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静脉穿刺置管术巳广泛用于临床应用,本文从实践应用出发,详细阐述该技术的目的 、用物、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及护理事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深静脉置管术在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90倒深静脉置管临床应用及并发症。结果90例置管均获成功,在5~1Omin内建立静脉通道,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深静脉置管是一种快捷、安全有效的抢救和监洲技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深静脉置管术在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90例深静脉置管临床应用及并发症。结果 90例置管均获成功,在5~10min内建立静脉通道,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深静脉置管是一种快捷、安全有效的抢救和监测技术。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96年起开展经深静脉途径给予老年重症病人输液,监测中心静脉压,化疗及静脉高营养等,避免了外周静脉输液时受到液体浓度、渗透压及化疗药物的毒性刺激易发生静脉炎、静脉栓塞及闭塞性硬化,减少了病人因反复穿刺外周静脉的痛苦及减少护理人员的重复劳动。现...  相似文献   

5.
刘明霞 《中国卫生产业》2013,(33):120-120,122
目的 对危重病患者急诊救治中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救治与护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 抽取在2010年5月-2013年5月间我院急诊收治的危重症患者86例,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急诊抢救时接受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对照组则接受常规静脉穿刺,而后对这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较对照组发生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局部血肿、穿刺点红肿感染、高热、气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较对照组发生显著升高(P〈0.05).结论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在急诊抢救中经合理应用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有效,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超声引导技术和常规解剖定位技术在婴幼儿深静脉穿刺置管术中的成功率和并发症,探讨超声引导技术在婴幼儿深静脉穿刺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择期行手术治疗的婴幼儿100例,年龄2 d~12个月,体质量2.0~9.8 kg,身长44.7~85.0 cm,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50)和研究组(n=50)。对照组患儿采用超声引导技术进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研究组患儿采用常规解剖定位技术进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分别记录两组患儿的穿刺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总穿刺成功率和误伤动脉、穿刺部位血肿、置管困难、血胸及气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穿刺时间明显缩短(P0.05)。研究组穿刺总成功率、一次性成功率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有10例误伤动脉,8例有穿刺部位血肿,7例有置管困难,而研究组仅有1例误伤动脉,研究组穿刺并发症的总发生率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0.0%(P0.05)。结论超声引导技术应用于婴幼儿深静脉术中,有助于提高穿刺置管成功率,且穿刺时间较短,可避免多次穿刺,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中心静脉置管术已广泛用于中心静脉压监测及危重病人的抢救,有时也应用于深静脉高价营养及浅表静脉穿刺困难者[1],我院近5年来,共做中心静脉穿刺10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论文探讨PICC置管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护理及维护。方法选取行PICC置管的患者30例所发生并发症的处理及维护,并根据观察结果进行总结。结果本组30例置管者成功带管至治疗结束。结论并发症的出现不是必然的,它可以通过医护人员的努力而得到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深静脉置管在长期化疗和肠外营养的肿瘤患者的使用价值。方法:对176例深静脉穿刺置管病人的置管方法、护理措施、留置时间及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留置时间10~362d,平均99.6d,172例患者带管出院,无l例导管滑脱,保证化疗的顺利实施及病人肠外营养的长期使用。结论:深静脉置管只要护理得当,均可以带管出院,为肿瘤病人重复化疗和长期肠外营养提供较好的治疗通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右颈静脉穿刺置管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科室完成的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328例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328例颈内静脉穿刺置管中,前路134例,一次成功121例(90.3%),二次成功13例(9.7%);中路159例,一次成功146例(91.8%),二次成功13例(8.2%);后路35例,一次成功29例(82.9%),二次成功6例(17.1%),误穿颈动脉5例(1.5%),致血肿1例(0.3%),发生相关性感染8例(2.4%),无血气胸发生。结论颈内静脉中路穿刺置管法具有定位准确、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操作简单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深静脉置管术后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深静脉置管术后感染提供参考。方法方法对医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247例危重症深静脉置管患者的诊治资料进行分析,将深静脉置管术后患者分为感染组与未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医疗差异,分析深静脉置管术后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感染组与未感染组患者的年龄(63.5±11.7)、(53.2±18.3)岁,股静脉置管19、25例,颈内静脉置管11、28例,外周静脉置管7、157例,置管次数(2.2±1.2)、(1.3±1.0)次,置管留置时间(33.4±2.7)、(21.4±3.1)d,人均激素使用(4.5±2.6)、(2.3±1.7)例次,单间病房使用4、49例,责任护士年资>5年7、82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采用股静脉置管、置管留置时间长、置管次数多、激素频繁使用、病房环境差、护理人员经验不足是深静脉置管术后发生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临床在对深静脉置管患者护理时,应根据患者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做好医院感染控制的规范管理,降低深静脉置管术术后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王瑞玲 《职业与健康》2005,21(4):628-628
颈外静脉是走行于颈部浅筋膜和颈阔肌深层的浅静脉,因其位置表浅,解剖标志明确,易于快速穿刺.但由于其汇入锁骨下静脉处呈锐角,且有静脉瓣,往往造成深静脉导管置入困难.经改良插管技术,应用"J"形导丝引导,可使深静脉导管顺利插入深静脉,从而大大提高插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13.
肿瘤患者当外周静脉条件较差或注射强刺激化疗药物时,常选择锁骨下静脉置管化疗。患者由于疾病本身的影响及血液粘稠度较高,机体抵抗力低下,导致堵管率和感染率往往高于一般患者。为降低其导管堵管率及感染率,延长导管留置时间,让患者顺利完成化疗,2003年10月起,我科对98例行锁骨下静脉置管的病人采用了新的护理方法,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护理效果。现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深静脉穿刺留置导管是重症监护中常用的操作技术之一,是危重、大手术及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输液、输血、血液透析和实施完全胃肠外营养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大剂量多药物综合化疗应用及反复多次穿刺直接刺激血管而发生静脉炎、药物外渗,我科乳腺癌患者化疗常用此技术。浅谈一下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15.
为减少老年患者由于血管弹性差、脆性增加、浅表静脉补液重复穿刺等痛苦,临床上往往采用深静脉置管。现就我科2005年1月至2006年6月实施深静脉置管的病例进行分析和评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肿瘤患者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相关性感染因素,并提供预防对策.方法 对2008年1月-2011年12月肿瘤科使用PICC的316例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对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住院天数、导管留置时间、应用化疗药物、操作人员经验、细菌病原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16例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43例,感染率为13.61%;检出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占50.00%;感染患者年龄(61.3±17.2)岁、导管留置时间(35.4±13.3)d、穿刺次数(26.3±11.2)次、化疗药物使用比例与未感染的患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感染患者的男女比例、病程(2.3±0.4)年、住院天数(32.3±12.5)d与未感染的患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患者年龄、导管留置时间长、化疗药物应用、操作经验不足是引起PICC患者医院感染的主要因素,采取严格无菌操作置管、减少置管时间、安全有效使用化疗药物,从而预防和减少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深静脉置管是一种以特制的硅胶管经皮肤穿刺留置于深静脉内,保证了长时间、高浓度的药液及营养液输注.  相似文献   

18.
盘瑞兰 《现代医院》2005,5(10):77-78
目的探讨股中心静脉穿刺置管的并发症。方法总结分析201例股静脉穿刺置管的临床资料。结果穿刺成功率98%,误穿股动脉18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股静脉穿刺置管操作简单、安全方便。严格掌握穿刺置管的适应症、禁忌症,选择正确的穿刺方法,加强术后护理,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前肿瘤患者的治疗由手术治疗、化疗、放疗等趋向于联合治疗.深静脉穿刺置管术,由于建立快捷、简单、实效、可靠而广泛应用于危重患者的抢救、术前准备、术中容量监测和重要的输血、输液、给药和抽血途径,同时也是术后化疗、长时间静脉补液、非肠道营养可靠的静脉通道,尤其对于癌症晚期危重患者的救治以及静脉镇痛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在国内已完全取代了静脉切开术.我院2004~2006年开展肿瘤患者深静脉置管126例,现将其临床应用以及并发症处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相关性感染原因,提供预防对策。方法对两所医院112例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后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12例患者置管后发生无菌性静脉炎8例,感染率为7.14%;血流感染1例,感染率0.89%;出现不同程度的血液渗出22例,发生率为19.64%,原因与操作者的技术、导管的维护和病房环境状况有关。结论加强护理人员插管技术及无菌技术的培训,在充分保障病房清洁的情况下加强置管的管理与维护,才能有效预防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术后的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