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欣 《家庭医学》2013,(11):52-53
烧烫伤的预防 烧烫伤是意外伤,很多情况下都是违反操作规程、违章作业或是不正确地处理意外事故时造成的,因此烧烫伤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防范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广州市中小学生烧烫伤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广州市区县中小学按性别、班级1∶1配对原则,选择428对烧烫伤病例和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广州市中小学生烧烫伤发生主要部位是上肢(57.9%),主要发生地点是家中(58.2%).51.0%烧烫伤是热水导致的;43.9%的烧烫伤需要医疗单位处理;7.7%伤后留下后遗症(活动不如往常、功能受限、致残).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住宿生(OR=2.47)、母亲年龄大(OR=1.03)、非核心家庭(OR=1.25~1.84)等是烧烫伤发生的影响因素.独生子女(OR=0.60)、睡眠时间充足(OR=0.84)、学习成绩好(OR=0.85)、母亲高学历是烧烫伤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 广州市中小学生发生烧烫伤部位以上肢为主,家中是发生烧烫伤的主要场所.  相似文献   

3.
曾珊 《健康博览》2016,(2):31-31
孩子好奇又好动,家长一时疏忽,就有可能出现被开水、燃气灶等热源烧烫伤的伤害。那么,在及时送医院之前,家长应该如何更好地做好烧烫伤的应急处理呢?烧烫伤的程度不同,采取的救护措施也不同。  相似文献   

4.
正孩子好奇又好动,家长一时疏忽,就有可能出现被开水、燃气灶等热源烧烫伤的伤害。那么,在及时送医院之前,家长应该如何更好地做好烧烫伤的应急处理呢?烧烫伤的程度不同,采取的救护措施也不同。一度烧烫伤烫伤只损伤皮肤表层,局部轻度红肿、无水泡、疼痛明显,应立即将伤处浸在凉水中进行"冷却治疗",它有起到降温止痛、减轻余热损伤和肿胀、防止起泡等作用。如  相似文献   

5.
<正>夏季是烧烫伤的高发季节,因为天气炎热,人们衣服穿得少,皮肤外露多。在医院收治的烧烫伤患者中,10岁以下的儿童占到一半,特别是3岁~4岁的儿童。这些孩子自我保护能力差,对大人的模仿力又很强,好奇心也强,如果家长稍有疏忽,极容易发生危险。孩子的烧烫伤多数时候发生在家里,家长们一看孩子烫伤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其实烧烫伤早期的处理非常简单,而且也很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遵义市农村学龄儿童烧烫伤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儿童烧烫伤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遵义市凤冈县2所小学和1所中学共465名儿童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近一年烧烫伤情况,运用单、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其烧烫伤影响因素。结果烧烫伤发生率为8.82%,36.6%是热水和热油导致,发生部位主要是手掌/手臂(53.7%),主要发生地是家中(75.6%),发生季节主要是夏季(46.3%)。多因素分析显示,男童发生烧烫伤的危险性较女童高(OR=5.38)、独生子女(OR=11.05)、留守儿童(OR=8.61)等是儿童发生烧烫伤的危险因素。学习成绩好(OR=0.45)、懂得烧烫伤正确处理方法(OR=0.83)等是烧烫伤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遵义市农村儿童烧烫伤发生率较高,应加强烧烫伤知识普及,关爱留守儿童,以降低其烧烫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周士文 《智慧健康》2023,(12):26-30
日常生活中,人们可能会在做饭时不慎将热油溅在身上,或是在端水时被热开水烫到,总之,烧烫伤的隐患存在于生活的各个细节中。而对于许多并不严重的烧烫伤,人们往往选择在家自行处理,但处理方式不当则极有可能造成二次伤害,甚至永久性地留下疤痕。本文主要讲述有关烧烫伤的十大常见处理误区,并阐述了正确的处理方法,希望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经验与指导,防止在发生烧烫伤意外后因操作不当而引起二次伤害。  相似文献   

8.
探讨黔北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烧烫伤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从家长和儿童层面制定预防儿童烧烫伤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黔北地区抽取留守儿童508名,留守儿童家庭196户,采用自制烧烫伤问卷进行调查,运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留守儿童烧烫伤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留守儿童家长烧烫伤认知得分影响因素.结果 留守儿童烧烫伤报告率为12.20% (62/508),留守女童与烧烫伤发生呈正相关(OR=1.81),父母外出务工年限>5年和烧烫伤相关知识得分越高与儿童烧烫伤发生呈负相关(OR值分别为0.23,0.38)(P值均<0.05).留守儿童主要监护人烧烫伤认知得分≥60分的仅占64.80%,主要监护人年龄、未成年子女数和是否知晓非故意伤害是烧烫伤认知得分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 黔北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烧烫伤报告率较高,家长烧烫伤认知水平偏低.应加强烧烫伤知识普及,关爱留守儿童,降低烧烫伤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健康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评价的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正确的行为和观念的活动,从而改变不良认识,促进患者的身心健康。针对小儿烧伤常见的原因、地点、烧伤预防措施、烧伤后家庭急救处理方法等开展健康教育,目的是普及小儿烧烫伤知识,引起家长的重视,提高小儿看护者的烧伤安全防护意识,减少烧烫伤的发生,同时提高烧伤的急救处理能力,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甘肃省伤害监测0~5岁儿童烧烫伤病例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为防控儿童烧烫伤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6—2020年甘肃省伤害监测系统报告的0~5岁儿童烧烫伤病例,描述其流行病学特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2016—2020年甘肃省伤害监测0~5岁儿童伤害报告病例中烧烫伤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共收集2016—2020年0~5岁儿童烧烫伤病例3444例,男女童性别比为1.43∶1。96.98%的儿童烧烫伤发生在家中。伤害部位以多部位为主(32.03%),其次为上肢(22.68%)和下肢(21.31%)。伤害程度以轻度(46.81%)和中度为主(41.90%)。烧烫伤结局以处理后离院为主(59.79%)。烧烫伤与非烧烫伤儿童在年龄、伤害发生时间、地点上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为1~岁(OR=2.009,95%CI:1.595~2.532)、3~岁(OR=2.229,95%CI:2.041~2.434),伤害发生时间为12:00~(OR=1.405,95%CI:1.259~1.568)、18:00...  相似文献   

11.
1960例老年人烧伤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老年烧烫伤流行病学特征,以防止或减少老年烧烫伤的发生。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了自1991年1月至1999年12月,9年期间,本院收治1960例60岁以上患者的烧烫伤发病趋势,好发季节,致伤因素,受伤时身体健康状况及病情特点。结果:老年发生率烧烫伤有逐年递增趋势,1991年老年烧伤发生率占总烧伤患者的2.4%,而1999年则上升至9.18%。老年的烧烫伤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其中冬夏二季为偏高。发生烧烫伤的原因以生活意外为主,占93.88%。71.69%的老年人体身存在的各种疾患引起肢体活动不便和感觉缺失,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烧烫伤的发生。老年烧烫伤的病情特点是:创面多为深度、反应重、病程长,容易引发其它疾病或加重原有疾病。结论:随着老年人群逐步增加,烧烫伤发生率也增高,应采取有效防范措施,防止和减少老年性烧烫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江西省儿童烧烫伤流行现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江西省儿童烧烫伤的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为制定伤害干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2005年9~11月,采用三阶段、分层、整群、与规模大小成比例的概率抽样方法,抽取江西省98个县(市、区)的100000户居民,采用入户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面对面询问调查.实际调查319 543人,对其中98 335名0~17岁儿童1年内发生烧烫伤的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江西省儿童烧烫伤发生率为0.34%,占儿童非致死性伤害的5.99%,位居第5.男高于女.各年龄组中以1~4岁组发生率最高(0.82%),占儿童烧烫伤的54.49%.78.74%的儿童烧烫伤发生在家中的厨房和客厅,52.99%在玩耍时发生,造成儿童烧烫伤的热源主要是高温液体,占68.86%,78.76% 高温液体烫伤发生是儿童自己无意碰落或泼溅造成的,烧烫伤主要导致行走(34.13%)和手部功能(、34.73%)受损,85.33%烧烫伤伤害程度轻微不需住院治疗. [结论]1-4岁是儿童烧烫伤发生的高危年龄组,造成儿童烧烫伤的原因大多是可以避免的,应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儿童烧烫伤的原因,探讨儿童烧伤发生的规律,预防儿童烧烫伤事件的发生,我们最近对450例烧烫伤儿童做了详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方法 对本院1990~1997年烧烫伤患儿的病例档案由专人进行阅读,然后记录烧烫伤患儿的姓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2017—2020年烧烫伤病例流行病学特征和变化趋势,为制定烧烫伤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7—2020年广州市某医院首诊烧烫伤病例资料,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共监测烧烫伤首诊伤害病例18452例,其中学龄前儿童占35.43%,学龄前儿童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P <0.01);中青年占43.81%,中青年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P <0.01)。烧烫伤主要由热液(71.18%)引起,但因热液引起的烧烫伤占比呈逐年下降趋势(P <0.01)。烧烫伤以家中发生(91.00%)、夏季发生(29.87%)、上肢损害(52.13%)、轻度伤害(93.46%)为主。不同年龄人群在烧烫伤致伤原因、发生地点、伤害部位、严重程度方面的构成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男性发生火焰烧伤、化学烧伤及电烧伤的比例高于女性(P <0.05),发生躯干、多部位及全身广泛受伤及中重度损伤的比例均高于女性(P <0.05)。结论 热液仍是引起烧烫伤的主要原因;烧烫伤基本特征和临床信息存在不同程度的性别差异和年龄差异,相关部门应根据烧烫伤流行特征制定针对性的...  相似文献   

15.
了解黔北地区农村中小学生烧烫伤知识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预防中小学生烧烫伤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黔北地区随机抽取6所小学和3所初中,共调查1 855名中小学生,采用自制烧烫伤相关知识问卷进行调查,分析烧烫伤知晓率及影响因素.结果 在1 855名中小学生中,有238名在近1 a内发生过非故意烧烫伤,发生率为12.83%.中小学生烧烫伤知识总知晓率为85.54%,但近1/3的学生未能达到80%的正确率且能答全对的仅占34.72%.年龄、独生子女、留守类型和母亲文化程度是中小学生烧烫伤知识得分的影响因素(β值分别为0.024,0.083,0.039,0.069,P值均<0.05).结论 中小学生烧烫伤知识水平急需提高,学校、家庭、社会等应加大健康教育力度,以留守学生及母亲文化程度较低的家庭为重点宣教对象,共同创造安全环境让中小学生远离烧烫伤.  相似文献   

16.
正烧伤、烫伤、异物卡喉、跌倒摔伤、受伤出血……一些意外伤害总是发生得猝不及防,处理不当很可能带来二次伤害。一旦出现这些意外,我们应该怎么办呢?烧烫伤烧烫伤发生后第一时间给予正确的处理非常重要,去医院前可按照"院前五步法",即"冲-脱-泡-盖-送"来处理。冲:凉水冲,受伤部位自来水冲洗20分钟。脱:充分冲洗后,小心地脱掉受伤表面衣物,切忌暴力撕扯衣服导致水泡破裂。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监测哨点儿童烧烫伤的流行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选择首次在禄丰县伤害监测系统哨点医院就诊被诊断为烧烫伤的儿童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2006—2013年全省共收集416例。8年间儿童烧烫伤发生占比为2.1%~5.4%,男童多于女童。烫伤高发年龄为0~6岁,主要发生地点是家中,休闲活动时;烧烫伤以非故意伤害、轻度和中度受伤为主,受伤后48.7%~58.2%的病例住院观察/转院。结论农村地区儿童烧烫伤问题不容忽视,应引起高度重视,应加强对儿童及监护人的健康教育,降低烧烫伤对儿童生命健康的损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贵州省北部农村地区儿童烧烫伤现状及其家长关于儿童烧烫伤知识、信念、行为水平,分析影响KAP得分的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585户农村家庭进行调查;利用访谈提纲,分别对40名中学生和40名小学生进行小组深度访谈。结果中小学生烧烫伤发生率为5.88%,留守儿童烧烫伤发生率(9.18%)高于非留守儿童(4.19%);家长烧烫伤的行为总正确率为61.82%;单因分析显示,不同文化程度的监护人儿童烧烫伤知识得分为:小学及以下(6.07±1.57),初中(6.19±1.39),高中(6.31±1.67),大专及以上(7.79±0.80);初中组的学生知识得分(6.27±1.50)高于小学组(5.99±1.47);留守儿童关于烧烫伤的知识得分(5.97±1.46)低于非留守儿童(6.29±1.5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家长关于儿童烧烫伤KAP得分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监护人文化程度、学生年级和儿童留守与否(标准化β值分别为0.126,0.099,-0.088,P均0.05)。定性访谈反映儿童从家长方面学到的烧烫伤预防知识及急救技能不足。结论预防儿童非故意烧烫伤的发生,需加强对儿童和家长的健康教育和培训力度,普及伤害相关知识,提高儿童和家长的伤害认知水平。  相似文献   

19.
轻度烧烫伤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损伤,通常用京万红等药物治疗。我所自1994开始,应用咸菜片治疗轻度烧烫伤患者,取得明显效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将就诊的轻度烧烫伤病人56例分为两组。治疗组对例,男16例,女14冽,用咸菜片治疗。对照组26例,男15例,女11例,用京万红治疗。病人年龄2-52岁。2处理方法治疗组:清除创面污物,烧烫创伤周围先用2%碘酒消毒、刀%酒精脱碘后,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然后将备好的咸菜片(将咸菜疙瘩切成片,厚约0.5-Icm)敷于烧烫伤处,其周边略大于伤面,适度包扎,每日更换~次。对照组:用同样方…  相似文献   

20.
中国1990年与2013年烧烫伤疾病负担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1990年与2013年中国人群烧烫伤疾病负担及变化情况。方法 利用全球疾病负担2013研究(GBD2013)中G20国家、中国总体及分省数据,采用死亡、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等指标,综合评价1990年与2013年中国人群烧烫伤疾病负担及变化情况。结果 2013年中国人群烧烫伤标化死亡率为0.88/10万,标化DALY率为30.58/10万,男女标化DALY率比例为1.85∶1。在G20国家中,按照标化DALY率由高至低排序,中国排第16位。2013年烧烫伤标化死亡率最高的年龄组为≥70岁,其次是<5岁。标化DALY率最高的年龄组为<5岁,其次是≥70岁。2013年烧烫伤标化DALY率,贵州省最高(50.24/10万),澳门地区最低(6.16/10万)。1990年以来,中国烧烫伤疾病负担总体呈下降趋势。标化死亡率下降68.10%,标化DALY率下降76.95%。女性烧烫伤标化死亡率和DALY率下降幅度高于男性。标化死亡率和DALY率在各年龄组均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随年龄上升而有所下降。与1990年相比,2013年各省烧烫伤标化DALY率均呈下降趋势。结论 与1990相比,2013年中国人群烧烫伤疾病负担有所下降,但儿童、老年人烧烫伤疾病负担仍相对较高,应为重点关注人群。男性烧烫伤疾病负担高,且下降相对缓慢,尤其是老年男性,应加强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