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程磐基  叶进 《中医杂志》2012,53(9):725-728
探讨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药物剂量,以利于张仲景经方剂量研究.认为“十黍为铢”的量值将《汉书·律历志》“百黍为铢”的量值缩小了10倍,有水与药物及药物之间比例失调之嫌,也不是张仲景经方的药物剂量;“晋秤始后汉末已来,分一斤为二斤耳,一两为二两”,据史料当是指将已经增大的剂量分一斤为二斤、一两为二两,以恢复古制.张仲景药物剂量至南北朝还在继续使用;刀圭、撮、合容量,据现存容器分别为0.5ml、2ml、20ml;钱五匕如指五铢钱的话,可理解为五铢重;勺、方寸匕容量及以容量为单位计重药物的量值有待进一步探讨;药升为陶弘景自制之升,非医家通用之升.  相似文献   

3.
《本草经集注》是梁代陶弘景所撰,原书久佚。1908年日本橘瑞超氏赴中亚探险之际,从中国敦煌获得唐开元年间写本《本草经集注序录》一卷,携回日本,由日本小川琢治摄成照相本。1915年中国罗振玉获得照相本加以影印,收入《吉石庵丛书》书中。1955年范行准据《吉石南丛书》本,按原样大小加以复印,由群联出版社出版。其原卷今藏于日本龙谷大学图书馆中。  相似文献   

4.
一、《本草经》的由来古代人类如伏羲、种农、黄帝(实际他们是代表氏族多数人的名称)、岐伯之流,在不断地医疗活动过程中,发现了许多能治疗不同疾病的药物,也就是所谓“本草”,一代一代的积累,越来越丰富。并随着语言文字的发展,把这些具有不同疗效的药物,逐渐地记载起来,传之永久,这就是《本草经》之所由“定”。由于《淮南子》、《史记》、《世本》、《通鉴外纪》诸书,都说神农尝草和药,而神农又为历史上“教民稼穑”、  相似文献   

5.
6.
分析《本草经》药物产地分布的区域特征后指出 :以出产药物数量计 ,汉代十三部政区中之益州 ,郡国中之泰山都是当时大宗药物产地 ;从药物产地分布来看 ,药物出产分别以东都雒阳、西京长安为中心 ,向外辐射 ,而东部产药多于西部 ;推测位于雒阳与长安中心点的弘农郡 ,可能是东汉时期重要的药材贸易场所 :《本草经》关于药物产地的记载 ,反映了此书对药物道地性的重视 ,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秦汉以来药物道地产区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神农本草经》药物产地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相鲁闽 《河南中医》2014,34(2):367-367
<正>陶弘景(452年或456年至536年),南朝齐国、梁国间丹阳秣陵人,字通明,号华阳隐居,医学家、道教思想家。初仕齐,拜右卫殿中将军。入梁后,隐居句曲山(今茅山,位于江苏句容县东南,本名句曲山,汉茅盈与其弟固衷,得道成仙于此,世称三茅真君,因名其山为茅山,亦称三茅山,陶弘景亦隐于此)。撰真诰二十卷,梁武帝萧衍礼聘不出,赐以鹿皮巾,号贞白先生。国家每有大事,无不咨询,时号山中宰相。其思想实脱胎于老庄哲学和葛洪的神仙道教,并杂有儒家和  相似文献   

9.
对清·陈修园<神龙本草经读>所列药品中的上品、中品各取10味临床常用者,进行分析解读,以进一步了解陈氏对诸药的临床应用和正本清源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0.
对清·陈修园<神龙本草经读>所列药品中的上品、中品各取10味临床常用者,进行分析解读,以进一步了解陈氏对诸药的临床应用和正本清源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11.
苦菜在中国文献中,因时代和地区的不同,所指的实物也不同。尤其在古代文献中,对苦菜的形态,多是一言半语,十分含混,说不清苦莱是什么东西。例如《诗经》中记载的“苦”、“荼”,均释为苦菜。《诗·唐风·采苓》;“采苦采苦,首阳之下”。《毛传》释云:“苦,苦菜也。”《诗·邶风·谷风》:“谁谓荼苦,其甘如荠。”《毛传》释云:“荼,苦菜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荼”字云:“苦与荼正  相似文献   

12.
<本草经集注>是梁·陶弘景汇集<神农本草经>和<名医别录>两书,并加以注释而成的重要本草著作.该书对古代本草学术起到承先启后的作用,总结了<本经>以后约400年间(公元94年前后~492年)的本草学成就;保存了<本经>、<别录>两书的原貌;创立新的药物分类法;系统整理药学知识,扩展了本草学的内容,使本草学术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在中医药发展史上具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和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草纲目》原是以《证类本草》为蓝本撰写的。所以《本草纲目》中的《本草经》文,亦是从《证类本草》中白字本草经文摘录的。所以《本草纲目》全书中,凡录《证类本草》中白字的文字,均标注“本经”二字。由于《证类本草》版本不同,其白字本草经文亦不完全相全。加《本草纲目》版本有60多种。其“本经”标记,因翻刻舛误,亦存在混乱现象。  相似文献   

14.
一、《名医别录》的成书时代及作者《名医别录》是汉魏以来名医用药经验的集录,是长期累积的药物知识的传抄本,推测不是一人所作,但可能为一人所汇集而成。《隋书经籍志》卷三载《名医别录》三卷,署名陶氏撰。《旧唐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和《玉海》的记载,与前同。惟《通志艺文略》迳作陶隐居撰,恐非。究竟是什么人的著作?有几种不同看法。 (一)成书时代及作者不明。陶弘景只在《本草经集注》序中说:“又进名医副品亦三百六十五……”  相似文献   

15.
据《神农本草經》的《序录》:上品药120种,中品药120种,下品药125种,三品合計365种,而现存《証类本草》和諸家所輯的《本草經》,三品药的种数,都不足此数。例如晦明軒《重修政和經史証类备用本草》,经药上品是141种,中品是113种,下品是105种,共計是359种,就少了6种。李时珍《本草綱目》(卷二)有所謂《本草經目录》,药品种数,虽与《本經序录》相符,而此《目录》是李时珍所伪作(著者別有考証),实不足为据。孙星衍等根据《太平御览》等类书所引吳普《本草》增加了升麻、粟米和黍米三药,自具卓见,但《本草經》遺佚的药,还頗不少,茲略論于后。  相似文献   

16.
《外台秘要》外来药物的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隋唐时期,随着经济文化的不断发达,海陆交通及中外贸易的蓬勃发展,中外医药交流更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公元七世纪起,从波斯输入的药物有没食子、莳萝、千年枣、巴旦杏、橄榄、皂荚、无花果等;中央亚细亚则输入了胡芥、胡芦巴、番红花等。尤其唐代是外来药物输入  相似文献   

17.
李时珍《本草綱目》引論祖国医药学經典著作《神农木草经》有不少謬誤之处,顾观光在他的《重輯神农本草經》的《序》和《书后》中,已举出甚多,茲不重述。今只就《綱目》的所謂《神农本草經目录》、药品下所引經文和关于《本草經》若干論点,加以評述,并請世人指正。《本草綱目》卷二載有《神农本草經目录》,李时珍但說:《……故存此目,以备考古云耳》,而不說此目录的来源。《本草经》在北宋初年,业已佚亡,故李氏无从目覩《本經》,卽陶弘景的《本草經集注》、苏敬的《新修本草》和唐以前的古本草,李氏也不会看到,那末这《目录》来源,是大大可疑的,而《目录》上的經药,也有不少与《綱目》本义牴牾处,更启疑竇,(例如萆薢、杏  相似文献   

18.
《本草纲目》援引《证类本草》白字《本草经》文。并非原文转录,多数是加以化裁。今以1957年人卫影《本草纲目》(以下简称张本)所引《本草经》文,校以《证类本草》。经过化裁的文字,有84条。兹将化裁文,举例如下。每条先  相似文献   

19.
书名考 <吴普本草经>是后汉末时期迄之周时期吴普氏为<神农本草经>一书撰写的辑注本著作.吴普是名医华佗弟子,其传略可以在<后汉书·华佗传>中见到.<吴普本草>一书的书名在传世古籍中有以下一些:  相似文献   

20.
《本草经集注》(简称《集注》)是我国本草学发展史上有重大影响的著作。自《唐本草》开始,历代本草学转引颇多,但对其中不少节段,一直存在着张冠李戴的混乱现象,有的讹以传讹,贻误至今。故有必要对历代引录乖违之处,订正并予说明,以期引起学习和研究本草学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