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疗效,探讨治疗初诊T2DM的最佳药物治疗方案。方法将门诊及住院的初诊T2DM患者88例随机分为地特胰岛素组和联合用药组,各44例。地特胰岛素组给予地特胰岛素治疗,联合用药组给予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半年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HbA1c、FPG、2hPG水平均下降,联合用药组下降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总有效率为88.6%,高于地特胰岛素组(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76,P〈0.05)。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T2DM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取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研究组采用磷酸西格列汀(100mg日1次口服)联合二甲双胍(500mg日3次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瑞格列奈(1mg日3次口服)联合二甲双胍(500mg日3次口服)治疗,两组均治疗12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体质量指数(BMI)及低血糖事件发生率等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FPG、2hPG、HbA1C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治疗后BMI显著减低[(24.45±2.13)kg/m2比(25.46±2.62)kg/m2],FINS显著升高[(13.36.4±1.89)mU/L比(12.36±1.80)mU/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对照组治疗后BMI、FINS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低血糖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比12%(6/50)](P〈0.05)。结论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方案是安全有效的,不仅能显著减少低血糖事件的风险,而且具有能控制并减轻体质量等优越性,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应用复方醋酸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伴不孕的临床效果。方法45例PCOS患者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15例),两组均给予促排卵治疗,研究组在促排卵治疗前服用复方醋酸环丙孕酮3个疗程和二甲双胍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PCOS患者性激素、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及血脂水平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排卵、妊娠及流产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研究组血清黄体生成素[(5.66±1.02)U/L]、睾酮[(1.53±0.41)nmo]]L]和空腹胰岛素水平[(12.48±2.38)mU/L]均显著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2.01±0.42)mmol/L]显著升高(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1.44±0.38)mmol/L]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促排卵周期排卵率、单卵泡发育率和妊娠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2.1%(69/84)比59.5%(47/79),78.6%(66/84)比53.2%(42n9),43.3%(13/30)比13-3%(2/15)](P〈0.01或〈0.05)。结论应用复方醋酸环丙孕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PCOS伴不孕,可降低胰岛素水平,改善异常的性激素、血脂水平,提高促排卵周期排卵率和妊娠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内分泌、糖代谢及脂代谢的影响。方法对PCOS患者采用达英-35与二甲双胍治疗3个月,治疗前后复查患者血中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素(FSH),睾酮(T),腰臀比(WHR),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餐后2h血糖(SG2h)和甘油三酯、胆固醇进行比较,按体重指数(BMI)分为肥胖组和非肥胖组。结果两组治疗后LH,T,LH/FSH,及HOMA—IR均显著降低(P〈0.05),且肥胖组下降更多(P〈0.05)。而两组WHR、甘油三酯、胆固醇较用药前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下降程度差异无显著性。两组的FSH、SG2h基本没变化。结论达英-35与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PCOS患者内分泌、糖、脂代谢紊乱,对肥胖型PCOS患者不失为良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HbA1c>9%的新诊断的T2DM患者进行地特胰岛素(Det)联合二甲双胍的短期强化治疗,探讨Det作为基础胰岛素在T2DM起始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156例新诊断的T2DM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78例,两组在口服二甲双胍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Det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对照组给予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12周。对其治疗前后血糖控制、低血糖情况和HOMA-β功能进行自身及组间比较。结果:12周治疗后,两组中FBG、2 h PBG、HBA1c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FC-P、2 h C-P和HOMA-β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治疗组低血糖发生率3.85%(3/78)、症状性低血糖1例,对照组24.36%(19/78)、症状性低血糖5例,Det明显优于门冬胰岛素3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Det作为基础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新诊断时HbA1c>9%的T2DM患者可以良好控制高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低,是一种简单、有效、安全的门诊强化治疗方案,适合初诊2型糖尿病的起始治疗。  相似文献   

6.
钱芳 《药物与人》2014,(6):127-127
目的:分析两种不同方案治疗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48例纳入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采用依那普利联各吲达帕胺及二甲双胍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二甲双胍联合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分剐为(5.1±3.6)mmol/L、(8.8±1.5)mmol/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6%,高于对照组(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05)。结论:依那普利、加吲达帕胺及二甲双胍联合疗法临床效果较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新诊断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纳入2011年6月-2013年6月就诊的新诊断T2DM患者,随机选择287例,同期于我院体检中心体检发现的新诊断T2DM患者316例;记录患者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等基本资料及血糖、血脂及慢性合并症等病历资料,根据年龄、BMI、性别及诊断原因分组,采用1.1检验统计学方法对比各组间的差异;结果患者发病平均年龄(48±13)岁,青年(年龄≤45岁)占39%,中年(46—59岁)占43%,老年(年龄≥60岁)占18%。诊断时BMI为(26.1±3.6)kg/m2,超重占42%,肥胖占27%;既往最高BMI为(28.3±3.7)kg/m2,其中,超重占39%,肥胖占51%。有症状组年龄、BMI、血糖、血脂及糖化血红蛋白(Crib)较高,与无症状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K(p〈0.05);男性组年龄、GHN较低,BMI、甘油三酯(TG)较高,与女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MI_if-常组TG、胆固醇(TC)、GHB、空腹血糖(FP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低于超重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高于超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TG、TC、GHB、餐后2小时血糖(2HPG)、LDL—C明显低于肥胖组,HDL—C、年龄明显低于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组TG、TC、LDL—C明显低于肥胖组,HDL—C明显高于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K(p〈0.05)。青年组2HPG、BMI、GHB高于中年组,LDL—c低于中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taPG、2HPG、BMI、TG、TC、GHB明显高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年组FPG、TG、TC、HDL-C明显大于老年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组新诊断T2DM患者发病年龄低,诊断不及时,肥胖、尤以既往肥胖较为显著,合并血脂异常、慢性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方烨  张红 《中国医师杂志》2012,14(6):845-849
目的观察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二甲双胍,达英-35干预前后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及胰岛素抵抗的变化,探讨25.(OH)D与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1年6月本院门诊就诊的PCOS患者99例,将99例PCO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3组,每组33例,二甲双胍组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达英-35组采用达英-35治疗,联合用药组给予二甲双胍和达英-35治疗,疗程为12周,选择同期本院流行性病学调查的94名年龄、性别匹配的正常妇女为正常对照组。治疗前后测量并计算所有对象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检测血清25-(OH)D、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睾酮(T)、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完善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F)、胰岛素释放实验(InsRT),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葡萄糖曲线下面积(AUCBG)、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Ins),B超观察患者卵泡数,比较各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各项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前:(1)PCOS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血清25(OH)D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PCOS患者血清25(OH)D与HO-MA-IR,AUCIns无相关(P〉0.05)。治疗后:(1)-甲双胍组、达英-35组及联合用药组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25(OH)D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联合用药组治疗前后的BMI、平均卵泡数、LH、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LH/FSH)、T、1h血糖(BG1h)、2h血糖(BG2h)、0h胰岛素(Ins0h)、1h胰岛素(Ins1h)、2h胰岛素(Ins2h)、AUCBG、AUCIns、HOMA-IR、TC、TG、HDL-C、LDL-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和达英-35组对比,WHR、LH/FSH、0h血糖(BG0h)、BG1h、BG2h、AUCBG、Ins0h、Ins1h、Ins2h、AUCIns、HOMA—IR、TC、TG明显下降(P〈0.05),HDL上升明显(P〈0.05)。联合用药组和二甲双胍组对比,BMI、WHR、LH/FSH、T、BG0h、Ins0h、AUCIns、HOMA-IR明显下降(P〈0.05)。结论(1)PCOS患者和正常人群血清25(OH)D水平相当,PCOS患者血清25(OH)D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无关。(2)--甲双胍与达英-35联合应用可有效改善PCOS患者胰岛素抵抗、高雄激素血症及糖、脂代谢紊乱,减少平均卵泡数,但25(OH)水平无变化。  相似文献   

9.
林彬 《现代保健》2012,(28):25-26
目的:探讨诺和锐30联合二甲双胍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中控制血糖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64例T2DM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在使用诺和锐30的同时加用二甲双胍口服,对照组单用诺和锐30治疗,观察12周,比较两组在治疗前后的胰岛素用量、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达标时间、体重指数(BMI)。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胰岛素用量、FPG、2hFPG、HbA1c、血糖达标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诺和锐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DM患者可更好控制血糖,并可减少胰岛素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对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1月至2020年12月宁国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超重、肥胖T2DM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 经1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 观察组应用利拉鲁肽联合二甲双胍治疗, 对照组应用二甲双胍联合西格列汀治疗, 均治疗16周。比较两组不同方案治疗后血糖、血脂、体质量等指标;比较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低于对照组 [(5.14 ± 0.54) mmol/L比(5.92 ± 0.71) mmol/L、(5.91 ± 0.83) mmol/L比(6.84 ± 0.92) mmol/L、(5.33 ± 0.57)%比(6.30 ± 0.82)%](P<0.05);两组治疗后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高于对照组(26.84 ± 3.32比22.15 ...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根据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结果,选择波动性高血糖患者30例,在控制饮食的基础上给予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血糖波动变化.结果 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平均血糖水平(MBG)、平均血糖水平标准差(SDBG)、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分别由治疗前的8.29%±0.73%和(10.06±2.48)、(2.36±0.53)、(5.64±1.22)和(1.72±0.60)mmol/L下降至治疗后的7.37%±0.47%和(8.04±2.25)、( 1.52±0.35)、(4.40±1.02)、( 1.26±0.49)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甘精胰岛素联合阿卡波糖可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及波动幅度,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地特胰岛素联合伏格列波糖对门诊初诊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采用地特胰岛素联合伏格列波糖,对照组采用精蛋白锌重组赖脯胰岛素50R;16周后,比较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血糖波动程度、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血糖发生率、体重、血脂变化。结果两组均可有效地控制血糖、HbA1c(P〈0.01),组间降低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在血糖波动程度、低血糖发生率、体重增加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的血脂均较治疗前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伏格列波糖可安全、有效、平稳地控制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低血糖发生率及体重增加较少,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二甲双胍在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肥胖和超重患者体重管理的5年效果及对血糖影响.方法 于我院门诊选取新诊断或病程在1年之内的2型糖尿病患者,无急性并发症,入选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的糖尿病诊断标准,我们从中筛选人组时使用二甲双胍的患者61例,患者平均年龄(50.8±7.9)岁,男性38例,女性23例,根据体质指数将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肥胖组,超重组和正常组,回顾性分析临床诊疗中二甲双胍管理体重的总体效果,采用重复测量资料的方差分析和多元方差分析,比较各组5年随访期间体重的变化趋势以及对血糖的影响.结果受试者随访2年时BMI下降明显[(26.4±2.7)vs.(25.7±2.6)kg/m2,P<0.05],与此同时空腹血糖(FBS)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 c)都有明显下降,与基线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随访期间肥胖组和超重组体重明显下降,随访2年时分别下降1.5 kg/m2和0.8 kg/m2,与基线相比有统计学意义,而正常组体重则略有上升(0.7 kg/m2).基线时肥胖组的FBS和HbA1c相对于正常组低(FBS 7.3±0.8vs.11.8±4.8,P<0.05;HbA1c 6.8±1.2 vs.8.5±3.1,P<0.05),而胰岛素水平则高于正常组(2.20±0.36 vs.1.87±0.29,P<0.05).随访2年时肥胖组HbA1c降低的幅度最大,肥胖组、超重组、正常组分别平均降低2.5%,1.4%和1.9%,此时肥胖组与正常组胰岛素水平相近.结论 在初发2型糖尿病肥胖和超重患者中使用二甲双胍进行体重的管理,可以明显减轻体重,进而通过改善高胰岛素水平状态有效的降低血糖,最终达到体重和血糖的双重受益.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重和肥胖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2010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门诊产检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根据孕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kg/m2)分为:正常体重组(BMI 18.5~24.9)、超重组(BMI 25.0~29.9)、肥胖组(BMI≥30)。使用饮食控制或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水平。观察其妊娠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结果 604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BMI正常体重241例(占39.90%),超重211例(占34.93%),肥胖152例(占25.17%)。超重与肥胖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经辅助生育技术后妊娠,高龄产妇,巨大儿与急诊剖宫产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组;肥胖组胎膜早破与子痫前期发生率,剖宫产率显著高于超重组及正常组;肥胖组顺产率显著低于正常组,肥胖组早产胎膜早破率显著高于正常组。结论妊娠前肥胖和超重可增加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加强健康教育,适度控制孕前体重,可预防妊娠期糖尿病并发症,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炔雌醇环丙孕酮(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60例PCO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达英-35治疗,观察组给予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随访6个月,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睾酮(T)的变化,并记录两组患者妊娠、流产等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TC、LDL-C、FINS、FBG、FSH、LH、T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观察组TG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T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G、FINS、FBG、LH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1.0±0.2) mmol/L比(1.6±0.8)mmol/L、(15.2±6.3) mU/L比(18.9±6.2) mU/L、(4.5±1.1) mmol/L比(5.1±0.9)mmol/L、(6.3±3.0)U/L比(7.4±2.9)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61.2%(49/80)比42.5%(3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33,P<0.05);而流产率低于对照组[6.1%(3/49)比17.6%(6/3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94,P>0.05).结论 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PCOS临床效果优于单用达英-35.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对重症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将37例在重症监护室(ICU)住院的重症高龄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19例)和对照组(18例),观察组用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赖脯胰岛素,对照组用赖脯胰岛素三餐前及甘精胰岛素晚上睡前常规皮下注射,两组患者及家属均给予糖尿病教育、根据病情合适的糖尿病饮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糖变化、胰岛素用量、血糖控制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为(7.2±1.2)mmo1/L,餐后2h血糖为(9.4±1.2) mmol/L,睡前血糖为(9.4±1.3) mmol/L,对照组分别为(8.5±3.0)、(10.0±2.4)、(10.2±2.4)mmol/L,治疗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睡前血糖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糖控制达标时间为(5.4±2.5)d,胰岛素用量为(43±9)U/d,而对照组分别为(12.8±3.8)d、(55±10)U/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见低血糖发生.结论 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对重症高龄2型糖尿病均具有较好的疗效与安全性,且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更利于此类患者血糖控制及改善病情.  相似文献   

17.
伍蔚凌 《临床医学工程》2013,(11):1379-1380
目的 讨论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 将我院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胰岛素治疗,观察组在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每日胰岛素使用量以及血糖达标时间,以评价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之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观察组的体重增长只有(1.9±0.4) kg,低于对照组的(4.5±1.2) kg.观察组每日胰岛素使用量为(42±8)U,对照组为(57±11)U,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糖达标时间为(8.5±0.3)d,与对照组的(12.4±0.4)d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使用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减少每日胰岛素使用量,缩短血糖达标时间,并避免体重的过快增长,值得临床运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不同体重指数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的临床表现、内分泌和代谢特点,为进一步实施针对性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825例PCOS患者按照体重指数(BMI)分为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超重组、肥胖组,通过比较其月经情况、基础性激素、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及胰岛素试验等,对比分析不同体重指数PCOS患者的临床表现、内分泌特点、糖代谢状况及其特点。结果不同体重指数的PCOS患者月经周期表现、血清睾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低体重组血清基础促黄体生成素(LH)、LH/促卵泡生成素(FSH)比、雌二醇(E2)值分别为(15.14±8.5)IU/L、(2.24±1.4)和(63.2±42.7)pmol/L明显高于正常体重组、超重组、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肥胖组的空腹血糖(5.34±0.7)mmol/L明显高于低体重组及正常体重组;超重组及肥胖组的服糖后1h血糖、2h血糖、空腹胰岛素、服糖后1h胰岛素、2h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胰岛素敏感指数(IAI)分另U为(8.4±2.2)mmol/L、(6.8±1.8)mmol/L、(13.1±11.6)μIU/L、(130.54±101.2)μIU/L、(95.74±90.7)la.IU/L、(3.0±2.7)、(0.24±0.4)以及(8.84±2.4)mmol/L、(7.24±1.7)mmol/L、(18.34±19.3)μIU/L、(161.94±135.4)μIU/L、(124.74±115.0)μIU/L、(4.44±5.2)、(0.24±0.2),相比低体重组及正常体重组均表现为明显增加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体重指数的PCOS患者月经周期及排卵障碍的表现相似,低体重及正常体重的PCOS患者以高LH、高LI±I/FSH比值为主要表现,随体重指数增加,超重及肥胖PCOS患者高胰岛素血症及胰岛素抵抗的糖代谢紊乱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代谢状态及慢性并发症与肥胖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308例新诊断的T2DM住院患者进行研究,患者根据体重指数进行成组配比病例对照研究,对比三组患者血糖、血压、血脂、空腹C肽水平及并发症发病率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低体重患者主要临床特征为胰岛素分泌水平低下,HbA及空腹血糖增高,而微血管并发症以视网膜病变较为突出。超重及肥胖的糖尿病患者主要临床特征表现为高血压、胰岛素抵抗、高甘油三酯及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且超重组患者易伴发高血压及冠心病等大血管并发症。结论初诊T2DM的低体重患者需及时补充胰岛素并对视网膜病变并发症重点筛查;而初诊T2DM超重患者应积极进行减肥、降压及调脂等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