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开门见山,我认为宿迁医改有全国意义。这个地方的改革模式,框架很完整:政府退出包办医院和一般医疗服务,集中财力和治理能力负责公共卫生、负责医疗服务监管、负责建设医疗保障网。这“一退三负责”,逻辑井然,比纸上谈兵的那些“医改方案”高明多了。让我从歧见小的地方开始阐释吧。[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政府主导”正在成为新一轮医改的主旋律,但“政府主导”并不等于“政府包办”。如何让市场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政府的角色又该如何时科学定位?  相似文献   

3.
新“医改”方案公布以来,不少地方政府先行开展“医改”试点,其中有的地方步子迈得较大,财政投入也多,前段时间引起热议的陕西神木“全民免费医疗”就是其中之一。在财政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长期不足的情况下,政府主动增加投入、关注民众健康应该值得肯定。但是,在高涨的热情面前,更需冷静思考:根据我国的国情,为了达到“医改”目标,需要投入多少、投向哪里、如何使用,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甚至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中国式”医改=让市场配置医疗卫生资源+科学的使用医保支付方式。也许只有这样,才能让大家不再为医改而“纠结”。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对于医改,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用中国式办法解决好这个世界性难题”。  相似文献   

5.
魏萍 《中国卫生》2009,(4):16-19
对医疗卫生行业来说,今年两会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政府工作报告》中涉及医疗卫生的篇幅超过历年,政府抓住事关民生的医疗卫生问题让人充满期待。医改方案的公布进入“倒计时”,更激发了代表委员满腔的责任感,他们直抒胸臆,建言献策。医改方案“临盆”前出现的这种一波又一波的热议现象,  相似文献   

6.
推进医改,离不开市场机制的引擎,但作为政府,应更好地把握在政府主导市场机制上作文章。文章分析了医改选择政府主导的必然性,探讨了全民医保应作为政府主导医改的战略思路,并提出推进医改应防止“政府主导”陷入误区。  相似文献   

7.
七八两月,各地医改,纷纷启航。至此,如盛夏天气般火热的新医改进入一个微妙时刻——国家公布的新医改方案,在具体执行举措上,给地方留有巨大的摆渡空间,可是,长期习惯“下级看上级”的地方政府,此次面对前所未有的政策制定“自由”,会做出怎样的“灵活”处理?  相似文献   

8.
卫生部部长陈竺最近透露:“医改的大体方案已经形成,估计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后向社会公布。”此前,陈竺向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做报告,提出以“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核心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总体目标。他指出,推进医改要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确立政府在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中的主导地位,中央和地方都要大幅度增加卫生投入,提高政府卫生投入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政府投入兼顾医疗服务供方和需方。  相似文献   

9.
高解春 《中国卫生》2010,(12):16-16
昔日以瓦窑堡会议闻名的子长县,如今因全国县医院改革现场会在此召开,以政府全额拨款、公立医院回归公益的“子长医改”再度引起全国关注..当“神木免费医疗”、“子长医改”、“高州模式”……一个又一个医改模式破土而出时,也有人继续迷茫、质疑:他们以没有足够政府财力否认神木的“免费医疗”和子长的“政府全额拨款”;  相似文献   

10.
2006:我国医改的转折点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2006年我国医改确立了“政府主导”的指导原则,这是我国医疗卫生发展的重要转折点。医改方向的转变,源于我国改革指导思想的发展,源于对20多年来改革经验教训的总结,源于应对一系列社会矛盾的需要,也标志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2006年对医改的争论更加广泛深入,主要的话题包括宿迁医改评价、医疗体制模式的选择以及“全民医保”的可行性等,这些争论深化了人们对医改的思考,为新方案的出台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借鉴。同时,平价医院、社区医疗以及新农合等改革措施扩大试点为新一轮的医改提供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医疗体制改革困扰着政府;“看病难、看病贵”困扰着百姓。我认为,政府确立的方向和所下的决心将决定医改的前途和命运。医改的关键是体制改革,否则投入再多也无济于事。  相似文献   

12.
读者来信     
刘琼 《中国卫生产业》2009,(6):M0004-M0004
(《中国卫生产业》2009年第5期“医改执行力”) 我同意贵刊的观点:要想使新医改落到实处,关键是要打破利益集团的掣肘、化解尾大不掉的旧有医疗体制,也即,要有强悍的、摧枯拉朽的执行力。但在执行力之外,我觉得还有一点需要补充,那就是政府的公信力。事实上,正因公信力不足,以往一些初衷良好的医改政策都被悬在了半山腰,甚至为不少基层部门所漠视、抵制。希望历史别再重演,让民众在欣慰于“纸面上”的利好同时,能真真切切感受到政府变现医改承诺的决心与诚意。  相似文献   

13.
《健康大视野》2009,(13):46-47
关于神木模式的争论还在进行当中,但是越来越多的地方群众开始感受到新医改政策下所带来的可喜变化。对于他们来说神木也许民阶梦想,但是现在是地方政府推行的政策让他们看到了梦想实现的可能性。而作为百姓福利的掌舵人,地方政府应该看到神木模式的可取之处,只有不断的吸收、借鉴,才有可能取得医改未来的成功。  相似文献   

14.
政府投入被认为是本轮医改的核心问题。没有政府投入,“公益性”和“基本医疗”都无从谈起。《征求意见稿》对此的表述是:“政府卫生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经常性财政支出的增长幅度,使政府卫生投入占经常性财政支出的比重逐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小汤山声音     
《中国卫生产业》2007,(9):57-58
我个人认为“医改”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公益性。在增加政府和老百姓的支付费用之间,我们要选择增加政府比重,要坚持政府主导,以政府为主导,那么国民医疗卫生支出总费用就以政府开支为主体。我对当前“医改”的几个方案的认识就是四个字“讳莫如深”。希望以后“虚放一炮”的现象越来越少。本次小汤山论坛大家共同探索当前医疗改革的热点问题,供政府参考。百家争鸣,思想自由,我期望我们的论坛越办越好。  相似文献   

16.
颜秋雨 《中国卫生》2014,(6):112-112
作为县域医改的“明星”,陕西省子长县的县级公立医院改革通过“政府主导,强化投入,力推医院回归公益”,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与此同时,由于改革的诸多政策未形成统一思路,顶层设计仍不明确,也让基层管理者担心改革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7.
自2006年全国卫生上作会议发出在全国各地(市)建立一批平价医院(平价病房)的号召后.再一次引发了全国医改大讨论:有赞成的、有反对的,也有怀疑的。笔者认为,建平价医院无疑是件大好事.无论是从人道主义出发,还是从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执政为民,尤其是建立和谐社会考虑.各级地方政府都有责任将这一措施落到实处。如何把这件好事办好.首先必须解决一个核心问题:政府的资金投入。一个让许多地市政府(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如何解决政府财力不足的问题(据悉有的城市还向医院借钱给政府机关发工资)?能否找到一种花更少的钱.让更多的弱势人群解决病有所医难题的平价医院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中国卫生》2011,(11):26-26
镇江医改始于1995年,十几年来一直探索“财政投入卫生的方式转变”,即从投入供方(医院)转变为投入需方(病人)。而投入需方在运行机制上表现为,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和医保基金购买一般医疗服务。“购买服务”核心指向是形成竞争机制,激励约束医疗服务的供方,让其主动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服务费用。镇江医改的实践者们设计了一套付费办法。  相似文献   

19.
“神木医改”是我国“新医改方案”实施后最具代表性的地方医疗改革方案,对于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医疗改革模式具有重要指示意义.通过分析,总结“神木医改”的主要意义与经验;指出“神木医改”的不足之处及改进建议,阐述“神木医改”对深化全国医疗改革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实施‘零差率’没那么简单!”岁末年初,很多地方传来这样的声音。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按购进价格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是本轮深化医改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解决我国医药卫生行业一些深层次问题的根本措施之~。原本以为政府按照规定补上差率就可以实施这项措施,但情况并非如此简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