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注射性臀肌挛缩症大多发生于体虚多病者,是由于反复多次行臀部肌肉注射药物后,引起臀大肌纤维变性,导致挛缩,表现其特有的步态和体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臀肌挛缩带切断术治疗注射性臀肌挛缩症的临床效果。方法:用臀肌挛缩带切断术治疗注射性臀肌挛缩症334例663侧臀,术后早期集体功能锻炼。结果:全组患儿术后均获得4年以上随访,髋关节活动正常,下蹲划圈试验阴性,步态正常。结论:臀肌挛缩带切断术术式简单、安全,创伤小,远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注射性臀肌挛缩症是指臀部因反复肌内注射药物,致臀肌及其筋膜变性挛缩,引起髋关节外展外旋挛缩畸形及屈曲障碍,主要表现为髋关节活动受限及步态异常的医源性疾病.多为双侧发病,主要累及臀大肌,有的称注射性臀大肌挛缩症,亦可累及臀中肌和臀小肌.目前主要采用手术松解治疗方法.我院自2000~2005年采用手术松解治疗臀肌挛缩症216例,收到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注射性臀肌挛缩症是一种医源性疾病,多发生于儿童时期,是由反复多次臀部肌肉注射药物引起的臀部及其筋膜纤维变性、挛缩,导致髋关节功能受限所表现的特有步态、体位的临床综合症.本科自2000年4月至2005年4月收治45例臀肌挛缩症,术后随访1~2年,效果良好.现将围手术期主要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注射性臀肌挛缩症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本组共12例双侧臀肌挛缩症患者,手术前予以心理支持,常规准备,术后予以严格的锻炼和合理的护理方法。结果本组12例患者,随访6~12个月,髋关节功能均得以恢复。结论围手术期合理的护理方法和严格的功能锻炼在保证手术效果和促进功能康复的的过程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报道臀肌松解术治疗臀肌挛缩症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采用臀肌松解术治疗64例臀肌挛缩症患儿,术中单纯切断加部分切除纤维挛缩组织,术后早期进行并膝屈髋功能锻炼,防止粘连。结果:本组术后获随访5个月-10年,优良率98%。无复发病例。结论:本术式治疗臀肌挛缩症有明显优点:操作简单,创伤小,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7.
冯旭 《现代医药卫生》2001,17(9):721-721
本文就改良沿大转子切口进行挛缩松解治疗15例患者进行总结、探讨。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15例 ,男4例 ,女11例 ,年龄12岁~20岁 ,平均15 3岁 ,均为双侧 ,多次臀部肌肉注射史 ,明确的有苯甲醇稀释青霉素注射史 ,无其它髋部疾病及外伤史 ,无家族史。1 2临床表现 :患者均有步态异常 ,站立及行走时双腿外旋呈外八字 ,双下肢不能完全并拢。下蹲时髋外旋 ,双下肢分离出现划圈症 ,双腿不能交腿 ,髋关节出现弹响 ,臀部可见明显槽状凹陷 ,可触及臀肌纤维方向一致的硬韧带向大粗隆延伸。侧卧位 ,双下肢伸直…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臂肌筋膜挛缩症的临床表现、发病原因、手术时机、手术方式以及术后处理。方法:通过对845例臀肌挛缩症的手术治疗,总结其治疗方法。结果:随访835例术后病例,优685例(82%);良119例(14.2%);可29例(3.4%);差2例(0.2%)。结论:手术治疗臀肌筋膜挛缩症疗效满意,反复的苯甲醇注射是引发该病的主要原因,手术切口、手术方式、手术时机的选择以及术中坐骨神经的保护在注射性臀肌挛缩症治疗中相当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注射后臀肌挛缩症的分型、分型与病变的关系和手术范围。方法 根据臀肌挛缩症特有的临床表现.分为轻型、中型、重型:根据分型术中分别显露髂胫束、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至髋关节囊后方。结果 153例均手术治疗,随访141例、随访时间1~10年,平均6.8年,优良率96.5%。结论 将臀肌挛缩症进行分型?更有利于准确的区别病情轻重程度,选择相应的手术范围和评估预后。  相似文献   

11.
臀肌挛缩症多见于儿童。此症的特点是:患者步态或下蹲异常,重者走路呈“八字步态”,坐椅或下蹲时双膝不能靠拢,双膝必须分开做由内向外的“划圈样运动”才能完成下蹲过程,呈典型的“蛙式样”(froglegposition),两下肢不能膝上交叉(搁腿)。其治疗方法是进行矫正手术。我院对1994年7月~2001年12月诊治的38例臀肌挛缩症,作了系统的回顾和总结。  相似文献   

12.
臀肌挛缩症多见于儿童.此症的特点是患者步态或下蹲异常,重者走路呈"八字步态",坐椅或下蹲时双膝不能靠拢,双膝必须分开做由内向外的"划圈样运动"才能完成下蹲过程,呈典型的"蛙式样,,(froglegposition)[1],两下肢不能膝上交叉(搁腿).其治疗方法是进行矫正手术.我院对1994年7月~2001年12月诊治的38例臀肌挛缩症,作了系统的回顾和总结.  相似文献   

13.
电脑中频治愈注射后臀肌挛缩症1例福建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潘良国,申玉萍,谢惠珍,赵筱云患者男,8岁。因咳嗽、咳痰7天后,注射庆大霉素4万单位,每天2次。注射6次后双髓部疼痛,两腿分开呈"八"字型,双膝不能靠拢和下蹲,无法行走。检查:双髋外展位,髋关节屈...  相似文献   

14.
陈海 《医药论坛杂志》2007,28(12):72-72
我院近年来采取股骨大转子小切口治疗臀肌挛缩症,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蔡笑园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6):343-34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臀肌挛缩症的术后护理及功能锻炼方法。方法对诊断明确的50例患儿行术后康复训练指导,了解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50例患者全部康复,全部没有出现并发症。出院后对患儿进行随访3~6个月,功能恢复达到满意效果,髋关节无出现弹响。结论对患儿进行系统、有效的护理与康复锻炼非常重要,它不但能减少并发症,而且能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16.
1985年以来,笔者对45例双侧臀肌挛缩患儿施行了软组织松解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 本组均为男性患儿,年龄6~10岁,随访时间:最长者8年,最短者1年,功能已恢复正常者35例;接近正常者8例;明显改善者2例。正常:指患儿行走时不出现异常步伐,屈髋、屈膝、下蹲时,双膝可以完全合拢。接近正常:指行走时步态正常,但屈髋、屈膝、下蹲时,双膝不能完全合拢,但不影响一切日常生活及活动。明显改善:指行走时步态稍有异常,屈髋、屈膝、下蹲时,双膝间有一定的距离,但不影响日常生活及活动(包括解大便)。  相似文献   

17.
自de Velderraman 1970年首次报告儿童臀肌挛缩症以来,先后有较多臀肌挛缩症临床、病理、病因及流行病学方面的研究报告。近年来国内外亦见到注射性肱三头肌、肱二头肌、三角肌及股四头肌、手内在肌挛缩症报告。我院自2007年7月经住院和门诊共诊治罕见的注射性小腿三头肌挛缩症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一种新的、独创的微创术式治疗儿童注射性臀肌挛缩症,并探讨此术式的疗效。方法自2000年6月~2004年3月,我院共收治臀肌挛缩症患者39例,所有患者均有臀部肌肉反复多次注射药物的病史,并具有外“八”字步态、膝呈蛙式蹲位、跑跳受限、划圈征及交腿试验阳性、Obet’s征阳性等典型的臀肌挛缩症的临床表现。根据臀肌挛缩症的分级标准,将39名分级为Ⅰ、Ⅱ、Ⅲ度的注射性臀肌挛缩症患者。采用一种新的微创手术治疗,术后早期进行积极的屈髋屈膝功能锻炼,防止粘连。结果Ⅰ度患者9人,Ⅱ度患者25人,Ⅲ度患者5人全部行微创手术治疗,有效率100%,优良率97.4%。结论应用该术式治疗注射性臀肌挛缩症,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臀肌挛缩症是臀肌及其筋膜的纤维变性挛缩导致髋关节功能障碍的疾患,多见于儿童。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步态异常,该病并非少见,但许多患者到青春期甚至成年才到医院就诊。现将我科1994年8月-2003年10月治疗的32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我院1985年2月~1987年5月,收治此症14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4例,男10例,女4例,年龄4~14岁,以4~6岁为多。11例为双侧病变,3例单侧。13例在出生后至15岁期间,有反复臀部肌肉注射史。注射药物主要是青霉素、卡那霉素及解热镇痛药。1例12岁男孩自觉在半年前右臀部被同学用脚踢伤后,引起髋部症状。临床表现:患儿站立时双下肢呈轻度外旋的“八”字足,不能快跑,跑动时双侧病变者双足呈外“八”字样跳步,单侧病变者皇跛形。早期病例可表现为患侧起步较困难。局部检查:多数病例在大粗隆上方可触及索状硬结块。本组8例在伸屈髋关节时,大粗隆部有弹响感。如嘱患儿两膝关拢后,不能完成下蹲动作,蛙式样分开双膝后,方可完成下蹲动作。作者采用盘膝试验诊断本症:患儿平卧床上,双膝届曲,双足平放床上,被动活动一侧小腿的足跟部交叉至对侧膝上部,如正常儿童,很容易完成此动作,而臀部不需离床面。患本症患儿则双臀跟随大腿一道离床升起。手术方式及病理检查结果:本组12例施行手术治疗,切除挛缩束状肿块,9例同时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