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尿道下裂是常见的先天性男性外生殖器畸形,发病率达1/250~1/300,主要表现为尿道异位开口于尿道腹侧阴茎头部至会阴的任何部位,且常合并其他畸形,最常见的是隐睾和腹股沟疝,其他如苗勒氏管囊肿、尿道憩室等.手术治疗是矫正尿道下裂的唯一有效治疗方法,其目的是矫直阴茎,重建尿道,恢复良好的阴茎外观,创建正常的排尿和性功能,已报道的手术方式超过300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一种可行的安全可靠的手术方法修复尿道,矫正重型尿道下裂畸形。方法对于严重型尿道下裂而阴囊发育正常的患者,运用阴囊纵隔岛状皮瓣同时对合取舍自阴囊的中厚皮片移植,Ⅰ期修复尿道治疗尿道下裂畸形。结果共计15例,术后随访1年,包括阴茎近端和阴茎阴囊及阴囊型尿道下裂,Ⅰ期完成治疗,治疗效果良好,没有尿道狭窄和尿瘘等并发症发生,手术后的尿道外口正位于阴茎头中央,阴茎矫直,无偏曲,排尿尿线直,尿道镜检查再造尿道内壁平整光滑。结论利用阴囊纵隔瓣对合阴囊中厚皮片Ⅰ期成形尿道,完成严重型尿道下裂的修复,效果可靠,操作简单,对合技术同时综合了皮片和皮瓣再造尿道的优点,并且能充分保证矫正阴茎下弯畸形,取得再造阴茎外观和功能上的满意疗效,是一种较理想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正尿道下裂是男性下尿路及外生殖器常见的一种先天性畸形。国外报道,该病在活产男婴中的发病率达3/1 000~7/1 000~[1]。我国有资料显示在2 257个男婴中有7人发病,发病率约为3/1 000~[2]。近年尿道下裂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且存在地区分布差异。典型的尿道下裂有3个特点:(1)异位尿道口尿道口出现在正常尿道口近侧至会阴部尿道的任何部位;(2)阴茎下弯;(3)包皮异常分布。该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是外科矫正手术。手术包括阴茎下弯矫正及尿道成形两个步骤。充分考虑功能要求及美观性,手术重新  相似文献   

4.
伴尿道发育不良前型尿道下裂的手术处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前型尿道下裂(阴茎头型、冠状沟型、阴茎前1/3型)约占小儿先天性尿道下裂的60%,部分前型尿道下裂由于前尿道发育不良,而使尿道下裂术式的选择变得复杂。处理不当,是造成前型尿道下裂术后尿瘘及阴茎下曲畸形矫正不满意的常见原因。作者2000年12月~2004年2月共收治伴尿道发育不良前型尿道下裂患儿2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切开尿道板管状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35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切开尿道板管状成形术治疗小儿尿道下裂的临床效果。 方法 :尿道下裂患者 35例 ,年龄 1~12岁 ,均属阴茎型尿道下裂 ,其中 ,阴茎头型 5例、阴茎体型 2 7例、阴茎阴囊型 3例。采用正中切开尿道板 ,应用手术放大镜进行显微外科技术缝合 ,管状尿道成形术一期修复尿道下裂。 结果 :本组 35例患者 ,一次性治愈 30例 ,术后出现尿瘘 2例 ,尿道口狭窄 3例 ;随访 1~ 5年 ,32例无排尿异常。 结论 :尿道板接近正常尿道粘膜 ,血运丰富、伸延性好 ,切开尿道板管状成形术是一期修复阴茎型尿道下裂比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6.
尿道下裂是小儿泌尿系统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尿道下裂发生率为每300例男性儿童中有1例,以尿道发育不全、尿道外口开口于阴茎腹侧为其特征.  相似文献   

7.
尿道下裂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尿道下裂是常见的男性外生殖器畸形,最早由希腊盖伦(Galen,公元129~200)提出,表现为尿道异位开口于尿道腹侧任何部位,甚至阴囊,伴有不同程度的阴茎向腹侧屈曲畸形,阴茎腹侧海绵体及皮肤的缺损,局部形成一片坚硬的纤维状组织,致阴茎勃起疼痛,称为chordee;严重者尿道开口位于会阴部,阴囊中缝向两侧裂开,酷似女性外阴,导致患者排尿异常、阴茎短小、结婚后性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8.
50例小儿尿道下裂围术期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尿道下裂是男性下尿路及外生殖器常见的小儿先天泌尿系畸形,其发病率为8/1000。尿道下裂是胚胎期由于内分泌的异常如睾酮缺乏、产生不足或母孕前期及孕期性激素的摄入等引起的尿道海绵体闭合过程提前停止,尿道开口未到阴茎头的尖端而形成的。尿道下裂患者因存在尿道外口位置异常、阴茎下弯、不能站立排尿、痛性勃起及成年后不能生育等症状与体征,故必须治疗,  相似文献   

9.
自制尿道引流管在尿道下裂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自制尿道引流管在尿道下裂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尿道下裂术后合适的引流方法。方法2001年1月至2006年1月,应用自制尿道引流管联合Foley导尿管引流修复74例尿道下裂,其中远端型尿道下裂(阴茎头、冠状沟、阴茎前1/3)22例,中段尿道下裂(阴茎中1/3)28例,近端型尿道下裂(阴茎阴囊交界、阴囊、会阴)10例,行一期尿道重建;尿道下裂术后尿道狭窄5例,尿道下裂术后尿瘘9例,行再次手术。结果74例患者术后获随访4个月~4年,3例拔导尿管后出现尿瘘,3例术后出现尿道狭窄,其中5例均已获二期手术治愈。其余67例一期治愈,无尿瘘和尿道狭窄发生。结论尿道引流管和Foley导尿管联合经尿道引流是一种尿道下裂术后有效、可行的引流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无尿道下裂阴茎下曲畸形的解剖特点及诊治.方法 1984年8月~2004年12月,对94例先天性无尿道下裂阴茎下曲畸形的青春期前患儿进行分类并观察病变解剖特征.年龄18个月~13岁,平均6.9岁.对阴茎下曲明显,弯曲度超过30°者,采用手术治疗.结果Ⅰ型(皮肤型)31例,腹侧皮肤短缩或伴有浅筋膜挛缩,部分呈蹼状阴茎,环切脱套分离后阴茎伸直;Ⅱ型(筋膜型)45例,尿道浅面有明显增厚的纤维索带组织限制阴茎伸直,脱套后需切除纤维索带组织才能伸直阴茎;Ⅲ型(海绵体型)6例,海绵体背、腹侧不对称,尿道与腹侧海绵体紧贴,无明显弓弦关系,作背侧白膜折叠可伸直阴茎;Ⅳ型(尿道型)12例,尿道发育不良,与阴茎海绵体呈明显弓弦关系,需重建尿道才能伸直阴茎.术后阴茎长度增加(术前平均5.2 cm,术后平均6.9 cm),弯曲矫正充分(术前平均42.6°,术后平均1.6 °).术后随访1个月~15年,有2例残留弯曲,2例尿瘘,2例尿道狭窄,1例尿瘘合并尿道狭窄和憩室;再手术后矫正满意.结论在先天性无尿道下裂阴茎下曲畸形中,不同组织层面的解剖学异常决定病变分型,术中应反复行人工勃起试验以明确下曲类型,并据以选择矫正术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近4年来应用纵行带蒂岛状包皮瓣一期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的临床经验,并评价其疗效.方法:本组44例患者中,阴茎型尿道下裂34例,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10例.均采用纵行带蒂岛状包皮瓣一期尿道成形术,平均重建尿道长度2.8 cm.结果:一期手术成功率90.9%(40/44例),尿瘘9.1%(4/44例).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复查1次,随访3个月以上,阴茎外观及排尿均良好.结论:纵行带蒂岛状包皮瓣一期尿道成形术对伴有阴茎下曲、尿道板发育不好的阴茎型及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患者治疗效果良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2.
尿道下裂手术的新进展及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尿道下裂是男性泌尿系统较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之一,表现为尿道异位开口于尿道腹侧的任何部位,甚至阴囊、会阴,并伴有不同程度的阴茎向腹侧弯曲、畸形,致阴茎勃起时疼痛.Leung和Robson[1]报道,男性患儿在出生时尿道下裂的发生率为0.04%~0.82%,而手术矫形是其治疗的唯一方法.  相似文献   

13.
纵行带蒂包皮瓣一期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 ,对先天性尿道下裂的治疗方法有了较大的改进 ,多主张选用带蒂皮瓣一期完成阴茎下弯矫正和尿道成形。 1 997年 9月~ 2 0 0 1年 8月我科采用纵行带蒂包皮瓣一期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 5 3例 ,恢复了正常排尿功能 ,术后外观良好 ,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本组 5 3例尿道下裂全部伴有不同程度下弯畸形 ,年龄 2~ 1 4岁 ,平均 4.5岁。阴茎型 3 4例 ,阴茎阴囊型 1 3例 ,阴囊型 6例。阴茎型全部单独采用纵行带蒂包皮瓣成形尿道 ,阴茎阴囊型和阴囊型中8例联合运用阴囊皮瓣 ,其中阴茎阴囊型 2例采用阴囊中线带…  相似文献   

14.
1993~ 2 0 0 1年 ,我们对 18例冠状沟型尿道下裂病人采用尿道松解、阴茎皮瓣转移的方法予以治疗 ,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治疗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8例 ,年龄 4~ 18岁 ,平均 7.5岁 ,均为冠状沟型尿道下裂。自幼阴茎畸形 ,阴茎有不同程度向腹侧下弯 ,尿  相似文献   

15.
尿道下裂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尿道下裂是一种常见的男性先天性生殖器畸形,主要表现为患者尿道开口部位异常。造成这种异常的病因有很多种,主要包括遗传、内分泌及环境因素。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尿道下裂遗传因素的研究很多,通过基因多态性及流行病学研究,发现了大量的与尿道下裂有关的基因。这些基因主要包括与阴茎形成相关的一些基因、与睾丸发育有关的基因、与雄激素合成代谢有关的基因及其他一些基因。本文主要就近年来有关尿道下裂基因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先天性短尿道畸形是不伴尿道下裂的先天性单纯阴茎下曲畸形中的一种少见类型,严重影响阴茎发育,并妨碍阴茎勃起和正常排尿,手术矫正是目前唯一的治疗方法。我院1999—2004年利用纵行岛状包皮瓣(和/或联合其他术式)尿道成形术矫治先天性短尿道畸形患者共9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尿道下裂是临床常见的男性外生殖器先天性畸形,手术治疗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方法.但术后并发症时有发生,尤其是尿瘘增加了患者和医师烦恼,一般的处理方法是,尽量利用阴茎附近或局部血运良好的组织修复尿道,但如果尿瘘反复发生,致阴茎术区大量瘢痕增生,使阴茎畸形加重,给再次手术修复带来较大困难[1].自2009年6月至2012年1月,我们采用游离断层皮片移植,分期修复尿道下裂,重建尿道组织,减少了尿瘘的发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纵行包皮岛状皮瓣Ⅰ期修复尿道下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 1998年 10月~ 2 0 0 2年 10月采用纵行包皮岛状皮瓣 Ⅰ 期修复尿道下裂 12例 ,术后外观满意 ,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12例 ,年龄 3~ 12岁 ,平均6 .8岁 ,均属阴茎型尿道下裂 ,伴有不同程度的阴茎下曲畸形及丰富的帽状包皮组织。均采用会阴部造瘘加前尿道“U”形支架引流[1] 。1.2 手术方法1.2 .1 矫正阴茎下曲畸形 距离阴茎冠状沟下方约 0 .5cm处 ,环形切开包皮内板至Buck筋膜 ,彻底切除纤维索和挛缩组织 ,游离异位尿道口至具有尿道海绵体的正常尿道 ,并将其修剪为斜形。矫正后阴茎能自然平置于…  相似文献   

19.
会阴型尿道下裂的矫形和尿道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Ying J  Ren XM  Xu MX  Wang Z  Yao DH  Yao HJ 《中华外科杂志》2006,44(14):957-959
目的 探讨采用分期手术治疗会阴型尿道下裂,行阴茎、阴囊矫形、重建缺损尿道的临床效果.方法 22例会阴型尿道下裂采用分期手术:一期手术将阴茎海绵体完全伸直,阴茎包皮内板和背侧皮肤预置于阴茎腹侧和阴囊裂缝凹陷处;二期手术重建阴茎尿道采用半环状阴茎皮岛+半环状膀胱黏膜丛行侧面缝合形成阴茎尿道,阴囊尿道采用一期预置的组织丛行卷曲侧侧缝合重建阴囊尿道,在两尿道的接合点端端吻合,同时施行阴囊矫形.结果 22例会阴型尿道下裂矫形后几乎接近正常状态,重建阴茎尿道长度为4~9 cm,平均7 cm.手术的成功率为68%(15/22),尿瘘发生率为32%(7/22),5例(5/22)发生阴茎阴囊尿道交界处狭窄,经尿道扩张治疗后痊愈.结论 会阴型尿道下裂行分期手术治疗可以修复超过10 cm长的缺损尿道,而且完成手术以后外形形态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游离包皮内板卷管尿道成形术矫治尿道下裂的近期结果,观察游离移植物是否能存活并替代尿道功能。方法 2015年5月-10月,采用游离包皮内板卷管尿道成形术矫治42例尿道下裂。患者年龄1岁1个月~28岁2个月,中位年龄2岁9个月。初次手术41例,尿道下裂术后16个月短尿道致阴茎下曲1例。尿道下裂36例,按尿道海绵体分岔位置分型:阴茎近段型6例、阴茎阴囊交界型1例、阴囊型26例、会阴型3例;无尿道下裂阴茎弯曲畸形按Donnahoo分型,6例为尿道正位开口的Ⅳ型阴茎下曲,其中先天性短尿道2例。结果重建尿道2.0~5.5 cm,平均3.6 cm。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0个月,平均8个月。术后发生尿瘘10例,其中5例于术后3个月内自愈,余5例待后期手术修补;尿道狭窄4例,其中尿道外口狭窄2例,尿道远段狭窄2例,均予以狭窄段切开;创面感染3例,其中2例并发尿瘘(1例未愈,1例自愈);皮肤缺血坏死3例,其中1例合并感染及尿瘘未愈,另2例创面修复良好;阴囊憩室1例。3例术后阴茎显露不良,其余患者阴茎伸直满意,外观良好。共有10例患者需再手术治疗,总成功率76.2%(32/42)。术后3个月行HOSE评分为11~16分,平均14.7分。22例术后3个月以上门诊复查者检测最大尿流率为1.9~28.4 m L/s,平均10.5 m L/s。结论游离包皮内板卷管成形尿道可存活并替代尿道功能,但近期结果提示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须谨慎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