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激光辅助孵化(LAH)对玻璃化冻融卵裂期胚胎和囊胚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65个玻璃化冻融移植周期,根据是否行LAH,将426个卵裂期胚胎移植周期分为AH组和非AH组,139个囊胚移植周期分为AH1组和非AH1组。比较患者一般情况和妊娠结局。结果:卵裂期胚胎AH组和非AH组患者的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多胎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囊胚AH1组的胚胎种植率和多胎率高于非AH1组(P<0.05),2组的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和异位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AH可提高玻璃化冻融囊胚移植的胚胎种植率和多胎率,但并不能提高玻璃化冻融卵裂期胚胎移植的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可以改善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助孕结局的胚胎移植策略。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3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于河南省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冻融胚胎移植的1924例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共2452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移植胚胎的类型分为移植卵裂期胚胎(卵裂胚组)和移植囊胚期胚胎(囊胚组),通过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剖宫产后瘢痕子宫患者与非瘢痕子宫患者在体外受精/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治疗中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中心行首次IVF-ET的患者共3 331个周期,其中A组249个周期(剖宫产后瘢痕子宫组),B组3 082个周期(非瘢痕子宫组),比较2组患者的总体临床特征,并分别比较在行囊胚或卵裂期胚胎移植时2组患者的妊娠结局。结果:在囊胚移植及单卵裂期胚胎移植者中,2组患者的优胚移植率、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异位妊娠率、流产率、活产率和多胎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早产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双卵裂期胚胎移植者中,A组患者的优胚移植率、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和多胎率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异位妊娠率、流产率和早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胚胎条件类似的情况下,行单胚胎移植的剖宫产后瘢痕子宫的患者除早产率升高外,可获得与非瘢痕子宫患者类似的临床妊娠结局。双胚胎移植的临床结局仍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冻融胚胎卵裂球完整性对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个冻融胚胎移植周期,按照移植胚胎的卵裂球的完整性分为两组:无损伤组(所有移植胚胎均完整无损,n=78),部分损伤组(移植胚胎中至少含1个有卵裂球损伤的胚胎,n=48),比较两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和流产率。结果:无损伤组临床妊娠率为37.18%(29/78),种植率23.72%(37/156),流产率3.45%(1/29)。部分损伤组临床妊娠率为33.33%(16/48),种植率13.85%(18/130),流产率12.50%(2/16),两组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卵裂球损伤的冻融胚胎,其种植潜能降低,卵裂球完整性是影响临床结局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激光透明带打孔法辅助孵化(AH)对玻璃化冻融胚胎/囊胚移植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生殖中心2012年9月~2014年3月进行的符合相关标准的D3日玻璃化冻融胚胎968周期和DS/D6日玻璃化冻融囊胚284周期资料.根据移植术前是否对胚胎/囊胚进行AH操作,将D3日冻融胚胎移植周期分为A1组(AH组,887周期)和A2组(未做AH组,81周期),D5/D6日冻融囊胚移植周期分为B1组(AH组,112周期)和B2组(未做AH组,172周期).观察各组患者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多胎妊娠率、异位妊娠率等临床指标,分析AH对胚胎植入和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A1组/A2组、B1组/B2组间年龄、不孕年限、体重指数(BMI)、不孕因素、获卵数、内膜厚度、内膜准备方案等基础资料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1组/A2组、B1组/B2组间移植胚胎/囊胚数、植入优胚/囊胚比例、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多胎妊娠率等指标的比较,差异也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玻璃化冻融胚胎移植和冻融囊胚移植,AH均未见到对胚胎植入和临床妊娠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冻融囊胚移植子宫内膜准备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该中心2012年5月-2014年5月633个冻融囊胚移植周期,其中A组为自然周期412例,B组为促排卵周期85例,C组为激素替代周期136例,将3组患者资料进行比较。结果C组子宫内膜厚度显著低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52.2%、42.4%、55.9%,种植率分别为41.2%、33.1%、45.1%,A组与C组相比,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与C组相比,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自然周期是简单、经济、有效的冻融囊胚移植子宫内膜准备方法,适用于有规律排卵的患者。激素替代周期安全、灵活、有效,是排卵障碍患者的最佳选择。临床上应因人而异,选择适宜的子宫内膜准备方案行冻融囊胚移植。  相似文献   

7.
部分卵裂球损伤对冻融后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部分卵裂球损伤对冻融后优质胚胎发育能力的影响,为解冻周期移植胚胎的挑选提供依据。方法对502例解冻移植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移植胚胎分为两类,胚胎冻融后所有卵裂球均无损伤,卵裂球数〉6,碎片〈10%(A型);冻融后胚胎有1~2个卵裂球损伤,但仍有至少6个完整无损伤卵裂球,碎片〈10%(B型)。无损伤组移植的所有胚胎均为A型(n=294周期),部分损伤组移植胚胎中至少包含1个B型胚胎(n=208周期)。比较2组临床妊娠率和着床率。结果无损伤组临床妊娠率为36.73%(108/294),着床率19.42%(153/788),部分损伤组为38.46%(80/208)和19.43%(110/566),2组临床妊娠率和着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含1枚B型胚胎组(163周期)和2枚B型胚胎组(42周期)的临床妊娠率和着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少量卵裂球损伤的冻融后优质胚胎,其发育潜能与无损伤优质胚胎相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中胚胎卵裂球损伤是否作为独立的因素影响妊娠结局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8年11月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进行FET的患者病历,根据复苏后移植胚胎的卵裂球的完整与否分为两组:复苏后移植胚胎的卵裂球均完整组287例,移植胚胎的卵裂球均有部分损伤组51例。应用logistic回归的方法分析了冻融后胚胎卵裂球损伤及胚胎质量与临床妊娠率的关系。结果:FET胚胎卵裂球完整组与卵裂球损伤组在女性年龄,平均每周期移植胚胎个数上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卵裂球完整组的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均高于卵裂球损伤组(36.2%vs 21.6%,22.3%vs 13.4%),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卵裂球完整组移植的胚胎中含有优质胚胎的周期比例数要多于卵裂球损伤组(74.9%vs 58.8%,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平衡了优质胚胎的影响后,卵裂球损伤与临床妊娠率之间无显著性关系(P>0.01)。结论:冻融胚胎卵裂球损伤与临床妊娠率之间无明显相关性,胚胎质量是影响临床结局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9.
龚绍琼 《现代医院》2012,12(7):11-13
目的探讨复苏后胚胎进一步卵裂情况对冻融胚胎移植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6月~2011年12月间我院生殖中心行的191例FET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于移植前一天下午解冻胚胎,过夜培养,观察卵裂球进一步卵裂情况,然后按每一例FET所移植胚胎的进一步最多卵裂个数(nmax,即该患者所移植胚胎中进一步卵裂胚胎数为该数目)分为A组(nmax=0,n=31)、B组(nmax=1,n=58),C组(nmax=2,n=69),D组(nmax=3,n=33),观察不同卵裂球进一步卵裂情况对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各组临床妊娠率分别为:A组29.0%(9/31),B组35.6%(21/58),C组40.6%(28/69),D组45.5%(15/33),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冻融胚胎移植提前解冻培养、选择进一步卵裂的胚胎进行移植有助于提高FET周期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序贯胚胎移植法对改善反复胚胎种植失败(recurrent implantation failure, RIF)患者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结局的作用。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期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冻融胚胎移植的患者, 其中符合RIF诊断标准的患者共842例, 按胚胎移植方案分为卵裂期胚胎移植组(n=316)、双囊胚移植组(n=212)、序贯胚胎移植组(n=236)和单囊胚移植组(n=78), 比较四组的临床基础信息以及妊娠结局。结果卵裂期胚胎移植组临床妊娠率[39.6%(125/316)]显著低于双囊胚移植组[61.8%(131/212), P<0.001]和序贯胚胎移植组[53.0%(125/236), P<0.001], 与单囊胚移植组的临床妊娠率[37.2%(29/78)]相近, 双囊胚移植组和序贯胚胎移植组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裂期胚胎移植组种植率[23.9%(151/632)]显著低于双囊胚移植组[43.4%(184/424), P<0.001]、序贯胚胎移植组[33...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搔刮术对接受辅助生殖助孕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于南京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行鲜胚移植及冻融胚胎移植的患者,内膜形态异常分为搔刮组和未搔刮组,内膜形态正常为对照,比较一般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3组患者在年龄、不孕年限、移植胚胎数、畀位妊娠率及流产率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鲜胚移植及冻胚移植的患者中,内膜未搔刮组、内膜搔刮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显著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0.005/0.001(鲜胚);0.036/0.009(冻胚),均P〈0.05;内膜搔刮组患者临床妊娠率显著高于未搔刮组(鲜胚x2=0.861;冻胚x2=4.837,均P〈0.05),与内膜形态正常组妊娠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子宫内膜搔刮处理后,可改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及容受性,提高不孕患者的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玻璃化冷冻复苏后优质胚胎的培养时间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2011~2012年在本院实施冻融胚胎移植(FET)的1061例分为3组,其中冷冻胚胎复苏后的优质胚胎培养2~4h移植为A组(96例);培养4~8h移植为B组(615例);培养8h移植为C组(350例),比较各组胚胎植入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及活产率。结果:3组患者年龄、不孕年限、体重指数、移植日子宫内膜厚度、移植胚胎个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胚胎植入率(24.7%、23.4%、28.2%)、临床妊娠率(43.8%、40.8%、44.9%)、早期流产率(4.8%、10.4%、12.1%)、活产率(40.6%、32.7%、37.4%)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玻璃化冷冻胚胎复苏后培养时间对FET周期临床结局无明显影响,可根据临床和患者情况,具体安排胚胎移植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宫腔内灌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联合低分子肝素(LMWH)对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0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进行FET助孕治疗的薄型子宫内膜患者175例,根据患者自身意愿分为3组,A组:63例患者仅接受激素替代治疗;B组:52例患者接受激素替代治疗+宫腔内G-CSF灌注;C组:60例患者接受激素替代治疗+宫腔内G-CSF灌注+皮下注射LMWH。对3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子宫内膜血流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周期取消率、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异位妊娠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在内膜转化日,与A组相比,B、C组子宫内膜厚度、Ⅱ+Ⅲ型血流比例均增加,RI、PI均降低(P<0.05)。治疗结局方面,与A组相比,B、C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增加,周期取消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早期流产率较B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FET周期中宫腔内灌注G-CSF可提高薄型子宫内膜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改善子宫内膜的血流情况,提高胚胎种植率及临床妊娠率,注射LMWH可降低早期流产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胚胎卵裂球数及取卵后2天(D2)和3天(D3)冷冻对胚胎的复苏效果以及冻融胚胎移植(FET)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2年5月行FET的417个周期的临床资料,分别按胚胎冷冻的时间(D2/D3)、卵裂球数、移植优质胚胎数进行分组,比较各组的胚胎复苏效果及临床结局。结果:D2≥4-细胞组的胚胎复苏率和卵裂球全存活率显著高于D2<4-细胞组(89.35% vs. 79.11%,42.01% vs. 30.22%,P<0.05);D3≥6-细胞组的胚胎复苏率和卵裂球全存活率显著高于D3<6-细胞组(86.52% vs. 72.43%,41.13% vs. 31.07%,P<0.01)。D2组冷冻胚胎复苏后的优质胚胎率(56.84%)高于D3组(48.82%),但D3组FET临床妊娠率(38.52%)高于D2组(27.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胚胎复苏率和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3.50% vs. 79.44%,10.81% vs. 10.09%,P>0.05)。随着移植优质胚胎数的增加,临床妊娠率和多胎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2≥4-细胞和D3≥6-细胞的胚胎冻融效果较好,D3冷冻胚胎的FET临床结局优于D2冷冻胚胎。  相似文献   

15.
阴道超声评估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超声下子宫内膜形态、厚度与妊娠结局的关系,以期获得能够评估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超声预测指标。方法:阴道超声监测本中心520个供精人工授精助孕治疗周期妇女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日及种植窗日(排卵后7d)子宫内膜形态分型和厚度。根据hCG日内膜厚度分为7组,种植窗日内膜厚度分为6组,分析和比较内膜类型及厚度与妊娠结局的关系。结果:子宫内膜A型组临床妊娠率(28.95%)高于C型组(9.09%,P<0.05),B型组与C型组hCG日与种植窗日子宫内膜厚度均大于A型组(P均<0.05);妊娠组与未妊娠组hCG日子宫内膜厚度无差异(P>0.05),妊娠组种植窗日子宫内膜厚度小于未妊娠组(P<0.05)。hCG日子宫内膜厚度10~<12mm组妊娠率最高,<7mm及≥15mm组无妊娠发生;种植窗日子宫内膜厚度9~<13mm组妊娠率最高,<8mm及≥17mm组无妊娠发生。结论:阴道超声监测子宫内膜类型与厚度对评估内膜容受性、预测临床妊娠结局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为辅助生殖治疗提供可靠的内膜容受性调整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胚冷冻后首次冻融胚胎移植(FET)与新鲜胚胎移植周期的临床结局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本中心行体外受精/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VF/ICSI-ET)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刺激周期行新鲜胚胎移植(鲜胚移植组,324例)和全部胚胎冷冻后再行FET(FET组,179例)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活产率、异位妊娠发生率、流产率以及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不孕年限、基础(月经第3天)卵泡刺激素(FSH)水平、促性腺激素(Gn)用药起始量、促排卵时间、受精率、2PN率、卵裂率、优质胚胎率及移植胚胎数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FET组Gn用药总量低于鲜胚移植组(P0.05),hCG注射日雌二醇(E2)水平、孕酮(P)水平、卵泡数和获卵数均较鲜胚移植组显著升高(P0.05);FET组的胚胎种植率(37.23%)和临床妊娠率(59.22%)均高于鲜胚移植组(29.56%,4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活产率、多胎妊娠率、异位妊娠率和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ET组具有较低的OHSS发生率(0.56%,P0.05)。结论:对于OHSS高危患者,全胚冷冻后行FET可提高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且能有效避免OHSS发生,获得较满意的临床结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然周期(NC)与激素替代治疗(HRT)方案准备内膜对冻融胚胎移植(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生殖中心行FET的111个周期。根据子宫内膜准备方案分为NC组(69周期)和HRT组(42周期),比较分析2组的年龄、不孕时间、解冻胚胎数、移植胚胎数、移植优胚数、转化日内膜厚度、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及早期流产率。结果:2组年龄、不孕时间、解冻胚胎数、移植胚胎数、移植优胚数、转化日内膜厚度、临床妊娠率、胚胎种植率和早期流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C方案及HRT方案可获得相似的妊娠结局,临床工作中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个体化子宫内膜准备方案,做到方便患者、简单易行、费用低、不良反应少,妊娠结局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3种长方案垂体降调节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752个IVF-ET周期患者分为A、B、C 3组,均行长方案降调节控制超促排卵。A组304周期应用短效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0.05mg/d;B组218周期应用短效GnRH-a 0.1mg/d注射10~14d后改为0.05mg/d;C组230周期应用长效GnRH-a 1.25mg单次注射。比较3组促性腺激素(Gn)使用剂量、使用时间及IVF-ET结局。结果:降调时间(开始降调至Gn启动时间)B组长于C组(P<0.05),C组长于A组(P<0.05);Gn使用时间C组长于B组(P<0.05),B组长于A组(P<0.05);Gn使用总量、受精率C组多于和高于A、B两组(P<0.05);优胚率B组高于A、C组(P<0.05);临床妊娠率B、C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高于A组(P<0.05);中、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多胎率、流产率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加GnRHa的使用剂量,延缓Gn启动时间可以改善IVF-ET结局,但会相应增加Gn使用剂量,增加患者治疗费用。长效GnRHa 1.25mg单次注射也可得到满意的降调节效果和临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来曲唑诱导排卵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1例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不孕妇女分为A组57例,B组64例,分别口服来曲唑2.5 mg、5 mg,共5天。阴道B超监测卵泡和子宫内膜生长,内膜薄时口服戊酸雌二醇。最大卵泡平均直径≥18 mm时肌肉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HCG)10 000 U,观察各种临床指标。结果两组子宫内膜厚度、A型内膜比例、戊酸雌二醇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注射HCG日优势卵泡数、排卵数B组多于A组,卵泡生长时间B组短于A组(P<0.05),成熟卵泡数、最大卵泡平均直径、排卵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发生率、自然流产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率B组显著高于A组(P<0.05)。结论 5 mg来曲唑更适合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诱导排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子宫内膜准备方案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冻融胚胎移植(FET)周期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生殖中心行FET的633例PCOS患者的病历资料,根据内膜准备方案分为促排卵组(A组,61例)、激素替代组(B组,347例)、降调节+激素替代组(C组,225例),比较3组患者的基本情况及妊娠结局。结果:3组患者的年龄、不孕时间、体质量指数(BMI)、基础卵泡刺激素(FSH)水平、雌二醇(E2)水平、移植胚胎数、优质胚胎数、囊胚占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基础黄体生成激素(LH)水平高于B组,FET周期始用药时LH、FSH、E2水平均明显低于A、B组,转化日子宫内膜厚度高于A、B组(P<0.05),3组间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和多胎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早期流产率低于B、C组,B组的异位妊娠率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间雌激素用量及用药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PCOS患者,促排卵、激素替代、降调节+激素替代3种内膜准备方案均能获得较好的FET临床结局,促排卵和激素替代方案在降低早期流产率和异位妊娠率方面各具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