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种植体在下颌骨缺损功能重建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2.
种植体与杆卡式附着体用于义耳修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3只骨融合式螺旋种植体植入耳缺损区,采用杆卡式附着体作为种植上的部结构和义耳的固体装置,解决义耳固位,这种固位方式具有固位可靠,取戴方便,便于自洁,利于局部组织健康等优点,特别是在对抗侧向力方面具明显的优越性,是目前义耳修复最佳的固位方式。  相似文献   

3.
颌骨缺损不仅使患者口腔功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且面部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畸形,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常规义齿修复存在固位差,咀嚼效率低等缺点,本文在3例下颌骨缺损修复中,应用了种植体联合磁性附着体的修复方式,现将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阮土耿  尹敏 《口腔医学》2010,30(7):392-393,401
目的 评价2种以上不同精密附着体在颌骨缺损赝复体修复中联合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1例不同程度颌骨缺损的患者,设计2种以上不同的精密附着体固位,再行赝复体义齿修复。结果 21例患者共83颗基牙,选用52个精密附着体,随访6个月~4年,义齿均获得良好的稳定和固位,咀嚼功能良好,无基牙的松动及精密附着体的损坏,疗效满意。结论 采用不同种类的精密附着体在颌骨缺损赝复体修复中的联合应用可明显增加修复体的固位,改善患者的咀嚼效能。  相似文献   

5.
上颌骨单侧部分缺损和上下颌牙列末端游离缺损 ,都是对患者口腔生理功能影响较大的缺损 ,特别是对其咀嚼功能的妨碍尤为显著。长期以来 ,以传统的可摘局部义齿 ,对上述两类缺损进行修复治疗 ,虽然也可以取得一定的疗效 ,但是随着患者对修复体的固位、美观要求的不断提高 ,它已变得较难以胜任了。采用附着体可摘局部义齿 ,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改善和提高修复体的诸多性能 ,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本文将通过冠外附着体在可摘局部义齿中的临床应用 ,总结评价其临床疗效。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为 12名 ,其中男性 8名 ,女性 4名 ,…  相似文献   

6.
精密附着体修复颜面颌骨复杂缺损初步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精密附着体在修复颌面及颌骨复杂缺损方面的价值。方法:对1例颜面颌骨复杂缺损患者,通过设计固定连冠并带有杆式联合按扣式附着体的支架,完成牙列同时伴鼻、上唇全缺损及相应区域部分颜面部缺损的赝复体修复。用万用测试机测试赝复体的固位力。结果:患者容貌恢复较好,咀嚼功能正常,发音清晰。固位力测试达40N。结论:精密附着体在修复颌面及颌骨复杂缺损方面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种植体-杆卡式附着体固位的覆盖全口义齿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总结和评价种植体一杆卡式附着体在覆盖全口义齿中的应用经验和效果。方法:将种植体与杆式附着体结合,以粘膜支持式、混合支持式和种植体支持式3种设计形式,为46例患者制作种植式全口覆盖义齿,并检查义齿的固位力和稳定性;同时采用修复体测力仪对其中15例患者义齿的固位效果进行定量评价。结果:3种设计均可达到良好的固位效果,其中混合支持式和种植体支持式的稳定、支持效果更好;应用2 ̄3只尼龙卡可分别为覆盖  相似文献   

8.
自体肋骨移植在下颌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下颌骨缺损的修复旨在重建下颌骨的完整性,恢复下颌骨功能和口腔功能,矫正颌面畸形。方法:按常规切除病变的下颌骨节段;取适宜自体肋骨、肋软骨游离移植颌骨缺损,骨接端用不锈钢丝结扎固定,并采用颅颌绷带辅助固位。结果:80例治疗患者中,植骨成骨、修复效果满意者78例,占97.5%(78/80);植骨块最终取出,植骨失败2例,占2.5%(2/80);植骨床感染11例,占13.75%(11/80);结论:自体肋骨软骨游离移植仍不失为修复下颌骨缺损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种植体-杆卡式附着体在牙槽骨骨量严重不足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8-2010年20例牙槽骨骨量严重不足患者行种植牙手术,并用种植体-杆卡式附着体进行修复.使用测力仪和T-scan2咬合力测定仪检查义齿的固位力和咬合力.结果:用种植体-杆卡式附着体修复,能获得>15 N的固位力,咬合力接近天然牙.结论:种...  相似文献   

10.
吴洁  柳麟翔  夏露  吴凤鸣 《口腔医学》2009,29(3):163-164
目的应用磁性附着体固位可摘义齿修复牙列缺损,探讨其临床修复效果。方法采用Magfit磁性附着体,为12例牙列缺损患者制作磁性附着体固位可摘义齿。结果随访1~4年,12例患者中,除1例基牙松动度增加外,余11例均感义齿美观舒适,固位稳定性强,咀嚼功能好,检查基牙无病变。结论采用磁性附着体固位义齿修复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1.
聚乳酸-聚乙二醇的制备及骨修复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聚乳酸-聚乙二醇(PLA—PEG)共聚物作为细胞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BMP)、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载体修复下颌骨缺损的效果。方法制备多孔PLA—PEG共聚物并对其进行表征。将PLA—PEG/BMP(实验组1)、PLA—PEG/BMP/bFGF(实验组2)和PLA—PEG(对照组)分别植入27只雄性新西兰白兔的下颌体部骨缺损处。术后、2周、4周和8周,对实验标本的成骨状况进行大体、X线、组织学: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实验期间各组成骨活跃。2周时实验组2成骨量最多,实验组1其次,对照组最少,差异在统计学上有显著性意义(P〈0.05);4周时实验组2成骨量最多,其余两组成骨量差异不大(P〉0.05);8周时各组的成骨量的差异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新型的PLA—PEG共聚物呈现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引导性,是BMP和bFGF的良好载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有限元模型加载,获得下颌骨体部缺损钛板内固定重建的生物力学分布,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在已经建立的含完整牙列的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中,模拟下颌骨体部缺损行内固定钛板重建,并加载分析其下颌骨应力分布情况。结果:应力集中分布于下颌支的前缘、后缘及缺损边缘处钛板,内固定钛板靠近缺损边缘处有应力集中现象,剩余部位应力较小且分布均匀;内固定钛板最具有位移趋势的位置靠近下颌骨缺损前段处。结论:重建钛板靠近缺损边缘处,应力集中是临床上钛板折断、钛钉松动、脱落的生物力学原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下颌骨缺损成型钛板即刻修复重建的临床效果。方法根据患者下颌骨缺损及软组织缺损范围采用不同的修复方法,对下颌骨修复重建后的面部形态和咬合关系进行比较。结果8例同时行游离髂骨移植者均为Ⅰ级,16例单纯钛板植入者为Ⅰ级9例,Ⅱ级4例,Ⅲ级2例,Ⅳ级1例。7例钛板加肋骨修复者Ⅰ级5例,Ⅱ级2例。结论成型钛板是一种修复下颌骨缺失的良好材料。  相似文献   

14.
快速成形术在下颌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速成形术(rapid prototyping technology,RP)是一种能够形成固体形状的新型现代制造技术。在骨缺损修复领域,通过与骨移植、个体化钛支架植入以及组织工程技术相结合,RP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发展成为一门新的学科——计算机辅助外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将RP技术应用于制作出具有特定孔隙率和特定内部结构的个体化支架材料,以此来促进组织工程化骨的构建,取得了一定成果。作者结合当前骨移植等方法,就该技术用于下颌骨缺损修复的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附着体应用于单侧上颌骨缺损修复进行三维有限元力学分析。方法:利用已有的单侧上颌骨缺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ANSYS程序中分别设计并建立附着体支架,修复两种不同上颌骨缺损情况的模型(附着体位于中切牙或尖牙近中面),进行三维有限元力学分析。结果:应力集中区均位于健侧腭部基托的近前牙区,健侧后牙受力均匀;附着体位于中切牙近中时,中切牙近中面应力值为1.306MPa,附着体与舌面导板的连接处应力较集中;附着体位于尖牙近中时,尖牙近中面应力值为0.797MPa,应力集中区位于舌面导板的前下方转角区。结论:附着体应用于单侧上颌骨缺损修复,符合生物力学要求,未增加基牙的负荷。对附着体支架的设计,应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自发成骨修复小型猪下颌骨缺损的组织病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保留和去除骨膜情况下自发成骨修复小型猪下颌骨节段性缺损的组织学表现。方法选择18月龄雌性中国小型猪8只,拔除其右侧下颌前磨牙及第一磨牙,2个月后动物随机分为保留骨膜组(A组)与去除骨膜组(B组)。A组骨块切除长度分别为5cm与6cm,B组骨块切除长度分别为1cm与2cm,每个长度对应2只动物,骨块切除后均行坚固内固定。术后12周处死动物,标本行大体、x线及HE染色后组织学观察。结果保留骨膜5cm与去除骨膜1cm组完成骨连接,保留骨膜6cm与去除骨膜2cm组未完成骨连接。保留骨膜组可见膜内成骨,去除骨膜组可见软骨内成骨。两组未完成骨连接处可见纤维组织或纤维软骨组织。结论保留骨膜的成骨作用优于去除骨膜;保留骨膜时可以自行修复较大长度的骨缺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小型钛板固定下颌体缺损腓骨重建的应力分布特点及位移情况,为下颌体缺损腓骨重建的内固定提供生物力学参考。方法:建立下颌体缺损腓骨重建小型4孔钛板固定的有限元模型,模拟前牙与健侧磨牙垂直加载,分析钛板钛钉应力分布及腓骨前后端位移情况。结果:前牙加载时,相应钛板钛钉应力、腓骨前后端位移值均大于后牙加载时;前牙加载时腓骨前端最大位移值为264.44 μm,而后牙加载时为149.02 μm。钛板最大应力值出现在后上方钛板处;下颌骨残端钛钉最大应力值位于前上方靠近交界处的第1颗钛钉处,应力沿钉尖方向逐渐减小,在钉尖1/3处应力出现增大现象。结论:在下颌体缺损腓骨重建小钛板固定时,选择双皮质钛钉十分必要;在骨愈合前应避免前牙咬合,减少骨不愈合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改良数字化导板技术在下颌骨节段切除及腓骨肌皮瓣修复重建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20年1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及阜阳市人民医院口腔科行下颌骨节段性切除同期行血管化腓骨肌皮瓣修复的16例患者,均为良性病变,随机分为常规导板技术组(常规组)和改良数字化导板组(改良组),每组各8例.常...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去端肽胶原对下颌第三磨牙拔除后邻牙远中骨缺损再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19年7月就诊于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颌面外科的双侧下颌第三磨牙均为水平中位阻生的患者32例,采用第二磨牙颊侧龈沟内结合远中颊侧切口、不去骨的方法拔除双侧下颌第三磨牙后,随机选择一侧作为实验组,拔牙窝植入去端肽胶原;另一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聚乳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作为人工骨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制备聚乳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重组人骨形成蛋白2多孔复合材料,测定其压缩强度和压缩模量;人为制造兔下颌骨缺损模型,分别植入该材料(实验组)和不含骨形成蛋白的聚乳酸聚乙二醇多孔材料(对照组),于2、4、8、16周处死动物,通过组织病理学观察和光密度分析来评价该材料的成骨效果以及制备方法是否合理。结果:复合材料的压缩强度为(30.05±3.12)MPa,压缩模量为(371.67±12.37)MPa;实验组在各个时期均可见到新生骨形成,且新生骨逐渐向材料内部生长,对照组仅在初期有少量新生骨出现;实验组各个时段的光密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在16周时实验组缺损区同周围骨组织密度近似(P>0.5)。结论: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未破坏骨形成蛋白活性,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体内成骨能力,聚乳酸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可作为人工骨支架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