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7 毫秒
1.
耿海云  曹力 《医学综述》2009,15(3):369-371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新成员,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个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相关的同系物。ACE降解血管紧张素Ⅰ(AngⅠ)生成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而ACE2的主要作用是降解AngⅡ,生成具有强舒血管作用的多肽-血管紧张素-(1~7)。在RAS中,ACE2与ACE可能发挥相反的作用,从而维持RAS的稳定。ACE2与ACE在结构及肾脏中的分布均有相似及不同之处。ACE2在肾脏中高度表达,它在肾脏的生理及病理状态中均扮演重要角色。对ACE2基因剔除及应用ACE2抑制剂模型的研究表明,ACE2可能对肾脏有保护作用,通过促进ACE2的表达或摄入外源性ACE2来提高ACE2水平可能为肾脏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
沈梦蝶  王梦瑶  孟立娜 《浙江医学》2018,40(14):1641-1643,1650
随着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血管紧张素1-7[Ang(1-7)]的发现,临床对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肠道系统中亦有RAS成分表达,其中ACE2、Ang(1-7)可通过调控肠上皮细胞产生的炎性因子发挥减轻肠道炎性损伤的作用。探索ACE2、Ang(1-7)在肠道组织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对肠道炎症性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ACE2、Ang(1-7)可能成为治疗肠道炎症的新干预靶点。本文就ACE2、Ang(1-7)在肠道炎症反应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近年人们对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RAS)新的阻断剂的研究不断深入。RAS最主要的生物活性物质为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特别是近 10年来 ,对AngⅡ的产生途径、受体亚型及其在肾脏病进展中的作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使我们更清楚地认识到在不同水平上阻断RAS的异同、各自的优势和特点 ,为指导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1 AngⅡ的产生途径血管紧张素原首先在肾素的作用下降解为血管紧张素Ⅰ(AngⅠ ) ,除肾素外 ,toinin及组织蛋白酶亦可将血管紧张素原转化为Ang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 (ACE)再将AngⅠ降解为AngⅡ。目前认为[1,2 ] 由组…  相似文献   

4.
《中国医学创新》2015,(36):143-146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血管紧张素(1-7)-Mas[ACE2-Ang(1-7)-Mas]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新成员,ACE2通过水解血管紧张素Ⅰ(AngⅠ)或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而产生Ang(1-7),Ang(1-7)可以通过缓激肽、一氧化氮合酶(NOS)及一些信号通路发挥扩张血管、抗心室重塑、抗心律失常、抗炎、抗增生等作用,达到保护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的效果。本文将对ACE2-Ang(1-7)-Mas在心血管及神经系统中的分子机制展开综述。  相似文献   

5.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新发现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与ACE是同源物,ACE2可能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中有拮抗血管紧张素Ⅱ(AngII)介导的多种病理生理作用,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以及心力衰竭等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是ACE2水解AngII并产生Ang(1-7),Ang(1-7)可以通过其自身受体在功能上与AngⅡ生物学作用相互拮抗。本文就ACE2与心血管疾病的相互作用关系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大鼠系膜细胞(GMC)细胞外基质分泌的影响。方法在AngⅡ诱导培养的GMC中,应用Ang-(1-7),通过放射免疫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Ⅲ型前胶原(PcⅢ)和透明质酸(HA)的含量,观察GMC细胞外基质分泌情况。分别用非特异性AngⅡ受体拮抗剂[Sar1,Ile8]-AngⅡ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2(AT2受体)拮抗剂PD123319与Ang-(1-7)共同培养,了解Ang-(1-7)的受体特点。结果Ang-(1-7)呈剂量依赖性抑制AngⅡ诱导GMC PcⅢ和HA的分泌,其作用可被[Sar1,Ile8]-AngⅡ抑制,PD123319对Ang-(1-7)的上述作用无影响。结论Ang-(1-7)能抑制基础和AngⅡ诱导的GMC细胞外基质分泌,该作用可部分被非特异性AngⅡ受体拮抗剂[Sar1,Ile8]-AngⅡ抑制。  相似文献   

7.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ACE)是一种哺乳动物组织中普遍存在的Zn2+依赖型羧二肽酶,为膜整合的单链糖蛋白,它是肾素-血管紧张素(rein angiotensin system,RAS)系统的关键酶,通过RAS和激肽释放酶-激肽系统,可以水解血管紧张素Ⅰ(angiotensin Ⅰ,AngⅠ)、产生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 Ⅱ,AngⅡ),ACE同时也是激肽酶,这2种作用均有强烈的缩血管升压作用[1],以维持血压、电解质和体液平衡、心血管系统发育和结构重塑.  相似文献   

8.
刘建  贺红焰  李友芸 《医学综述》2003,9(11):659-660
血管紧张素 (1 7) [Ang (1 7) ]是由血管紧张素 Ⅰ(Ang Ⅰ )和血管紧张素 Ⅱ (Ang Ⅱ )在多种组织肽酶作用下转化而成的 7肽生物活性物质 ,是血管紧张素家族的成员。最初的研究认为其具有类似Ang Ⅱ的生理作用。但是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发现Ang (1 7)对Ang Ⅱ的多种作用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及佛波醇酯(PMA)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增殖和分泌反应中的作用。方法:在AngⅡ诱导培养的大鼠系膜细胞中,应用Ang-(1-7)及PMA,通过测定大鼠GMCDNA、蛋白质合成、细胞数目及Ⅲ型前胶原(PcⅢ)和透明质酸(HA)等指标,观察大鼠GMC增殖和分泌情况。结果:Ang-(1-7)及PMA均能抑制AngⅡ诱导培养的大鼠GMC的DNA及蛋白质合成,细胞数目的增多及PcⅢ和HA的分泌,Ang-(1-7)的抑制作用更明显。结论:Ang-(1-7)及PMA都能抑制AngⅡ诱导的大鼠GMC增殖和分泌,Ang-(1-7)的拮抗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大鼠系膜细胞(GMC)增殖与细胞外基质分泌的影响。方法在AngⅡ诱导培养的GMC中,应用Ang-(1-7),通过[^3H]-Thynfidine及[^3H]-Leucine掺入分别测定GMC的DNA、蛋白质合成;结晶紫染色检测细胞数目,观察系膜细胞增殖睛况;放免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Ⅲ型前胶原(pcⅢ)和透明质酸(HA)的含量,观察GMC细胞外基质分泌情况。分别用特异性Ang Ⅱ受体1(AT1)拮抗剂[Sar^1,IIe^8]AngⅡ和AngⅡ受体2(AT2受体)拮抗剂PD123319与Ang-(1-7)共同培养,了解Ang-(1-7)的受体特点。结果Ang-(1-7)呈剂量依赖性抑制AngⅡ诱导GMC的DNA、蛋白质合成及细胞数目增加;Ang-(1-7)/还能呈剂量依赖性减少系膜细胞PcⅢ和HA的分泌。AT1和AT2受体拮抗剂对Ang-(1-7)的上述作用无影响。结论Ang-(1-7)能抑制基础和AngⅡ诱导的GMC增殖与细胞外基质分泌,该作用不通过AT1和AT2受体介导。  相似文献   

11.
陈烁苹  倪连松  郑景晨 《医学综述》2004,10(11):701-703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enin-angiotensin system,RAS)是机体活动调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机体局部和全身的激活可引起多种生理病理变化,该系统包括肾素、血管紧张素原(angiotensinogen,AGT)、血管紧张素-Ⅰ(Ang-Ⅰ)、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RAS系统的各种旁路代谢产物,如血管紧张素-(1-7)[angiotensin-(1-7),Ang-(1-7)]、Ang-(3-8)、Ang-(2-8)、Ang-(1-6)等,以及血管紧张素受体,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以  相似文献   

12.
<正>经典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由肝脏合成的血管紧张素原(AGT)、肾脏近球细胞合成的肾素、肺血管床内皮细胞表面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受体组成。在众多的血管紧张素家族成员中,AngⅡ的作用最为重要。在循环系统中,AngⅡ可与血管紧张素1型受体(AT1R)及血管紧张素2型受体(AT2R)结合发挥作用,其中AT1R的作用更为广泛和重要。过去认为,RAS为人体内重  相似文献   

13.
血管紧张素-(1-7)对血管紧张素Ⅱ致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致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的ECV-304内皮细胞株,随机分为4组:(1)对照组:单纯DMEM培养基培养;(2)AngⅡ组:单纯DMEM培养基, 加入AngⅡ,终浓度为10-7mol/L;(3)Ang-(1-7)组:单纯DMEM培养基, 加入Ang-(1-7),终浓度为10-7mol/L;(4)混合组:单纯DMEM培养基, 加入Ang-(1-7)预处理30 min, 再加入AngⅡ, 两者终浓度均为10-7mol/L.各组作用6,12,24 h,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各时间点细胞的形态变化,收集细胞,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内的活性氧,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上清液中的一氧化氮.结果 AngⅡ组内皮细胞发生损伤性的形态学变化,活性氧生成增加,NO生成下降,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Ang-(1-7)组与对照组比较, 细胞形态没有变化, 活性氧和NO含量差异无显著性;混合组与AngⅡ组相比, 细胞损伤明显减弱, 活性氧和NO含量与AngⅡ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Ang-(1-7)对AngⅡ导致的内皮损伤有保护性作用.  相似文献   

14.
Ang-(1-7)及其Mas受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紧张素(angiotensin,Ang)-(1-7)是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中除AngⅡ以外,另一种重要的调节肽,主要作用于Mas受体发挥作用。Ang-(1-7)通过与其Mas受体的结合,发挥血管扩张和抗细胞增殖等作用,抗衡AngⅡ与其AT1受体结合产生的血管收缩、血压升高、细胞增殖、尿钠潴留等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Ang-(1-7)及其Mas受体在局部组织生理功能中具有积极作用,在多种疾病病理过程中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A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RAAS)中的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其相关细胞因子如转化生长因子(TGF-β)、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等已被大量试验证实与肾纤维化存在直接或间接关系,但近年来的研究发现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系统中的血管紧张素受体2(AT2R),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血管紧张素Ang(1-7),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等则表现出拮抗上述物质的作用,本文就RAS系统新成员及其细胞因子对肾纤维化的作用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6.
郭玥 《医学综述》2012,18(2):186-189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是RAS系统的成员之一,可催化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生成血管紧张素(1-7)[Ang(1-7)],构成[ACE2-Ang(1-7)-Mas]轴,发挥舒血管的生物学效应,同时维持AngⅡ与Ang(1-7)的动态平衡。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过程中,RAS系统被激活,ACE2基因表达和蛋白含量都发生了改变,对疾病发生、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现就ACE2的特征及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7.
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正确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永红 《医学综述》1998,4(1):F003-F003,F004
<正>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 I)作为心血管领域的治疗药物,已获得稳固的地位,成为广泛的高血压、心力衰竭的治疗药物.其原因在于有关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系统)基础及临床研究的进步,证明了ACE I的用途.但是,不论是高血压,还是心力衰竭,ACE I都不能使其完全治愈和不再发作,因此,要全面看待ACE I.1作用机制ACE I不仅阻碍血管紧张素I(AI)转变为血管紧张素Ⅱ(AⅡ),抑制AⅡ的产生,而且可活化具有血管扩张的缓激肽(BK),增强BK的作用.因此,这与R-A系统抑制剂的肾素抑制剂(抑制R-A系统的最初阶段)及AⅡ受体拮抗剂(抑制R-A系统的最后阶段)明显不同.就是说即使同样是抑制R-A系统,但作用机制可完全不同,此处正是其用途及缺点所在.表1所示为主要的几种降压机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ERK1/2在血管紧张素-(1-7)(Ang-(1-7))抑制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大鼠肾系膜细胞(GMC)增殖中的作用。方法在培养的GMC中,加入不同浓度的Ang-(1-7)与Ang-Ⅱ共同培养,采用结晶紫计数法检测GMC数目变化;western blot检测GMC中p-ERK1/2蛋白表达变化。结果Ang-(1-7)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Ang-II诱导的GMC数目的增加和GMC内p-ERK1/2蛋白的表达。结论ERK通路参与了Ang-(1-7)抑制Ang-II诱导的GMC的增殖。  相似文献   

19.
袁波  贺红焰  王明勇  刘建 《疑难病杂志》2011,10(5):366-368,403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1-7)[Ang-(1-7)]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大鼠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E-cadherin,α-SMA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NRK52E细胞,经Ang-(1-7)和AngⅡ(终浓度均为10~(-6)mol/L)干预24、48、72、96 h后,应用细胞免疫化学法检测E-cadherin、α-SMA蛋白的表达;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检测细胞中E-cadherin和α-SMA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AngⅡ作用96 h后,E-cadherin蛋白及E-cadherinmRNA表达显著减弱(P<0.05),α-SMA蛋白及α-SMA mRNA表达显著增强(P<0.05);同时加入Ang-(1-7)后,与AngⅡ组比较,E-cadherin蛋白及E-cadherin mRNA的表达增强(P<0.05),α-SMA蛋白及α-SMA mRNA表达减弱(P<0.05)。结论 Ang-(1-7)能够抑制AngⅡ诱导的α-SMA的表达,上调E-cadherin的表达。  相似文献   

20.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最初是作为循环内分泌系统被认识的,通过影响血容量和血管张力参与机体血压的调节。近来研究证实,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不仅存在于循环系统中,而且存在于许多组织器官如肾、脑中,并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发挥作用[1]。目前已鉴别出数种血管紧张素(Ang),如AngⅠ,AngⅡ,AngⅢ,AngⅣ(3-8),Ang(1-7)等。AngⅡ是RAS的主要活性肽,作用于AngⅡ受体,产生目前已知的全部生物学效应。AngⅡ不仅是一种血管活性物质,可引起机体血流动力学改变,导致高血压的发生,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它是一种生长因子,在一些组织器官的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