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复脉抗衰注射液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0例UA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治疗组在常规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脉抗衰注射液。观察治疗前后2组患者血中各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血栓素B29TXB2)水平明显降低,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水平明显增高,但治疗组变化程度大于常规组;治疗组脂质过氧化物,遗传怀假血友病第Ⅷ因子和纤维结合蛋白水  相似文献   

2.
采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3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观察其对治疗前后血浆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的影响。结果:有效率为90.6%;且治疗后脑梗塞患者血浆TXB2含量显著下降(P<0.01),6ketoPGF1α含量明显升高(P<0.01)。提示:川芎嗪治疗脑梗塞取得很好治疗效果的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浆血栓素A2(TXA2),调节血栓素A2/前列环素(PGI2)失衡状态,从而起到扩张血管和抗血栓作用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采用放射免疫、生物学方法测定23例老年脑梗塞患者,2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组血浆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水平。对9例老年脑梗塞患者和14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应激状态下血浆PAF、TXB2和6-k-PGF1α测定。结果表明,老年脑梗塞患者血浆PAF、TXB2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浆TXB2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P<0.01),但PAF、6-k-PGF1α无显著差异(P>0.05)。老年脑梗塞患者应激后PAF、TXB2增加明显(P<0.01),且持续时间长。这些结果表明血浆PAF、TXB2和6-k-PGF1α检测对老年心脑血管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血小板GMP—140,vWF,SOD,LPO与高血压病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高血压病发病机理,采用ELISA法和比色法检测EH患者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血浆Von Willebrand因子(vWF),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脂质的含量。结果显示EH患者血小板GMP-140、vWF和LPO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 ̄0.001),SOD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相关分析:GMP-140与vWF、LPO呈正相关(r=0.78、0.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氧自由基与内皮细胞损伤的关系。方法:对25例原发性高血压(EH0患者和20例正常人,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中反映血管内皮细胞(VEC)损伤的指标--第Ⅷ因子相关抗原(vWF),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血浆中反映氧自由基损伤水平的脂质过氧化物(LPO)。结果:EH患者血浆vWF和LPO浓度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LPO与vWF浓度呈显著的正相关(r=0.561,0.0025〉  相似文献   

6.
复方红景天和参芪花粉合剂防治高原急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索藏药复方红景天(RCO)和复方参芪花粉合剂(ACO)对高原急性肺损伤(ALI)早期的防治作用。方法:24只兔和120只小鼠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NCG)、盲肠结扎穿孔(CLP)致伤组(IG),ACO防治组(ACOG)、RCO防治组(RCOG)。致伤前后按时测定体、肺血流动力学,血气和血、组织匀浆中的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各指标参数。结果:各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平均肺动脉压(MPAP)在致伤前已出现差异,RCOG和NCG及IG比较,P均<0.05。术后4小时、8小时各组PaO2、TXB2、6ketoPGF1α变化更明显,ACOG、RCOG与NCG及IG比较,P<0.05或P<0.01。术后12小时,ACOG和RCOG的平均体动脉压(MAP)仍保持NCG水平,与IG比较,P均<0.01。结论:藏药RCO和ACO在防治高原ALI中可能起到重要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川芎嗪对脑梗塞患者血浆血栓素B2和6—酮—前列腺素F1…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川芎嗪注射液治疗3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观察人对治疗前后血浆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erto-PGF1α)的影响。结果:有效继90.6%;且治疗后脑梗塞患乾血浆TXB2含量显著下降(P〈0.01),6-kerto-PGF1α含量明显升高(P〈0.01)。提示:川芎嗪治疗脑梗塞取得治疗效果的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浆血栓素A(TXA2),调节血栓素A2/前列环素(PG  相似文献   

8.
血花生四烯酸释放及其对高血压病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61例高血压病者血花生四烯酸含量变化及对TXB2、6ketoPGF1α含量及T/6比值的调节进行研究.结果:(1)血压:治疗各组均较治疗前下降(Ⅰ组P<0.05,Ⅱ组、Ⅳ组P<0.01);治疗后Ⅳ组较Ⅲ组血压下降显著(P<0.01)。(2)血花生四烯酸、TXB2、6ketoPGF1α含量及T/6比值:①治疗前与对照组相比:花生四烯酸(P<0.05~P<0.01),TXB2含量(P<0.05)及T/6比值(P<0.05~P<0.01)均显著升高;6ketoPGFa1α含量下降不显著。②治疗后花生四烯酸(Ⅰ组、Ⅱ组P<0.05,Ⅳ组P<0.01)、TXB2(Ⅰ组P<0.05,Ⅱ组、Ⅳ组P<0.01)含量及T/6比值(Ⅱ组P<0.05,Ⅳ组P<0.01)均降低;6ketoPGF1α较前显著升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无显著改变。表明血花生四烯酸和TXA2含量与血压变化趋势一致,提示其在高血压病的形成和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颅脑损伤与过氧化脂质及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34例颅脑损伤患者伤后48h内的脑脊液过氧化脂质(CSF-LPO)、血浆过氧化脂质(P-LPO)和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Ery-SODA)的含量。结果:CSF-LPO、P-LPO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0.001),Ery-SODA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伤情越重,CSF-LPO值越高;死亡组CSF-LPO值明显高于生存组。表明:颅脑损伤后颅内脂质过氧化反应剧增,颅脑损伤后CSF-LPO水平反映了伤情的轻重。因此,作者认为测定CSF-LPO对伤情的判断及预后估价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探讨蛇毒抗栓酶在阻断肺原性心脏病(肺心病)病理过程中的作用。对15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用蛇毒抗栓酶Ⅲ号加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蛇毒组),并与单纯常规疗法治疗15例(对照组)作比较。结果表明:蛇毒组部分缓解所需天数(3.5±1.7天)少于对照组(5.1±2.2天),P<0.01;治疗后蛇毒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6酮前列环素(6ketoPGF1α)含量(分别为3.36±1.15kU/L和45.30±1.37ng/L)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00±0.98kU/L和28.94±10.09ng/L),P<0.01和P<0.01。提示:蛇毒抗栓酶可能通过提高tPA及6ketoPGF1α含量纠正高凝状态和纤溶功能低下,使基础治疗发挥更好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非诺贝特对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对40例高脂血症患者使用非诺贝特,每日300mg,疗程6个月;治疗前后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等。结果:TG平均降低了45.2%,TC平均降低了20.5%,HDLC平均上升了15.4%,LDLC平均降低了25.5%,apoA1平均上升了2.0%,apoB平均下降了30.0%。结论:非诺贝特具有降低TG、TC、LDLC、apoB和升高HDLC、apoA1作用,从而可减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弹性酶与脂必妥对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84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弹性酶组和脂必妥组,比较2种药物对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微量蛋白尿的治疗效果。结果: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在弹性酶组治疗6周末分别下降了10%、19%和上升了8%(P均<0.01);脂必妥组6周末分别下降了11%、16%和上升了7%(P均<0.01)。尿蛋白排泄率在脂必妥组平均上升了2.4%(P>0.05),弹性酶组平均下降了25.7%(P<0.01)。结论:弹性酶与脂必妥对糖尿病高脂血症均有非常显著的疗效,而对尿蛋白排泄率(UAER)的影响弹性酶优于脂必妥。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85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43例采用单纯西药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液流变性、脂质过氧化物(LPO)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指标。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5.2%和92.9%,均明显优于对照组(27.9%和69.8%),P均<0.01。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明显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降低PaCO2,升高PaO2;降低LPO含量,增强SOD活性。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在缓解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方面的疗效较单纯西药治疗为优  相似文献   

14.
牵引对后凸畸形颈椎曲度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颈椎牵引对颈椎后凸畸形的影响。方法:对颈曲反张患者52例,用枕颌带坐位牵引,牵引角度10~20度,重量男女分别从6kg和4kg开始,牵引10~20次,牵引同时照射红外线,并对急慢性病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效和有效各23例,总有效率为88%,急性组疗效及颈椎曲度的改善均明显优于慢性组(P<0.01)。结论:牵引可以纠正后凸畸形的颈椎曲度,有效地改善颈椎活动度。应用量化的弓深改变结合临床表现可以作为判定疗效的标准。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抗心衰丸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的疗效。方法:78例充血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48例)加用自拟纯中药抗心衰丸治疗,每次9g口服,每日3次;对照组(30例)口服巯甲丙脯酸25mg,每日3次。2组均治疗2周(1个疗程)后观察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75%)与对照组(73.33%)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9.09,P<0.05);心脏收缩间期、左室射血分数和心率等心功能指标的改善,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1和P<0.001)。结论:中药抗心衰丸治疗充血性心衰具有益气温阳、活血利水及改善心脏功能的作用,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肝酶谱变化。方法:对34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中毒后20小时内抽取静脉血检测肝酶谱,并与治疗痊愈组30例和健康对照组35例的肝酶谱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轻度中毒患者仅乳酸脱氢酶(LDH)升高明显(P<0.001);中度中毒天冬氨酸转氨酶(AST)、LDH均明显升高,而碱性磷酸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γGTP)均明显降低(P均<0.001);重度中毒丙氨酸转氨酶(GPT)、AST、LDH升高明显,ALP、γGTP降低明显(P均<0.001)。GPT升高明显,而ALP、γGTP非但不降低反而升高接近正常水平者,预后不佳。结论:观察肝酶谱的变化可以判断有机磷农药中患毒者的中毒程度及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抗心力衰竭(心衰)治疗中保护心肌能量代谢的意义。方法:将162例支气管肺炎并心衰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81例。对照组应用吸氧、镇静、抗感染及强心剂(西地兰饱和量法)和血管扩张剂治疗。治疗组在以上综合治疗的(1/5西地兰饱和量)基础上,应用大剂量丹参注射液和维生素C。丹参注射液每次5ml~10ml,维生素C200mg·kg-1/d~250mg·kg-1/d。结果:治疗组显效42例(51.9%),有效39例(48.1%),总有效率100.0%。对照组显效18例(22.2%),有效48例(59.3%),无效15例,总有效率81.5%,2组比较,P<0.01。2组呼吸频率、心率和肝肿大恢复正常的时间分别为(1.4±0.1)日比(5.1±0.4)日,(1.7±0.2)日比(4.6±0.3)日,(1.3±0.1)日比(7.6±0.7)日,2组疗效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均<0.001)。结论:清除氧自由基是纠正心肌能量不足的关键,也是抗心衰治疗的前提。丹参注射液与维生素C协同保护心肌能量代谢,可增加洋地黄制剂的疗效,避免其毒副作用。提示保护心肌的能量代谢是抗心衰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不同类型及其不同阶段的血液流变学特点。方法:检测104例老年脑卒中患者急性期及恢复期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急性期及恢复期脑出血组与脑梗塞组的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有明显差异。主要表现为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血液粘度明显降低,而脑梗塞患者血液粘度明显增高;恢复期脑出血患者血液粘度较急性期明显增高,而脑梗塞患者的血液粘度明显降低。经统计学处理,二者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结论: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为老年脑卒中患者不同阶段及不同类型的临床治疗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肌肉骨骼系统超声诊断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超声诊断肌肉骨骼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0 例肌骨疾病的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同时与临床、X 线、CT 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超声能迅速、清晰地显示多种肌骨病变的性质及范围。结论 超声诊断部分肌骨疾病敏感性高、准确性好,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6例采用辨证施治,予健脾益气中药以及西药柳氮磺胺嘧啶局部用药治疗,对照组62例采用单纯西药治疗。结果:2组治疗60日后,治疗组E玫瑰花环形成率及淋巴细胞转化率明显增高,免疫球蛋白明显降低,对照组以上指标均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总有效率97.0%,对照组为83.9%,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健脾益气中药加直肠局部用药的中西医综合疗法是治疗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