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总结重症心脏瓣膜病行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处理的经验,探讨提高早期生存率的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08年5月收治的148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术后早期死亡6例,病死率4.1%,2例死于术中左室后壁破裂,2例死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死于术后脑梗死.手术并发症最常见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存活者术后心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 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需要合理的综合治疗,注重术前心功能改善,恰当选择手术时机,术中良好的心肌保护,尽可能保留二尖瓣部分装置,合理纠正病变,术后严密监护,加强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可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的外科手术治疗及术后处理的经验.方法 24例室间隔缺损手术治疗患者,均在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必要时应用深低温低流量及改良超滤技术.直视缝合3例,补片修补21例.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无死亡.术后发生并发症6例,发生率25%,其中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例,心律失常2例,肺不张1例,肺炎2例,术后复查心脏超声,除1例有少量残余分流外,其余患者心功能均正常,均痊愈出院.结论 室间隔缺损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术中减轻体外循环损伤,注重脏器功能保护,术后加强呼吸道的管理,预防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和肺动脉高压危象的发生是减少并发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婴幼儿法洛四联症手术技巧,总结围术期处理经验。方法患者在中低温以下体外循环下行根治术。观察手术及出院后早期呼吸循环状态,精神饮食,活动,并发症和随访半年情况。结果全组死亡2例,手术死亡率4.6%。严重并发症5例,1例术后4d出现残余分流继发右心衰竭,经二次手术修补残余分流后治愈出院,1例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3例低心排,经积极治疗治愈。随访半年,患者活动耐量明显增加,生长发育与同龄儿相近。无远期死亡和严重并发症。结论提高手术技术,改进体外循环技术,加强围术期处理,可以适当拓宽婴幼儿法洛四联症手术指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心脏黏液瘤的诊断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0月至2008年10月行手术治疗的36例心脏黏液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经超声心动图检查明确诊断,合并心脏病变者术中一并纠治,切除的肿瘤组织常规行病理学检查.36例患者中左房黏液瘤33例(91.7%),右房黏液瘤2例(5.6%),双房黏液瘤1例(2.8%),3例患者(8.3%)有栓塞史.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结果 病理学检查均证实为黏液瘤样病变.随访1个月至7年,心功能恢复至Ⅰ级28例,Ⅱ组8例.无手术死亡病例,无术后复发病例.结论 超声心动图可准确诊断心脏黏液瘤,一旦确诊,应尽快手术.术中防止瘤体脱落致栓塞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心脏黏液瘤术后有一定的复发率,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小左室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低心排综合征的护理措施和方法。方法我院9例小左室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术后并发低心排综合征,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9例低心排综合征患者中治愈6例,死亡3例。其中2例死于心跳骤停,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小左室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并发低心排综合征较为常见,加强术后护理和全面、准确的病情观察及判断可以有效降低瓣膜置换术后低心排综合征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心房粘液瘤摘除术配合体会。方法全组均在全麻,浅或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下进行粘液瘤摘除术,心肌保护采用冷晶体高钾停博液或血液停博液作为术中心肌保护,心脏表面置冰屑,局部降温。结果手术死亡1例,住院死亡率1.1%,死亡原因是重度低心排综合征。结论做好生命体征及体外循环的监测配合、缩短主动脉阻断时间,注重心肌保护、术中严密防止肿瘤碎片脱落而发生栓塞是促使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手术效果,探讨影响手术疗效的主要因素及手术适应证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5年2月至2008年12月451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二尖瓣置换术311例,主动脉瓣置换术48例,主动脉瓣与二尖瓣置换术73例,再次二尖瓣置换术19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术231例.结果 全组术后早期出现并发症41例(9.1%),手术死亡14例(3.1%).主要死亡原因为心力衰竭和多脏器功能衰竭.影响瓣膜置换术后早期疗效的主要危险因素是术前巨大左室、收缩功能减弱、心功能Ⅳ级、肾衰竭、严重感染、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和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 合理选择手术时机,保留瓣下结构,积极纠正三尖瓣病变和心律失常,术中良好的心肌保护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单纯左房粘液瘤摘除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行单纯左房粘液瘤摘除术的患者共70例,随访术后第1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心脏彩超结果,并与术前超声心动图进行比较,观察粘液瘤摘除术后患者心脏结构及功能的改变.结果:粘液瘤摘除术后,患者左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手术并发症率低.超声心动图的数据分析显示,手术后第1周左房舒张末期内径较术前有明显缩小(P<0.05).而在术后更长时间的随访中,左房舒张末期内径较手术后未见明显变化.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射血分数在手术后1周没有明显的改变,在术后1周~6个月之间明显扩大(P< 0.05).结论:在随访中,患者术后左心功能恢复良好,左心结构及功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心脏黏液瘤外科手术治疗经验。方法2000~2008年在全麻体外循环下手术摘除心脏黏液瘤9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了长期随访,随访资料包括:胸片、心功能、心脏超声心动图等。结果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无术后梗死病例,随访6个月至8年,临床无复发及远处种植转移,心功能均恢复至Ⅰ级。结论心脏黏液瘤手术将瘤体连同蒂部周围部分组织一并切除,可保持瘤体完整,是预防术后复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干下室间隔缺损型法洛四联症独特的解剖特点、手术方法及预后.方法 2002年11月至2009年4月共手术治疗法洛四联症患者150例,其中干下室间隔缺损型法洛四联症13例.结果 本组13例患者的右室流出道及肺动脉狭窄类型:单纯右室流出道狭窄2例,右室流出道+肺动脉瓣狭窄3例,右室流出道+肺动脉瓣+瓣环狭窄8例;室间隔缺损为干下型,直径1.5~3.0 cm;主动脉骑跨率30%~50%.全组治愈12例,死亡1例,病死率7.7%(1/13),死亡原因为低心排血量综合征.随访1个月至6年,紫绀消失,活动能力明显改善,复查心脏超声,4例右室流出道残余梗阻,1例室水平残余分流,1例主动脉瓣轻中度关闭不全;9例右室流出道未见残余梗阻.结论 干下室间隔缺损型法洛四联症术后低心排血量综合征发生率高,精确的室间隔缺损补片远端缝合技术、右室流出道漏斗部的充分疏通,尽量减少跨瓣环补片和较小的室间隔缺损补片可预防其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严重多发伤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 对2006年5月-2008年5月收治的68例严重多发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痊愈56例,自动出院2例,死亡8例,3例死于重型颅脑损伤,2例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2例死于脓毒症,1例死于休克。结论 严重多发伤早期及时诊断,早期治疗,防治并发症是提高救治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李学愚  陈艾 《现代保健》2009,(19):23-24
目的总结老年人重度烧伤早期救治经验,以进一步提高治愈率。方法回顾1998~2008年笔者所在科收治的老年重度烧伤(Ⅱ度烧伤总面积〉30%或Ⅲ度烧伤面积〉10%)患者42例的治疗效果并作临床分析。结果本组42例中,治愈32例,放弃治疗3例,死亡7例,病死率16.7%。死亡原因中侵袭性感染2例,多脏器衰竭3例,吸入性损伤1例,其他1例。结论侵袭性感染和多脏器功能衰竭是死亡的主要原因。有效充分液体复苏、早期胃肠道营养和早期切痂植皮封闭创面能降低老年重度烧伤患者并发症发生,缩短病程,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主动脉疾病的疗效。方法对64例主动脉疾病患者行主动脉支架腔内隔绝术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55例,女9例,年龄29~86岁,平均55.7岁。疾病包括主动脉夹层49例,主动脉瘤8例,外伤性胸主动脉破裂7例。术前采用CT血管造影(CTA)或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对主动脉进行评估,术中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监视下将支架导入胸主动脉。结果 8例(占12.5%)出现内漏,4例术后3月内自行闭合,1例再次植入支架,3例未进一步治疗。死亡5例(占7.8%)均在术后1月内,其中4例死于严重的合并症,1例死于主动脉瘤破裂。生存3年以上者8例(占12.5%),2~3年12例(占18.7%),1~2年20例(占31.3%),1年以下19例(29.7%)。结论支架腔内隔绝术治疗胸主动脉疾病有广泛的适应证,尽管支架系统本身可以带来内漏等并发症,但风险小,死亡率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二尖瓣人工腱索移植术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选择应用二尖瓣人工腱索移植术治疗的退行性二尖瓣脱垂并关闭不全患者105例.其中,单纯人工腱索移植25例,人工腱索移植+后叶楔形切除67例,人工腱索移植+后叶楔形切除+Sliding 13例.结果 术后早期无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窦性心动过缓8例、室上性心动过速20例、延迟性心包填塞1例、术前心房颤动伴快-慢综合征患者永久起搏器置入l例,均治愈出院.住院时间9~21 (14±4)d.术后随访96例,随访率91.4%(96/105).随访3个月至5年.96例随访患者中,l例术后13个月死于脑梗死,1例死于交通事故,余94例均存活.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74例,Ⅱ级20例.复查心脏彩超示微量及以下反流92例,轻度反流2例,未发现人工腱索断裂或劈裂.结论 严格选择病例,掌握恰当的手术技巧,同时做好术中成形效果的评估和体外循环期间的心肌保护,是提高二尖瓣人工腱索移植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婴幼儿重型麻疹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重型麻疹婴幼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62例重型麻疹患儿中,年龄9月龄42例(67.74%),其中37例(88.10%)未接种麻疹疫苗;发病月份为2~5月,其中3~4月41例(66.13%)。临床表现均有发热和皮疹,口腔黏膜斑50例(80.65%),卡他症状48例(77.42%),结膜炎49例(79.03%),早期有饮水呛咳病史47例(75.81%);合并肺炎59例(95.16%),急性喉炎22例(35.48%),电解质紊乱13例(20.97%),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肝功能损害各6例(9.68%),气胸5例(8.06%),心肌损害3例(4.84%),呼吸衰竭和中毒性脑病各2例(3.23%),麻疹脑炎和胸腔积液各1例(1.61%)。治愈41例,好转19例,死亡1例,放弃治疗1例。结论该组重型麻疹婴幼儿以9月龄且未接种麻疹疫苗的婴儿为主;早期有饮水呛咳史;发病月份多为3~4月;肺炎仍是婴幼儿麻疹的主要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廖荣芳 《现代保健》2014,(26):127-129
目的:探讨颈内动脉后交通支动脉瘤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2014年期间收治的颈内动脉后交通支动脉瘤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3例患者中,动脉瘤夹闭术38例,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14例,纯西医保守治疗11例。38例动脉瘤夹闭术患者中,治愈28例(73.7%),轻残6例(15.8%),中残2例(5.3%),重残1例(2.6%),死亡1例(2.6%)。14例中西医结合保守治疗患者,治愈4例(28.6%),轻残2例(14.3%),中残3例(21.4%),重残2例(14.3%),死亡3例(21.4%)。11例纯西医保守治疗患者,治愈2例(18.2%),轻残2例(18.2%),中残2例(18.2%),重残2例(18.2%),死亡3例(27.2%)。结论:后交通动脉瘤导致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应早期进行病因治疗,以提高患者预后。后交通动脉瘤夹闭术治疗是临床上比较普及的病因治疗方法。与内科保守治疗相比较而言,后交通动脉瘤夹闭术治疗治愈率更高,且致死率和重残率均低于内科保守治疗,进行内科保守治疗时,最好选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肛乳头肥大的疗效以及临床用药指导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34例肛乳头肥大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7例采用手术切除治疗以及术后中药内服外洗的中西医治疗方法;对照组17例采用手术切除加常规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17例患者中,共治愈患者11例,好转患者4例,无效患者2例,总有效率为88.2%。对照组患者17例中,共治愈患者9例,好转2例,无效患者6例,总有效率64.7%。治疗组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更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7例患者中有1例发热、1例并发肛裂,其并发症发生率为11.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例、1例、2例及29.4%,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整体调节,有效控制并发症发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乳头肥大在传统手术切割的基础上辅以中药内服外用,不但疗效肯定,而且也不用因为治疗方式改变而增添新设备,对于条件艰苦的基层来说尤其值得推广,在基层医院的推广也能保证这项技术可以为更广大民众服务,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8.
杨霞 《职业与健康》2010,26(2):239-240
目的总结15例右室双出口患者矫治术后护理情况。方法术后严密监测循环功能变化,合理应用正性肌力药物,防治低心排综合征;对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者,术后持续监测肺动脉压力,积极防治肺高压危象;术后加强呼吸道管理,防治肺部并发症。结果经积极治疗和护理本组患者除2例死亡外,其余13例均恢复良好治愈出院。结论经过精心护理,降低术后并发症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干骨折临床应用失误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 2002年2月对87例(92侧胫骨)采用带锁髓内钉治疗,男62例,女25例.开放性骨折7例,闭合性骨折80例,伴有腓骨骨折68例,骨折距上、下胫腓联合7 cm内,作相应内固处理.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6~24个月,平均11个月,出现并发症9例,其中胫骨上段后侧劈裂1例,骨折远近端骨质劈裂1例,远端锁钉放置失败2例,脂肪栓塞综合征1例,伤口感染1例,腓总神经损伤1例,肢体短缩1例,远端锁钉退出1例.结论 术者只要熟悉人体解剖结构,正确应用带锁髓内钉器械,完全可以避免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极低出生体质量(VLBW)儿和超低出生体质量(ELBW)儿的临床表现.方法 选择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于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收治的103例VLBW儿和ELBW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母亲孕期致VLBW儿及ELBW儿的高危因素、患儿生后并发症治疗及转归进行总结和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征得受试对象监护人的知情同意,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结果 103例VLBW儿和ELBW儿的并发症前10位分别为:新生儿肺炎为85例(82.5%)、颅内出血(ICH)为79例(76.6%)、高胆红素血症为60例(58.2%)、呼吸暂停为59例(57.2%)、呼吸衰竭为54例(52.4%)、电解质紊乱为53例(51.4%)、酸碱平衡紊乱为47例(45.6%)、低血糖为40例(38.8%)、贫血为38例(36.9%)、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为28例(27.2%).103例患儿中,存活为84例(81.6%),死亡为8例(7.8%,放弃治疗后死亡为3例),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为11例(10.7%).结论 及时、恰当地对VLBW儿和ELBW儿给予保暖、营养支持、积极预防并治疗各种早产儿相关并发症等,可降低其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