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公立医疗机构落实公益性,必须实现医药分开。这里所说的医药分开,不是门诊药房脱离医疗机构的“医药分家”,也不是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的“药房托管”,而是时任卫生部党组书记高强在2009年全国卫生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医药分开政策的论述。高强在题为《认清形势,坚定信心,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报告中指出,“近几年来,中央多次提出了医药分开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药房托管是基于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公立医院药品经营方式,与医药分开的政策目标大相径庭。实现医药分开没有捷径可走,不能一包了之。将药房托管作为医药分开的路径选择,医药分开改革将走进误区。  相似文献   

3.
医药分开的路径设计,应充分体现医药分开的政策内涵,确保医院运行、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与包括医用耗材在内的药品销售之间的不正当利益链条能够被彻底切断。长期以来,我国对医药分开的路径探索主要集中在机构上分开和经济上分开两个方面。机构上分开又称“医药分家”,  相似文献   

4.
近期,国家商务部联合发改委、财政部、卫计委、人社部、国家药监总局发布了《关于落实2014年度医改重点任务提升药品流通服务水平和效率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到的"采取多种方式推进医药分开"再次引发了业界关注。这份6部委发出的通知提出:逐步形成医师负责门诊诊断,患者凭处方到医疗机构或零售药店自主购药的新模式,并确保医疗机构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开具和调剂处方,保障患者的处方知情权和购药选择权。  相似文献   

5.
《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出:“实行医药收支分开管理,探索有效方式逐步改革以药补医机制。通过实行药品购销差别加价、设立药事服务费等多种方式逐步改革或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同时采取适当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增加政府投入、改革支付方式等措施完善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由此可见,“医药分开”是指“医药收支分开管理”,而非大众及某些专家所认为的“医药分家”——将医院门诊药房迁出或交由他人独立经营。不过,是否这样理解和定义还有待医豉决策部门明确。  相似文献   

6.
药价虚高和不合理用药是老百姓看病贵的主要原因。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医药分开作为一项重要的改革举措被寄予厚望,如何实现医药分开也成为医疗机构和各地卫生行政部门桌面上的重要课题。目前社会上关于医药分开的讨论存在两个普遍的误区,如果不能及时纠正,这项政策的执行必然会走上歧途。  相似文献   

7.
认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政策的操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医药分开核算、分别管理这项政策在国务院《关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试点意见》中就提出来了,在《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中,又作为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14项内容之一,如何做好此项工作是当前卫生经济工作者应探索的一项重要课题。针对这一政策如何操作,笔者在此谈点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8.
芜湖事件回放 今年1月1日,安徽省芜湖市医疗机构药品管理中心挂牌成立。该中心制定出全市基本用药目录,在网上招标采购各医院所用药品,配送各个医院,将医院药房人员人事、工资关系划转药管中心。这场改革被当地业界视为“医药分开”。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决医院补偿机制不合理、医院以药养医等现象,2000年,国务院批转下发了《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相关部门联合出台了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卫生事业补助政策、税收政策、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和病人选医生等9个配套文件。针对目前不合理的医院补偿机制,国家实行了医药分开管理,切断医疗机构和药品营销之间的直接经济利益联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卫生》2012,(4):35-35
进行医药分开改革,首先要明确医药分开的政策内涵,说清楚什么是医药分开。几年来,不同政府部门、利益集团对医药分开各说各话,争论的焦点集中在分业还是分开管理上。医药分业是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药事管理制度,强调医师拥有处方权,药师拥有发药调剂权,  相似文献   

11.
《中国卫生》2012,(5):47-47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医药分开和药品集中采购是两条道上跑的车,不是一回事,应当由不同的部门分管,分别进行政策设计,按照不同的路径推进。但是,如果我们能够认同现阶段的医药分开不是分业而是分开管理,分开管理的实现路径是经济上分开而不是机构上分开,医药分开和药品集中采购就会成为两列平行运行、驶向同一终点站的列车。如同一个硬币的两个面一样,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进一步明确医药分开政策目的及策略。方法采用文献回顾性研究法,对医药利益链条及其形成原因、解决策略进行系统性地总结和分析。结果现有研究一是认为医疗服务提供方拥有垄断地位造成利益链条存在,因而提出消除垄断;二是认为扭曲的"白色"或不良的"灰色"激励机制造成利益链条存在,因而提出完善"白色"或消除"灰色"激励机制的综合策略。结论医药利益链条产生更深层次的原因是,非营利性的公立医疗机构不合理地追求经济利益,医生采用不合理方式追求部分合理经济利益。因此,医药分开目的应是让公立医疗机构真正成为非营利机构,使医生依靠技术获得合理的经济回报,让公立医疗机构、医生、政府、患者、药品企业及流通商间激励相容。建议采用外部补偿和内部薪酬制度为重点的综合改革策略,形成各利益相关方激励相容的良好局面,自然消除公立医疗机构、医生与药品销售企业之间的利益链条。  相似文献   

13.
本文围绕什么是医药分开和如何实现医药分开进行探讨,提出医药分开的核心是切断公立医院、医生与药品之间的利益纽带;取消药品加成不等于医药分开,但它是医药分开的必要措施,且现阶段取消药品加成对于打破我国公立医院改革的僵局而言有重要意义;“医”和“药”的真正分开不仅要在补偿机制上下功夫,还需要同步推进药品价格形成机制、公立医院监管考核机制和运行机制等方面的综合改革。  相似文献   

14.
药品交易平台能够保障药品交易双方的安全、诚信问题,并且能够减低药费。中国不同地区如重庆、广东等地进行了试点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仍存在较大的缺陷。该文基于医药分开的业界趋势,设计新型药品交易平台。该平台整合了药品交易、信息共享、医保支付三大平台,能够从根本上消除交易中的灰色行为,大幅降低药品费用。  相似文献   

15.
李宪法 《中国卫生》2008,(12):74-77
2000年以来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医药分开进行了积极探索,但始终未能达到既定政策目标。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医药分开的政策制定陷入了以下两个误区:一是将“医药分家”作为医药分开的实现路径。实践证明,在以社区卫生服务为主体的新型城市医疗服务体系建立之前,实行以门诊药房脱离医院为主要内容的所谓“医药分家”完全不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6.
实行医药分开的必要性与现实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健伟 《卫生软科学》2011,25(10):680-682
目前我国医疗机构药品价格虚高,其主要原因与医药体系不完善这个大背景分不开。医药分开作为“新医改”下的发展方向,有其必要性,对减少医院浪费、改善医疗服务、解决药品流通秩序混乱问题有良性效应。但是,实行医药分开还存在现实困境,在医院运营、药品质量与安全以及医药利益链等方面还需要思考,针对以上问题,讨论了处理医药分开现实困境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医药分开”是新医改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国内多个地方开始了“医药分开”的试点,其中安徽省芜湖市的改革被认为是成本最高、最彻底的改革模式。但是据芜湖市卫生局介绍,即便如此,仍然没有杜绝医药购销领域的商业贿赂。前不久,该市就发生了几起“高危药品”事件。  相似文献   

18.
《中国卫生》2012,(6):39-39
机构上分开是一个政策构想,是否可行尚待医改实践的检验。与机构上分开不同。经济上分开来自医改实践,已经在上海市闵行区的公立医疗机构药品管理改革实践中形成了清晰的路径和实现方式。2009年,已运行三年的闵行区公立医疗机构药品管理改革进一步深化,由过去的联合遴选、收支分离向供应链合作转变,形成了公立医院医药分开管理、在经济上实现医药分开的“闵行样本”。  相似文献   

19.
对医药分开与取消药品加成政策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推进医药分开,积极探索多种有效方式,逐步改革以药补医机制。通过实行药品购销差别加价、设立药事服务类等多种方式逐步改革或取消药品加成政策。本文仅就医药公开、取消药品加成政策的预想效果,对医疗机构的影响和补偿办法等有关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0.
所谓医药分家,是指医院将药房从医疗机构中剥离,使其成为独立经营、独立核算的经济实体,医生开出处方后,患者自行到零售药店购买。我国新医改方案中提出“探索公立医院门诊药房改制为零售药店等医药分开的有效途径”。目前少数国家实施了医药分家这种模式,在我国医疗市场上,医药分家是否能解决看病贵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