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腹膜外途径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ELRP)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6月~2014年2月行ELRP术2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60~77岁,平均68岁。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行前列腺穿刺活组织检查或前列腺电切术后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前列腺癌,术前总PSA平均18.9μg/L,其中4.0μg/L者2例,4~20μg/L者16例,20μg/L者11例。均行ELRP。结果:手术时间60~330min,平均125min;术中出血量80~1 200ml,平均150ml;术中输血2例。1例因阴茎背静脉复合体出血中转开放手术。术中直肠损伤1例。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为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6~9分,切缘阳性3例。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12~26d,平均15d。拔除尿管后出现轻度尿失禁8例,术后1~3个月均可满意控尿。术后3个月检查血清PSA为0~0.18μg/L,未发现肿瘤局部生化复发和远处转移。结论:ELRP创伤小,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3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LRP)的可行性和手术技巧。方法2005年3月~2008年12月,行LRP36例。平均年龄64岁(51~73岁),术前病理检查均证实为前列腺癌。T111例,T225例。21例参照Montsouris方法行经腹腔途径LRP,15例行经腹膜外途径LRP。结果平均手术时间265min(155~480min),平均出血量455ml(170~2500ml)。中转开放手术3例,其中2例为阴茎背静脉复合体出血,1例为直肠损伤。术后病理报告切缘阳性2例。术后尿管留置10~30d,平均14d,无真性尿失禁发生。术后漏尿6例,尿道狭窄2例。术后平均随访15.5月(2~44个月),穿刺孔皮下种植转移1例,余35例无复发转移。术后1个月前列腺特异抗原(PSA)0~5.85ng/ml。结论LRP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安全有效。熟练掌握盆腔解剖,预先处理阴茎背静脉复合体,熟练掌握膀胱颈重建和镜下吻合技术是成功完成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膜外途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及其控尿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前列腺癌患者28例,年龄60~75岁,平均68岁。PSA0.7~23.6ng/ml。TNM分期:T1N0M011例,T2N0M015例,T3aN0M2例。均行腹膜外途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术中充分剪开盆筋膜,分离至前列腺尖部,缝扎背血管复合体。分离膀胱颈部(前列腺交界处),横断并尽可能保护颈部括约肌。仔细观察盆底肌肉并于近端剪开前列腺尖部,尽可能保护盆底括约肌,最后缩小并重建膀胱颈口,间断吻合膀胱和尿道。结果 2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180~380min,平均240min;出血量400~1200ml,平均800ml,15例出血量〉500ml者输血200~800ml。术后病理示切缘阴性25例,3例前列腺尖部切缘阳性者术后加用全雄激素阻断治疗3个月。患者均于术后2周拔除导尿管,3例术后出现轻度尿失禁,经提肛训练等辅助治疗3个月后好转,能自主排尿。术后3个月时PSA0.02~0.10ng/ml。随访1个月~2年,未见肿瘤复发转移。结论 腹腔镜下经腹膜外途径前列腺癌根治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总结探讨经腹膜外途径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中处理尿控的方法及技巧。方法临床选择T1~T3a前列腺癌患者44例,年龄为58~82岁,平均年龄为70.5岁。术前前列腺总特异性抗原(TPSA)为8.9~38.6 ng/ml。所有患者术前均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病理明确诊断证实为前列腺癌,平均Gleason评分(5.6±2.5)分,44例患者均行经腹膜外途径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结果 4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50~410分钟,平均手术时间(220±85)分钟;术中出血量300~1500ml,平均(400±220)ml;术后完全尿控33例(75.0%),部分尿控9例(20.5%)(1周后恢复),完全性尿失禁2例(4.5%)(持续3个月以上),术后病理切缘阳性6例(13.6%);直肠损伤1例,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安全、有效,术后尿控效果与术中神经血管束(NVB)、远端尿道保留长度、正确处理膀胱颈部、膀胱尿道吻合的技巧处理及术者的经验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同期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RP)治疗腹股沟疝合并前列腺增生症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月至2015年1月,70例腹股沟疝合并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先行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后行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观察手术安全性及疗效。结果 70例均同期完成手术,术后随访18~36个月,平均27个月,疝均未复发。最大尿流率为17~28 ml/s,平均(22±3)ml/s;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2~10分,平均(4.9±2.5)分。膀胱残余尿量0~40 ml,平均(19±6)ml。上述3个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腹股沟疝合并前列腺增生症患者行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同期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双微创治疗、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创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联合手术去势或药物去势治疗高龄晚期前列腺癌合并尿潴留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10年8月~2015年8月采用微创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联合手术去势或药物去势治疗合并尿潴留晚期前列腺癌38例,观察术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生活质量评分(quality of life,QOL)、最大尿流率(Qmax)、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变化和术后并发症。结果手术时间10~30 min,(18.9±5.7)min,术中和术后无输血,无前列腺电切综合征发生,拔除导尿管后均能自行排尿。术前IPSS中位数31分(30~35分),明显高于术后14分(10~21分)(Z=-7.548,P=0.000);术前QOL中位数6分(5~6分),明显高于术后1分(0~2分)(Z=-7.793,P=0.000);术前Qmax中位数2.3 ml/s(0~10.9 ml/s),明显低于术后15.8 ml/s(6.2~22.3ml/s)(Z=-7.154,P=0.000);术前PSA中位数50μg/L(8.5~500μg/L),明显高于术后PSA 0.2μg/L(0.01~9.3μg/L)(Z=-7.740,P=0.000)。结论微创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联合手术去势或药物去势治疗合并尿潴留晚期前列腺癌安全、有效,可明显提高合并尿潴留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附1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应用价值。方法4例采用经腹腔途经,7例采用经腹膜外途经,手术切除前列腺、精囊、输精管壶腹,行膀胱尿道吻合。结果11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180~390min,平均304min。术中出血量300~1200ml,平均520ml。术后留置尿管时间12~28d,平均19.8d。无直肠损伤等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12~24d,平均20d,无尿失禁及尿道狭窄。11例随访1~36个月,平均11个月,未发现肿瘤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术后3个月前列腺特异抗原0~0.05μg/L。结论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总结我院腹腔镜筋膜内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的方法及患者术后尿控恢复的随访记录,对影响尿控恢复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2009年9月至2012年11月共为128例患者行腹腔镜筋膜内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43~78岁,平均(57.0±11.4)岁,术前血PSA 4.1~18.8 ng/ml,平均(9.9±6.1)ng/ml;临床分期T185例、T243例;活检组织Gleason评分:5分13例、6分38例、7分77例,术中不打开盆底筋膜,自膀胱颈口1点及11点位置纵行切开前列腺筋膜,紧贴前列腺包膜分离前列腺前面、两侧、尖部,最大限度保留盆底神经及肌肉组织,术后随访患者尿控变化12个月。结果:12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筋膜外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手术时间45~118 min,平均(84.0±24.6)min;术中出血量15~220 ml,平均(140.0±52.1)ml;无输血,留置尿管7~15 d,平均(11.0±3.8)d。术后随访12个月,完全尿控96例(75.0%),轻微尿失禁28例(21.9%),中度尿失禁4例(3.1%),无重度及完全尿失禁病例。结论:腹腔镜筋膜内前列腺癌根治性切除术最大限度地保留了盆底肌肉、神经组织,使术后尿控得到更好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经尿道电切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伴膀胱出口梗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伴膀胱出口梗阻的手术经验.方法 本组36例患者,年龄68~89岁,平均76.5岁.术前IPSS评分为(18.3±3.1)分;总PSA分别为(60.1±35.4)ng/ml;最大尿流率为(9.4±2.8)ml/s.穿刺病理确诊为前列腺癌,Gleasn评分为(7.3±1.8)分.Whitmore临床分期C期10例,D期26例.36例患者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同时行双睾丸切除术,术后加用(氟他胺250mgtid或者比卡鲁胺50mgqd),行全雄激素阻断.结果 3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6例(16.7%)术后出现尿失禁,经保守治疗后治愈.1例术后大出血,二次手术止血后恢复顺利,1例术后4个月再次出现排尿困难,再次行TURP后,患者排尿通畅.随访24~55个月,死亡13例,其中死于前列腺癌10例,平均生存32个月,死于其他疾病3例.术后患者排尿症状明显改善,术后3个月尿流率(17.5±3.5)ml/s,术后IPSS评分(8.1±3.4)分.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是治疗晚期前列腺癌伴膀胱出口梗阻的有效方法,可以快速改善患者的排尿症状,提高尿流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保留尿道括约肌手术技巧在前列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组80例前列腺癌患者,年龄66岁(范围59~75岁);79例前列腺肿瘤限于T2b期以内,1例T3期;78例因PSA升高行术前经直肠超声波(TRUS)引导下的前列腺穿刺活检,Gleason分级3~7分,另2例为TURP后偶发癌;PSA平均8.5ng/ml(范围2.7~44.5 ng/ml).手术前均无尿失禁情况.手术技巧:处理阴茎背深静脉丛采用集束“8”字缝扎;处理前列腺尖部时紧贴前列腺表面分离,并保留前列腺部尿道0.5~1cm;保留膀胱颈部.结果手术后随访12~48个月,18例生化复发,6例尿失禁.结论尿道外括约肌的保留能够减少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尿失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手术技巧及改进方法,以减少该术式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接受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患者临床资料:年龄58~76岁,中位年龄68岁.前列腺特异抗原(PSA)为1.6~40.6 ng/ml.Gleason评分≤8分.术前病理检查证实为前列腺癌.均作手术治疗.结果:平均手术时间233(120~425)min,平均出血量335(100~800)ml.术后输尿管损伤1例,直肠损伤1例,尿漏6例,均自愈.术后出现不同程度尿失禁12例,6个月内恢复尿控.术后病理检查切缘阳性8例.随访42例,随访时间为1~36个月,无尿道狭窄.结论:有效控制背深静脉丛,精细解剖前列腺尖部,保护尿控神经,良好吻合尿道膀胱等,能有效地减少腹腔镜前列腺痛根治术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前列腺根治术前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预测术后Gleason评分变化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33例行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将前列腺癌根治术前术后Gleason评分变化与患者年龄、术前Gleason评分、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体积和PSAD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分析术前Gleason评分≤6患者中评分升高和Gleason评分≥7患者中评分下降与上述因素的关系。结果:133例患者中经直肠超声(TRUS)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Gleason评分与前列腺癌根治术后Gleason评分保持一致52例(39.1%),评分下降13例(9.8%),评分升高68例(51.1%)。PSAD(P=0.002)与Gleason评分升高明显相关,未发现Gleasbn评分≥7患者中评分下降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体积和PSAD有相关性。进一步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得出:TRUS穿刺活检Gleason评分≤6患者PSAD〉0.2435预示根治术后Gleason评分升高可能性较大。结论:TRUS引导下前列腺穿刺活检Gleason评分较低且PSAD较高的前列腺癌患者提示有可能实际Gleason评分升高,进而影响治疗选择和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腹膜外途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LRP)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前列腺癌患者行经腹膜外途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临床资料。23例患者病理诊断均为前列腺癌,TNM分期T1N0M0 9例,T2N0M0 14例,Gleason评分均≤7分。结果 23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105300 min,平均150 min;术中出血量120300 min,平均150 min;术中出血量120800 mL,平均240 mL。术后留置尿管时间16800 mL,平均240 mL。术后留置尿管时间1622 d,平均18 d。3例出现轻度尿失禁,经提肛等辅助治疗,3个月后无真性尿失禁发生。术后病理报告示标本切缘阳性1例,术后行全激素阻断治疗3个月。术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 S A)均<4.0 ng/mL。1例因其他原因死亡。术后随访322 d,平均18 d。3例出现轻度尿失禁,经提肛等辅助治疗,3个月后无真性尿失禁发生。术后病理报告示标本切缘阳性1例,术后行全激素阻断治疗3个月。术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 S A)均<4.0 ng/mL。1例因其他原因死亡。术后随访312个月,无生化复发。结论经腹膜外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危前列腺癌患者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neoadjuvant hormonal therapy, NHT)后,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obot-assisted 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 RALRP)较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laparoscopic radical prostatectomy, LRP) 和耻骨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 retropubic radical prostatectomy, RRP)的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0年3月-2012年1月以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结合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治疗的16例高危前列腺癌的临床资料。术前采取3-6个月的LHRH-a+抗雄药物的最大程度雄激素阻断方法(maximal androgen blockage,MAB)作为NHT方案,NHT后PSA均降至0.2μg/L以下。之后,其中5例接受RALRP,5例接受LRP,6例接受RRP。三组患者治疗前基线情况(年龄、PSA水平、Gleaso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手术均获成功。中位手术时间(operating time,OT)、失血量(esti-mated blood loss,EBL)、住院天数(hospital stay,HS)在RALRP组为225min(包括机器人到位15min)、600mI、7d,在LRP组为280min、900mi、7d,在RRP组为150min、675ml、14.5d。三组患者术后均无尿漏,术后3天拔除双侧引流管。术后病理均无切缘阳性。三组各有1例患者在术后3个月时因PSA复燃而接受辅助性内分泌治疗(P=1.00)。术后3个月时,除2例RRP组患者尚存压力性尿失禁,其余患者均恢复尿控(P=0.29)。结论:对于接受NHT的高危前列腺癌患者而言,相对于开放手术和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仍然是这些患者的更佳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诊断性前列腺电切(TURP)在前列腺增生合并血清PSA异常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意义,为临床处理前列腺增生合并血清PSA异常的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手段。方法:收集符合入组标准的患者71例,总结病理为前列腺癌患者的Gleason评分及预后。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后随访,检测其TURP术后6个月、1年的PSA值及IPSS评分,分析术后血清PSA值、IPSS的变化,评估TURP在前列腺增生伴血清PSA异常患者中的诊疗效果。结果:①40例前列腺穿刺活检阴性而血清PSA持续异常的患者中,2例术后病理示前列腺腺癌(2/40),Gleason评分为6分,另1例电切后病理示前列腺增生组织,但术后血清PSA持续异常(18μg/L),行2次活检,病理诊断为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6分,3例均行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术后随访恢复好。31例拒绝活检患者中术后病理示前列腺腺癌9例(9/31)。Gleason评分79分,平均8分,1例行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8例行内分泌治疗。②59例病理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其中血清PSA恢复正常者56例,显著降低者3例,IPSS评分有明显改善53例,6例尿道狭窄经过尿扩处理后评分亦有改善。结论:诊断性TURP可提高前列腺癌的早期检出率,改善患者的下尿路症状,且有利于患者血清PSA持续正常化。对血清PSA异常(>4μg/L),伴有下尿路梗阻状态、前列腺穿刺活检阴性的患者可考虑行诊断性TURP。  相似文献   

16.
血清PSA检测应用前后前列腺癌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北京友谊医院开展PSA检测前后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诊疗特点。方法回顾295例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年龄、前列腺总体积、临床症状、临床分期、肿瘤Gleason分级以及治疗方法。PSA检测方法应用之前组117例(A组),PSA检测应用之后组178例(B组),采用t检验及X^2检验分析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A组相比较,B组确诊为前列腺癌的患者平均年龄增加(P〈0.01),前列腺总体积增大(P〈0.01),肿瘤分期中位于晚期的肿瘤(T3+T4期)的患者比例增加(P〈0.01)。Gleason分级5-7分的中分化肿瘤比例增加,接受前列腺癌根治手术比例增加(P〈0.01),而接受去势手术比例减少(P〈0.01)。以下尿路症状为主诉的患者比例两组均较高。站论PSA检测应用后确诊前列腺癌患者的年龄趋于老年化,肿瘤恶性度增高,前列腺总体积增大,但肿瘤分化趋向于较高Gleason评分。早期应用PSA检测能够提高临床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蛋白E-cadherin和N-cadherin在中低危前列腺癌和高危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差异,以及E-cadherin和N-cadherin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血清PSA水平、肿瘤组织Gleason评分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前列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将前列腺癌分为高危组27例和中低危组15例。免疫组化法检测两组E-cadherin和N-cadherin的表达,并比较两组有无差异;同时分析E-cadherin和N-cadherin的表达阳性率与血清PSA值、肿瘤Gleason评分及患者年龄的关系。结果:E-cadherin在中低危组的表达水平高于高危组(6.1±0.51 vs 4.2±0.37,P0.01),并且在中低危组中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高危组(73.3%vs 25.9%,P0.01),E-cadherin在PSA20μg/L的患者中表达阳性率高于PSA≥20μg/L的患者(66.7%vs 29.6%,P0.05),在Gleason评分5~7分的患者中,其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Gleason评分8~10分的患者(60.9%vs 21.1%,P0.05)。N-cadherin在中低危组的表达水平低于高危组(3.7±0.32 vs 7.5±0.58,P0.01),并且在中低危组中的表达阳性率低于高危组中(13.3%vs 59.3%,P0.05),在Gleason评分5~7分的患者中,其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Gleason评分8~10分的患者(26.1%vs 63.2%,P0.05),N-cadherin在PSA20μg/L和PSA≥20μg/L的患者中表达阳性率没有差异(P0.05)。E-cadherin和N-cadherin在年龄≥70岁和70岁的患者中表达阳性率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E-cadherin和N-cadherin在高危前列腺癌和中低危前列腺癌表达阳性率及表达水平存在差异,即两者与前列腺癌的侵袭转移有关,并且E-cadherin和N-cadherin的表达可能与前列腺癌Glesaon评分、血清PSA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启动子区-716A/G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影响前列腺癌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连接酶特异检测技术(PCR-LDR)分析186例前列腺癌患者TRAIL基因-716位点的多态性,比较不同基因型与前列腺癌患者诊断时的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PSA)、Gleason评分和TNM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TRAIL-716G(AG+GG)等位基因与PSA、Gleason评分和TNM临床分期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adjustedOR=0.04,0.07,0.08;95%CI:0.01~0.14,0.02~0.29,0.03~0.21)。结论:TRAIL-A716G(AG+GG)等位基因可能与前列腺癌预后有关,携带TRAIL-716G(AG+GG)等位基因的前列腺癌患者可能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9.
经脐单孔腹腔镜腹膜外前列腺癌根治术7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报告经脐腹膜外单孔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的初步经验。方法:20110年2~11月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腹膜外前列腺癌根治术治疗经活检确诊为前列腺癌患者7例,采用“两环一套法”自制单孔腹腔镜开口器,手术器械包括预弯抓钳、吸引器、针持。其余为传统腹腔镜器械。在脐下缘取2.5cm长弧形切口,进入腹膜外问隙,置人开口器建立单孔腹腔镜手术工作通道,再依次行双侧盆腔淋巴结清扫、前列腺癌根治术,最后采用一针连续缝合法行膀胱颈尿道吻合。记录手术时间、失血量、输血量、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第3、6个月随访,复查血清PSA,了解尿控情况和患者对手术美容效果的满意度。结果:手术时间210~420min,平均272min;术中失血量为50~500ml,平均170ml。2例患者术中需要输浓缩红细胞2~3U,余未输血。仅1例手术需要增加2个工作通道,余患者无中转开放手术或增加工作通道,无围手术期死亡及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所有患者排尿可控,仅最后1例患者夜间需预防性使用尿垫1块。术后切口瘢痕隐匿在脐部皱褶内,患者对切口美容效果很满意。结论:在合理选择患者的前提下,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腹膜外前列腺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美容效果很好。“两环一套法”自制开口器能够保证手术顺利实施,性价比高。短期随访显示肿瘤控制及尿控效果好,远期效果需待长期随访来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