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体外培养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相似文献   

2.
模拟微重力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微丝骨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模拟微重力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形态及微丝骨架的影响。方法利用回转器模拟微重力,将原代培养的HUVEC分为回转组和静止对照组,培养72h,相差显微镜观察两组细胞的形态;电镜观察微丝(microfilament,MF)的形态分布。结果静止培养的细胞贴壁良好,形态规则,微丝在细胞核及细胞膜的周围多呈束状分布,回转组的细胞贴壁不好且微丝排列紊乱、微丝变短,微丝松散、稀少而且不成束排列。结论模拟微重力情况下细胞形态有所改变,微丝骨架分布的有序性降低。  相似文献   

3.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体外培养对于血管内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研究提供了一条十分有效的途径。本文研究了影响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体外培养的几个因素。实验提示:存活细胞数随脐带离体时间而减少,脐带离体24h 尚有50%的存活细胞;培养液中血清的最适浓度为10~16%;胶原和纤维结合蛋白等细胞外基质成分均有利于内皮细胞粘附和生长;肝素、凝血酶单独应用对内皮细胞生长繁殖无明显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能大量分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HUVECs)的体外培养方法,为血管内皮细胞的体外实验研究提供基础.方法 用0.25%胰蛋白酶消化法收集HUVECs,加入含20%优质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在37℃、5%CO2孵箱中培养.结果 体外培养的HUVECs在24h完全贴壁,在4~5天融合成片,呈现单层铺路石样.流式细胞仪测定内皮细胞纯度为71.38%.结论 胰蛋白酶消化法可以获得大量HUVECs.  相似文献   

5.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索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方法和注意事项。方法采用0.1%I型胶原酶分离脐静脉内皮细胞,于RPMI-1640和20?S内培养,待细胞80%融合后,以0.25%胰蛋白酶和0.02?TA消化传代,并以倒置光显微镜观察内皮细胞生长情况,以免疫组化方法对内皮细胞进行鉴定。结果原代培养细胞在接种4 h后开始贴壁生长,5~7 d后融合成单层,倒置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呈鹅卵石状排列,有接触抑制现象,免疫组化显示细胞胞浆内Ⅷ因子相关抗原阳性。结论用胶原酶灌注消化脐静脉是获得内皮细胞的一种较可靠的方法,成活率较高,培养的多个环节均需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血管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方法,为研究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机制提供实验手段。方法:采用0.1%胶原酶消化、分离体外原代培养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0.125%胰酶-0.01%EDTA 溶液消化传代。并用光镜和免疫组化等方法进行内皮细胞的形态观察和鉴定。结果:原代培养的内皮细胞在接种后约4h开始贴壁生长,光镜下内皮细胞呈铺路石状镶嵌排列;免疫组化可见内皮细胞胞浆中人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呈阳性反应。结论:用胶原酶灌注消化脐静脉可获得高纯度的内皮细胞,细胞存活率高,为血管内皮细胞的研究提供了实验模型。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人内皮细胞的培养及其生物学功能检测方法。方法:以脐带来源的脐静脉内皮细胞行原代及传代培养,以光镜、电镜及第Ⅷ因子相关抗原的S-P免疫细胞方法进行观察及鉴别。结果:培养细胞具有特征性的Weibel-Palade小体,其上清液及细胞内测到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和VonWillbrand因子(VWF)分别为84±9U,70±8U;(1.08±0.26)×10(-2)U/ml,(1.01±0.14)×10(-2)U/ml。结论:形态学及免疫学证明,培养细胞是内皮细胞,并具有合成、释放ACE和VWF的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腺肽(thymosinαl,Tα1)对促进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vessel endothelial cells,HUVECs)增殖的影响以及刺激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合成情况。方法体外培养HUVECs细胞系,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法测定HUVECs的增殖情况,以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Western blot检测VEGF在HUVECs的合成。结果浓度为2.5、5、10μg/ml的Tα1作用于HUVECs后,其对应的D(492)值、增殖率分别为(0.498±0.027)、(96.2±4.5)%,(0.737±0.018)、(182.0±5.8)%,(0.745±0.021)、(185.0±6.2)%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增高(P<0.01)。S期细胞增多。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实验组VEGF条带灰度值/内参灰度值(0.29±0.01)与对照组(0.12±0.06)相比,显著上升(P<0.05)。结论Tα1能促进HUVECs的增殖及增强血管内皮细胞内VEGF的合成...  相似文献   

9.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体外培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新鲜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体外培养和鉴定的方法,并详述了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培养的内皮细胞为基础和临床研究提供体外模型,并为进一步研究内皮细胞对造血的影响提供实验材料。方法:经胶原酶消化获得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用RPMI-1640加20%的胎牛血清进行培养。结果:成簇状的内皮细胞最初形成于培养皿(或培养瓶)的底层,继而细胞迅速生长,融合成片,约7天细胞呈单层多角形镶嵌排列。透射电镜观察,原代培养细胞的胞质内含内皮细胞特有的细胞器(WPBs)。兔抗人Ⅷ因子相关抗原(ⅧR:Ag)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实验证实,培养的内皮细胞含有ⅧR:Ag。结论:本实验的各项结果从形态,免疫组化及透射电镜的观察均符合内皮细胞的特征,因此确信所培养的内皮细胞可提供作进一步深入的细胞生物学及对造血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黄芪与当归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及VEGF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探讨黄芪与当归对内皮细胞(ECs)增殖周期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为模型,HUVEC经分离、原代和传代培养与鉴定,选择第4 或第5代细胞进行实验;MTT法检测不同剂量黄芪与当归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黄芪与当归对HUVEC增殖周期的影响;半定量RT PCR检测黄芪与当归对HUVEC的VEGF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细胞周期检测显示黄芪及当归组S期细胞数显著增多(P<0.01)。黄芪+当归组G0 G1 期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S期和G2 M期细胞数明显增多(P<0.05)。RT PCR结果表明,黄芪与当归使HUVEC的VEGF mRNA表达明显增强,黄芪+当归(200μg/ml)组是对照组的1.82倍;当归(200μg/ml)组是对照组的1.88倍;黄芪(200μg/ml)组是对照组的1.51倍。结论:黄芪与当归及其复方具有促进内皮细胞增殖作用,黄芪+当归可明显促进HUVEC的DNA合成及有丝分裂。黄芪与当归可促进HUVEC的VEGF mRNA表达,提示黄芪与当归通过刺激VEGF表达而促血管新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观察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促进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vessel endothelial cells,HUVECs)的增殖以及刺激VEGF的合成情况,探讨VIP在创伤组织修复过程中的生物学效应.方法 体外培养HUVECs细胞系,分为有血清培养组和无血清培养组,这两组分别加入VIP和PBS进行干预,应用MTT法测定HUVECs的增殖情况,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165)在HUVECs的合成.结果 VIP能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且两组都有VEGF生成,但VIP组VEGF的量显著高于PBS组.结论 VIP能促进HUVECs的增殖以及增强血管内皮细胞内VEGF的合成和分泌,在创伤组织修复过程中可能发挥促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fibroblast activation protein,FAP)在体外对内皮细胞的增殖和小管形成的影响。方法应用不同浓度FAP(0、300、600、1 200 pmol/L)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A.hy926,采用MTT检测内皮细胞增殖,划痕愈合实验分析细胞迁移并使用三维胶模型研究内皮细胞的小管形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FAP可以诱导内皮细胞迁移和增殖(P<0.05),并促进内皮细胞小管形成(P<0.01),其中600 pmol/L浓度的FAP处理组作用较其他组明显增强(P<0.01)。结论 FAP在体外可促进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小管形成。此发现为进一步研究FAP在血管生成中的机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一种能大量分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的体外培养方法,为血管内皮细胞的大规模体外实验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比较0.25%胰酶、0.1%Ⅰ型胶原酶、0.25%胰酶与0.1%Ⅰ型胶原酶(1∶1)3种消化方法分离HUVECs的细胞数量和活细胞率的差异.观察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对细胞生长的影响.细胞鉴定采用形态学观察和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 0.1%Ⅰ型胶原酶单独或混合0.25%胰酶消化分离细胞数量较多、活细胞率较高(P<0.05).VEGF能明显促进细胞增殖能力,延长细胞自然生长时间.细胞呈单层"铺路石"样排列,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法染色,激光买聚焦检测可见胞质中绿色荧光颗粒.结论 Ⅰ型胶原酶与胰酶混合消化HUVECs是获取血管内皮细胞的一种经济且效果较好的方法,添加VEGF能明显促进细胞增殖,可用于构建体外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的模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皮肌炎/多肌炎(dermatomyositis/polymyositis,DM/PM)患者血清对血管内皮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取16例未经治疗的DM/PM患者血清为DM/PM组,其中8例治疗前取血清作为治疗前组,经治疗病情好转后再次取血清作为治疗后组,13名健康体检者血清为正常组.体外培养脐静脉内皮细胞(hu...  相似文献   

16.
随着航空事业的发展,对失重环境下航天员的健康更为关注。最新研究发现,血管内皮细胞对于重力高度敏感,作为血管壁的衬里细胞,具有屏障、物质转移、内分泌等生理功能,在调节血管内环境的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失重所致的内皮细胞功能及结构异常的机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确。随着对空间生物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发现细胞骨架对重力变化较为敏感,微重力条件下,血管内皮细胞骨架会发生变化,表现为微丝和微管的破坏,进而可导致细胞的增殖、凋亡、信号传导等功能发生变化。本研究就失重或模拟失重条件下细胞骨架调控血管内皮功能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为辛伐他汀组、TNF-α组、辛伐他汀+TNF-α组、IL-1β组、辛伐他汀+IL-1β组和空白对照组.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TNF-α和IL-1β对细胞中VEGF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并观察辛伐他汀的干预作用.结果:TNF-α组和IL-1β组的VEGF及其受体表达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辛伐他汀十TNF-α组和辛伐他汀+IL-1β组表达分别明显低于TNF-α组和IL-1β组(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以抑制炎性刺激导致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VEGF及其受体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米非司酮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与凋亡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米非司酮 (MIF)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增殖与凋亡的作用。方法 :应用MTT比色法观察MIF对HUVEC细胞生长的影响 ;采用形态学观察、流式细胞术、免疫组织化学、DNA缺口原位末端标记法 (TUNEL)观察MIF作用前后HUVEC细胞增殖与凋亡变化。结果 :不同浓度MIF均能抑制HUVEC细胞生长。MIF≤ 2 0 μmol L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在第 2 4h达高峰 ,此后呈下降趋势。MIF >2 0 μmol L对细胞生长产生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用 4 0 μmol L的MIF处理 72h后 ,HUVEC细胞的增殖降低、凋亡率增加 ,P<0 .0 0 0 1;且伴随ER PR、VEGF表达的下降。结论 :MIF具有抑制HUVEC细胞增殖、诱导HUVEC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原代培养方法,提高体外分离培养血管内皮细胞的成功率。建立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模型,为体外研究血管内皮细胞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取2根脐带(至少20 cm)冲净淤血,采用加工穿刺针固定脐静脉灌注消化液,一根用0.2%胶原酶Ⅱ,另一根用0.1%胶原酶Ⅰ和0.25%胰酶等比混合消化液,比较两种酶的消化效果。收集细胞并用含有10 ng/mL的VEGF的培养基中培养,观察细胞的生长及传代。并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特点,同时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对所得细胞进行鉴定。用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周期。结果两种消化酶方法均获得了相当数量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胶原酶Ⅱ的消化效果稍优于混合消化酶,且比较理想的消化时间均为13 min,细胞接种后4~5 h开始贴壁生长,1周左右可生长成单层,光镜下呈多角形,"铺路石"样排列,免疫组织化学法可见内皮细胞胞浆中人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呈阳性反应。细胞周期显示约有50.6%的细胞处于G0/G1期。结论胶原酶Ⅱ和胶原酶Ⅰ与胰酶等比混合消化液灌注法是获得脐静脉内皮细胞的一种可取方法,而胶原酶是分离培养脐静脉内皮细胞的首选消化液,成功率高,可靠性大,可成功构建体外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的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