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何悦硕 《中国针灸》2007,27(4):290-290
笔者采用挑刺、压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0例,收到满意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50例,男22例,女28例;年龄28~74岁,平均51岁;病程最短1周,最长9年;其中教师18例,会计13例,电脑操作员8例,其他工种11例。经颅多普勒(TCD)表现为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降低28例,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增加17例,TCD正常5例。1.2诊断标准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及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修订的颈椎病诊断标准,拟定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①具有椎动脉型颈椎病典型的临床…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百会压灸配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7例。实验组患者采用百会压灸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7.9%,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8.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会压灸配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中药配合热敏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加艾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将65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35例)采用中药内服配合热敏灸治疗,对照组(30例)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进行治疗,均10天为一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1%,与对照组的86.7%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配合热敏灸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压灸百会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压灸百会穴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机制。方法 15例椎动脉型颈椎病采用压灸百会穴结合电针颈夹脊治疗,观察患者症状积分、ICAM、ET和PGI2治疗前后的变化,并与单纯电针组对照。结果和结论 治疗组ET下降。PGI2上升,ICAM下降,提示对ICAM和ET、PGI2的平衡产生影响可能是压灸百会穴治疗本病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针刺、动力灸并用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按照随机原则,将符合诊断标准的10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针刺配合动力灸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单纯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配合动力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总有效率优于单纯针刺治疗,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7.
纪靖  肖璐 《新中医》2011,(7):106-108
目的:观察耳压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1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2例采用耳压治疗,对照组19例采用口服氟桂氯嗪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平均治愈时间、显效时间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主要症状疗效经秩和检验,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右基底动脉(RBA)]、舒张末期流速(EDV)[右椎动脉(RVA)]、血管搏动指数(PI)[左椎动脉(LVA)]、PI(RVA)分别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耳压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可以调节椎-基底动脉血流动力学异常状态,而且不良反应少,有其临床实践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笔者自1992年以来采用挑刺埋线治疗颈椎病98例,并与毫针疗法50例作对照,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按1992年全国颈椎病专题座谈会拟定的诊断标准〔1〕选择观察病例共148例,均系本院针灸门诊病人。治疗组98例,男42例,女56例;年龄31~40岁10例,41~50岁38例,51~60岁46例,60岁以上4例;病程1年以内者13例,1~2年者24例,2 ~5年者58例,5年以上者3例。对照组50例,男23例,女27例;年龄31~40岁5例,41~50岁16例,51~60岁27例,60岁以上…  相似文献   

9.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由于颈椎及其附属结构退行性改变,压迫刺激椎动脉或支配颈椎动脉的交感神经,引起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性循环障碍和颅内供血不足,导致眩晕、头痛、恶心、呕吐,甚至猝倒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是中老年人的多发病、常见病。近年来,随着电脑普及、劳动方式的改变、屈颈机遇增加以及交通事故的增多等因素,使CSA呈年轻化趋势,发病率越来越高。对于CSA的治疗,中西医方法众多。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运用挑刺法为主,辅以传统的电针治疗,获显著疗效,尤其对大脑前后中动脉血流力学改变显著。现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百会压灸对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增效作用。方法:将9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基础针刺加灯盏花素粉针静滴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百会压灸治疗,两组均每周治疗6天,周日除外,以2周为1个疗程,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i]观察,分别在治疗前及疗程结束时进行评测。结果:治愈率治疗组为60%,对照组为35.6%(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各成分计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O.05),而治疗组在眩晕、头痛、日常生活及工作、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总分积分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颈肩痛积分差值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百会压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针刺加颈椎矫正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加颈椎矫正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X线颈椎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对照组总有效率78%,治疗前后X线摄片对照观察,治疗组颈椎结构改善的总积分值均数(3.85)明显高于针刺组(1.96),针刺加颈椎矫正术对改善症状及颈椎结构有显著疗效,在效果及颈椎结构的改善上分别优于单纯针刺(P〈0.05,P〈0.01)。结论针刺加颈椎矫正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单纯针刺。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头针配合体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采用头针配合体针治疗,对照组仅采用体针治疗,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8.9%和97.8%,对照组分别为27.3%和81.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头针配合体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优于单纯体针治疗,并能显著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寻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2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每组60例,治疗组采用温针配合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温针配合拔罐疗法治疗。结果治疗组60例患者痊愈34例,显效15例,愈显率达81.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结论温针配合穴位贴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七星针循经叩刺配合拔罐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4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6例,治疗组采用循经叩刺加拔罐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毫针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为73.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和血管阻力指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星针循经叩刺加拔罐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确切,疗效优于常规毫针针刺。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配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血清IL-6浓度变化。方法将1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C组和D组,每组40例。A组采用穴位注射配合牵引治疗,B组采用穴位注射治疗,C组采用针刺治疗,D组采用牵引治疗。比较各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VAS评分、麻木评分、IL-6浓度。结果 A组总有效率为100.0%,B组为77.5%,C组为67.5%,D组为72.5%,A组总有效率优于B组、C组和D组(均P<0.05)。四组治疗后VAS评分、麻木评分、IL-6浓度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VAS评分、麻木评分、IL-6浓度与B组、C组和D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注射配合牵引是一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压灸百会穴配合针刺夹脊穴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压灸百会穴配合针刺颈部夹脊穴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压灸百会穴配合针刺颈部夹脊穴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法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66.7%,对照组愈显率为4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压灸百会穴配合针刺颈部夹脊穴治疗颈性眩晕愈显率明显优于传统针刺法。  相似文献   

17.
项八针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项八针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项部八针法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为71.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1星期及2星期后症状评分均有下降,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2星期后症状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项八针法可显著改善椎动脉供血不足引起的症状,具有良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针药温通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加药酒温灸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观察病例10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针刺百会、四神聪、风府、风池、天柱、合谷、颈百劳,配合十一方药酒颈部外敷加用清艾条温和灸治疗;对照组用十一方药酒颈部外敷加用TDP照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结论针药温通法治疗颈性眩晕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补肾调督针法配合隔姜灸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补肾调督针法配合隔姜灸治疗,对照组采用药物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愈显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6.7%和100.0%,对照组分别为53.3%和70.0%,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调督针法配合隔姜灸是一种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辨证取穴针刺治疗肝肾不足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探索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患者按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辨证取穴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两组分别在治疗前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CDU)检测椎动脉(VA)的血流参数值,据其及临床症状、体征等改变情况,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对照组为6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A中的Vs、Vd血流参数值及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取穴针刺可显著升高Vs、Vd血流参数值,能改善临床症状与体征,提示其机制之一是通过改善椎-基底动脉的供血而达到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