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贵州瑶族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利用本地药物资源,通过民间医疗实践,积累了独具特色的民族医药文化,并代代相传。笔者深入贵州荔波瑶族聚居地区调查研究,对其民间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经验用方进行收集,现将55个单方、验方整理如下。方一:紫灵芝15 g,水煎服。主治:慢性气管炎。方二:伸筋草30 g,地瓜藤30 g,水煎服,每日一剂。主治:风寒咳嗽。方三:石韦30 g,岩白菜15 g,水煎服。主治:咳嗽。  相似文献   

2.
贵州瑶族人民在长期与疾病的斗争中,利用本地药物资源,通过民间医疗实践,积累了独具特色的民族医药文化,并世代相传。笔者深入贵州荔波瑶族聚居地区调查研究,对其民间经验用方进行收集,现将抗风湿51个单方、验方整理如下。方一:伸筋草30 g,白龙须30 g,泡酒服。主治:关节冷痛。方二:伸筋草30 g,杜仲30 g,威灵仙15g,泡酒服。主治:风湿腰痛。方三:海金沙藤30 g,大血藤15 g,龙须草30 g,水煎外洗患处。主治:风湿关节痛。方四:巴岩姜30 g,地棕15 g,威灵仙30  相似文献   

3.
贵州瑶族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中,利用本地的药物资源,通过民间医疗实践,积累了独具特色的民族医药文化,并代代相传。笔者深入贵州瑶族聚居地区调查研究,对其民间经验用方进行收集,现将治疗跌打损伤和骨折的83个单方、验方整理如下。1跌打损伤方一:凤尾草30~50 g,泡酒服。方二:猪鬃草30 g,巴岩姜30 g,泡酒服。方三:巴岩姜30 g,威灵仙15 g,土牛膝15 g,大血藤30 g,泡酒服。方四:四块瓦15 g,大血藤30 g,泡酒服。方五:五指毛桃根30 g,仙茅15 g,土牛膝15 g,泡酒1 000 ml,每次服25 ml,一日两次。方六:土细辛10 g,泡酒500 ml,每次服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贵州荔波瑶药的民族民间应用。方法:赴荔波瑶山、瑶麓实地调查瑶药植物和走访民间瑶医。结果:发现瑶山地区本草植物79科201属,可供医药用182种之多。结论:具有特色的瑶族瑶医值得总结、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贵州荔波瑶药的民族民间应用。方法:赴荔波瑶山、瑶麓实地调查瑶药植物和走访民间瑶医。结果:发现瑶山地区本草植物79科201属,可供医药用182种之多。结论:具有特色的瑶族瑶医值得总结、应用。  相似文献   

6.
荔波常用瑶药的民族民间应用(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贵州荔波瑶药的民族民间应用。方法:赴荔波瑶山、瑶麓实地调查瑶药植物和走访民间瑶医。结果:发现瑶山地区本草植物79科201属,可供医药用182种之多。结论:具有特色的瑶族瑶医值得总结、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贵州瑶族行为生活习惯对瑶族老年人收缩压的影响。方法:采用统一问卷及体格检查对贵州省荔波县263名瑶族老年人群进行整群抽样,进行统计学描述,并进一步采用最优尺度回归分析筛选收缩压的影响因素建立回归方程。结果:瑶族老年人收缩压在运动量、吸烟、饮酒、摄盐量、BMI几个方面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最优尺度回归筛选出有意义的自变量建立回归模型(F=3.409,P<0.01),调整R2为17.7%,年龄、吸烟、饮酒、摄盐量、BMI与收缩压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因素对收缩压的影响程度依次为:吸烟、年龄、饮酒、摄盐量和BMI。结论:根据贵州瑶族老年人群的行为生活习惯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提高人群健康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道广西瑶族民间常用而且首次记载作药用的植物23种。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广西瑶族民间常用,且首次公开记载作药用的植物8种,分属7个科8个属。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贵州瑶族人群手指指毛的分布特征,为国人体质人类学、民族学、群体遗传学等研究积累资料。方法:对16~55岁瑶族526人(男316、女210)的手指指毛进行活体观察。结果:远侧指节不生指毛,近侧和中间指节均生指毛。左右手同指指毛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每指两侧指毛分布不对称。男性中间指节指毛出现率高于女性(P<0.05)。贵州瑶族中间指节指毛出现率明显低于白种人、印度人、日本人和我国藏族人、维吾尔族人(P<0.01),而略低于汉族人、侗族人,稍高于壮族人、土家族人(P>0.05)。结论:指毛分布存在性别、民族(或种族)等差异。  相似文献   

11.
正为了加快推进瑶医药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国家和自治区《壮瑶医药振兴计划》,广西中医药大学瑶医药学院组织教师深入到桂东北瑶族地区,对当地瑶医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本调查主要包括居住在桂东北的盘瑶支系,其中富川、恭城两个瑶族自治县及灌阳县瑶族千家峒地区、贺州地区为本次调研的重点,共走访了桂东北地区12所瑶医医疗机构、40多位民间瑶族医生、6个药市20家草药店铺,行程5 000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中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时期,我国在解决社会养老、老有所医和养老服务三大难题上,然而,由于我国没有社会养老的传统,老年人长期依靠家庭养老,随着家庭养老功能的退化,老年人的养老、医疗、照料护理都摆到国家和社会面前,成为许多老年人需要解决的困扰。壮瑶族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壮族与瑶族同胞在长期同疾病作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防病治病经验,总结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诊疗方法并形成其医药体系。同时,在广西区政府颁布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壮瑶医药振兴计划(2011-2020年)》相关文件指导下,壮瑶医药工作取得一定进展。我院在既往对于广西壮族、瑶族地区进行了深入调研,通过与当地医疗机构和民间医生进行座谈,实地考查民间医生的医疗场所及施治过程等,对广西瑶族地区壮瑶医药的发展现状及医养结合发展的可能性进行探讨,以便于今后对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苗瑶民族迁徙化对其体质特征的影响。方法:对7个苗瑶民族群体的12项体质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广西瑶族,贵州苗族和湖南瑶族聚在一类;而白裤瑶与广西苗族、云南苗族聚为一类;湖南苗族为另一类。结论:探讨苗瑶民族迁徙化对其体质特征的影响,对研究苗瑶民族的起源、演进、遗传多样性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地菍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菍又名地稔、铺地稔、地葡萄、地茄、铺地锦等,为野牡丹科植物地菍(Melastoma dodecandrum Lour.)的全草,分布于长江以南的江西、福建、浙江、广西、广东、贵州、云南等省区,汉族、瑶族、畲族等各少数民族民间使用较广  相似文献   

15.
烧、刺治疗为瑶族民间普遍使用治疗常见疾病的一种简单方法。优点:见效快,能解决一些杂症。缺点:有些痛,烧的部位愈后有些余痕。用器灯心草、茶油、茶油灯、干净的瓷碗片(轻敲呈刺状即为瓷瓦针,以下所说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贵州少数民族公众科学素养的化程度差异。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社会学、人类学和统计学方法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和2003年中国科协制定的科学素养测试体系和问卷模式,对具有代表性的布依族、苗族、侗族、水族、瑶族和毛南族6种少数民族18~69岁的1517人进行抽样调查,并分析其结果。结果:贵州少数民族公众科学素养与化程度高低呈正相关,化程度越高,具有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越大。结论:必须振兴少数民族教育,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贵州少数民族公众的科学素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体质特征间的相互关系,为国人体质人类学研究积累资料。方法:根据我国南方14个少数民族群体三项头型指数的构成比数据,对其头型特征进行聚类分析。结果:14个群体可分为三类:Ⅰ类包括广西彝族、云南纳西族、阿昌族和普米族;Ⅱ类包括贵州水族、仡佬族、湖南土家族、广西侗族、贵州毛南族、湖南侗族、海南攀族、湖南瑶族;Ⅲ类包括广西苗族、贵州白裤瑶。结论:与古代族系有一定渊源关系的民族群体的头型特征的遗传距离较近。  相似文献   

18.
熏洗疗法为壮、瑶族民间常用的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是以药物煎汤,乘热在皮肤或患处先以药液蒸汽熏,待药液温度适宜时再行沐洗。它是借助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作用于肌体,促使腠理疏通,气血流畅,脉络调和,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现代医学研  相似文献   

19.
伊血安颗粒是广西万寿堂药业有限公司在瑶族民间治疗妇产科血症的验方基础上,根据中医理论与临床经验研究开发的中药三类新药。由滇桂艾纳艾香、益母草、延胡索等制成,具有活血止血,行气止痛的功效,临床用于治疗人工流产后子宫出血不净,产后恶露不绝,可缩短出血持续时间,减轻小腹疼痛。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麻风病在一个民族内的流行规律及其防治特点。方法 利用广西和贵州两省三县 195 2~ 2 0 0 1年白裤瑶族麻风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①在白裤瑶族总人口 2 .9万人中 ,累计发现麻风病 36 4例 ,积累患病率 13 .2 5‰ ,最高年段 ( 195 2~ 195 6年 )麻风发病率为 12 9.15 /10万 ;②患者分布于 130个屯 ,屯患率为 48.5 1% ;③有麻风病的家庭 2 73户 ,户患率为 5 .77% ,有 2例以上的多发麻风家庭 6 1户 ,占 2 2 .34% ;④发现病人病期平均 6 .2 4年 ,病人男女比值为 1.10。结论 白裤瑶族有较高的麻风发病率和患病率 ,分布广 ,家庭内发病较高 ,女性患病率比男性高 ,也比其他民族女性高 ,发现病人病期较长 ,具有明显的民族流行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