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比较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和传统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出症的近、中期疗效及优缺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单节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76例,其中应用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15例、传统开窗开窗手术261例.两组各抽取50例,分别比较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3 d平均体温、术后卧床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术前术后JOA评分、腰痛及腿痛VAS评分.结果 椎间盘镜组和传统椎板开窗组疗效优良率分别为98%和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术后腿痛缓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在术后腰痛VAS评分、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天数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椎间盘镜组要明显优于传统椎板开窗组.结论 两种术式都能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症状,MED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早期康复快,术后遗留腰痛较轻,但手术适应证相对狭窄,尚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椎板开窗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椎间盘镜微创手术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6年5月收治的7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采取椎间盘镜微创手术治疗,观察组在椎间盘镜微创手术治疗基础上配合中药治疗,选择JOA下腰痛疗效评分标准,对两组患者下腰痛情况进行评分。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3%优于对照组7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JO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半年,观察组JOA评分[(11.72±2.41)分]高于对照组[(10.63±1.8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间盘镜微创手术配合中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显著改善患者JOA评分,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应用经椎间孔内镜外科系统(TESSYS)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9月至2010年3月,应用TESSYS系统对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了手术。其中男32例,女24例;年龄35~73岁。采用症状缓解率(VAS评分)和腰椎(JOA评分)术后改善率评估疗效。结果随访时间(3±1.6)个月。所有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术后1h及术后3个月症状缓解率分别达到78.6%、75.0%。腰椎(JOA评分)术后改善率85.71%。结论应用TESSYS技术行椎间盘髓核摘除创伤少,恢复快,是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症首选的治疗手段,亦是经保守治疗无效的盘源性腰痛患者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和传统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出症的近、中期疗效及优缺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单节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76例,其中应用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15例、传统开窗开窗手术261例.两组各抽取50例,分别比较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3 d平均体温、术后卧床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术前术后JOA评分、腰痛及腿痛VAS评分.结果 椎间盘镜组和传统椎板开窗组疗效优良率分别为98%和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术后腿痛缓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在术后腰痛VAS评分、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天数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椎间盘镜组要明显优于传统椎板开窗组.结论 两种术式都能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症状,MED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早期康复快,术后遗留腰痛较轻,但手术适应证相对狭窄,尚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椎板开窗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椎间盘镜下髓核摘除术和传统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出症的近、中期疗效及优缺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单节段椎间盘突出症患者476例,其中应用椎间盘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15例、传统开窗开窗手术261例.两组各抽取50例,分别比较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3 d平均体温、术后卧床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术前术后JOA评分、腰痛及腿痛VAS评分.结果 椎间盘镜组和传统椎板开窗组疗效优良率分别为98%和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术后腿痛缓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在术后腰痛VAS评分、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住院天数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椎间盘镜组要明显优于传统椎板开窗组.结论 两种术式都能有效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症状,MED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早期康复快,术后遗留腰痛较轻,但手术适应证相对狭窄,尚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椎板开窗手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早期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从2007年12月起连续收录首次入院手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8例,详细记录其术前、术中、术后各观察项目,并在术后3月、术后1年对患者进行复查随访,按疗效分组,运用logistic 回顾筛选风险因子.结果 (1)大部分椎间盘组织摘除是良好疗效最强的保护因素.(2)术前JOA评分≥17分的患者术后早期可能出现疗效不良,术后3月JOA评分≥25分,术后1年JOA≥24分,提示术后早期疗效良好.结论 术前、术后JOA评分、大部分椎间盘组织摘除均为疗效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后路小切口直视下手术对经椎板间隙入路内窥镜下椎间盘切除术(MED)治疗钙化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软骨板破裂症失败的补救方法的疗效。方法对钙化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软骨板破裂症患者行MED治疗,其中15例因出血等原因而及时改为后路小切口直视下手术治疗。结果1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出血量无明显增加,无术中神经损伤并发症。术后1-3个月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随访12-24(18±0.6)个月,1例偶有慢性腰痛外,均获得良好的工作和生活质量。结论后路小切口直视下手术不失为MED治疗钙化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腰椎软骨板破裂症失败的良好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技巧及其手术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80例腰椎间盘突出病例行手术治疗,术后采用Macnab标准评估疗效。结果80例全部随访,时间为3个月~2年,平均1.5年。疗效为优68例(85%),良10例(12.5%),差2例(2.5%),优良率97.5%。术中出血60~250ml,平均120ml。手术时间50min3h。结论腰椎后路椎间盘镜手术减压充分适应证宽、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9.
郭慧玲 《现代医院》2011,11(6):85-87
目的探讨后路椎间盘镜下B-twin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护理方法。方法对79例后路椎间盘镜下B-twin椎间融合术病人术后采取正确的翻身、坐起及站立训练、功能锻炼、出院指导等一系列有计划、有目的、循序渐进的护理措施,并采用下腰椎JOA评分系统及VAS疼痛评分评价术后恢复的效果。结果术后与术前比较,下腰椎JOA评分、VAS疼痛评分均有显著差异,术后B-twin椎间融合器在腰椎间隙植入融合良好,未发生松动和滑移现象,亦未见间隙变窄及融合器内陷,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症状消失,神经功能恢复,平均住院10 d,均痊愈出院,无肌肉萎缩、肺部感染、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后路椎间盘镜下B-twin椎间融合术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和康复指导是提高手术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0.
后路椎间盘镜治疗8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后路椎间盘镜(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及操作要点。方法 采用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共84例,男56例,女28例,术后平均随访时间32.5个月,采用MacNab腰椎评分标准评定疗效。结果 患者平均住院日8d,优50例,良28例,中4例,差2例,优良率达94%,有2例患者发生脑脊液漏,无其它并发症发生。结论 后路椎间盘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下床早,恢复快,优良率高等特点,是目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掌握好适应证,熟练操作要点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腰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29例采用腰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71例,女58例;年龄22~71岁,平均37岁。病变部位:L3/4。7例,L4/5 66例,L5/S1,43例,L4/5和L5/S113例。评估术后半年和3年的疗效及满意度。结果术后半年和3年JOA评分由术前平均(6.20±1.30)分,分别提高到(12.40±1.22)分和(13.75±1.65)分(P〈0.01);VAS评分由术前平均(7.30±1.25)分分别下降至(1.78±0.64)分和(2.07±0.76)分(P〈0.01)。术后平均3年优107例,良12例,可10例,差0例。患者自我评价满意度分别为92%。平均恢复工作时间2个月。结论后路椎间盘镜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且安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多裂肌肌间隙入路、单侧Cage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9例经单侧椎间隙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的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多裂肌间隙入路、单侧Cage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治疗。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OA)系统和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ores,VAS)系统对患者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的神经功能及自觉症状进行评价,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9例患者再次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33个月,平均26个月。JOA评分:术前(9.08±3.05)分;术后1个月(20.36±5.23)分;末次随访为(19.92±5.13)分;与术前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腰腿痛(VAS)评分:术前为(6.89±0.93)分,术后1个月为(2.36±0.83)分,末次随访为(2.19±0.61)分,术后及末次随访时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椎间植骨融合率86.2%;未发现椎弓根螺钉松动、拔出、断裂以及Cage移位。结论经多裂肌肌间隙入路、单侧Cage椎间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射频热凝靶点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经皮射频热凝靶点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对其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术后1个月疗效较平稳,疼痛及麻木症状明显改善。VAS评分显示:术前(6.45±0.41)分,术后即刻(2.22±0.65)分,术后14d(2.49±0.81)分,术后2月(2.33±0.70)分,术后半年(2.42±0.67)分。术后半年和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主观满意度优良率94.9%。术前R值(0.256±0.002),术后14d(0.252±0.00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射频热凝靶点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对组织损伤小、毁损的程度可控、无手术切口、术后疼痛轻微甚至无疼痛感觉,术后卧床休息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椎弓根内固定系统联合椎间融合器治疗峡部不连性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自2008年1月-2012年1月本院收治峡部不连性腰椎滑脱症45例,所有患者均行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复位滑脱,椎间融合器行椎间植骨融合固定。记录患者的手术情况,使用日本骨科学会腰痛评分标准(JOA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OI)分别对患者治疗前后躯体功能及疼痛状况进行评价。随访观察远期疗效。结果平均手术时间(217-95)min(165-291)min,术中平均出血量(813-307)mL(550~1250mL)。术后未发现脑脊液漏或脊神经根损伤等。随访1-5年,平均26个月。治疗后患者功能障碍指数001(25.7%±4.71%)显著低于治疗前(59.1±10.2%),P〈0.001;JOA评分显著升高(25.9±2.1)分vs(15.2±1.3)分,(P〈0.001)。根据NaKai评分标准,优30例,良8例,可7例,优良率为84.44%。无滑脱复发、内固定松动及断钉发生。结论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加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滑脱症手术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患者躯体功能,降低患者疼痛疼痛状况;术后优良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后路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腰椎间盘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29例采用腰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男71例,女58例;年龄22~71岁,平均37岁。病变部位:L3/4 7例,L4/5 66例,L5/S1 43例,L4/5和L5/S1 13例。评估术后半年和3年的疗效及满意度。结果术后半年和3年JOA评分由术前平均(6.20±1.30)分,分别提高到(12.40±1.22)分和(13.75±1.65)分(P<0.01);VAS评分由术前平均(7.30±1.25)分分别下降至(1.78±0.64)分和(2.07±0.76)分(P<0.01)。术后平均3年优107例,良12例,可10例,差0例。患者自我评价满意度分别为92%。平均恢复工作时间2个月。结论后路椎间盘镜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是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且安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部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腰部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的腰痛V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 6个月,观察组的腰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术前,两组患者的JOA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3个月、 6个月,观察组的JO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TESSYS技术可显著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部疼痛程度,有利于其腰椎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对51例患者术前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进行分析,行后路减压,椎间盘髓核摘除,神经根管、侧隐窝扩大、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结果本组病人手术前,出院时和随访的结果均参考JOA治疗评价标准,对其功能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为:优39例(76.46%),良8例(15.64%),可3例(5.88%),差1例(1.96%),总优良率为(92.10%)。结论高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处理好减压,植骨融合和内固定三方面的问题,忽略神经根管、侧隐窝的处理将导致手术效果不佳甚至失败。  相似文献   

18.
相锋 《现代保健》2014,(27):129-131
目的:观察椎间孔镜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通过观察1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使用椎间孔镜联合臭氧治疗前后腰腿疼痛及肢体功能改善的情况,评价椎间孔镜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程度;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估腰椎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愈15例,显效72例,有效37例,总有效率为93.9%。所有患者腰痛VAS评分从术前的(7.16±2.32)分下降到(1.63±1.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JOA评分从术前(11.71±4.63)分上升到(25.47±3.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椎间孔镜联合臭氧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疗效满意、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改善明显、不破坏脊柱的稳定性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小针刀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应用效果和可行性。方法在2018年2月—2019年2月间,选择本院收治的腰间盘突出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中抽选出8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小针刀治疗。对比两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评分、JOA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评分、JOA评分对比,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下降,观察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患者JOA评分治疗后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较为明显,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并且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