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二次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TURBT)术的意义.方法 已行第一次TURBT的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二次TURBT:对照组患者在电切术后行膀胱内化疗药物(丝裂霉素C)灌注治疗;二次TURBT组完成对照组治疗,术后3个月第一次复查时行第二次TURBT为实验组.两组患者随访2年,观察肿瘤复发的情况.结果 2年内实验组患者膀胱肿瘤的复发率相比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 第二次TURBT术能有效降低高危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高危多发性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方法 和疗效. 方法 对21例高危多发性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行经尿道电切术治疗. 结果 19例一次手术将肿瘤完全切除.2例由于肿瘤数目多分两次切除.术后21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14年.2例患者死于其他疾病,余19例均无瘤存活.6例复发.复发率为28.6%.膀胱挛缩2例(膀胱容量小于150 m1),膀胱壁增厚4例. 结论 经尿道电切术治疗高危多发性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安全性高,并发症少,疗效确切,且没有增加肿瘤复发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经尿道电切术治疗中晚期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方法 对81例中晚期膀胱癌患者施行了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手术参照根治性TURBT原则,切除深度均达深肌层或膀胱壁外脂肪层,术后给予卡介苗(BCG)膀胱灌注化疗或放疗,随访3~24个月.结果 复发32例,复发率39.5%(32/81),对复发者再次行TURBT.死亡18例,死亡率22.2%(18/81).结论 对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或不愿意接受膀胱全切的中晚期膀胱癌患者可施行TURBT,以达到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荧光膀胱镜下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57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根据所使用的膀胱镜的不同分为两组:白光膀胱镜组(n=30),采用白光膀胱镜下TURBT治疗;荧光膀胱镜组(n=27),采用荧光膀胱镜下TURBT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一般资料、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3、6、12及18个月不同时间点的复发率.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肿瘤数目、病理分期及病理分级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留置导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手术相关指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荧光膀胱镜组术后3、6、12及18个月不同时间点的复发率均明显低于白光膀胱镜组(P<0.05). 结论 荧光膀胱镜下TU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可明显降低术后早期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两种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将71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经尿道钬激光切除术( HoLRBT,n =33例)和等离子电切术( TURBT,n=38例)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复发率、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但HoLRBT组术中出血量、闭孔神经反射、膀胱穿孔、术后低钠血症发生率明显低于TURB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较之 TURBT,HoLRBT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方面具有安全、有效、并发症少等特点,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经尿道膀胱肿瘤等离子整块剜除术(TeURBT)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取回顾性研究法,选取本院泌尿外科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96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成TeURBT组与TURBT组,每组48例。TeURBT组行TeURBT术治疗,TURBT组行TURBT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对比两组的临床指标、并发症、复发率。结果 TeURBT组的手术时间长于TURBT组,失血量、尿管留置时间、膀胱冲洗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TURBT组,P<0.05;TeURBT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低于TURBT组,P<0.05。结论 Te U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效果确切,失血量少,与TURBT相比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尿管留置时间、膀胱冲洗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且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与复发率,有益于患者预后,值得采纳、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选择性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治疗经选择的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保留有功能性膀胱的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06年至2011年间323例行TURBT治疗的膀胱尿路上皮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选择术前影像学检查无明显膀胱外浸润,肿瘤单发,直径5 cm以下,局限于膀胱顶壁、底壁及侧壁,距输尿管口1 cm以上,不伴有原位癌,肿瘤创缘及基底部活检为阴性的T2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接受选择性TURBT伴膀胱内灌注BCG的保膀胱治疗.术后膀胱镜密切随访5~10年,运用统计学分析生存率、疾病特异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评价疗效.结果 入组31例患者,5年总体生存率、疾病特异生存率和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7%、93%和58%.复发15例,浅表性复发6例,8例接受延迟膀胱癌根治术.23例保留有功能性膀胱,死亡6例.结论 选择性TURBT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在少部分经严格选择的患者中是合理可行的,术后患者应终生接受膀胱镜严密随访.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术后肿瘤残余病人行二次电切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 2020年5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行TURBT术后肿瘤残余病人100例,随访术后12个月复发情况,并将其分为复发组(15例)和未复发组(85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病人二次电切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同时建立Nomogram列线图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预测效能。结果 100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行二次电切术后随访12个月复发15例,1年复发率15.00%。复发组首次TURBT术前肿瘤多发、肿瘤分期T1期、肿瘤分化程度低分化所占比例均高于未复发组,肿瘤带蒂、二次电切术后卡介苗灌注所占比例均低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首次TURBT术前肿瘤多发、肿瘤分期T1期、肿瘤低分化均为二次电切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二次电切术后卡介苗灌注为二次电切术后复发的保护因素(P<0.05)。列线图预测模型预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病人二次电切术后复...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经尿道钬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HOLBT)与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及万方数据库关于HOLBT和TU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比较性研究文献。按Cochrane操作手册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文献质量后, 采用RevMan 5.2软件分析两种术式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闭孔神经反射、膀胱穿孔和术后2年复发率方面是否存在差异。结果纳入9篇随机对照试验, 共1 338例患者, 其中HOLBT组621例, TURBT组717例。HOLBT组的手术时间较短, 术中出血量较少, 而闭孔反射和膀胱穿孔明显低于TURBT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2年复发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 HOLBT与TURBT的疗效相当, 但安全性优于TURBT。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尿道电切术(transurethral resee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及术后使用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膀胱内灌注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 方法 本组46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均采用TURBT,术后使用MMC膀胱内灌注治疗. 结果 所有病例均一次完整切除.随访2年,37例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无复发,7例分别于1年内复发,2例2年内复发.复发病例均再行TURBT并继续MMC膀胱内灌注. 结论 TURBT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具有手术简单、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和疗效好等优点.MMC膀胱内灌注能明显减少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复发.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与开腹良性卵巢畸胎瘤剔除术的临床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腹腔镜术与开腹术两种方法行良性卵巢畸胎瘤剔除术的效果。方法94例良性卵巢畸胎瘤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48例)与开腹术组(46例),分别行腹腔镜和开腹畸胎瘤剔除术。结果两组在年龄、体重、开腹术史、肿瘤的大小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腹腔镜组术中失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术后住院日、镇痛剂使用率均低(短)于开腹组,其恢复日常家务、工作及性生活等方面亦明显优于开腹组(P〈0.01或P〈0.05)。结论腹腔镜行良性卵巢畸胎瘤剔除术创伤小,疼痛轻,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小儿膀胱横纹肌肉瘤的诊断及治疗方案.方法 结合我院6例特征性病例的诊治方法,其中3例单纯行膀胱部分切除术,1例行膀胱部分切除+化疗,1例行化疗+膀胱部分切除+放疗,1例行膀胱部分切除+近距离照射治疗,并参考目前国内外文献报道,提出诊断及治疗意见.结果 2例分别于接受治疗后12个月、14个月复发,另外4例随访2...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时机对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疗效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2年6月收治的45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按手术时间分为急诊手术组(伤后24 h内)、早期手术组(伤后5~14 d)、延期手术组(伤后17~26 d),分别为12例、17例、16例,采用Pugh-McKee标准术式治疗,术后12个月按照Mayo功能评分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其中40例获得随访(早期手术组丢失3例,延期手术组丢失2例),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6.9个月)。急诊手术组肘关节平均屈伸弧度为118.1°(76°~145°),前臂平均旋转弧度为137.5°(67°~179°),Mayo评分平均88.3分(63~100分)。早期手术组肘关节平均屈伸弧度为119.7°(77°~145°),前臂平均旋转弧度为136.5°(67°~178°),Mayo评分平均89.2分(65~100分)。延期手术组肘关节平均屈伸弧度为98.5°(45°~120°),前臂平均旋转弧度为110.2°(60°~155°),Mayo评分平均78.3分(57~93分)。动态观察三组患者前臂旋转、屈曲功能,发现急诊组术后3个月好于其他两组,但在第6、12个月时急诊组与早期组结果相当,并均好于延期手术组。结论急诊或早期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疗效优于延期手术治疗。对于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腹腔镜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膀胱憩室、膀胱良性肿瘤的可行性和应用效果。方法:采用经腹腔途径行腹腔镜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3例膀胱憩室和1例膀胱副神经节瘤患者,手术操作包括膀胱部分切除和完全的腔内膀胱缝合。结果:4例手术均获得成功,平均手术时间80(60~120)min,术中平均出血76(40~100)ml,术中、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平均术后住院5(3~7)天。结论:采用腹腔镜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膀胱憩室和良性肿瘤是安全、可行的方法,具有微创、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膀胱憩室和良性肿瘤的可选择的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验证血小板与胆红素乘以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率的比值模型(PBI)对重型肝炎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应用PBI和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测算两家医院住院的重型肝炎病例,其中好转存活组患者64例,恶化死亡组患者50例,计算两组病例住院初期、中期、末期的PBI和MELD分值,比较两组患者各期PBI、MELD分值的变化和诊断患者恶化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结果好转存活组与恶化死亡组在住院初期、中期、末期,PBI计分的均值分别为(19.22±17.83)与(10.36±13.97)、(32.72±29.20)与(7.26±6.25)、(114.22±144.75)与(5.34±4.58),同期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MELD计分的均值分别为(24.28±4.82)与(31.14±7.28)、(20.97±5.85)与(30.96±8.85)、(16.50±5.71)与(34.50±10.3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好转存活组与恶化死亡组患者的PBI和MELD分值变化趋势均呈反向;住院初期、中期、末期,PBI和MELD分值诊断患者恶化死亡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1和0.791,0.818和0.795,0.979和0.887;住院初期,PBI与MELD最佳临界点值预测恶化死亡的敏感度分别为72.00%与80.00%,特异度分别为70.31%与67.19%,准确度分别为71.05%与72.81%,阳性预测值分别为65.45%与65.57%,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6.27%与81.13%。结论 PBI分值的变化能够良好地反映重型肝炎好转存活与恶化死亡的转变规律,依据PBI变化趋势能良好地预测重型肝炎的临床转归。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经皮胆囊造口术(PC)用于治疗急性胆囊炎的病例选择和临床经验报告。方法 对2015年1月至2021年1月期间诊断为急性胆囊炎(AC)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2013年东京共识指南(TG13),筛选出严重程度为Ⅱ级(中度)和Ⅲ级(重度)AC患者进行临床评估,包括临床特征、治疗、住院时间、结果、发病率和30天死亡情况。结果 共134例患者纳入研究,中位年龄63.5岁,其中41例接受PC(PC组),Charlson合并症指数(CCI):0分18例(43.9%)、1分11例(26.8%)、≥2分12例(29.3%)。77例保守治疗(保守组),CCI:0分31例(40.2%)、1分18例(23.4%)、≥2分28例(36.4%)。26例胆囊切除术(胆囊切除组),CCI:0分17(65.4)、1分5(19.2)、≥2分4(15.4)。随访60天,12例失访。三个不同处理组中,与保守组比较,PC组显示更快速的WBC降低、更少的抗生素用药时间、更短住院时间;但与胆囊切除组比较,在住院时间和抗生素用药时间没有优势。PC组:胆汁引流后第一天WBC明显下降,与入院时比较,P<0.001;使用抗生素时间平均(11.4±2.6)天;25例(25/38)执行延迟LC,主要并发症为引流管脱位3例,1例患者PC术后第2天因脓毒性休克、心衰死亡。保守组:主要采取抗生素治疗和营养支持,入院后3天WBC明显下降,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使用抗生素时间为(12.9±3.1)天;43例(43/65)患者执行LC;有4例患者死亡,分别为入院后4天、7天、15天和24天,死亡原因包括严重感染、MODS、肺栓塞和脑出血;4例(6.2%,4/65)术后60天内复发。胆囊切除组:腹腔镜手术方式14例,开腹胆囊切除术12例,一例患者术后17天因高血压脑出血死亡。结论 对于中重度AC患者,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治疗方法,PC是不适合手术的中重度AC患者的有效治疗方式,建议早期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模式镇痛在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全切除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期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全切除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中的患者60例,根据前后顺序分为2组(n=30),多模式镇痛组和对照组。多模式镇痛组的镇痛方案具体为:(1)帕瑞昔布钠的静脉使用;(2)腹横肌平面阻滞;(3)无阿片类药物的静脉镇痛泵。对照组只使用传统静脉镇痛泵。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镇痛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术后康复情况。结果 M组术后2 h、6 h、12 h、24 h、48 h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多模式镇痛组术后恶心、呕吐、嗜睡、低血压发生率、追加止痛药及追加止呕药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多模式镇痛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结论多模式镇痛能有效减轻行达芬奇机器人辅助根治性膀胱全切除联合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患者的术后疼痛,促进早期下床活动,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回结肠和回肠正位膀胱替代术的临床观察,重点评价两种术式的尿控及其对上尿路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从2002~2006年期间行标准的根治性膀胱全切术后行正位膀胱替代术中选取获得随访的膀胱癌患者31例,其中17例采用回结肠新膀胱重建术(Le Bag术),14例采用回肠新膀胱重建术(Studer术)。术后3个月内(近期)和3个月后(远期)观察相关并发症和尿控情况,并行尿动力学检查和静脉肾盂造影或B超检查。结果:回结肠新膀胱组手术后并发症率为11.8%(2/17);回肠新膀胱组并发症率为14.3%(2/14)。虽然回结肠新膀胱组3个月后白天完全获得尿控76.4%(13/17).低于回肠新膀胱组92.8%(13/14),但统计学差异不显著;而夜间社会性尿控回肠新膀胱组7I.4%(10/14),显著高于回结肠新膀胱组35.3%(6/17)。尿动力学结果表明两组间的尿流率、功能尿道长度、最大尿道压和新膀胱压力无明显差异,但回结肠新膀胱组容量高于回肠新膀胱组,而顺应性则低于回肠新膀胱组。此外。回结肠新膀胱组的上尿路扩张发生率为11.8%(2/17),略高于回肠新膀胱组0(0/14)。结论:虽然回结肠新膀胱在近期能获得较大容量,但由于回结肠新膀胱顺应性较回肠新膀胱低,因而在获得满意的尿控和对上尿路的保护上,回肠新膀胱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评估终末期肝病患者行肝移植术后,受者短期预后、肝移植的手术时机以及MELD与肝脏病理的关系。方法对30例肝移植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术后随访30天后存活组(12例)与死亡组(18例)的术前MELD评分,以MELD分值25和30为界线将病例分组,比较存活率以及肝脏病理,分析大块、亚大块肝细胞坏死与非大块、亚大块肝细胞坏死病例的MELD分值。结果所有患者术前MELD评分平均值为28.92±13.45,术后随访3个月总生存率为40%,其中存活组与死亡组术前MELD评分分别为21.56±11.83和33.82±12.43(P〈0.05);以MELD评分25为界将患者分为两组,术后3个月存活率为63.6%和26.3%(P〈0.05);以MELD评分30为界将患者分为两组,术后3个月存活率为53.3%和26.7%(P〉0.05):大块、亚大块肝细胞坏死组与非大块、亚大块肝细胞坏死组患者术前MELD值相比有显著差异,分别为22.38±12.69和33.28±12.41(P〈0.05)。结论MELD评分可评估肝移植受术者的短期预后,肝移植受者MELD评分值在25分时比30分时行肝移植术更有意义,MELD评分与肝细胞坏死面积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尿道2μm激光同期切除膀胱肿瘤和BP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187例老年男性膀胱肿瘤患者,将其分为两组,第1组119例单纯行经尿道2μm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第2组68例在行经尿道2μm激光膀胱肿瘤切除术的同时行经尿道2μm激光前列腺切除术。分别比较了两组患者术前的临床特征、病理特征、手术时间和出血量,以及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尿流率,剩余尿的变化情况,肿瘤复发及进展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临床分期、肿瘤大小和数量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术后病理分级也无统计学差异,第2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尿管留置时间上均较第1组长。两组随访时间中位数分别为35.3个月(第1组)和32.5个月(第2组),第2组的尿流率较术前及第1组显著升高,同时剩余尿较第1组明显降低,第2组复发率为29.41%,较第1组的36.97%有显著差异,比较发现单发的或小于3cm的肿瘤患者其肿瘤复发率低于多发的或肿瘤3cm的患者。同时两组均未在膀胱颈部及尿道前列腺部发现有肿瘤复发。结论:对于伴有下尿路梗阻症状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采用2μm激光同时经尿道切除膀胱肿瘤和BPH是安全可靠的,不会增加膀胱颈部和前列腺尿道部肿瘤种植的风险。同时在解除膀胱颈部的梗阻后,能降低或延缓膀胱肿瘤的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