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后发生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308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发生症状性脑血管痉挛94例(30.52%),主要危险因素依次为蛛网膜下隙出血、格拉斯哥昏迷评分、血糖、行急症手术、有吸烟史和年龄.结论 颅脑损伤后症状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对于具有危险因素的患者应早期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动脉瘤性蛛网膜下隙出血(SAH)后脑血管痉挛的防治经验及体会.方法 选择住院治疗的58例颅内动脉瘤性SA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术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术后采取腰大池持续引流、尼莫地平经深静脉持续泵入以及升高血压、增加血容量、稀释血液(3H)治疗等综合措施.结果 58例患者中术后有8例患者发生脑血管痉挛,发生率为13.8%(8/58),主要表现为短暂性偏瘫4例,意识障碍加深2例,短暂性失语2例,经积极治疗,运动功能、意识障碍及语言功能均完全恢复,无植物生存和死亡病例.结论 尽早行动脉瘤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术,术后予脑脊液引流、尼莫地平静脉泵入、3H治疗等是治疗和预防动脉瘤性SAH后脑血管痉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引起的脑血管痉挛(CVS),是影响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随着人们对SAH后CVS发病机制以及神经介入,脑血管形态的认识日趋成熟,对于其治疗,除了3H疗法、钙离子拮抗剂、罂栗碱、类固醇及脑脊液置换外,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疗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颅内皮样囊肿术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规律,探讨颅内皮样囊肿术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机制.方法 将2003年1月~2006年6月手术治疗的颅内皮样囊肿8例患者设为A组;将同期手术治疗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与A组相当的其他性质肿瘤患者132例设为B组.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及持续时间,同时观察两组中出现脑血管痉挛患者的术后CT或MRI及腰椎穿刺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生率和脑脊液中红细胞含量.比较两组患者的观察结果 .结果 A、B两组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的发生率分别为87.5%和36.4%(P=0.012),发生时间分别为术后(0.9±0.2)d和(2.8±0.6)d(P=0.001),持续时间分别为(16.3±2.6)d和(9.6±2.0)d,P=0.006.两组患者中发生脑血管痉挛患者术后CT或MRI检查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率分别为14.3%和62.5%,腰椎穿刺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率分别为42.9%和89.6%(P=0.010),脑脊液中红细胞平均数分别为(9.6±6.7)×106/L和(35.0±4.3)×106/L(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颅内皮样囊肿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较高、发生时间较早、持续时间较长.手术造成肿瘤有害物质的释放可能是颅内皮样囊肿术后发生脑血管痉挛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周宗星 《中国校医》2011,25(5):346+348-346,348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因血流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刺激脑膜和血管,临床表现为剧烈头痛,加之血红蛋白的降解物氧化血红蛋白,能直接引起脑血管收缩,刺激血管收缩物质如内皮素-1的产生,并抑制内源性血管扩张剂如一氧化氮(NO)的生成,  相似文献   

6.
《临床医学工程》2018,(1):81-82
目的探讨亚低温支持联合静脉泵注钙离子拮抗剂对重度颅脑损伤术后脑血管痉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6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106例)和对照组(100例)。术后均用医疗控温毯和冰帽行脑部亚低温支持,联合组在此基础上用静脉注射泵推注10 mg/50 m L尼莫地平注射液。结果术后3 d、5 d、7 d、14 d,联合组大脑中动脉平均血流速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脑血管痉挛程度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组术后脑血管痉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联合组的Ⅴ级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伤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术后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给予亚低温支持联合静脉泵注尼莫地平,可有效抑制急性高灌注,降低脑血管痉挛程度和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张喜军  王峰 《工企医刊》2001,14(6):19-20
颅脑损伤是一种严重伤,伤情变化急剧,准确诊断及时处理十分重要。作者就近2年诊治的19例颅脑损伤颅内占位病变,结合文献就诊断及处理分析讨论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人19例,男11例,女8例,年龄5岁~65岁,平均35岁。其中硬膜血肿9例,均为颞侧,硬膜下积液4例,凹陷性骨折6例。伤后1小时入院8例,3小时7例,6小时以上2例。入院时深昏迷8例,昏迷4例,浅昏迷3例,嗜睡3例,意识障碍100%。烦燥9例,偏侧瞳孔散大19例伴光反射迟钝或消失,偏侧肢体活动障碍15例,偏侧病理  相似文献   

8.
一、脑卒中的严重性 脑血管病是指供应脑部血液的血管疾患所致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主要是指脑卒中,又称脑中风。其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生的偏瘫、失语、视觉缺损及意识障碍等。本病为当今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率为110—270/10万人口。西方发达国家自本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传染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一些非传染性疾病如肿瘤、心脏病、脑卒中的死因顺位前移,构成了疾病  相似文献   

9.
10.
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文34例,男21例,女13例。年龄最小3个月,最大12岁。外伤原因:高处坠落作15例,摔伤3例,车祸7例,头部砸伤3例,头部挤压伤1例。颅脑损伤程度:轻型26例,中型6例,重型2例。颅脑损伤类型:颅骨骨折21例:其中线性骨折11例,凹陷粉碎性骨折7例,颅底骨折3例;颅内血肿:硬膜外血肿5例,硬膜下血肿3例,脑内血肿1例,脑室出血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脑挫裂伤7例;颅内积气4例;脑梗塞2例;外伤性硬膜下积液5例。以上均经手术证实或头颅X线、CT证实。临床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继发性颅脑损伤(SBI)的高危因素对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恶性脑膨出的影响,并对这些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 对11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SBI的高危因素进行分组:非SBI高危因素组23例,SBI高危因素组89例,其中1级高危因素组27例,2级高危因素组28例,3级高危因素组34例.对所有患者进行综合治疗.结果 SBI高危因素组和非SBI高危因素组恶性脑膨出率分别为59.55%(53/89)和13.04%(3/2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级高危因素组与2级高危因素组恶性脑膨出率分别为40.74%(11/27)和53.57%(15/2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级高危因素组恶性脑膨出率为79.41%(27/34),与2级高危因素组恶性脑膨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BI的高危因素是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恶性脑膨出的重要因素,采取充分的术前评估,对合并SBI高危因素的患者辅以综合治疗,将SBI高危因素控制在2级以下,可有效预防及减少恶性脑膨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亚低温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实质压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晨琛  姜启周  裘五四 《健康研究》2009,29(1):25-26,31
目的研究亚低温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实质压力的影响。方法选择确诊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4例,入院后分别于两侧额部钻颅置入光导纤维传感器行两侧大脑半球脑组织压(brain parenchyma pressure,BPP)监护,术后给予亚低温治疗,分别于不同时间点收集两侧大脑半球BPP数据,并行配对对照。结果术前监测的两侧BP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4h、48h、72h不同时间点监测的两侧BP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侧脑实质压力均比术前明显下降,亚低温治疗后,患者两侧脑实质压力差基本消失。结论亚低温治疗能有效降低两侧脑实质压力差,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进展性脑内血肿(PIH)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颅脑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9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PIH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PIH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36例患者发生PIH,发生率为37.5%(36/96).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人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受伤至首次颅脑CT检查时间、脑挫伤、蛛网膜下隙出血、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与PIH发生有关(P< 0.01或<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脑挫伤、蛛网膜下隙出血、硬脑膜外血肿、硬脑膜下血肿是PIH发生的危险因素(P< 0.05或<0.01).结论 充分认识PIH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并给予及时的干预措施是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致残率和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三种不同麻醉方法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脑氧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45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丙泊酚静脉麻醉组(A组)、七氟烷吸入麻醉组(B组)与静吸复合麻醉组(C组),每组15例.分别于麻醉前、插管即刻、插管后2min、手术开始后10min及30 min、术毕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于麻醉诱导前、诱导完成即刻、手术开始后30 min及1h、术毕抽取桡动脉和颈内静脉球都血液行血气分析,计算各时间点的颈内静脉血氧饱和度(SjvO2)、桡动脉-颈内静脉血氧含量差(Da-jvO2)以及脑氧摄取率(CERO2).结果 三组患者手术开始后30 min、手术开始后1h及术毕SjvO2均显著高于麻醉诱导前(A组:0.662±0.077、0.689±0.067、0.685±0.066比0.623±0.083;B组:0.661±0.074、0.681±0.072、0.661±0.069比0.598±0.092;C组:0.715±0.072、0.743±0.070、0.713±0.075比0.631±0.0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开始后30 min、手术开始后1h及术毕Da-jvO2、CERO2均显著低于麻醉诱导前[A组Da-jvO2:(41.2±6.3)、(41.6±8.1)、(41.2±6.3) ml/L比(49.2±9.2)ml/L,CERO2:(33.0±1.9)%、(32.7±2.0)%、(32.3±1.9)%比(36.0±2.3)%;B组Da-jvO2:(41.8±5.6)、(40.2±6.9)、(41.8±5.6) ml/L比(51.3±8.6) ml/L,CERO2:(33.2±2.1)%、(33.0±2.6)%、(32.8±2.1)%比(34.7±3.1)%;C组Da-jvO2:(39.5±6.8)、(38.7±7.0)、(40.2±6.8) ml/L比(48.8±9.7) ml/L,CERO2:(31.8±2.9)%、(31.5±3.1)%、(32.9±2.3)%比(35.1±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CERO2降低更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不同时间点MAP、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丙泊酚静脉麻醉与七氟烷吸入麻醉均能有效地降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围手术期脑氧代谢率,而且两者复合麻醉的效果更佳,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动态监测颅脑创伤患者入院后3d内血碱剩余(BE)水平的变化,评估血BE水平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颅脑创伤患者56例,监测入院后3d内动脉血BE水平,按入院即刻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将患者分为轻型(13 ~ 15分)组15例、中型(9~ 12分)组22例、重型(3~8分)组19例,按预后分为死亡组14例与存活组42例,以入院后3d内血BE水平分为高BE(≥-8 mmol/L)组35例和低BE(<-8 mmol/L)组21例,比较评估血BE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预后的关系.结果 轻、中、重型组患者入院后1、2、3d血BE水平较入院即刻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轻型组[(-3.02±0.21)mmol/L]、重型组[(-9.64±1.19)mmol/L]分别与中型组[(-8.49±1.44)m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组患者入院即刻、入院后1、2、3d血BE水平均显著低于存活组[(-11.97±2.13)mmol/L比(-6.29±1.16) mmol/L,(-9.84±1.33)mmol/L比(-4.89±1.78) mmol/L,(-8.78±2.01)mmol/L比(-3.61±1.43)mmol/L,(-7.84±1.42)mmol/L比(-3.10±0.98) mmol/L](P< 0.01);低BE组入院即刻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Ⅱ评分、病死率均高于高BE组[(24.84±3.68)分比(16.27±2.21)分;52.4%(11/21)比8.6%(3/35)] (P< 0.01),入院即刻GCS评分低于高BE组[(7.56±3.09)分比(1 0.51±2.43)分](P<0.01).结论 早期动态监测血BE水平是评价颅脑创伤患者治疗效果及预测预后的简单而有效的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血液滤过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抗脑抗体含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9例)和血液滤过组(1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血液滤过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血液滤过治疗7d.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后第1、3、5、7和14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血清抗脑抗体含量,并进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结果 血液滤过组治疗后第3天起,血清抗脑抗体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第3天:(1.28±0.25) kU/L比(1.33±0.30) kU/L;第5天:(1.37±0.17) kU/L比(1.42±0.22) kU/L;第7天:(1.45±0.37) kU/L比(1.52±0.35) kU/L;第14天:(1.49±0.41) kU/L比(1.67±0.39) kU/L] (P< 0.05或<0.01).血液滤过组治疗后第7天起,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第7天:(6.95±1.24)分比(5.74±1.51)分;第14天:(9.29±1.76)分比(7.22±1.24)分](P<0.01).结论 血液滤过能够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清抗脑抗体含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分析重型创伤性颅脑损伤(sTBI)患者治愈出院3个月后的认知功能特征,初步探讨其与影响因素的关系.方法 运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中文版(MoCA)及第2版洛文斯顿作业疗法认知评定量表(LOTCA)对21例行开颅血肿和(或)挫裂伤灶清除加单侧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的sTBI患者(创伤组)和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认知功能予以评定;以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并评定结果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创伤组患者治愈出院3个月后各项认知功能测试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左侧半球损伤患者的注意与计算、语言重复与流畅性、逻辑思维、注意集中力、延迟回忆能力、抽象能力评分显著下降,右侧半球损伤患者的视空间与钟表试验、空间知觉、视运动组织评分显著下降;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年龄(r= -0.722,P< 0.01)、损伤部位(r=0.607,P< 0.01)及受教育程度(r=0.733,P<0.01)对整体认知功能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sTBI后认知功能障碍与年龄、损伤部位及受教育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腹部外伤的早期诊断和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近10年来笔者收治的55例腹部外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单纯腹壁损伤6例和肾损伤2例,用非手术疗法治愈,余47施行手术治疗,治愈46例,死亡1例。结论腹部外伤应正确迅速地作出诊断,必要时剖腹探查。严防漏诊,及时处理,迅速、有效、合理的治疗是关键。  相似文献   

19.
李凡民 《中国医师杂志》2012,14(11):1475-1478
目的 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营养支持情况,分析累积能量平衡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重症监护病房(ICU)中5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记录每日摄入热量,计算能量平衡,比较营养生化指标变化;用Logistice回归分析累积能量平衡影响预后的情况.结果 全部患者实际摄入能量为(5966±1973) kJ/d,能量负平衡为(822±314) kJ/d.前3d能量负平衡最严重,实际摄入能量值明显低于目标能量值[(3258±1280) kJ vs(5977±976)kJ,P<0.05)],随时间延长,实际摄入能量值逐渐上升,前14 d是发生能量负平衡的主要时期.与入院3d比较,患者7d时血浆血蛋白下降最为明显[(28.0±5.5)g/L vs (36.5±4.2) g/L,P<0.05)],随后逐渐升高,至28 d时已恢复至正常水平[(36.2±3.2) g/L].入院3d前白蛋白[(122.8±18.8)mg/L]明显低于正常水平,7d时[(209.8±33.6) mg/L]即明显升高(P<0.05),并维持至28 d[(281.2±24.3)mg/L].入院3dC-反应蛋白[(135.9±44.4) mg/L]明显高于正常水平,7d时[(110.2 ±36.7)mg/L]即明显下降(P<0.05),随后呈逐渐下降趋势.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累积能量负平衡与感染和上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相关[感染的优势化(OR值)2.129,95%可信区间(95% CI:1.528,29.886),P=0.023;上消化道出血的OR值0.091,95% CI:0.013,0.545,P=0.009].结论 累积能量负平衡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并发症相关;及早补充足够的能量,可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