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医药通报》2011,(4):5-5
立秋是进入秋季的初始,《管子》中记载:"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在秋季养生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此乃古人对四时调摄之宗旨,告诫人们,顺应四时养生要知道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要想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就要顺应之,遵循之。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循渐进的过程,立秋的气候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也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秋季的到来,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气候由热转凉。秋季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如果不加强保健,很容易出现健康的"多事之秋"。那么秋季如何养生?养生又该注意些什么呢?为此,我们采访了空军总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张文龙。连日来,不少人出现了皮肤发紧,口干舌燥,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或者大便秘结等症状,其实这些症状并不是一般的上火,而是"秋燥"。  相似文献   

3.
正中医学中的长夏,涵盖了小暑、大暑、立秋、处暑四个节气,气候特征为湿热蒸腾。八月份,处于夏秋之交,暑气逐渐消退,但暑湿仍盛,还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秋凉,晴天下午的炎热亦不亚于暑夏之季,也就是人们常讲的"秋老虎,毒如虎"。处暑节气正是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所以此时养生保健应祛暑化湿和滋阴润燥并重,下面介绍一下夏秋之交的长夏如何养  相似文献   

4.
白钰 《气功》2010,(10):868-871
秋季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气候由热转寒,即“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初人秋令,天气仍然很热,但晚间已逐渐凉爽,日夜温差较大.所以有“立秋早晚凉’’之说。  相似文献   

5.
<正>中医认为受四时之气的影响,人体的气血阴阳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万物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人体其实也在顺应着四时生、长、收、藏的规律,这就是中医著名的基础理论——"天人相应"的整体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立秋已过,天气转凉,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秋季是自然界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也是人体阴阳消长的关键时期。因此,秋季正是人体最适宜进补的时节,人们可以根据这一节气的特点进行科学  相似文献   

6.
正"三伏不到秋来到",不等秋天真正到来,立秋先到了。立秋过后,白天虽然依然炎热,但至少是即将从暑热天气走出来。天气开始逐渐转凉,早晚温差开始变大。这时,自然万物也进入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的阶段。所以立秋是大自然由阳盛渐变为阴盛的转折点。此时,人体的阴阳代谢自然也进入到了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人们经过一个夏天的暑热熏蒸,必然消耗大量的体力和精力,所以有句俗话说:"入夏无病三分虚。"入秋后,很  相似文献   

7.
秋季,始于农历立秋,止于立冬,包括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六个节气,并以中间的秋分为季节气候的转变环节,《管子》中记载:“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从秋季的气候特点看,初秋由于盛夏余热末消,秋阳肆虐,气温较高,故有“秋老虎”之说,但白露之后,北方寒气逐渐南下,由热转寒,早晚温差大,万物随寒气增逐渐萧落,此时,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人体的生理活动要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从“夏长”到“秋收”的阴阳变化,人体的阳气随之内收,因此,秋季养生必须注意保养内存之阳气,凡精神、起居、饮食、运动等养生皆不能离开”养收“这一原则。精…  相似文献   

8.
因时制宜与老年保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与自然密切相关,早在<灵枢>中就有"人与天地相应也"之说.自然界四时气候的变化,使万物形成了生、长、收、藏的自然规律,且无时无刻都在影响人体,因此,人体的一切生命活动都必须顺应四时阴阳消长、转化的客观规律,否则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三.收获在秋,积累健康秋季万物成熟,果实累累,正是收获的季节。但是气温由热转寒,早晚温差较大。此时,阳气渐收,阳气渐长,人体的生理活动也适应自然环境的变化,机体的阳气随之内收,因此,秋季养生必须注意保养内存的阴气,也就是中医所说的“秋冬养阴”,以适应自然界阴气渐生而旺  相似文献   

10.
中医养生学的一大特色是“天人相应,顺应自然”,要求养生者顺应四时阴阳的变化,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念。春夏两季,天气由寒转暖,由暖转暑,是人体阳气生长之时,故应以调养阳气为主;秋冬两季,气候逐渐变凉,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故应以保养阴精为主。就春天养生而言,应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  相似文献   

11.
傅睿 《气功》2009,(4):302-303
中医养生学的一大特色是“天人相应,顺应自然”,要求养生者顺应四时阴阳的变化,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念。春夏两季,天气由寒转暖,由暖转暑,是人体阳气生长之时,故应以调养阳气为主;秋冬两季,气候逐渐变凉,是人体阳气收敛,阴精潜藏于内之时,故应以保养阴精为主。就春天养生而言,应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  相似文献   

12.
1 "万病一元论"-太极命门理论初探 <黄帝内经·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杀生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经文提出一个很重要的概念-阴阳.把"阴阳"二字提高到"天地之道"的层次,说阴阳是"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杀生之本始,神明之府".紧接着又说:"治病必求于本",意思是说:阴阳就是病的根本.就是致病的最最直接最根本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正>冬病夏治是以《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为理论依据的一种治疗方法。根据阴阳学说,在一年的节气变化中,"冬至"与"夏至"是阴阳转化的两个关键节点。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从冬至开始,阳气逐渐复生,阴气逐渐消退,到夏至,阳气的盛复达到了顶点,同时阴气的消退也趋于最低;从夏至开始,阴气逐渐复生,阳气逐渐消退,到冬至,  相似文献   

14.
学习针灸需熟记经脉循行、俞穴位置及取穴方法,掌握针术,灸术,灵活辨证,准确运用针灸施治准则和配穴原则。一、经脉循行应按中医理论特点记“人生有形,不外阴阳”。阴阳消长是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如四季气候的变化,由冬至春至夏,即气候由寒至热,是一个“阴消阳长”的过程;由夏至秋至冬,即气候由热至寒,是一个“阳消阴长”的过程。按此规律循环无端,才能生长、收藏,维  相似文献   

15.
寒露Cold dew寒露:10月8日,寒露是热与冷交替季节的开始。史书记载“斗指寒甲为寒露,斯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露气寒冷,将凝结也。“由于寒露的到来,气候由热转寒,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这是热与冷交替的季节。在自然界中,阴阳之气开始转变,阳气渐  相似文献   

16.
论中医心理学的阴阳睡梦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克勤 《世界中医药》2007,2(5):272-273
在"天人合一"、"形神合一"生命观及"心主神明"一元论思想指导下,运用阴阳学说阐释睡眠与梦的理论,强调脏腑气血的阴阳变化是睡梦形成的物质基础.寤寐的交替过程,就是卫阳之气由阳入阴及由阴出阳的过程.正因寤寐之理本于阴阳,所以生活起居法于阴阳,才有利于心身健康;寤寐失常调于阴阳,才堪称为治疗大法.睡中梦境,也与脏腑阴阳盛衰密切相关,据此可作为疾病脏腑阴阳虚实辨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小儿自出生之后,就开始了自身的阴阳平衡,其阴阳平衡是阳气占主导地位的阴阳平衡。"少阳为枢"是"少阳学说"的理论核心,用"少阳为枢"来解释小儿不断枢转、变化的"阴阳平衡"十分恰当。随着"阳生阴长",新的阴阳平衡不断取代旧的阴阳平衡,构成了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基本生理特点。同时,该理论也可解释小儿"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的病理特点。因此,少阳学说可以涵盖"纯阳学说"和"稚阴稚阳学说"。  相似文献   

18.
中医理论体系是从整体出发,运用辨证的理论,以鉴别病情,推断病情,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在许多方面都体现出唯物辨证法的思想内涵.中医认为阴阳的对立统一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本原因.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日:"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并进一步指出,动静相召,上下相临,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  相似文献   

19.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这是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诗句,非常形象地描写了秋天的美景。秋季是收获的季节,很多果实都在此时成熟。对于咱们人体也是一样,同样也是收获的季节。从春天的养生到夏天的养长到秋天的养收,人体内的阴阳同样经历了生长收这样一个过程。传统秋季是从立秋开始,  相似文献   

20.
阴阳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重要内容之一,对中医学各个学科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现就阴阳理论中"一分为三"的观点在中医学中应用的一些体会阐述如下.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范畴.古人为说明事物普遍存在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创立了阴阳理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日:"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古人认为阴阳理论是中医学的基石,所有对涉及到人体生理结构组成上的性质分类,最后都是用阴阳的方法进行分类.比如,脏腑、气血、上下、内外、表里以及气味的升降沉浮,脉学的划分和认识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