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讨静脉套管针作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断指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单次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组给予静脉套管针作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观察比较两组术后4 h、8 h、12 h、24h、36 h时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4 h、8 h、12 h、24 h、36 h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断指再植术患者采用静脉套管针作连续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术后能起到一定镇痛作用,术后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单次臂丛神经阻滞麻醉。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肌间沟内留置Y型静脉留置针行臂丛神经麻醉时的阻滞效果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8例择期和急诊上肢手术患者,以0.25%(儿童)或0.5%(成人)耐乐品行Y型静脉留置针肌间沟臂丛阻滞.观察麻醉效果及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麻醉效果优者20例,良者6例,差者2例.结论:Y型静脉留置针应用于肌间沟臂丛阻滞效果满意,可避免局麻药中毒,缩短麻醉准备时间,同时有利于手术时间长的手术和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3.
静脉留置针用于连续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静脉留置针行连续臂丛阻滞的可行性和优点。方法选择60例上肢外伤患者分为两组,Ⅰ组(30例)采用6号注射器针头为穿刺针,有异感时注入局麻药25ml,术中手术时间长需要加药时再次穿刺加局麻药10—20ml;Ⅱ组(30例)采用静脉留置针为穿刺针,有异感时注入局麻药25ml后留置套管,术中手术时间长需加药时直接从套管注入5—10ml。记录两组患者的运动阻滞完善时间、加药次数、加药量、加药总量、手术时间和麻醉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阻滞完善时感觉和运动阻滞范围、运动阻滞完善时间、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的情况下,Ⅱ组的加药次数、加药量、加药总量、明显少于Ⅰ组(P〈0.05);两组麻醉效果满意数比较,Ⅱ组较Ⅰ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用于连续臂丛神经阻滞可满足较长时间上肢手术的麻醉需求,且操作方便,需再次加药时所加的药量少,麻醉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使用国产特制非刺激型外周神经阻滞留置导管针(专利号:200820152063.9和200920166821.7)在上肢手术及术后镇痛的可行性.方法 前瞻性择期或急诊行上肢手术成年患者62例,ASAⅠ~Ⅲ,使用特制的非刺激型外周神经阻滞留置导管针,采用改良肌间沟法或腋鞘置管法行连续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通过留置导管使用0.2%罗哌卡因镇痛.观察患者麻醉效果、不良反应、术后镇痛和镇静效果、恶心呕吐发生率、穿刺置管部位有否感染、神经损伤、导管平均留置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等.结果 使用此留置导管针麻醉成功率是96.8%;腋鞘置管法麻醉操作一次成功率85.2%,改良肌间沟置管法78.8%;严重毒性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7%和3 0%;均无注射部位血肿、Horner氏综合征、声嘶及呼吸困难等;术后0、12、24、48 h VAS镇痛评分:静止时镇痛有效率100%,活动时91.7%;Ramesay镇静评分平均0.1分;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8.3%,患者满意度平均9.1分,均未出现穿刺置管部位感染、神经损伤及呼吸抑制;导管留置平均时间30.5 h;镇痛结束拔除导管后患肢无感觉麻目等异常症状.结论 使用此特制非刺激型外周神经阻滞留置导管针行连续臂丛神经阻滞,术中麻醉效果确切,术后镇痛效果满意,并发症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自2001年3月-2004年12月间,我科采用静脉套管针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64例,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行持续臂丛神经阻滞镇痛(CPNA)在上肢手术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及经验总结。方法:将我院麻醉科2011年3-5月收治的38例行上肢手术且接受术后镇痛的患者随机分为CPNA组(持续臂丛神经阻滞镇痛)与PCSA组(皮下自控镇痛)。CPNA组采用静脉留置针于肌间沟穿刺,予以持续臂丛神经阻滞镇痛;PCSA组患者采用皮下注射舒芬太尼自控镇痛。手术结束后4、12、24、48h行静态和动态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r、VASm),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术后4个时间点CPNA组VAS评分明显低于PCSA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PCS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肢手术后持续臂丛神经阻滞镇痛(CPNA)效果满意,不良反应发生率低,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使用普通静脉套管针置入改良硬膜外导管用于上肢长时间手术及术后镇痛的可行性。方法选择ASA:Ⅰ~Ⅲ级60例20~52岁成人上肢手术。随机分为观察组(T)组(n=30),和对照(C)组(n=30)。T组连续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C组行单次阻滞。记录术中麻醉效果、补充药物次数和剂量、术中不良反应。手术结束后T组每间隔4~6小时给予O.2%罗派卡因10~20ml镇痛,观察术后4、8、12、24和48小时疼痛评分、肢体运动功能和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T组麻醉效果良好可术中补充麻醉药,术后镇痛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未见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改良硬膜外导管连续臂丛神经阻滞方法可用于长时间上肢手术和术后镇痛,效果满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8.
戴光莉 《四川医学》2005,26(5):503-503
上肢手术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操作简单,效果良好,价格低廉,相对安全。但由于有时术前无法估计手术时间长短,术中追加麻药不方便,并且定位不准确,所以效果不确切。采用静脉留置针作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留置套管于肌间沟内,可取得良好的麻醉效果,并且可持续给药,满足长时间上肢手术的麻醉要求,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应用静脉套管针作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比普通穿刺针有很多优点。我院对15例臂丛阻滞麻醉病人应用此法,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0.
动静脉留置针在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动静脉留置针 (套管针 )用于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并与传统的金属针头穿刺法行单次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作了对比观察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选择上肢手术患者 6 0例 ,男 4 4例 ,女 16例 ,年龄 2 1~ 5 8岁 ,体重 5 8~ 78kg。随机分为两组 :A组为观察组 (n =30 ) ,用套管针穿刺置管行连续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B组为对照组 (n =30 ) ,用金属注射针头穿刺行单次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差异无显著性。1 2 方法 术前 30min ,苯巴比妥钠 0 1g 肌肉注射。患者入室后平卧 ,接心电监护仪 ,开放静脉。患…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布托啡诺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选择40名择期行上肢手术的患者被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人,在连续腋窝臂丛阻滞的上肢手术后,分别连续注入以下药物组合:0.125%罗哌卡因50ml/72h(I组,n=20),2.0mg布托啡诺复合0.125%罗哌卡因50ml/72h(II组,n=20)。患者对自身的疼痛程度通过10cm的直观类比标度(VAS)进行标定。记录副反应如瘙痒症、恶心呕吐和嗜睡。结果:两组的VAS评分在术后4h并无区别。从术后8~36h,I组的疼痛评分显著高于II组。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布托啡诺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臂丛神经阻滞术后镇痛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彩色超声引导在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超声引导系统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可行性。方法选择上肢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L组)和对照组(H组),每组25例。L组在彩色超声引导系统下行臂丛神经阻滞,H组盲探法行臂丛神经阻滞。观察两组麻药用量、镇痛效果、起效时间及星状神经节阻滞、局麻药毒性反应、误入血管引发血肿、神经损伤、气胸等并发症。结果与H组比较,L组麻药用量少,镇痛效果好,并发症出现几率小。结论彩色超声引导下行臂丛神经阻滞可提高操作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使臂丛神经阻滞更加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氯胺酮(K.T.M)基础麻醉下应用神经丛刺激仪对小儿定位行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方法:将60例上肢手术患儿,在K.T.M基础麻醉下,对照组行臂丛神经阻滞,观察组应用神经丛刺激仪定位行臂丛神经阻滞,观察两组麻醉效果、K.T.M的用量及苏醒期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麻醉效果优、K.T.M用量少、苏醒期不良反应少。结论:K.T.M基础麻醉下应用神经丛刺激仪对小儿定位行臂丛神经阻滞是一种简便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研究臂丛神经阻滞双点法与单点法用于上肢手术时的麻醉效果,比较三组间神经阻滞效果、止血带反应和辅助用药情况。方法:选择90例上肢手术病人,ASAI-II级,手术时间2~5小时,按随机双盲法分为A、B、C三组,每组30例。A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法,使用0.3%罗哌卡因和1%利多卡因混合液20ml。B组: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法,使用0.3%罗哌卡因和1%利多卡因混合液20ml。C组: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联合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法,肌间沟阻滞使用0.3%罗哌卡因和1%利多卡因混合液20ml,同时腋路阻滞使用0.3%罗哌卡因和1%利多卡因混合液20ml。结果:双点阻滞法较单点阻滞法镇痛效果更完善,阻滞时间更长,止血带反应减少,基本未用辅助药。结论:双点阻滞法克服了单点法对尺侧或者桡侧阻滞不全的不足,止血带反应轻,病人舒适度过手术期。  相似文献   

15.
张劲涛  李晓军  赵清林 《四川医学》2009,30(7):1115-1116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与盐酸罗哌卡因配伍用于臂丛阻滞是否可延长镇痛时间并减少不良反应。方法187例臂丛阻滞麻醉下行上肢骨折内固定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两组:A组(93例):0.375%-0.5%盐酸罗哌卡因+地塞米松(单侧用5mg,双侧10mg);B组(94例):单纯用0.375%~0.5%盐酸罗哌卡因,术后记录有效镇痛(VAPS≤3分)维持时间及4、8、16、32、64h各时间段的镇痛有效例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术后有效镇痛维持时间平均为20.3h,B组平均为3.5h。结论地塞米松与盐酸罗哌卡因配伍可显著延长罗哌卡因臂丛阻滞的时间,且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6.
布托啡诺加入局麻药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加入局麻药用于臂丛神经阻滞的效果、术后镇痛作用方面的影响。方法:ASAⅠ~Ⅱ级在臂丛神经阻滞下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例,局麻药为0.25%速卡和1%利多卡因混合液25mL,A组布托啡诺1mg与局麻药混和用于臂丛神经阻滞;B组不用布托啡诺。记录术中(麻醉后1h),术后4、8、12、24、36、48h各时间点的疼痛评分,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评估术后镇痛持续时间(术毕到术后VAS>3分的时间),并注意各种不良反应。结果:术中、术后各时间点A组VAS明显低于B组(P<0.01),A组镇痛持续时间长,与B组相比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臂丛神经阻滞时加用布托啡诺能明显增强臂丛阻滞效果和术后镇痛作用,延长术后镇痛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持续微量泵入瑞芬太尼辅助臂丛麻醉在显微手外科手术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80例行显微手外科手术患者,ASAⅠ~Ⅱ级,随机分成研究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40例.A组用2%利多卡因10 ml+0.75%左旋布比卡因10 ml行患侧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手术开始前以0.04~0.10 ug·kg-1·min-1持续泵注瑞芬太尼.B组以同样的方法行臂丛麻醉,若术中患者疼痛不适,单次追加芬太尼0.05 mg或局麻药封闭阻滞.观察两组患者在麻醉前,手术开始10 min,手术开始30 min,手术开始50 min以及术毕时的MAP、HR、SpO2、RR.以VAS评分作为疼痛程度的评价指标.记录两组患者发生止血带反应的例数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术中各时点血压、心率较平稳(P〉0.05);对照组患者手术开始30 min,手术开始50 min的 MAP、HR较手术开始时升高明显(P〈0.05);两组VAS评分存在较大差异性(P〈0.05).结论:小剂量瑞芬太尼持续泵注可增强臂丛阻滞的麻醉效果,达到较好的镇痛,对循环、呼吸影响小且能有效抑制止血带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价臂丛神经阻滞对脑损伤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方法 脑损伤后肩手综合征患者42例,随机分为臂丛组(n=21)和常规组(n=21).臂丛组用0.5%利多卡因行患侧臂丛神经阻滞;常规组予口服止痛药、局部理疗、针灸等常规方法治疗,两组的功能锻炼相同.治疗后2周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肩手痛进行评分并评价疗效.结果 臂丛组优效率52.4%(11/21例)高于常规组14.3%(3/21例)(P<0.05),臂丛组有效率100%(21/21例)高于常规组85.7%(18/21例)(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臂丛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 臂丛神经阻滞用于治疗肩手综合征,可安全有效地控制患肢疼痛,有利于患肢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盐酸氯普鲁卡因用于连续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利用国产盐酸氯普鲁卡因进行连续臂丛神经阻滞 ,观察其麻醉效能。方法 :选择 6 0例上肢手术病人 ,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用 2 %盐酸氯普鲁卡因 ,对照组用 1 5 %利多卡因 ,均采用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 ,用 2 2G静脉留置针穿刺产生异感后将留置针向前推进 2mm ,拨出针芯 ,用丝线将留置针尾部与皮肤固定 ,连接带延长管的输液三通 ,先分别注射 3mL试验量 (不含肾上腺素 )。 6min后注射 9mL(含 1:2 0万U肾上腺素 )。观察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运动阻滞时间、痛觉恢复时间、运动恢复时间以及呼吸、循环的变化等。结果 :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运动阻滞时间、痛觉恢复时间在实验组均短于对照组 ;运动恢复时间实验组快于对照组 (P <0 0 5 ) ;两组呼吸、循环变化无明显差异 ,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国产盐酸氯普鲁卡因起效快 ,神经阻滞完善 ,作用时间短 ,无明显不良反应 ,配合连续臂丛神经阻滞能够满足各种上肢手术 ,不受时间长短限制 ,并能随时检测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活络除痹方与臂丛阻滞粘连松解联合治疗重症肩周炎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均采用臂丛阻滞粘连松解治疗,对照组同时口服中药活络除痹方,所有患者按照同一指导方法康复锻炼,3周后对疼痛、日常活动、运动范围及力量进行评分,判断疗效,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后各项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后日常活动及运动范围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愈率80%,对照组为55%,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85%,有显著差异(P<0.05)。服中药患者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活络除痹方与臂丛阻滞粘连松解联合治疗重症肩周炎可提高治愈率、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