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危重症患者在ICU内集中抢救治疗,各项检查、治疗需在床边进行,但受技术条件所限,一些诊断手段无法在床边进行,然而将危重症患者转运出ICU进行诊断性检查具有一定的风险。1999~2004年,我科将63例危重症患者转运至CT、MRI等科室进行诊断性检查,在做好人员、器材的充分准备下,安全转运成功,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危重症患者的长途转运虽然相对少见,但难度高、风险大。有研究发现,接收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在转运中有高达53%的患者在氧饱和度、心率和血压上发生有意义的变化。转运过程是一个潜在的危险期。在危重症患者长途转运的急救治疗中,保持足够的通气和充分的气体交换,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和分析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隐患因素及护理防范对策。方法通过对2011年1月-2012年2月急诊科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到ICU出现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回顾性分析,查找原因,总结归纳。结果影响急危重症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隐患主要有患者病情、医护人员、设备和药品、辅助科室配合4方面因素。结论护理人员针对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隐患因素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可提高转运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危重症患者常因诊断和治疗的需要要进行转运,而转运能增加危重症患者的并发症,提高患者死亡的危险性。因此,转运途中的安全问题十分重要。本文笔者着重探讨了危重症患者转运途中呼吸道的不安全因素及其安全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掌握危重症患者院前急救中现场抢救和转运途中的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1040例病例的出车情况、病情及护理措施,总结出危重症患者院前急救的护理要点.结果 1040例患者经积极的抢救处理,安全送达医院946例,抢救成功率达91%.81例患者现场抢救无效死亡,13例患者由于病情重及院前条件所限,转运途中死亡.结论 采取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的痛苦,降低伤残率,减少死亡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危重症孕产妇在院内转运的安全护理及相关对策。方法:对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近4年来116例的危重症孕产妇院内转运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转运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和护理对策。结果:116例危重孕产妇在转运过程中存在不同的潜在风险和并发症,通过运送前及运送中采取有效护理对策,不断完善护理流程,可以避免相关并发症及降低风险。结论:转运前准确评估病情、合理的人员安排、设备物品准备、科室间沟通,转运途中病情严密观察监护、确保医疗护理服务连续和安全有效,缩短运送时间,有助于提高危重症孕产妇院内转运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危重病人转运的安全护理.方法将26例危重病人逐一用本院急救车转运.结果 25例危重病人安全送入上级医院诊治,1例患者转运途中发生病情变化.结论 熟悉患者各种病情治疗及护理.仔细观察病情,精心做好转运准备,对患者可能突发的情况做好预案,是确保危重病人安全转运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危重症新生儿转诊转运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生儿转运(newbornemergencytransportservice,NETS)是一项由接收医院主动地“把流动的新生儿监护中心(NICU)送到危重患儿身边”的双程转运系统,通过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基层医院中的高危新生儿进行就地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转送NICU ,使危重患儿得到更好的诊疗与护理,从而降低新生儿的病死率与致残率[1] 。随着NETS的开展,转运技术不断提高,也积累了很多经验。1 与基层医院的协调危重症新生儿的转诊应由基层医院医师与患儿家属共同协商决定,由基层医院医师向上级医院提出申请,一般上级医院不接受患者家属的直接申请,其理由有:(1)患…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级转运对急诊危重症院内转运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6月—2019年12月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转入专科病房或介入室患者198例,2018年6月—2019年2月常规转运的95例患者为对照组,2019年3月—2019年12月分级转运的103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院内转运用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危重症患者使用约束带过程中的心理感受和护理.方法将2011年3月至2012年8月神内重症监护室收治的89例需保护性约束的患者使用约束带给予保护.结果89例患者在重症监护室住院期间未发生意外拔管、自伤和皮肤异常、医疗纠纷等不良事件.结论实施肢体保护性约束可降低医疗过程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医疗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提高危重症患者转运中静脉输液的安全化管理及实施效果。方法对748例危重症患者的转运前静脉输液准备、转运中静脉输液观察及转运后静脉输液交接实施安全化管理且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实施效果明显,无静脉输液意外发生,病人满意度升高,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了很好的保障,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安全化管理对危重症患者转运中静脉输液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能更好地为患者的健康做出服务。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心理护理对于危重症病患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收治危重症病患72例,并将这部分人员随机划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6例病患。对照组36例病患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36例病患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心理护理的方法。对两组病患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态还有干预后治疗依从状况进行对比,以此作为评判心理护理对于危重症病患心理状况影响评判依据。结果:研究表明,两组病患心理状况对比,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危重症病患采取心理护理疗法,收效良好,对病患因恐惧,紧张,焦虑等情绪导致心理应激反应有很好缓解作用,临床护理当中应当得到大力推广与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多学科合作的流程管理应用于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效果。 方法 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急诊科380例院内转运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90例,观察组采用多学科流程管理院内转运,流程管理包括成立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小组,多学科共同制定转运流程图,各项工作按流程图进行转运和管理。对照组采用急诊常规流程转运。比较2组患者院内转运过程中护理缺陷率的变化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 结果 多学科合作的流程管理使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从单项操作到多学科协作,2组危重症患者转运过程中护理缺陷比较,结果显示,意外拔管发生率从4.2%降低到1.9%;转运前评估漏项发生率从4.7%下降到1.6%;输液管脱落或阻塞从5.3%降到1.1%;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评分)率从4.7%降到1.1%,2组患者在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组患者家属对转运过程的医患沟通、转运中护理、接诊科室接诊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 结论 多学科合作流程管理方式的应用,体现了双向或多科合作的优势,使院内转运流程更为流程化、系统化,确保了危重症患者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性和高效率;促进转运质量的改进,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危重病人长途转运的合理方案及改进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急救中心2008年7月-2012年7月转运的253例危重患者资料,将2008年7月-2010年6月转运的93例危重症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0年8月-2012年7转运的109例危重症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我中心在转运时的意外发生率、死亡率及投诉率,并评价我中心危重症病人的转运效果及改进措施.结果 观察组转运危重病人的意外发生率6.4%,死亡率为0.9%,转运成功率为92.7%,对照组以上指标分别为25.8%、5.4%、68.9%,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立科学的转运方案,提高出诊人员专业水平和处理风险能力,可显著提高危重患者院前急救转运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5.
农药中毒的急救转运,是将农药中毒患者从基层医院转往上级医院的过程。在转运过程中不仅风险大、困难多,而且对医务人员的专业技术也是严峻的考验。我院2008年1~12月共接诊转运农药中毒患者13例,通过对急诊转运实施有效管理,使患者病死率显著降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总结急救转运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6.
危重症新生儿转运是将危重症新生儿转运至条件较好的 NICU作进一步的诊断、治疗和监护的过程[1].我院2007年4月成立了NICU,急诊科承担了周边县、镇级医院和各级乡镇卫生所危重症新生儿的院前急救和转运工作. 相似文献
17.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心理学理论知识的日益完善,为基层医院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开展提供了重要的契机.心理护理模式成为现代医疗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老年患者作为当今社会发展的特殊群体,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和各项系统逐渐衰退,并在环境、地位、生活模式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极易形成特殊的心理状态.基于此,本文以老年人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基层医院老年患者的心理问题,并对老年患者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护理学是一门以关怀照顾他人为目的的专业,是一门道德的专业,护士不仅要救死扶伤,更要尊重病人的生命。随着健康概念的更新,护理伦理道德问题也越来越被重视,由于重症监护患者病情危重,护士在工作中会遇到许多护理伦理问题。主要有:在患者的关怀照顾中如何权衡利害得失,如何保护患者的自主权,如何公正分配护理保健资源等[1]。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急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措施.方法:2010年1月-2010年12月从我院急诊科转运至病房的危重患者2188例,正确评估患者病情、做好转运前物品的准备、途中严密观察病情及转运后病情的交待等.结果:2188例患者采取上述护理后均安全转运至病房,无一例患者途中发生意外.结论:在急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实施护理措施后,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障了患者的安全,提高了科室及患者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陈欢 《杭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2):232-233,235
预见性护理是一种能有效降低损失而带有预防性的控制方式。文章将预见性护理应用于基层医院住院患者的护理中,探讨在基层医院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