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比较腔隙性脑梗死后发生急性脑梗死和急性脑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本院2017年3月-2018年12月急性脑梗死患者248例,其中既往有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133例(脑梗死组); 急性脑出血患者152例,其中既往有腔隙性脑梗死的患者78例(脑出血组); 收集并比较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患者既往病史、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水平及影像学特点的差异,并对有差异的指标绘制ROC曲线以确定其诊断价值。结果 2组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吸烟、饮酒史、既往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比例及入院血压、同型半胱氨酸、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 2组总胆固醇水平、NIHSS评分、心房纤颤、癌症、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的比例有统计学差异(P<0.05)。总胆固醇以4.945 mmol/L为临界点,此时总胆固醇水平鉴别腔隙性脑梗死发生脑出血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是43.9%和81%。结论 伴有心房纤颤、癌症、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病史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更易发生急性脑梗死; 2组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吸烟、饮酒史的比例、血脂(除外总胆固醇)水平无统计学差异,腔隙性脑梗死后继发脑梗死和脑出血可能存在共同的潜在机制; 总胆固醇水平可作为腔隙性脑梗死易发生脑出血诊断的辅助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目的探讨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制定针对危险因素的防治规划。方法采用1:2配比病例对照研究,对288例脑出血患者、其它疾病对照者及健康对照者,分别进行了73个项目的测查。结果(1)高血压病史、高血压、高体重指数、脑血管病遗传史、高血糖、高胆固醇、高甘油三脂、食肉、蛋、盐过多、吸烟、饮酒量大、睡眠时间过长为脑出血的危险性因素。(2)午睡、文体活动、服用降压药、经济情况好、开展健康教育为脑出血的保护性因素。结论防治脑出血的根本措施为:持续降血压、减体重、降血脂、降血糖、控烟、控酒、减少盐肉蛋的摄入量、适当进行文体活动、积极开展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的出血性转化的危险因素。方法 收集2012年1月~2015年1月在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并在入院后10 d内行头颅CT复查,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出血性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共纳入34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男205例,女140例,101例发生出血性转化。出血性转化组的年龄、脑梗死体积、脑卒中史或TIA史、高血压病、糖尿病、抗凝药和房颤的比例均显著高于非出血性转化组(P<0.05),而2组抗血小板聚集药、他汀类、高脂血症史、吸烟或饮酒史无明显差异(P>0.05)。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168,95%,CI=1.059~3.412; P=0.021)、梗死体积(OR=3.461,95%C1=1.317~6.270; P=0.044)和房颤(OR=1.284,95%C1= 1.117~2.903; P=0.015)为出血性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出血性转化的发生率为29.3%,年龄、脑梗死体积和房颤为出血性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绝大多数出血性转化不会加重临床症状,临床症状加重的患者主要是脑实质血肿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脑出血患者并发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方法 按有或无心律失常将 12 5例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 ,对其出血部位、出血量、高血压病持续时间、是否并发低钾血症、有无糖尿病史、高血脂症史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在单因素及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中 ,出血部位、出血量、低钾血症均为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结论 出血部位、出血量、低钾血症可能为脑出血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90 d临床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分析脑出血最初24 h血压变异性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徐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2013年10月~2016年1月收治6 h内入院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124例。用mRS(modified Rankin Scale)量表表示患者90 d临床预后,0~1分判定预后良好组及2~6分为预后不良组,分别记录入院后24 h内不同时间段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32次血压值),用血压标准差(SD)、变异系数(CV)及最大-最小差值(Max-Min)来表示血压波动性(BPV)。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压波动性与患者90 d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1)2组基线水平(年龄、性别、血肿体积、入院神经功能评分如GCS,NIHSS)无明显差异(P>0.05),2组血压波动性有明显差异(P<0.05);(2)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收缩压的BPV(SD、CV、Max-Min)与90 d临床预后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188,0.35,0.272,P均<0.05;(3)多因素Logisitic回归分析显示收缩压及舒张压的SD、CV、Max-Min与90 d临床预后有关,其中收缩压OR分别为5.12,3.477,5.12,P均<0.01; 舒张压OR分别为1.35,2.24,1.04,P均<0.05。结论 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最初24 h收缩压的血压波动性是影响90 d临床预后的重要因素,早期平稳降压有利于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出血危险因素。方法:对具有脑出血危险因素的患,通过TCD对脑血管舒缩反应性(VmR)的测定,并结合SPECT对rcBF异常率的测定及比较。结论:提示积极治疗脑出血的危险因素,采用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对降低脑出血的发生率,提高患的生存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脑出血患者并发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脑出血患者并发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方法 按有或无心律失常将125例脑出血患者分为两组,对其出血部位、出血量、高血压病持续时间、是否并发低钾血症、有无糖尿病史、高血脂症史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在单因素及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中,出血部位、出血量、低钾血症均为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结论 出血部位、出血量、低钾血症可能为脑出血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正>静脉溶栓是唯一被证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且对于适用溶栓的患者静脉注射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是最佳选择,但其增加了症状性脑出血(symptomatic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SICH)的风险。据统计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rt-PA溶栓后出现SICH约占6%。最近一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显示,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rt-PA溶栓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并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出血患者200例,根据是否合并卒中相关肺炎分为观察组(n=84)和对照组(n=116)。分析2组患者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2组患者糖尿病、心肺疾病、吞咽困难、脑中线移位、鼻饲、GCS评分、出血量、高血压、白细胞计数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肺疾病(OR=12.53,95%CI=1.63~25.24)、吞咽困难(OR=12.12,95%CI=1.52~24.63)、鼻饲(OR=16.25,95%CI=3.63~31.64)、高血压(OR=1.22,95%CI=1.04~1.42)、出血量(OR=1.41,95%CI=1.14~1.78)、白细胞计数(OR=1.52,95%CI=1.18~1.83)是影响卒中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结论肺疾病、吞咽困难、鼻饲、高血压、出血量、白细胞计数是影响卒中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临床要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以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SAP)发生的危险因素,以便早期干预。方法选择急性脑出血患者19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SAP 82例为病例组,未发生SAP 114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年龄、性别、心肺疾病史、GCS评分、吞咽困难、心率、血压、白细胞计数、脑出血量、鼻饲、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和手术等共计23项予以比较分析。所得资料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又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急性脑出血SAP的患病率为41.837%。收缩压升高(优势比1.072,95%可信区间1.007~1.141,P=0.029)、白细胞计数增加(优势比1.331,95%可信区间1.009~1.756,P=0.043)、脑出血量增多(优势比1.079,95%可信区间1.019~1.142,P=0.010)、有心肺疾病(优势比12.275,95%可信区间1.210~124.545,P=0.034)、吞咽困难(优势比12.937,95%可信区间1.918~87.250,P=0.009)和鼻饲(优势比19.217,95%可信区间1.307~282.651,P=0.031)均促进发病。而使用胃黏膜保护剂(优势比0.157,95%可信区间0.031~0.790,P=0.025)和实施手术(优势比0.012,95%可信区间0.000~0.294,P=0.007)阻止发病。结论收缩压、白细胞计数增加、脑出血量增高、有心肺疾病、吞咽困难和鼻饲是急性脑出血发生SAP的危险因素;而使用胃黏膜保护剂和实施手术为其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1.
急性脑梗塞与脑出血相关因素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危险因素在脑卒中发生的情况及不同危险因素在脑梗死与脑出血间的差异。方法:将收治的卒中患者共408例,其中脑梗死281例,脑出血127例,均预先对各项资料进行编码,输入计算机数据库。所有患者均进行系统的临床和辅助检查,生化指标为集体测定,脑卒中诊断经过MRI或CT确诊。结果:1、高血压、吸烟是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2、脑出血患者首诊舒张压(P=0.014)、缓解期舒张压(P=0.006)、HDL(P=0.034)、较脑梗塞患者高,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其TC(P=0.047)、吸烟(P=0.007)、心脏病病史(P=0.020)、糖尿病病史(0.000)、卒中家族史(P=0.033)、心脏病家族史(P=0.040)较脑梗塞患者低或少,其差别有统计学差异。3、与脑梗塞相比,吸烟(OR=0. 226,95%CI=0.107—1.623)、糖尿病病史(OR=0.094,95%CI=0.023—2.401)、心脏病病史(OR=0.046,95%CI=0.236-0.905)对脑出血危险较小;高血压病史(OR=1.096,95%CI=0.542-0.895)是脑出血唯一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吸烟是脑卒中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脑梗塞与脑出血的危险因素并不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不用部位脑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2-01—2014-12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出血患者175例为观察组。依据CT检查结果分为基底节出血58例(A组)、丘脑出血62例(B组)和其他脑叶出血55例(C组)。再随机选择同期在我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志愿者70例为对照组。对比2组基本资料,并分别进行Logistics回归分析得到相应的危险因素。结果通过Logistic回归性分析,发现不同部位脑出血危险因素为:基底节脑出血的危险因素是年龄、饮酒、吸烟、高血压、SBP、DBP、TC以及HDL;丘脑部位的危险因素是饮酒、吸烟、高血压、SBP、DBP以及HDL;脑叶部位的危险因素是饮酒、吸烟、SBP、DBP以及TC。结论不同部位脑出血危险因素有所不同,主要是吸烟、饮酒及血压偏高。临床上需根据危险因素进行相应的预防,减少脑出血给患者带来的伤害。  相似文献   

13.
90例青年人脑出血病因和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青年人脑出血的病因和危险因素。方法选择90例15~44岁的脑出血患者,分析其发病原因、出血部位和危险因素。结果病因为高血压病32例,动静脉畸形13例,白血病5例,海绵状血管瘤4例,动脉瘤3例,Moyamoya病3例,脑静脉血栓形成3例,脑肿瘤3例,其他3例,原因不明21例;出血部位分别是基底节出血32例,脑叶出血24例,其他部位出血34例;最常见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病(35.6%)和高甘油三酯血症(33.8%)。结论高血压病和脑血管畸形是青年人脑出血的常见病因,出血部位有助于病因诊断;高血压病、高脂血症是常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入住本院的1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其中急性脑梗死后出现出血转化者70例,其余为无出血转化者70例,分析2组患者在入院时首次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尿酸水平、高血压病病史、糖尿病病史、房颤病史、饮酒史及既往脑卒中病史的差异,先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急性脑梗死后出血转化组患者在入院时首次空腹血糖水平、心房颤动病史、高血压病史的例数均高于非出血转化组(P<0.05),而非出血转化组中总胆固醇水平高于出血转化组(P<0.05),2组同型半胱氨酸、尿酸水平、糖尿病病史、饮酒史、既往脑卒中病史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入院时高空腹血糖水平(>6.1 mmol/l)、房颤病史、高血压病史是急性脑梗死发生出血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总胆固醇(TC)是防止出血转化的一个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脑微出血(CMB)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急性脑梗死患者102例,根据有无CMB分为CMB组(45例)和无CMB组(57例),比较2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并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CMB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2组年龄、既往脑卒中史、抗血小板药物使用史、同型半胱氨酸、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1);进一步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既往脑卒中史、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分别为1.066、2.861、0.106,P均0.05)是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MB的发生与年龄、卒中史、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我们采用单纯内科保守治疗或保守治疗加锥颅穿刺血肿抽吸术治疗实质出血共123例,66例行锥颅术,57例保守治疗,前者存活46例,死亡20例;后者存活22例,死亡35例。对照结果显示:锥颅穿刺术可明显降低病死率,改善神经功能,且手术简易,损伤小,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颅脑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2017-01—2018-06收治的8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接受颅脑穿刺术治疗,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再出血分为出血组18例,未出血组70例,对颅脑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  相似文献   

18.
急性缺血性与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通过对1个大样本的医院脑卒中注册资料的分析,观察各种危险因素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发生率,并对脑梗死与脑出血的危险因素,特别是心脏和动脉病变的因素进行比较。方法研究资料来自瑞士洛桑卒中注册的卒中患者共3901例,其中脑梗死3525例,脑出血376例,均预先对各项临床和辅助资料进行编码,输入计算机数据库。所有病例均进行系统的临床和辅助检查,心脏病变经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证实;颈内动脉和椎基底动脉的病变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磁共振血管成像或常规脑血管造影确诊。结果高血压在脑出血和脑梗死患者中的发生率分别为53.7%和46.7%,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血压是本组脑卒中最突出的危险因素,其后依次是吸烟、轻度颈内动脉狭窄(≤50%)、高胆固醇血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糖尿病以及心脏缺血。多因素分析研究发现,本组卒中患者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吸烟、高胆固醇血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房纤颤、器质性心脏疾病以及动脉病变是脑梗死而非脑出血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易患脑出血的惟一显著相关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OR=0.64,P<0.01);心脏和动脉病变患者更容易发生脑梗死,但是,器质性心脏病和轻度颈内动脉狭窄在全体卒中患者中均特别常见。结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并不一致,心脏和动脉病变是脑梗死而非脑出血的重要的危险因素,某些危险因素还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