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探讨氨基己酸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下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失血的影响.方法 70例ASA分级Ⅰ~Ⅱ级、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下接受初次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氨基己酸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氨基己酸组在切皮之前静脉滴注70 mg/kg氨基己酸,术中以15 mg(kg·h)的速度静脉滴注至手术结束.对照组以同等剂量的0.9%氯化钠替代氨基己酸,输注方法相同.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失血量和输血量.结果 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48 h失血量氨基己酸组较对照组显著减少[(338.6±151.6)ml比(664.6±176.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失血量氨基己酸组较对照组显著减少[(549.1±166.4) ml比(895.4± 187.8)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输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术后48 h输血量较氨基己酸组显著增加[(602.3±146.7)ml比(351.6±124.7)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氨基己酸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控制性降压中可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失血量及总失血量,并降低术后输血需求.  相似文献   

2.
章玉国  马双  苏波 《现代保健》2012,(17):89-90
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营陛脊柱炎伴髋关节强直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对本院骨科2005年2月-2011年9月收治的26例强直性脊柱炎伴髋关节强直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优15例,良6例,可5例,治疗总有效率100%。全部病例术后均回访12-24个月以上,行走基本正常,髋关节活动度改善显著,未出现一例严重并发症。结论:应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伴髋关节强直,临床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有效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8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骶髂关节针刀松解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计数资料采用C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6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4,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0%,对照组为5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43,P0.05)。结论在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治疗中,采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显著,可恢复患者关节功能,为患者减轻痛苦。  相似文献   

4.
杨辉  孔天天  陈国强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9):5188-5189,5191
目的 观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2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某院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20例,对其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总结评价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效果.结果 患者的髋关节活动度等参数由手术前的平均48°提高到术后的平均160°.其余各项髋关节的活动度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与术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20例患者进行Harris评分,均由术前的平均30.39分提高到术后的93.75分,手术优良率为90.0%.结论 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可显著改善髋关节活动范围,矫正髋关节畸形,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该手术方式是目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并比较一期及二期翻修在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1年4月至2009年6月因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共56例.根据修复方式不同分为一期翻修组及二期翻修组,每组28例.患者术后随访,并复查红细胞沉降率(ESR)以及C反应蛋白(CRP),行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以及X线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均行术后随访,随访时间为12~ 20( 15.3±4.4)个月.两组患者细菌培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翻修组和二期翻修组术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76.5±8.9)、(94.2±5.6)分]均较术前[(21.3±53)、(20.3±4.8)分]显著提高(P<0.05),且术后二期翻修组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一期翻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ESR、CRP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手术前后组间ESR、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一期翻修比较,二期翻修能够显著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二期翻修疗效优于一期翻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Ⅰ期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R)与内固定失效后再行THR的疗效,探讨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12年12月因内固定失效后行THR的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22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因移位型股骨颈骨折Ⅰ期行THR的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Harris评分及KPS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两组患者均成功获得随访,两组各有1例患者死亡,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关节感染、翻修等严重并发症.观察组手术时间(114.82±32.13) min,明显长于对照组的(90.63±16.24) min,术中出血量(551.73±241.62) ml,明显多于对照组的(314.46±156.72)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Harris评分、KPS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老年移位型股骨颈骨折Ⅰ期行THR手术风险低于内固定失效后再行THR,但在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两种方法相似.  相似文献   

7.
二期翻修治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二期翻修治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疗效.方法 对2007年4月至2009年10月行二期翻修治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1例患者均行一期彻底清创,抗生素骨水泥临时假体置入后旷置,感染控制后行二期翻修术.术后采用Harrs髋关节功能评分、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11例患者一期清创到二期翻修平均间隔5.6(4 ~ 11)个月,术后平均随访34(24~48)个月,未出现感染复发及并发症发生.术前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17~43(30.71±13.52)分,术后随访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72~96(84.38±12.85)分,手术前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优6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达90.91%( 10/11).结论 二期翻修治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能有效保留关节功能,感染清除率高,是治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一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一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年2月至2008年3月行一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mith-Peterson切口.结果 本组平均手术时间(3.2±1.2)h,术中平均输血(620±120)ml.术后36例患者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2.0±6.0)个月.其中1例下肢深静脉栓塞,1例肢体不等长达1.5 cm,其余患者术后均无感染、肺栓塞、假体脱位、松动、下沉等并发症.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88.0±3.6)分,较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的(28.0±4.2)分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一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疗效满意.严格病例选择、充分术前准备、重视手术操作、防治术后并发症及积极的术后康复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机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62例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我科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根据出院后护理方式分为观察组(30例,延续护理)和对照组(32例,自行护理).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观察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术后不良事件发生、血糖控制和对手术满意度.结果 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观察组为91.40±7.30,对照组为84.20±15.80,优良率观察组为83.33%,对照组为56.25%,得分及优良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不良事件发生,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23,P<0.05);观察组血糖控制达标率90.00%,对照组65.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26,P<0.05);观察组满意度评分(90.40±5.70)分,对照组(81.40±7.60)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6.32,P<0.01).结论 延续护理能提高髋关节置换术后功能恢复效果,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血糖控制达标率,提高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小切口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60例择期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切口外侧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接受小切口外侧入路髋关节置换术.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手术指标、手术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髋关节Harris评分和手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和止痛药用量均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髋关节Harris评分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小切口外侧人路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临床效果较好,对患者创伤小,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腹腔途径腹膜前补片置入术(TAPP)治疗嵌顿性腹股沟疝的安全性、有效性及优势。方法将124例成年嵌顿性腹股沟疝患者按随机配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6例,采用腹腔镜下复位+TAPP治疗;对照组68例,采用切开复位+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费用、复发率及并发症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所有病例均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无中转开放手术。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37.52±7.78)min比(44.23±11.32)min、(4.53±O.89)d比(6.85±2.03)d、(9.30±2.65)h比(12.63±3.97)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费用多于对照组[(9324±599)元比(7203±507)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无复发,对照组有1例复发,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PP治疗嵌顿性腹股沟疝微创、恢复快,是安全有效的,住院费用略高,复发率与无张力疝修补术相当。  相似文献   

12.
陈素君 《现代保健》2013,(20):74-76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干预对髋关节人工置换术疗效的影响及对并发症的预防作用。方法:将68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全面护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护理疗效和预后。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9%,低于对照组的14.7%(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28.2±1.4)d,低于对照组的(41.9±1.5)d(P〈0.05),观察组髋关节位置、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其他指标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观察组护理疗效优于对照组。随访1年,观察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为(94.2±1.3)分,对照组Harris评分为(82.5±1.6)分,两组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护理疗效和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在髋关节人工置换术的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膝关节骨J生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2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分别行关节镜微创技术治疗以及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膝关节活动度和膝关节综合评价情况。结果平均随访18个月。治疗组膝关节活动度术前为(62.5±5.5)°,对照组术前为(64.5±6。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膝关节活动度术后为(92.5±4.2)°,对照组为(70.5±4.5)°,治疗组术后明显优于术前和对照组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膝关节综合评价优良率96.7%(58/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4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微创技术操作简便,术后患者恢复快,明显改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β-连环蛋白和DKK1水平的变化及其与关节损伤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108例RA患者(观察组)和1 1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股骨(股骨颈、Ward区、大转子、总股骨区)和腰椎(L2.3.4)的骨密度,所有RA患者摄双手X线并进行Sharp评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两组外周血β-连环蛋白和DKK1水平.多元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观察组外周血DKK1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8.2±5.0)mg/L比(6.1±4.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52,P=0.025),β-连环蛋白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947,P=0.142).RA患者各测定部位的骨密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骨质疏松发生率为31.5%(34/10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5.5% (17/1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289,P=0.005).相关性分析显示:RA患者外周血DKK1水平与红细胞沉降率(ESR)、28个关节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碱性磷酸酶(AKP)和双手X线关节间隙狭窄评分呈正相关(P< 0.01或<0.05);外周血β-连环蛋白水平与ESR和AKP呈正相关(P< 0.01或<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病程、健康状况问卷(HAQ)、DKK1影响双手X线关节间隙狭窄评分;而年龄、病程、HAQ影响双手X线骨侵蚀评分.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双手X线Sharp评分为RA患者股骨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而年龄为RA患者腰椎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结论 RA患者外周血DKK1水平明显升高,β-连环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外周血DKK1水平与RA患者疾病活动性和关节间隙狭窄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食管中段癌切除术后食管胃吻合附加改良Nissen折叠术的抗反流作用.方法 将82例食管中段癌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食管癌切除常规吻合器吻合(对照组,41例)和常规器械吻合基础上附加改良Nissen折叠术(观察组,41例).术后3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EORTC QLQ-C30问卷调查,并进行食管测压及内镜检查.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围手术期死亡.观察组烧心和胃液反流评分[分别为(13.2±6.1),(16.9±3.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5.6±7.2),(26.6±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吞咽困难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吻合部位静息压[(3.5±2.3)mmHg,1 mmHg =0.133 kPa]高于胃内压[(2.7±2.1)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DeMeester评分为(54±32)分,低于对照组的(141±8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为48.8%(20/41),要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5.6%(3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胃吻合附加改良Nissen折叠术可增加吻合部位的压力,具有降低胃食管反流、减轻反流性食管炎和胃食管反流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炔雌醇环丙孕酮(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对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促排卵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62例肥胖型PCO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单独口服来曲唑促排卵治疗;观察组(32例),给予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预处理3个月经周期后应用来曲唑促排卵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糖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及稳态模型评估法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相关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及睾酮(T)]变化情况及排卵率、妊娠率.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后体质量、BMI、FPG、FINS及HOMA-I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以上各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55.76±2.69) kg比(64.42±4.93) kg、(21.52±1.43) kg/m2比(25.74±1.58) kg/m2、(4.46±0.89) mmol/L比(5.69±2.01) mmol/L、(12.24±1.82) mU/L比(22.88±2.06) mU/L、2.94±1.76比5.27±1.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FSH、E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LH、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LH、T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对照组:(10.33±0.57) mU/L比(15.63±1.32) mU/L、(1.22±0.96)μg/L比(2.21±1.24) μg/L;观察组:(9.07±0.82) mU/L比(16.18±1.24) mU/L、(0.71±1.24) μg/L比(2.43±1.52)μg/L],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卵率、妊娠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8.12%(25/32)比53.33%(16/30)、53.12%(17/32)比26.67%(8/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预处理肥胖型PCOS能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排卵率及妊娠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围生期窦性心动过速孕妇的超声心动图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住院分娩窦性心动过速孕妇30例(试验组)和健康孕妇30例(对照组),对比两组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及临床资料.结果 两组年龄、孕龄、血压、体质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心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23.20±13.23)次/min比(86.17±6.78)次/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左心室后壁厚度及二尖瓣反流、三尖瓣反流、主动脉瓣反流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10.23±1.30) mm比(8.79±1.90) mm,63.33%(19/30)比16.67%(5/30)、66.67%(20/30)比30.00%(9/30)、26.67%(8/30)比6.67% (2/30)],左心室后壁运动幅度低于对照组[(8.07±1.00) mm比(9.26±1.71) 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0.05).试验组左心室收缩和舒张功能参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0.05).结论 围生期窦性心动过速孕妇多合并超声心动图解剖参数及功能参数的改变,及时行超声心动图监测可以提供治疗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炔雌醇环丙孕酮(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60例PCO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给予达英-35治疗,观察组给予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随访6个月,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及睾酮(T)的变化,并记录两组患者妊娠、流产等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TC、LDL-C、FINS、FBG、FSH、LH、T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观察组TG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T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G、FINS、FBG、LH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1.0±0.2) mmol/L比(1.6±0.8)mmol/L、(15.2±6.3) mU/L比(18.9±6.2) mU/L、(4.5±1.1) mmol/L比(5.1±0.9)mmol/L、(6.3±3.0)U/L比(7.4±2.9) U/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妊娠率高于对照组[61.2%(49/80)比42.5%(3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33,P<0.05);而流产率低于对照组[6.1%(3/49)比17.6%(6/3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94,P>0.05).结论 达英-3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PCOS临床效果优于单用达英-35.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两种术式治疗肝囊型包虫病的临床疗效,优选出疗效较好的手术方式.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治的采用外膜内完整外囊摘除术(外膜内完整外囊摘除术组,60例)、内囊摘除术+外囊残腔引流术(内囊摘除术+外囊残腔引流术组,60例)治疗的肝囊型包虫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带管时间、并发症及复发等.结果 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囊摘除术+外囊残腔引流术组手术时间短于外膜内完整外囊摘除术组[(60.09±9.50) min比(110.20±18.50) min],住院时间和带管时间均明显长于外膜内完整外囊摘除术组[(11.65±3.50)d比(7.55±1.50)d、(2.55±0.55)个月比(0.20±0.05)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囊摘除术+外囊残腔引流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均明显高于外膜内完整外囊摘除术组[28.3%(17/60)比3.3%(2/60)、25.0%(15/60)比1.7% (1/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外科手术治疗中,外膜内完整外囊摘除术综合治疗效果优于内囊摘除术+外囊残腔引流术,是肝囊型包虫病优先考虑的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