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两种试剂检测抗-HCV在丙型肝炎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提高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检出率和检测结果的准确率。方法应用两个厂家抗-HCV ELISA试剂(试剂①、②)检测本院2006年1~12月间2516份输血、手术前住院患者血清标本。再将试剂①、②均阳性的血清标本28份、仅试剂①阳性的15份和仅试剂②阳性的17份血清标本进行HCV RNA RT—PCR荧光定量检测。结果试剂①、②抗-HCV均阳性28份标本的RT—PCR结果均阳性,仅试剂①抗-HCV阳性的15份标本中2份阳性,试剂②抗-HCV阳性的17份标本中3份阳性;仅试剂①或②抗-HCV阳性的32份血清标本中,HCV RNA RT—PCR检测阳性率为15.63%。结论采用双试剂检测能提高抗-HCV的检出率和结果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丙型肝炎病毒(HCV)胶体金法检测无偿献血者,并与抗-HCV ELISA法比较。方法对2008年1月~2009年12月的5830例无偿献血者,先应用HCV胶体金试纸条检测,再分别用试剂1、试剂2两种抗-HCV ELISA试剂进行常规初检、复检。对HCV胶体金法阳性的标本、试剂1初检、试剂2复检阳性的标本,再进行HCV RNA RT-PCR荧光定量检测。结果在被检测的5830份标本中,HCV胶体金法阳性有11份,抗-HCV ELISA试剂1初检阳性12份、试剂2复检阳性13份;其中初检、复检均阳性的11份,仅初检阳性1份和仅复检阳性2份,HCV RNA RT-PCR荧光定量检测阳性11份。结论本组检验HCV胶体金法与HCV RNA RT-PCR荧光定量法结果符合率为100.0%,HCV胶体金试纸法假阳性率低,操作简便、快速,适合无偿献血者抗-HCV筛选。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ELISA法检测抗-HCV和荧光PCR法检测HCV RNA的效果,分析荧光PCR法在血站开展的必要性,为临床输血安全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2013年5月1日~2014年4月31日采集的149 200份无偿献血者标本进行HCV的检测。结果 ELISA法检测抗-HCV阳性标本610例,阴性标本148590例,610例阳性标本中用荧光PCR检测出HCV RNA阳性490例,占80.32%,148 590份抗-HCV阴性标本中HCV RNA阳性298例,占0.2%。结论用ELISA法检测抗-HCV,去除抗-HCV阳性血液,在此基础上对抗-HCV阴性血液加做HCV RNA核酸检测可以确保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4.
目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HCVcAg)。方法对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的2 523份输血、手术前住院患者血清标本进行抗-HCV初、复检检测。将初、复检均阳性的其中10份、仅初检阳性的15份和仅复检阳性的17份血清标本分别采用ELISA检测HCVcAg和采用RT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HCV。结果 ELISA检测HCVcAg阳性结果为4份(40%)。32份仅初检或复检抗-HCV阳性标本采用ELISA检测HCVcAg阳性6份,阳性率为18.75%。采用RT-PCR荧光定量检测HCV 10份初、复检抗-HCV均阳性的血清标本结果均为阳性,32份仅初检或复检抗-HCV阳性标本采用RT-PCR荧光定量检测HCV阳性5份,阳性率为15.63%。结论 HCVcAg的敏感性与RT-PCR荧光定量检测HCV类似,能对HCV的感染作出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5.
实时荧光定量PCR筛查献血者HCVRNA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比较核酸扩增技术(NAT)和血清学酶联免疫试验(ELISA)对献血者丙型肝炎病毒(HCV)筛查的符合率。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ELISA初、复检抗-HCV均为阳性的献血者血浆和抗-HCV阳性的丙型肝炎患者血浆作HCV RNA检测。结果①36例初、复检抗-HCV均为阳性的献血者血浆为HCV RNA13例阳性,答合率36.11%,31例抗-HCV阳性的丙型肝炎患者血浆的HCV RNA检测为24例阳性,符合率77.42%,两者符合率有显著性差异(χ2=11·49,P<0·005);②前述37例HCV RNA阳性血浆分别与23份初、复检抗-HCV和HCV RNA均为阴性的血浆混合后HCV RNA检测仍为阳性。且其中1例阳性血浆用上述阴性血浆100倍稀释后检测仍为阳性;③70,000例沈阳地区初、复检抗-HCV阴性献血者血浆样本NAT混合法筛查均为阴性。结论NAT可作为血清学ELISA法的补充用于对献血者血液HCV的常规筛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 应用HBsAg,HCV抗体和HIV-1/2抗体胶体金试剂在急诊手术患儿输血前的检测,并与HBsAg,HCV抗体和HIV-1/2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技术(ELISA法)进行比较.方法 对该院2009年8月~2010年3月的1 036例急诊手术患儿,先用胶体金试剂分别检测HBsAg,HCV抗体和HIV-1/2抗体,再用ELISA法分别检测HBsAg,HCV抗体和HIV-1/2抗体,比较两种方法的结果符合率.结果 1 036份标本中HBsAg,HCV抗体和HIV-1/2抗体胶体金试剂检测阴性分别为1 031份、1 034份和1 035份,ELISA法检测阴性分别为1 033份、1 035份和1 034份.HBsAg和HCV抗体胶体金法与ELISA法检测阴性符合率均为100%;HIV-1/2抗体胶体金法与ELISA法检测阴性符合率为99.9%.结论 HBsAg,HCV抗体和HIV-1/2抗体胶体金试纸法与ELISA法检测阴性符合率高,操作简便、快速,适合急诊手术患者输血前的筛选.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胶体金法在急诊手术和输血中患者感染因子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对急诊手术和输血中患者在急诊手术和输血前先用胶体金法进行HbsAg、抗-HCV、抗-HIV及梅毒抗体快速筛查,后再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对两法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2445份被检测标本,胶体金法检出阳性284例,其中HbsAg阳性201例、抗HCV阳性33例、抗HIV阳性5例、梅毒抗体阳性46例;ELISA法检出阳性295例,其中HbsAg阳性217例、抗HCV阳性36例、抗HIV阳性3例、梅毒抗体阳性39例,两法阳性符合率达96.3%,两项阳性和阴性结果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急诊手术和输血时,用胶体金法对患者进行感染因子的快速筛查,有利于临床及时对患者履行告知义务、指导治疗和作好防护,降低医疗纠纷和医院感染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8.
抗-HCV阳性献血者血清HCV RNA水平与ALT活性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抗-HCV阳性献血者血清HCV RNA含量与ALT活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ELISA法检测抗-HCV,阳性标本用荧光PCR试剂盒测定HCV RNA,分析标本ALT活性与HCV RNA水平的关系。结果 60份抗-HCV阳性标本经PCR检测后有27份标本含有HCV RNA,HCV RNA拷贝量与ALT活性呈正相关,且标本的HCV RNA含量越多,ALT活性也越高(P<0.01)。结论 献血者中筛查ALT并结合PCR技术,能减少HCV经血传播的危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江苏地区献血者感染的HCV基因型及亚型。方法收集2013年来自江苏省血液中心ELISA双试剂检测抗-HCV阳性献血者血清标本,使用HCV核酸定量检测试剂盒检测HCV RNA载量;同时使用RNA提取试剂提取HCV RNA,反转录PCR法扩增HCV Core区基因片段,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利用进化树分析基因型和亚型。结果 2013年抗-HCV阳性标本139例(0.20%),其中64例抗-HCV阳性血清标本经荧光定量检测,RNA阴性30份,阳性34份。经巢式PCR扩增能够分型的标本24份,包括1a(71.7%)、1b(7.5%)、2a(7.5%)和3b(1.9%)3种基因型和4种亚型。年龄偏大(35岁)以及男性的HCV RNA阳性标本的病毒滴度与抗-HCV水平(S/CO值)都高于RNA阴性标本,并且存在性别差异,但年龄间无差异。结论江苏无偿献血者感染的HCV基因型以1型为主,其中1b为优势基因亚型。病毒血症献血者的HCV抗体水平显著升高,HCV RNA在自然感染进程中的变化有待通过进一步随访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荧光定量PCR检测HCV—RNA和ELISA检测抗-HCV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血站开展HCVRNA检测的必要性。方法对48份抗-HCV阳性标本(s/co≥1)、19份抗-HCV灰区可疑标本(0.8≤s/co〈1)及1000份抗-HCV阴性标本(s/co〈0.8)进行FQ—PCR检测。结果三类标本HCV RNA阳性数分别为30例、5例、2例。结论在ELISA检测抗-HCV基础上加做HCV RNA核酸检测,有助于保证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HCV胶体金法与ELISA法用于输血前检查丙型肝炎抗体检测的应用效果比较。方法:分别采用ELISA法和胶体金法对我院576名受血者的血清样本进行HCV-抗体检测,对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效果及检测用时及成本预算进行综合比较。结果:ELISA法阳性检测率高于胶体金法,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胶体金法和ELISA检测为阳性的血清样本再使用RT—PCP.荧光定量法检测,胶体金法的检测符合率达到100%,显著高于ELISA法(P〈0.05);胶体金检测法所需检测时间短且检测所需成本更低。结论:与ELISA法比较,胶体金法用于检测丙型肝炎病毒的假阳性率更低,操作更方便,成本花费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进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试剂在血液筛查中的效果及与国产试剂、重组免疫印迹试验(RIBA)确证检测的相关性。方法用RIBA确证试剂及国内销量前2名的国产抗HCV ELISA试剂对56例进口抗HCV ELISA试剂检测呈反应性的标本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56例标本经RIBA确证结果为阳性12例,不确定18例,阴性26例。3种试剂均为反应性的9例标本中,确证阳性7例,不确定1例,阴性1例。结论目前市售的丙型肝炎ELISA试剂均存在较大的生物学假阳性,不同试剂间检测结果仍存在一定差异。为确保输血安全,建议有条件的采供血机构实验室抗HCV检测时以国产和进口试剂联合检测为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丙型肝炎患者早期诊断中丙型肝炎病毒抗体联合丙型肝炎病毒核酸(HCV RNA)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16例鼓楼医院住院及门诊丙型肝炎患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测定HCV RN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金标法测 HCV抗体、速率法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结果116例丙型肝炎患者中,ELISA HCV抗体阳性97例(占83.6%),HCV RNA阳性85例(占73.3%),HCV 金标阳性77例(占66.4%),ALT阳性69例(占59.5%),HCV抗体和 HCV RNA联合检测总阳性率(指任-指标阳性即为阳性)为100.0%。结论 HCV抗体和HCV RNA联合检测扩大了丙型肝炎检测范围,降低了丙型肝炎的漏诊率,有利于丙型肝炎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法对ELISA法和胶体金法梅毒血清学检测试剂的临床适用性进行评价。方法收集6 291例临床手术前或输血前住院患者的血清标本,采用ELISA法(试剂A、试剂B)和金标法分别进行初筛检测,初筛阳性或弱阳性标本用TPPA法做确证试验。结果血清标本6 291份中,试剂A、试剂B、金标法检测阳性分别为66、64、56份,金标法阳性检出率与试剂A、B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阳性标本经TPPA确证为66份,其中试剂A、试剂B阳性均为61份,金标法为56份。试剂A检测为阳性的5份标本及试剂B检测为阳性的3份标本,经TPPA确证为阳性的分别为3、2份,金标法灵敏度与试剂A、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LISA法灵敏度高,易实现自动化酶联免疫分析,适合临床手术前或输血前患者标本的筛查,金标法灵敏度低,但特异度高,方法简捷,适用于大规模健康体检及急诊手术前的初筛试验。为避免医疗纠纷,对ELISA法和金标法阳性的标本应用TPPA法来确诊。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评价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梅毒螺旋体抗体(TP抗体)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HIV抗体)胶体金联合检测试剂的检测灵敏性、特异性和重复性,以及应用于献血筛查的意义.方法 采用胶体金联合检测试剂分别对2 250份正常献血者血液标本、85份HBsAg阳性标本,78份TP抗体阳性标本和62份HIV抗体阳性标本进行检测,并与参比试剂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胶体金联合检测试剂与TP抗体参比试剂的总符合率、灵敏度(阳性符合率)和特异性(阴性符合率)分别为99.87%,100%和99.87%;与HBsAg参比试剂的总符合率、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99.82%,94.74%和99.87%,与HIV抗体参比试剂的总符合率和特异性为100%,各项检测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36,P>0.05;χ2=0.09,P>0.05;χ2=0.08,P>0.05).胶体金联合检测试剂实验重复性阳性符合率为100%.结论 胶体金联合检测试剂具有反应速度快,操作更加简单和快捷、灵敏度高、特异性和重复性好,适用于献血前血液筛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同数量混合血清样本丙肝病毒核酸(HCV RNA)检测在拟输血手术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单份血清样本抗-HCV,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olymerase chin reaction,PCR)检测单份血清样本、...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探讨抗.HCV联合HCV-RNA检测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HCV感染早期诊断中的意义,以期获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HCV感染早期诊断的可靠方法。方法选择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透析中心183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国产和进口HCV抗体试剂盒检测抗-HCV,使用TMA法定性检测HCV—RNA,荧光定量PCR法定量检测HCV-RNA,比较不同产品及诊断方法对HCV的检出率,评价ALT变化与HCV—RNA载量的关系,评价抗-HCVS/CO值与HCV-RNA载量的关系。结果国产和进口试剂检测抗-HCV的检出率均为7.1%(P=1.000);TMA法定性检测HCV—RNA的检出率为8。7%,免疫荧光定量PCR法的检出率为5.5%,但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7.537,P=0.000);HCV-RNA定性检测比检测抗.HCV的检出率高,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1.531,P=0.000);联合抗-HCV和HCV-RNA定性检测结果HCV阳性共19例,检出率为10.4%,与单独检测抗.HCV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但与单独定性检测HCV—RN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0)。HCV.RNA的载量和ALT的变化无相关性(r=0.189,P=0.536);抗-HCV初筛的S/CO值与HCV—RNA载量无相关性(r=0.174,P=0.569)。结论HCV.RNA定性检测较抗.HCV检测能缩短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HCV感染检出的窗口期,有利于早期诊断。HCV—RNA定性检测能较临床现行的HCV.RNA免疫荧光定量检测显著提高HCV感染的检出率。联合抗-HCV和TMA法定性检测HCV—RNA既能缩短HCV感染的“窗口期”,也能显著提高HCV感染的检出率,可避免漏检处于血清转换期或慢性病毒携带或既往感染的“隐性”患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ALT的变化和HCV载量无明显相关性,在血液透析患者中辅助早期诊断HCV感染的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