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创伤小、治愈率高、重复性好等深受病人欢迎。我院自 1996— 0 1~ 2 0 0 2— 12月采用 EST治疗胆总管结石 2 87例 ,疗效满意 ,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对象本组 2 87例病人中 ,男 138例 ,女 14 9例 ,年龄 2 1~ 92岁 ,平均 6 2 .4岁。单发结石 6 5例 ,多发结石 2 2 2例 ,其中外科手术后胆总管结石复发 5 8例 ,合并胆囊结石 9例 ,合并胆系感染 16 3例 ,合并急性胰腺炎 18例。1.2 器械与方法器械 :采用 Olym pus JF- 2 4 0电子十二指肠镜 ,造影导管 ,切开刀 ,机械碎石网蓝 ,取石网篮…  相似文献   

2.
内镜下微创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ERCP及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EST)对29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对29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在ERCP明确诊断后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采用Dormia取石网篮、气囊导管取石,较大结石先用BML机械碎石后再行取石。结果:298例患者中,ERCP插管成功282例,成功率94.6%,其中175例直接应用乳头切开刀插管成功,25例应用普通造影导管插管成功,25例先用针型切开刀预切开(乳头开窗术)后插管成功;4例因硬化性乳头炎、1例因巨大乳头旁憩室而插管失败。298例患者均成功进行了EST,一次性取净结石291例(97.7%),另2例行第二次内镜下取石成功,其中有28例先行BML碎石后成功。总并发症发生率为8.0%, 分别为术中出血、术后急性胰腺炎和急性胆囊炎。结论:ERCP结合EST取石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该方法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及适应证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内镜与开腹手术在治疗胆总管结石中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广齐  刘萍 《中国医药》2009,4(2):138-139
目的对比内镜和开腹手术对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9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内镜治疗42例(内镜组),开腹手术48例(开腹组),分析两种疗法的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内镜治疗和开腹手术治疗的一次性取石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手术效果好;内镜组术后并发症症状少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住院天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胆囊切除术后继发的胆总管结石,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但当结石〉1.5cm或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时应采用开腹胆总管切开取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针刀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价值。方法 84例胆总管结石首先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确定诊断后行针刀EST,部分病例使用碎石器及取石器取石。结果 80例结石被肖除,成功率达95.2%,84例品行匀未出现出血、穿孔、严重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针刀EST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可靠,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经内镜与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 总结回顾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的胆总管结石患者80例,根据患者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经内镜取石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术后出血量较对照组少,并发症发生率较小(P<0.05).结论 对胆总管结石患者采取经内镜以及开腹手术均有一定的治疗效果,而经内镜取石手术治疗临床疗效更为良好,有较好临床意义,值得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6.
经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方芝  汪嵘 《首都医药》2004,11(18):32-33
目的探讨内镜下经乳头括约肌治疗胆总管结石技术的价值。方法对12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内镜下经乳头括约肌切开或扩张后碎石、取石或置胆道塑料支架ERBD治疗。结果本组126例,单发结石85例,多发结石41例,单个结石大小为4mm~4cm,取石成功率96.031/126,其中一次取石成功70例,二次取石成功29例,三次取石成功20例。6例结石巨大且硬,套取碎石困难,2例转外科手术,另4例不愿手术治疗者给予ERBD治疗,其中2例半年后再次碎石取石成功,另2例分别于9个月及1年后置换内置管,并在随访中。1例结石虽小但结石很硬且伴胆总管下段炎性狭窄,取石失败转外科手术。结论经内镜切开取石创伤小、安全性高,诊断与治疗可同时完成,治愈率高,并发症少,缩短住院时限,减轻病人及家属负担。  相似文献   

7.
经十二指肠镜乳头括约肌切开(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微创、疗效显著及安全、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但仍是较复杂技术。现将我科近两年来在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中所遇到特殊困难性十二指肠镜乳头切开病例的结果和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3月-2011年9月我院收治的286例胆总管结石接受内镜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86例ERCP插管成功269例,成功率为94.1%;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气囊扩张术(EPBD)+网篮或球囊取石术36例,行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网篮或球囊取石术,一次行取尽结石130例,未行鼻胆管引流;98例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碎石治疗,1次取净结石75例,2次取净结石17例,6例3次取净结石,术后均行鼻胆管引流;5例行内镜下塑料支架引流术(ERBD);并发急性胰腺炎5例,其中1例为重症胰腺炎,出血3例,胆道感染2例,取石网篮碎石断裂及十二指肠穿孔各1例,无一例死亡。结论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微创、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经内镜取石与外科开腹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等进行比较.方法 2007年3月~2011年2月,我院治疗胆总管结石70例,29例经内镜取石治疗(内镜组),41例外科开腹手术治疗(手术组),比较2组治疗的效果.结果 内镜组和外科开腹手术组取石成功率分别为82.8% (24/29),87.8% (36/4...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内窥镜切开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成功因素及安全性.方法 将2005年1月-2010年1月间,实施内窥镜下十二指肠乳头切开(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135例分为两组:2005年1月-2007年12月为第一组(60例),2008年1月-2010年1月为第二组(75例),对其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第一组成功48例,其中一次性取出44例,分次取出4例,成功率80.0%,失败12例,并发症发生率16.7%(10/60).第二组成功72例,其中一次性取出69例,分次取出3例,成功率96.0%,失败3例,并发症发生率6.7%(5/75).结论 经内镜切开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治疗胆总管结石是一种安全性高的微创手术,熟练的内镜操作技术和规范诊疗途径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李军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550-551
目的探讨逆行胰胆管造影及内镜括约肌切开取石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于2010年3月至2011年8月对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分别采用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和内镜括约肌切开取石术(EST)进行诊断与治疗,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结果本文84例患者中经EST成功取石81例,成功率达96.42%,其中78例一次性取尽结石,3例于3个月后取尽结石。其余2例患者EST取石未成功后改为胆总管切开取石,均取尽。84例未发生与内镜操作有关的严重并发症,无1例消化道穿孔或死亡,内镜治疗后出现轻型急性腹腔炎2例,上消化道出血2例,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76%(4/84)。本组患者随访6个月,无1例再发黄疸、发热、腹痛。结论应用ERCP和EST诊治肌总管结石是有效、安全的,而且痛苦小、康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随着内镜介入治疗技术的开展和不断完善,内镜介入治疗胆总管结石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沈雁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21):3276-3277
目的:探讨201例内镜下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护理.方法: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术后的一般护理、并发症的观察、鼻胆管引流等措施,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结果:7例术后有较重的腹痛,经积极治疗3天后血、尿淀粉酶正常,无一例出血、急性化浓性胆管炎发生.结论:内镜下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护理工作至关重要,应贯穿于治疗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内镜十二指肠乳头切开(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分析本院12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其中56例行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74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T型管引流术。结果EST取石组治愈率和术后结石残留发生率明显低于胆总管切开取石T型管引流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ST治疗胆总管结石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与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相比具有创伤小、结石残留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周红  杨小新 《淮海医药》1999,17(3):58-58
内镜下乳头肌切开术(EPT)是近年来由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诊断技术发展而来的胆总管结石或下端狭窄的非剖腹性治疗方法,为内窥镜治疗学上的一项重大进展。目前方法成熟,应用日益普遍.我科自1997年1月-1998年2月采用EPT治疗胆总管结石10例,获得满意疗效。在临床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护理在整个治疗中的重要性,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陆峻逵  刘芳君 《安徽医药》2012,16(6):810-812
目的比较内镜十二指肠切开(EST)联合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与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93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观察组(EST+LC)和对照组(OC+OCHTD)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成功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胃肠功能功能恢复时间、术后镇痛例数、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EST联合LC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手术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与传统开腹手术相差不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胆总管结石以往多采用外科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EST)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成功率明显提高。回顾我院近5年来对758例患者的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7.
十二指肠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 (ERCP) +乳头肌切开(EST) +取石术作为胆胰疾病微创治疗自 70年代在国内开展以来已在很多大医院普遍应用 ,我院自 2 0 0 1年 5月开展ERCP以来 ,采取EST +取石治疗胆总管结石 5 6例 ,现将手术配合及护理报告如下。本组 5 6例胆石症中男 4 0例 ,女 16例 ;年龄 14~ 72岁 ,平均 4 6 3岁 ;单颗结石 4 6例 ,多发结石 10例 ;结石直径最小 5mm ,最大 33mm。1 术前配合与护理1 1 心理护理 向病人及家属说明EST的疗效 ,消除恐惧和不安状态 ,交待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如出血、穿孔等。由于手术时间长 ,做好病人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内镜下治疗总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对8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先行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再根据结石情况分别采用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网篮或球囊取石等方法 进行取石治疗.结果 内镜取石成功率为96.5%(83/86),总并发症发生率7.2%(6/86),术后平均住院(8.56±3.75)d,随访6~24个月有2例复发,经再次内镜手术后取出结石.结论 内镜下治疗总胆管结石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是治疗总胆管结石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9.
雷波 《安徽医药》2013,34(6):728-730
目的评价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联合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ST)、乳头括约肌球囊扩张术(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联合EST、EPBD术(内镜组)临床资料,以同期82例传统开腹手术(开腹组)为对照,比较2组取石成功率、住院费用等。结果内镜组93例(96.9%)患者常规ERCP取石成功,2组患者成功率、住院费用、结石情况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内镜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较开腹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ERCP联合EST、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胡志海  双金权 《安徽医药》2016,37(9):1145-1146
目的 观察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EST)联合柱状气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池州市人民医院内镜中心行EST联合柱状气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取石的15例患者,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一次结石清除率,术后并发症,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15例患者均一次性取净结石,取石成功率为100%。2例患者使用碎石网篮碎石,术后高淀粉酶血症1例,胰腺炎1例,出血1例,无穿孔发生。结论 EST联合柱状气囊扩张对胆总管结石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