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到人民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我国在基本解决食物“量”的安全的同时,食物“质”的安全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近年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旨在确保食品安全和质量的行动计划,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红心鸭蛋”、“有毒咖啡”、“瘦肉精”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都让“食品安全”成为了2007年以来健康领域最吸引人的话题之一。而且由于缺乏及时权威的声音,各种说法相互矛盾,老百姓往往无所适从。那么,这几年来,我国的食品安全到底是一种什么状况?在最近召开的第40届国际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上,记者就此采访了国际食品添加剂法典委员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陈君石教授。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食品安全问题一直刺激着公众的神经。很多人在网上发出呼吁:“我们能够吃什么为生?”苏丹红事件、福寿螺事件、瘦肉精事件、“大头娃娃”事件……再到最近被广泛关注的“结石娃娃”事件,无一不显示中国的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巨大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3.
食品安全是当前社会关注度极高的问题。问题奶粉、红心鸭蛋、农药残留、瘦肉精、“染色”馒头……一段时间以来,媒体接二连三地爆出的食品安全问题,甚至有消费者惊呼:“我们还能吃什么?”  相似文献   

4.
食品安全,步入信任危机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最热门话题之一了。其实,这种现象并不难理解,有谁不害怕“病从口入”呢?而屡屡出现的食品安全事件也在推波助澜,使人们越来越关注,以至于谈“食”色变,把许多食品列入食谱的“黑名单”。  相似文献   

5.
食品安全问题举国关注,世界各国政府大多将食品安全视为国家公共安全,并纷纷加大监管力度。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尤其是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暴露出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存在漏洞,监管严重缺失等方面的突出问题。迫切要求政府部门吸取历次食品安全事件的教训,充分认识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外食品安全监管经验,建立和完善统一协调、权责明晰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最大限度地保障我国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6.
陈君石 《健康世界》2008,(11):26-27
“总体上国家食品安全的状况还是好的,大部分食品可以安全放心食用,并不是说什么都不能吃了。” “公众大可不必出现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集体性恐慌情绪。”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运行和国际食品贸易竞争,促进我国食品经济纵深发展。然而,食品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不容乐观。从“农田、养殖到餐桌”的整个产业链中潜在的有害因素层出不穷,食源性疾病的危害也在“与时俱进”,日益显现。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国内外多层面的关注。国务院审时度势,对加强全国食品质量安全工作做出了重大决策和部署,把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视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8.
民以食为天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天大的事。食品安全问题关系人民饮食、生命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相似文献   

9.
赵子刚 《职业与健康》2007,23(6):460-461
食品安全问题是关系人民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我国在基本解决温饱即食品量的问题后,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尤其近年来多起恶性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如:用敌敌畏浸泡金华火腿事件,毛发水制造酱油事件,阜阳劣质奶粉事件,重庆火锅石蜡底料事件,山东“掺肥”龙口粉丝事件等,让消费者在警醒之余,对身边食品的安全程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陈剑  陈静 《健康世界》2007,(1):38-42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如果“天”出了问题,我们该怎么办?当食品安全的话题被各大媒体炒得火热;当人们被“吃还是不吃”的问题困扰,当恐慌已经成为普遍心理……本刊记者采访了相关部门的专家,却原来——食品安全已经被误读[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11月1日,2002年的食品安全宣传周将拉开序幕。 民以食为天,2002年的食品安全问题仍然是人们最为关注的焦点。今年,我国食品安全监督体系和市场准入机制进展快速,相比之下,许多消费者却还停留在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原有观念”里。 市场上食品安全的“雷区”仍然存在,但消费者心中对食品安全观念的“误区”也并不少。这种误区中有媒体对有毒食品的渲染,有人们对食品卫生问题自然的忧虑和恐慌,也有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认知程度的局限…… 专家指出:扫除“雷区”,也要当心“误区”。  相似文献   

12.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和联合国相关机构高度重视的热点之一。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确保食品药品安全”、“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立足以质取胜”、“加快培育中国的跨国公司和国际知名品牌”、“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等要求;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7年7月27日“全国质量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指出:食品安全方面问题比较突出,产品质量存在隐患;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李长江局长在这次会议总结讲话也强调:  相似文献   

13.
伴随现代服务业的迅猛发展,商务楼员工的集体用餐安全问题已成为影响一个城市或地区食品安全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作者通过对上海市静安区主要商务楼进驻单位员工集体用餐情况的现状调查和问题剖析,提出“堵疏结合,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对策,旨在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降低食品安全风险,提升城市防范食品安全事故能力。  相似文献   

14.
段梅红 《大众健康》2007,(11):52-55
食品消费是人类的基本消费,是人类生存与繁衍的最为基本的物质基础,而食品又带给人一种无以伦比的美的感受。 许多年前,如果把“食品”与“安全”两个词并列在一起,无非是个卫生问题,而今天,“食品”却与“灾难”二字频频相连,因食物中毒、食品污染而造成的重大损失和危害常见于报端,引起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强烈关注。 食品安全问题似乎从未像今天这样尖锐过。[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铁路旅客对食品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食品安全的态度及行为,为预防旅客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提供更加有效的食品安全宣传方式及食品安全卫生服务工作,保障旅客旅途的食品安全和身体健康。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食品安全知识调查表”在某铁路旅客候车区随机对候车旅客进行不记名式问卷调查。结果旅客在了解食品安全知识的年龄、学历、职业构成中,各年龄组之间、不同文化程度之间、不同职业之间的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被调查旅客关注食品安全重大不良事件者为89.20%;对当前食品安全状况的满意度为55.40%;97.80%的旅客最担心的食品安全问题是“农药、抗生素、重金属、化学剂等有毒有害物质的高残留”;旅客获取食品安全知识的首要途径是电视广播,其次是报刊杂志等平面媒体。结论加强社会和铁路站车的食品安全监管查处和宣传力度,切实保障社会和站车食品安全,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和报刊杂志等平面媒体对食品安全知识、食源性疾病预防知识等进行多频次多渠道的宣传教育,提高旅客自我防范食品安全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近段时间以来,在新闻媒体的报道下,国人目光再一次无可奈何地聚焦食品安全问题,“镉米”一跃成为食品安全的最新代言人。调查显示,我国受重金属污染的耕地面积已达2000万公顷,占全国耕地面积的六分之一,局部地区近五成大米、米制品镉超标,更是让人们直接遭受土壤污染之“痛”。土壤污染严重、农产品质量告急,已是不争的事实。惊人数据背后,还有多少“毒地”在威胁群众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7.
中外食品安全监管比较及中国食品安全体系建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人类生存和健康的第一屏障。关系国计民生。文章试图通过中外食品安全监管之比较,发现我国食品公共安全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借鉴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的先进经验,为建构中闺的有效率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提出若干有意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与生命安全息息相关。但是近年来,像“三鹿奶粉”、“苏丹红事件”、“瘦肉精”等食品安全事件数见不鲜,食品安全问题也一直是社会关注和讨论的焦点话题,本文将分析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并提出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王艳 《健康博览》2009,(6):57-61
“三聚氰胺”、“苏丹红”,一个个有关食品安全名词的“诞生”让人难过;“毒奶粉事件”、“瘦肉精事件”,一次次有关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让人愤慨,食品安全问题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同时,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我们还能吃什么?”已经成为百姓最关心的话题之一。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为什么现在会有这么多的食品安全事件曝光,  相似文献   

20.
当前食品卫生监督执法的难点问题及讨论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2004年,国务院对我国食品安全监督与管理体制作出了重大调整,实行“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食品安全监管方式。在实践新的食品安全监督与管理的过程中,卫生监督机构遇到一些新的问题,如实施“谁许可、谁监管”与“分段监管”的问题,“日常监督”与“食品卫生监督抽检”的问题,“快速检测”与“实验室检验”的问题,、“日常监督”与“查处违法行为”的问题等,有些困惑不解。本着调查研究问题的意图,作者就这些难点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与同行共同学习,以期更好地开展食品卫生监督执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