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绿色通道中以呕吐、腹痛为急诊症状患儿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绿色通道中以呕吐、腹痛为急诊症状的26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各种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68例呕吐、腹痛患儿中诊断各类疾病34种,以消化道疾病比例最高[60.1%(161/268)],其中以胃肠炎最多[77.6%(125/161)];不同年龄组(≤3岁组和〉3岁组)病种分布及各种疾病总体发病率不同(P〈0.05),其中在消化道疾病、感染性疾病及外科疾病发病率上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组患儿年龄、发热、皮疹、休克、症状持续时间〈1 d、血常规、肝功能、血Na+、血/尿淀粉酶及ECG异常率与非住院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除血常规外,其余8项差异均为住院发生的高危因素,并得出各变量的OR值和95%可信区间.结论 以呕吐、腹痛为主诉患儿中以消化道系统疾病发病率最高;≤3岁患儿中感染性疾病及外科性疾病发病率高,伴发热、休克及实验室检查如肝功能、血Na+、血/尿淀粉酶、心电图异常时可引起较高的住院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心肌酶谱变化,了解HSP对心肌的损害及其临床意义,指导临床营养心肌药物的应用.方法 选择158例HSP患儿与5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将HSP患儿根据入院时临床受累部位分为单纯组(仅皮肤受累,63例)和混合组(皮肤受累伴有关节、胃肠道、肾脏及其他症状,95例).采集空腹静脉血,采用日立7600-0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 (cTnⅠ)、α-羟基丁酸脱氢酶(HBDH)、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肌酸激酶(CK).HSP患儿cTnⅠ、心肌酶异常者行心电图检查.结果 单纯组和混合组cTnⅠ、CK-MB、α-HBDH、AST、LDH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41±0.61)、(1.86±0.92) μgL比(0.66±0.39) μg/L,(19.60±11.28)、(28.12±6.00) U/L比(14.64±4.41) U/L,(258.00±52.73)、(327.90±65.60) U/L比(158.40±45.11) U/L,(35.7±7.2)、(39.6±12.0) U/L比(27.2±7.3) U/L,(300.5±80.0)、(320.5±65.0) U/L比(260.0±30.0)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混合组cTnⅠ、CK-MB、α-HBDH水平与单纯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组16例有1项或多项检测指标升高,混合组39例有1项或多项检测指标升高,混合组各项指标异常率均高于单纯组,且两组cTnⅠ、CK-MB、α-HBDH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5.87%(10/63)比30.53%(29/95)、7.94%(5/63)比21.05%(20/95)、11.11%(7/63)比24.21%(23/95)](P<0.05).cTnⅠ、心肌酶谱异常的HSP患儿心电图表现:心动过速15例,其中单纯组4例,混合组11例;心动过缓2例,均为混合组;窦性心律不齐10例,其中单纯组4例,混合组6例;无其他心律失常表现.结论 HSP可致患儿cTnⅠ、心肌酶谱异常改变,且混合型较单纯型致cTnⅠ、心肌酶谱异常改变更加明显.HSP患儿合并心肌损害时,心电图无特征性改变.  相似文献   

3.
吴新  何淑娟 《中国医师杂志》2010,12(11):1531-1532
目的 探讨以急性腹痛为首发症状的腮腺炎临床特点及处理对策.方法 对本院26例以急性腹痛为首发症状的腮腺炎患儿(B组)和40例典型的腮腺炎患儿(A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者临床症状、并发症、血清淀粉酶、尿淀粉酶、血脂肪酶的变化及疗效.结果 两组患儿发热率及治愈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患儿血、尿淀粉酶和血脂肪酶异常升高比例、胰腺炎和脑炎等并发症发生率高于A组(P<0.05),且住院时间较长P<0.05).结论 以急性腹痛为首发症状的腮腺炎患儿症状不典型,并发胰腺炎和脑炎的发生率较高,病情相对较重,且易误诊,早期诊治其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与冠心病(CHD)的关系,为探讨CHD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心内科住院患者213例,其中冠心病组126例,非冠心病组(对照组)87例,检测其Hp水平;同时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结果 CHD组Hp阳性率(47.62%)明显高于对照组(28.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65,P<0.01).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Hp阳性率(64.71%)明显高于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患者(3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03,P<0.01),但慢性心肌缺血患者与对照组Hp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98,P>0.05).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p感染与CHD发病呈正相关(P=0.001).结论 Hp感染很可能是CHD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杨帆 《中国卫生产业》2012,(13):92+94-92,94
目的 探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的发病、临床特点.方法对住院的63例HSP患儿的发病特点、临床表现、肾损害及预后转归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63例HSP患儿发病年龄3~12岁49例(77.8%),冬春季节发病例数为48例,占全年发病的76.2%,发病诱因感染者40例(63.5%),本组息儿皮肤受累100%,关节受累44.4%,肾脏受累47.6%,消化道受累34.9%.紫癜性肾炎发生率为11.1%.结论 HSP发病以3~12岁儿童多见,冬春季为主,感染为第一位诱因,肾脏受累的程度决定患儿的病程及预后.  相似文献   

6.
张勇  李锦霞  邹明艳 《中国医师杂志》2012,14(10):1315-1318
目的 探讨儿童胆汁反流性胃炎(BRG)的临床症状、胃镜下病变、病理组织学改变的特征及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方法 对本院有上消化道症状(腹痛、腹胀、纳差、恶心、呕吐、呃逆、泛酸、早饱等)的287例患儿进行胃镜检查、胃组织活检、快速尿素酶试验及13C-尿素呼气试验,其中确诊为胆汁反流性胃炎58例为观察组(BRG组),非胆汁反流性胃炎229例为对照组(非BRG组),比较两组主要临床症状、胃镜下病变、病理组织学改变及H.pylori感染的情况.结果 BRG组患儿腹胀、呕吐、呃逆发生率均高于非BRG组[84.5% (49/58) vs 66.8% (153/229)、32.8%(19/58)vs17.9% (41/229)、29.3% (17/58) vs 16.6% (38/229),x2=6.93,6.18,4.83,P<0.05],但两组患儿腹痛、纳差、恶心及早饱症状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儿胃镜下胃黏膜充血水肿及黏膜斑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RG组胃黏膜糜烂及出血点发生率[37.9% (22/58) vs22.7% (52/229)、20.7%(12/58) vs 10.0% (23/229)]高于非BRG组(x2=5.60,4.90,P<0.05),微小结节发生率[22.4% (13/58)]低于非BRG组[37.6%(86/229),x2=4.69,P<0.05].两组患儿病理组织学中上皮细胞变性、增生和固有膜淋巴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小凹延长及黏膜血管扩张发生率[10.3% (6/58) vs 3.1% (7/229)和31.0%(18/58) vs 18.3% (42/229)]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5.97,4.51,P<0.05).BRG组固有膜淋巴滤泡形成发生率[12.1% (7/58)]低于非BRG组[24.0%(55/229),x2=3.90,P<0.05].BRG组H.pylori阳性率[22.4% (13/58)]低于非BRG组[40.2%(92/229),x2=6.29,P<0.05].结论 BRG患儿以腹胀、呕吐、嗝逆为特征性症状.胃镜特征性表现为胃黏膜糜烂、伴出血斑点,以胃窦黏膜改变最为明显.胃黏膜浅层血管扩张充血,小凹延长等病理学改变提示胆汁反流性胃炎的可能,而胆汁反流的胃炎患儿H.pylori感染相对较低.根据上述临床特征,可以有助于早期诊断BRG,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布拉酵母菌散剂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的临床意义.方法 198例极低出生体质量儿中未服布拉酵母菌散剂早产儿93例(对照组),口服布拉酵母菌散剂早产儿105例(观察组),回顾性对照分析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观察两组患儿大便频次或腹泻(伴中重度脱水)情况、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发生率、院内感染(败血症、肺部感染)发生率、真菌感染率、静脉营养时间、总住院时间.结果 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大便频次、静脉营养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8±0.4)次/d比(3.4±0.5)次/d、(30.21 ±3.43)d比(40.47±4.35)d、(33.5±6.8)d比(45.4±9.3)d](P<0.05);两组新生儿腹泻、NEC、败血症或脓毒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4.3%(15/105)比25.8%(24/93)、11.4%(12/105)比19.4%(18/93)、19.0%(20/105)比29.0%(27/93)] (P< 0.05);两组肺炎发生率和真菌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服布拉酵母菌散剂可以减少极低出生体质量儿腹泻发生率,减少NEC发生率,以及院内感染发生率(主要是败血症),可以促进胃肠喂养,缩短住院时间,同时亦不会增加真菌感染率,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原发性心肌炎(PMC)的特点,探讨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PMC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56例PMC患儿的临床资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8例,两组患儿均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两组均连续治疗14d,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心肌酶谱(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MB、乳酸脱氢酶)、肌钙蛋白及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9.3% (25/28)比53.6%(15/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94,P< 0.05).两组患儿经治疗后,心肌酶谱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肌钙蛋白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6/18比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52,P< 0.05).治疗组心电图改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4%(27/28)比67.9%(19/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96,P<0.05).结论 磷酸肌酸钠用于治疗小儿PMC,临床疗效较好,心肌酶谱、肌钙蛋白等生理指标明显改善,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9.
苏晓谦 《现代保健》2011,(24):124-125
目的观察西咪替丁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6例窒息后伴消化道出血的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28)患儿采用常规综合方法治疗,观察组(n=28)患儿使用西咪替丁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26例患儿消化道出血在3d内均得到有效控制,治疗总有效率为92.9%(26/28),对照组19例患儿消化道出血在3d内得到有效控制,治疗总有效率为67.9%(19/2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无出血严重不良反应,无死亡病例。结论西咪替丁治疗新生儿消化道出血疗效显著,可缩短止血时间,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较好,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内镜检出率及直肠指检、粪便隐血试验、肿瘤标志物与无痛结肠镜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2 167例结肠镜检查患者,所有病例在行结肠镜检查前均行直肠指检、粪便隐血试验、肿瘤标志物检查,并与病理、手术结果等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10-2013年男、女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640 5,P>0.05).2010-2013年结直肠腺瘤检出率分别为4.762% (25/525),8.180% (40/489),8.276%(48/580),8.028%(46/573),四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6.785 7,P> 0.05).2010-2013年结直肠癌的检出率分别为12.571% (66/525),11.656% (57/489),13.448%(78/580),10.820%(62/573),四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065 7,P> 0.05).2010-2013年结直肠癌占结肠镜检查阳性结果百分率分别为72.527% (66/91),58.763% (57/97),61.905%(78/126),57.407% (62/108),四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5.679 8,P> 0.05).结论 2010-2013年结直肠癌检出率较为稳定;联合直肠指检、粪便隐血试验及肿瘤标志物检查在结直肠癌筛查中的价值在于筛选结肠镜检查人群,提高针对性,从而提高结直肠癌的早诊断和早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突发性耳聋患者的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37例(149耳)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年龄、发病至就诊时间、听力损失类型、听力损失程度、是否伴发眩晕和耳鸣、是否伴发高血压和糖尿病与近期疗效的关系.结果 < 45岁、45~ 59岁、>59岁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6.36%(38/44)、77.78%(56/72)、57.58%(19/33),<45岁、45 ~ 59岁治疗总有效率与> 59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128,P=0.004;x2=4.525,P=0.033).≤7 d、8~14d与≥15d就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3.52%(76/91)、76.67%(23/30)、50.00%(14/28),≤7 d、8~14d就诊治疗总有效率与≥15d就诊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050,P=0.000;x2=4.459,P=0.035).低中频型、平坦型、全聋型、中高频型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9.66%(52/58)、84.44%(38/45)、7/12、47.06%(16/34),低中频型、平坦型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与全聋型、中高频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听力损失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至全聋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7.23%(41/47)、86.11%(31/36)、61.90%(13/21)、7/15,轻度、中度分别与重度和极重度至全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发眩晕、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相对预后较差.结论 患者年龄、发病至就诊时间、听力损失类型、听力损失程度及是否伴发眩晕、高血压、糖尿病为突发性耳聋预后的相关因素,临床上可依据这些相关因素判断其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抗生素在儿童疱疹性咽峡炎早期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3年3-9月收治的49例发病48 h以内住院的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年龄0.5~6.0岁,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及喜炎平静脉滴注,两组其他对症治疗相同,5d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抗生素静脉滴注.观察两组疗效.结果 对照组显效17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8.0%(22/25);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7.5%(21/2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08,P=0.776).两组退热时间、恢复进食时间、疱疹消退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儿童疱疹性咽峡炎早期,添加抗生素与单纯抗病毒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3.
妊娠合并梅毒126例妊娠结局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妊娠合并梅毒患者治疗后的妊娠结局及对围生儿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杭州西溪医院妇产科2010年4月至2013年3月126例妊娠合并梅毒病例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行驱梅治疗,将90例接受治疗的孕妇作为治疗组,36例未治疗的孕妇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及对围生儿预后的影响.结果 本组孕妇中仅53.97%(68/126)接受了常规产前检查,38例孕早期开始驱梅治疗.治疗组足月产率达93.33%(84/90),对照组足月产率仅55.56%(20/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7.60,P<0.01).孕早期治疗组未出现流产、死胎及新生儿异常.孕中晚期治疗组上述情况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54%:44.44%,x2=12.30,P<0.05);孕中晚期治疗组的新生儿先天性梅毒发生率(3.41%)也低于对照组(2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0,P<0.05).隐性梅毒孕妇的妊娠结局也优于其他各期梅毒.结论 妊娠早期开展梅毒筛查,并进行规范驱梅治疗可显著减少母婴传播,降低胎儿及新生儿异常的发生率,显著改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CRP)评估手足口病(HFMD)患儿病情及预后的作用.方法 选取绍兴市上虞人民医院儿科诊治的HFMD患儿100例,按病情的严重程度分为普通型64例,重症型36例,检测CRP与白细胞(WBC)计数.结果 ①100例HFMD患儿CRP检查阳性率为95% (95/100),WBC计数检查阳性率为82% (82/100),两种检查方法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58,P<0.05);②重症型HFMD患儿治疗前CRP阳性率为100% (36/36),高于普通型患儿的92.19% (59/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75,P<0.05),重症型与普通型患儿WBC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224,P>0.05);③治疗前、后重症型HFMD患儿CRP水平、WBC计数均高于普通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tCRP=8.452、tWBC=7.158;治疗后tCRP=7.263、tWBC=6.995,均P<0.05),普通型HFMD患儿治疗后CRP水平较重症型降低明显,比较治疗前后CRP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CRP=6.882,P=0.041),普通型与重症型HFMD患儿治疗后WBC计数均较治疗前降低,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WBC=2.354,P=0.135);④治疗前CRP水平与HFMD患儿康复时间呈正相关性(r=0.614,P<0.05),WBC与HFMD患儿康复时间相关性检验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足口病患儿CRP检测阳性率高于WBC计数,病情越重其水平越高,康复时间越长,在评估手足口病患儿病情及预后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尿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白蛋白(MA)和尿免疫球蛋白G(IgG)在儿童过敏性紫癜(HSP)早期肾损伤中的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本院儿科HSP初发患儿62例和体检的健康儿童40例,分别进行尿常规、尿β2-MG、MA和IgG及血尿素氮(BUN)、肌酐(Scr)的测定.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HSP组尿β2-MG、MA、IgG含量均明显升高,HSP患儿尿微量蛋白3项指标中1项或1项以上异常率高于尿常规的异常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儿童血BUN、Scr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尿β2-MG、MA、IgG检测是早期发现HSP肾损伤的敏感指标,可作为早期诊断、早期干预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6.
刘静  罗如平 《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2):2358-2360
目的总结流行性腮腺炎(流腮)并发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检查指标,探讨其发病机制。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以2008年1月-2011年1月住院流腮并发急性胰腺炎29例患儿为观察组,同期住院无并发症的84例流腮患儿为对照组,观察其临床表现,比较两者实验室检查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 4.71%的流腮患儿合并胰腺炎,症状轻。观察组红细胞比积(Hct)、血沉、C反应蛋白(CRP)、血糖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白细胞、血、尿淀粉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胰腺炎为流腮较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轻型。血尿淀粉酶增高不能作为诊断依据,血脂肪酶检测结合胰腺B超有助于诊断。Hct、血糖增高等引起血液流变学异常,血沉增快、CRP升高提示可能并发胰腺炎,其变化可作为观察病情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17.
岳艳玲  叶斌  张蕾 《中国医师杂志》2011,13(12):1638-1640
目的 探讨轮状病毒肠炎实施临床路径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80例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按路径与否分为路径组(40例)和非路径组(40例),路径组按制订好的临床路径方案,实施每日诊疗护理工作,非路经组采用传统诊疗护理方法.分析两组患儿抗菌素的使用、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家长满意度等指标变化.结果 路径组患儿抗菌素使用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低于非路径组(x2 =65.38,P<0.01;t=1.96,4.47,P<0.05),家长满意度及健康知识评分明显高于非路径组(x2=18.35,P<0.01;t =2.05,P<0.05),路径组患儿疗效优于非路径组(x2=9.93,P<0.05).结论 临床路径应用于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能有效遏制滥用抗菌素,其疗效满意,可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提高了健康教育的效果和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硫酸镁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将96例小儿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患儿均给予抗病毒、吸氧等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硫酸镁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给予氨茶碱静脉滴注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哕音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治愈25例、好转2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92%;对照组治愈19例、好转2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1.2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5.47,P〈0.05)。哕音消失时间:观察组(3.13±0.73)d、对照组(5.77±O.83)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4,P〈0.05)。住院时间:观察组(7.29±3.04)d、对照组(10.29±4.13)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12,P〈O.05)。结论硫酸镁辅助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确切,尤其适用于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疾病管理对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观察2007年2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住院被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66例,在常规治疗心力衰竭的前提下,按出院顺序分为管理组65例和对照组101例,随访5年对全因死亡、心力衰竭再入院、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具有可比性.管理组在随访期间全因死亡8例,全因死亡率为12.30%(8/65),对照组全因死亡15例,全因死亡率为14.85%(15/10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2,P>0.05).管理组因心力衰竭再入院率12.30%(9/65),对照组组因心力衰竭再入院率35.64%(36/101),二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51,P<0.05).管理组患者3年、5年SF-36生活质量调查总得分分别为(114.11±2.76)分,(116.07±15.43)分,均较管理前总得分(91.37 ±2.62)分明显提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39,P=0.00),对照组患者出院前,出院后3年、5年SF-36生活质量调查表的总得分分别为(92.65±3.65)分,(90.09±5.12)分,(89.08±5.71)分,评分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2.39,P=0.00).结论 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随访管理不能显著降低全因死亡率,但通过随访管理可明显降低心力衰竭再入院率并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外时间延误和住院转归的影响.方法 从2012年7月开始对山东省临沂市人民医院周边社区进行为期4个月的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胸痛后及时到医院就诊.健康教育后1年内(2012年11月1日至201 3年10月31日)收治的社区内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组,共89例;健康教育前1年内(2011年7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收治同一社区内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对照组,共81例.记录两组患者的院前延误时间、溶栓与急诊介入治疗例数、住院期间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检验;计量资料正态分布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偏态分布数据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 观察组患者院外延误时间中位数为80 (47~ 150)min,短于对照组的90(60 ~255) min(WilcoxonW值=6 912.00,Z值=-2.182,P=0.029);观察组患者再灌注治疗比例为54%(48/89),高于对照组的38% (31/81)(x2=4.181,P=0.041);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总的恶性并发症发生率为24%(21/89),低于对照组的42%(34/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732,P=0.009).结论 社区健康教育可有效缩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院外时间延误,增加再灌注治疗的比率和减少总的恶性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