果分析。①老年组睡眠差者占58.05%,确诊为失眠症的占总群体的32.58%,轮班人员睡眠状况差者占72.02%,确诊失眠的占64.69%。②老年组、轮班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均高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性(8.61±5.07,8.52±3.57,3.36±2.24;t=5.903,7.74,P=0.000),老年组、轮班组总体睡眠质量差异无显著性(t=0.318,P=0.753)。③轮班组以入睡困难、白天功能障碍为突出表现(χ2=53.970,145.705,P=0.000),老年人以睡眠时间减少、睡眠效率降低、睡眠障碍多、催眠药物使用多为特点(χ2=38.808,65.943,16.840,91.652,P=0.000)。④影响夜间睡眠的因素中,老人起夜多(每周>1~2次)的占总体的72.23%。早醒(每周>1~2次)的占总体的56.06%。轮班人员早醒的占总体的53.09%,起夜多(每周>1~2次)的占34.79%。结论:老年人群和轮班人员的睡眠状况较普通人群差。轮班人员主要表现为入睡困难、白天功能障碍,可能与睡眠剥夺和生物钟紊乱有关;老年人以睡眠时间减少、睡眠效率降低、睡眠障碍多、催眠药物使用多为特点,似乎与脑功能退化有关。临床上应采用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来改善不同群体的睡眠。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研究组给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对照组给予药物治疗。于治疗前后采用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定睡眠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较治疗前均有显著降低(P〈0.05或0.01);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总分、睡眠潜伏期、睡眠持续性、功能紊乱因子得分下降更显著(P〈0.05),使用睡眠药物更少(P〈0.01)。结论脑电生物反馈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失眠症患者症状,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5.
关璐 《中医药临床杂志》2017,29(8):1329-1331
目的:观察刺五加流浸膏治疗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0例。治疗组采用刺五加流浸膏治疗,对照组采用舒乐安定治疗。2组均2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结束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8%,对照组为81.8%,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和Athens睡眠量表评分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2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刺五加流浸膏治疗失眠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高血压患者的睡眠质量及焦虑抑郁情绪状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将100例高血压患者设为研究组,抽取同期体检健康者100名设为对照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定两组睡眠质量,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定研究组焦虑抑郁情绪。结果研究组62例存在睡眠障碍,对照组16名存在睡眠障碍,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x2=38.28,P〈0.01);研究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总分及各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有睡眠障碍者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总分显著高于无睡眠障碍者(P〈0.01)。结论高血压患者睡眠质量较差,常伴有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7.
森田疗法与氯硝西泮治疗失眠症:4周复发率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森田疗法合并苯二氮卓类药物氯硝安定治疗与单纯药物治疗效果的差异,探讨森田疗法在失眠症中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择2003-02/2004-02在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科门诊或病房就诊的失眠症患者40例,均自愿参加本观察。按就诊顺序平均分为2组,联合组和药物组各20例。联合组为森田疗法合并氯硝安定治疗,药物组仅为单纯氯硝安定治疗。治疗12周内,应用临床常用剂量2-6mg/d:联合组在服用药物的同时,给予改良的森田疗法,12周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于治疗前、治疗后1,2,4,12周给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18个条目组成7个成份,每个成份按0~3等级计分,总分范围为0-21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于治疗后行临床疗效评定,分为显著进步、进步、无效3级,显著进步为失眠症状显著改善,睡眠质量较好;进步为失眠症状有改善;无效为失眠症状无缓解。显著进步+进步:有效。治疗停止后4周评定复发率。结果 联合组和药物组各2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治疗后4周联合组显著低于药物组[2.35&;#177;2.05,4.36&;#177;2.75,(t=2.403,P〈0.01)]:治疗后4周联合组和药物组显著低于治疗前[9.42&;#177;3.38,9.36&;#177;3.28,(t=2.432,2.526,P〈0.01)]。②有效率:联合组显著高于药物组[80%,40%,(X^2=3.98,P〈0.05)]。③4周复发率:联合组显著低于药物组[25%,55%,(X^2=3.67,P〈0.01)]。结论 药物治疗与森田疗法联合应用能显著改善失眠症患者的失眠症状,治疗4周后复发率较低。与单纯药物治疗会引起药物依赖相比,联合应用的干预效果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药物治疗联合道家认知疗法治疗中老年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1例中老年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口服佐匹克隆治疗,研究组予以道家认知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教育。观察12周。于治疗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定睡眠状况,症状自评量表、社会支持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评定临床症状、社会支持状况及应对方式。结果治疗6周末起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总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12周末研究组症状自评量表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社会支持量表主观支持、支持利用度维度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特质应对方式问卷积极应对维度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消极应对维度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药物联合道家认知疗法能显著改善中老年失眠症患者的睡眠状况和躯体症状,对提高社会支持利用度,改善积极应对方式具有重要作用,显著优于单用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老年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和睡眠质量情况,分析二者的相互关系。方法:纳入2002—01/2003—01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老年住院患者150例。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8作为判别睡眠障碍的标准,将150例患者按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4,5~7,〉8分为3组,分别为35例、42例、73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由23个条目构成,分为7个成分,包括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安眠药物和日间功能,每个成分按0-3计分,各域分相加为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总分,总分越高示睡眠质量越差)评价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状况与睡眠质量;采用心理卫生自评量表(90项症状自评量表记录症状自评量表总分、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评价患者心理状况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测试前向患者说明调查目的及意义,要求患者在1~2h内独立完成答卷。采用x^2检验ψ检验,检验,以Spearman作相关分析。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150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8分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中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精神病性5个因子及总均分显著高于5—8分和〈4分的患者[(0.9&;#177;0.6,0.6&;#177;0.3,0.5&;#177;0.3);(1.1&;#177;0.6,0.7&;#177;0.3,0.6&;#177;0.6);(0.9&;#177;0.5,0.7&;#177;0.5,0.5&;#177;0.6):(0.6&;#177;0.5,0.5&;#177;0.4,0.2&;#177;0.3);(0.7&;#177;0.4,0.4&;#177;0.4,0.4&;#177;0.4);(54.2&;#177;37.3,43.0&;#177;33.0,38.2&;#177;36.7);F=1.424~34.648,P〈0.01~0.05],且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得分越高,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及总分得分越高。②症状自评量表中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精神病性5个因子及总分与睡眠质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570,0.2636,0.1541,0.2434,0.1795,0.2026),其中其他、躯体化、强迫3个因子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问、睡眠效率呈现非常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422,0.5383,0.2405,0.34l2;0.4570,0.2929,0.02l2,0.3130;0.2636,0.1546,0.0087,0.2670),抑郁、焦虑和症状自评量表总分与睡眠效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229,0.1304,0.1467)。结论:老年住院患者睡眠质量愈差,焦虑分和抑郁分就愈高,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并且促使焦虑,抑郁等多种情绪障碍的发生。说明住院老年入失眠不单单是一个睡眠生理紊乱,同时还有一个心理紊乱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老年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和睡眠质量情况,分析二者的相互关系。方法:纳入2002-01/2003-01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老年住院患者150例。以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8作为判别睡眠障碍的标准,将150例患者按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4,5~7,>8分为3组,分别为35例、42例、73例。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由23个条目构成,分为7个成分,包括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安眠药物和日间功能,每个成分按0~3计分,各域分相加为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总分,总分越高示睡眠质量越差)评价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状况与睡眠质量;采用心理卫生自评量表(90项症状自评量表记录症状自评量表总分、躯体化、强迫、人际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评价患者心理状况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测试前向患者说明调查目的及意义,要求患者在1~2h内独立完成答卷。采用χ2检验,t检验,F检验,以Spearman作相关分析。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150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8分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中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精神病性5个因子及总均分显著高于5~8分和<4分的患者犤(0.9±0.6,0.6±0.3,0.5±0.3);(1.1±0.6,0.7±0.3,0.6±0.6);(0.9±0.5,0.7±0.5,0.5±0.6);(0.6±0.5,0.5±0.4,0.2±0.3);(0.7±0.4,0.4±0.4,0.4±0.4);(54.2±37.3,43.0±33.0,38.2±36.7);F=1.424~34.648,P<0.01~0.05犦,且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得分越高,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及总分得分越高。②症状自评量表中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精神病性5个因子及总分与睡眠质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570,0.2636,0.1541,0.2434,0.1795,0.2026),其中其他、躯体化、强迫3个因子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呈现非常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422,0.5383,0.2405,0.3412;0.4570,0.2929,0.0212,0.3130;0.2636,0.1546,0.0087,0.2670),抑郁、焦虑和症状自评量表总分与睡眠效率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229,0.1304,0.1467)。结论:老年住院患者睡眠质量愈差,焦虑分和抑郁分就愈高,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并且促使焦虑,抑郁等多种情绪障碍的发生。说明住院老年人失眠不单单是一个睡眠生理紊乱,同时还有一个心理紊乱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