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Rheumatoid arthritis (RA) is a chronic systemic autoimmune disease characterized by arthrosynovitis.The recurrent attacks of synovitis may lead to destruction of articular cartilages and bones,and dysfunction of joints.The symptoms are often symmetrical,affecting the small joints such as the interphalangeal joints, wrists, and the metatarsophalangeal joints.The large joints including elbow,shoulder,ankle,and knee may also be involved in severe cases.  相似文献   

2.
穴位埋线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关节病变为主的全身性免疫性疾病,对人体危害很大,目前在国内外仍属难治之症。我们以“陆氏穴位埋线法”为主要方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2039例,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癫痫是大脑神经元突发性异常放电而导致短暂的大脑功能障碍的一种慢性疾病。本病属中医学"痫证"范畴,中医学认为痫证是一种发作性神志异常疾病,风阳、痰浊、瘀血蒙蔽清窍,流窜经络,是造成痫证反复发作的基本病理因素。从督脉入手,选择特定穴位采用  相似文献   

4.
孙文善 《上海针灸杂志》2010,29(10):680-680
胃脘痛是指以上腹部疼痛为主要症状的消化道疾病。此外,胃脘痛还常伴有恶心、烧心、吐酸等症状。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与饮食不节、情志失调、素体阳虚和复感外寒有关。胃脘痛病位在胃,但常与肝脾等脏腑相关。胃脘痛包括现代医学中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下垂等疾病。  相似文献   

5.
腰痛又称"腰脊痛",是以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病证,临床上十分常见.腰痛可见于许多疾病,如肾病、腰肌劳损、脊柱病变、外伤以及许多内科疾病均可引起腰痛.中医学则认为主要与感受外邪、跌仆损伤和劳欲太过等因素有关.腰痛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健康,因此引起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郑州市中医院针灸科苏永立主任擅长采用一次性微创埋线针和PGLA高分子线体进行微创埋线治疗,操作方便,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联合西药来氟米特治疗肾虚证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和穴位埋线组各30例。西药组采用来氟米特治疗,穴位埋线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穴位埋线治疗,对中医症状、实验室指标、DAS28评分进行观察分析。结果:穴位埋线组总有效率明显大于西药组,两组相比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穴位埋线疗法,对于肾虚证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疗效较好,其疗效优于单纯应用西药组,并且联合应用时能明显降低西药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7.
PGLA微创埋线治疗乳腺增生13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林芳 《上海针灸杂志》2011,30(10):720-720
乳腺增生属中医学"乳癖"范畴,多发生于20~50岁女性,往往双乳发病,散在多发,以乳房肿块和乳房疼痛为主要表现,胀痛多呈周期性,且多与月经周期有关。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内分泌失调,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增生,乳腺组织导管和乳小叶在结构上的退行性病变及进行性结缔组织的生长。我们在临床中,根据辨证选穴应用微创埋线治疗134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孙文善 《上海针灸杂志》2010,29(11):746-746
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难以入睡、夜间觉醒、睡眠时间减少或睡眠质量不高。引起失眠最主要的是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分别称为情绪失眠和境遇性失眠,主要是由于情绪的波动或因客观环境发生变化而造成的。微创埋线采用一次性微创埋线针和PGLA高分子线体进行治疗,操作方便,刺激柔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痛经是月经期和月经期前后出现的周期性下腹痛,常发生在月经前和月经期,偶尔发生在月经期后数日内,发病时下腹痛呈痉挛痛和胀痛,可放射至腰骶部、大腿内侧及肛门周围。可伴有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全身或下腹部畏寒、大便频数,剧痛时可发生虚脱,甚至昏厥。痛经常持续数小时或1~2天,一般经血畅流后,腹痛缓解。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新型生物材料PGLA进行埋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将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两组,各45例。PGLA埋线组采用PGLA埋线疗法治疗,针刺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结果:PGLA埋线组与针刺对照组在症状改善方面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PGLA埋线组在PRI总分、VAS评分和PPI计分方面与针刺对照组也有显著差异(P〈0.01);针刺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3.3%,而PGLA埋线组的总有效率为93%,两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PGLA埋线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针刺对照组。结论:应用PGLA埋线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而且治疗方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1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国发 《河北中医》2009,31(5):727-727
2002—06—2008一06,笔者运用益气活血通脉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70例,并与雷公藤片治疗5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部120例均为本院内科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0例,男20例,女50例;年龄17—65岁;病程3个月-12年;疾病分期:早期28例,中期28例,严重期10例,晚期4例。对照组50例,男18例,女32例;年龄17—65岁;病程3个月~12年;疾病分期:  相似文献   

12.
PGLA微创埋线治疗中风后遗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风后遗症是指患者中风经过救治后所遗留的轻重不等的半身不遂,举步困难,手足拘挛,言语不利,口眼歪斜等症状,主要是因为脑血管意外以后脑组织缺血或感受血肿压迫推移,或脑水肿等而使脑组织功能受损。急性期后,偏瘫逐渐形成痉挛性:上肢屈曲内收,下肢呈直伸,腱反射亢进的病理状态。微创埋线采用一次性微创埋线针和PGLA高分子线体进行治疗,操作方便,刺激柔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以累及周围关节为主的多系统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人类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1])。对于RA的治疗,西医主要以消炎镇痛、免疫抑制剂、激素为主,这些药物的不良反应使患者不能坚持用药,依从性差,因此,中医中药便可发挥其多靶点、个体化、不良反应少等优势。长期以来,穴位外治以其独特的优势发挥防治疾病的目的,并且作  相似文献   

14.
尚娟 《中医研究》2007,20(1):33-34
目的:观察益气活血法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英太青胶囊、甲氨蝶呤片,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自拟除痹汤。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拟除痹汤对类风湿关节炎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带状疱疹系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后以皮肤疼痛和水疱形成为特点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  相似文献   

16.
微创埋线技术采用一次性微创埋线针将一种体内可吸收的生物材料注入穴位内,借助材料对穴位的长期刺激替代每日的针灸治疗,实现长期“留针”效应,从而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笔者采用穴位埋线治疗内伤头痛62例,并与针刺治疗62例相比较,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高小伶 《河北中医》2013,35(8):1189-1190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累及周围关节为主多系统炎症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该病患病率高,是造成我国人群丧失劳动力和致残的主要病因之一.西药治疗RA虽能取得一定的疗效,但其严重的副作用常致使患者不能坚持使用.近年来,针灸治疗RA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的疗效而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2010-10-2011-10,笔者采用温针灸治疗RA 30例,并与西药常规治疗3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武志富 《河北中医》2012,34(9):1362-1363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是以关节组织慢性炎症病变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关节症状特点为关节腔滑膜发生炎症、渗液、细胞增殖、血管翳形成,软骨及骨组织破坏,最后关节强直,关节功能丧失,如果累及其他脏器,可引起心包炎、心肌炎、间质性肺炎、肾淀粉样变以及眼部疾患(如  相似文献   

19.
黄迪君 《中医药学刊》2006,24(7):1203-1204
总结了在40余年针灸临床中摸索出来的一整套麦粒灸叩刺拔罐法治疗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经验。其针灸治病,强调辨病与辨证结合、取穴少而精、施术贵“治神”、辨病与辨证施术,运用麦粒灸叩刺拔罐综合疗法治疗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而屡获良效。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是因胰岛素分泌的相对或绝对不足以及靶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脂肪、水和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临床以高血糖为主要共同标志,以多尿、多饮、多食及体重减轻、疲乏等症状为主要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