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穴位敷贴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穴位敷贴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肛肠病术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60例采用穴位敷贴配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诱导排尿法,比较两组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有效率为5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穴位敷贴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肛肠病术后尿潴留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肛肠患者术后尿潴留中应用艾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行肛肠手术并出现术后尿潴留的60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组。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则联合艾灸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平均排尿时间、首次排尿时间更早,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29/30),高于对照组的76.67%(23/30),差异显著(P0.05)。结论艾灸治疗肛肠患者术后尿潴留效果显著,可促进病情康复,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穴埋豆贴压对预防和减少肛肠科疾病手术后所致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肛肠疾病且行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肛肠科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肛肠科围手术期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耳穴埋豆贴压疗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例数、接受补救治疗例数,术后至第1次自主排尿时间、第1次排尿量。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为18.33%,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5.00%(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至第1次自主排尿时间为(4.12±1.20)h明显早于对照组患者的(4.67±1.14)h(P0.05)。结论耳穴埋豆贴压对于肛肠科术后尿潴留防治有较好的效果,为耳穴埋豆贴压在该病防治中的进一步推广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陈兴华 《实用全科医学》2010,8(11):1377-1377,1400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配合心理干预方法治疗肛肠术后的镇痛疗效。方法选用肛肠术后要求镇痛的患者6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非药物治疗,耳穴贴压配合心理干预法;对照组选用去痛片。分别选择术后疼痛高峰第1,3,7天,将患者的疼痛变化水平以VAS方法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疼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配合心理干预可以缓解肛肠术后疼痛,而且镇痛效果优于口服去痛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耳穴贴压防治肾穿刺术后尿潴留的疗效. 方法 选择100例行肾穿刺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耳穴压豆法,比较2组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 结果 治疗组首次排尿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耳穴压豆法可促进肾穿术后患者排尿,预防肾穿术后尿潴留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疗法预防吻合器痔上黏膜环切术(PPH)后尿潴留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中医医院肛肠一科行PPH的Ⅲ、Ⅳ期内痔患者86例,术前给予耳穴贴压预防术后尿潴留。结果:86例患者中,58例没有发生尿潴留、22例发生轻度尿潴留、仅有6例发生明显尿潴留,需进行导尿治疗,总有效率为93.02%。结论:耳穴贴压疗法预防PPH术后尿潴留的效果良好,可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艾灸配合耳穴埋籽治疗PPH术后尿潴留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PPH术后出现尿潴留与疼痛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40例采用曲马多缓释片与听水流声诱导排尿、热毛巾热敷下腹部等治疗为对照组,40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予以艾灸配合耳穴埋籽治疗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与尿潴留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12h、18h与24h疼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尿潴留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0%与67.5%,两组间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灸配合耳穴埋籽能够缓解PPH术后疼痛,有效治疗术后尿潴留。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耳穴埋豆加腹部按摩对肛肠术后尿潴留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94例肛肠术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7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以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以耳穴埋豆和腹部按摩治疗护理。结果: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耳穴埋豆加腹部按摩对肛肠术后尿潴留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王山艳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7):2125-2127
目的:探讨温灸结合耳穴压豆法治疗痔瘘术后患者尿潴留的效果。方法:将痔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8例。治疗组采用温灸结合耳穴压豆疗法,对照组应用传统方法,予按摩和热敷等方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76.56%;在排尿时间的比较中,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温灸配合耳穴压豆治疗肛肠痔瘘术后尿潴留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102例肛肠术后尿潴留的患者用艾灸盒治疗与诱导法的对比优劣.方法:观察组51例,艾灸盒放于关元、气海、中极灸20分钟.对照组51例,用诱导法.比较两组的显效率和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显效率72.55%,有效率82.35%;对照组显效率31.37%,有效率35.25%.结论:用艾灸盒治疗肛肠术后尿潴留疗效显著,简单易行,可消除疼痛所致紧张恐惧心理,患者易接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艾灸治疗肛肠患者术后尿潴留的临床护理疗效。方法:本实验选择了我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肛肠术后尿潴留患者9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与观察组(4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各项实验数据。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艾灸治疗肛肠术后尿潴留患者综合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心理压力,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有助于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适宜技术在肛肠手术患者术后尿潴留中的应用。方法:将80例肛肠手术术后尿潴留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穴位按摩、艾灸、贴敷三项常用的中医护理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尿潴留的有效率、术后舒适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自行排尿时间、残余尿量、泌尿系统的感染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护理措施能够促进肛肠术后尿潴留患者排尿,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医特色护理防治肛肠病人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肛肠病术后患者中,选取200例,具有可比性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穴位按摩、艾灸、针刺、耳穴压豆中医特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尿潴留发生情况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尿潴留发生情况少,观察组预防术后尿潴留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残余尿量及自行排尿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特色护理能够有效降低肛肠术后尿潴留的发病率,加速恢复患者的排尿功能,且总有效率较高,值得临床护理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耳穴贴压、穴位贴敷、经络艾灸联合情志疗法对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治疗效果,为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方法 选取2012-2018年在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治疗的6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耳穴贴压、穴位贴敷、经络艾灸联合情志疗法进行护理。于术后7 d测量患者臂围、检测患肢伴随症状(上肢皮肤紧绷、肿胀、疼痛)发生情况,于术前及术后7 d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测评患者的睡眠质量,术后3个月测量肩关节活动度,术后7 d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测评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比较2组患者术后7 d并发症(患肢水肿、皮下积液、皮瓣坏死)、伴随症状(上肢皮肤紧绷、肿胀、疼痛)、睡眠情况及焦虑抑郁发生情况,以及术后3个月肩关节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 结果 术后7 d,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伴随症状、睡眠情况、焦虑、抑郁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肩关节功能障碍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耳穴贴压、穴位贴敷、经络艾灸联合情志疗法对行乳腺癌根治术患者具有较好的临床护理疗效,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伴随症状及焦虑、抑郁情况的发生率,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且有助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探讨在肛肠术后尿潴留的治疗中采用穴位贴敷中药热奄并配合艾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科择期进行肛肠手术的病患20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分别有100例病患,给予实验组病患穴位贴敷中药热奄联合艾灸进行治疗,给予对照组病患传统热敷治疗,对两组病患尿潴留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病患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肛肠术后尿潴留的治疗中采用穴位贴敷中药热奄并配合艾灸,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艾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肛周疾病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方法选取肛周疾病手术后出现尿潴留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艾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自行排尿时间、残余尿量、泌尿感染发生率及舒适度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具备更高的治疗总有效率(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具备更短的自行排尿时间,更少的残余尿量以及更低的泌尿感染发生率(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具备更高的舒适度(P0.05)。结论艾灸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肛周疾病术后尿潴留的效果显著,可有效缩短患者的排尿时间,减少残余尿量,降低泌尿系统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联合耳穴贴压对治疗手术后患者恶心呕吐的疗效。方法选择手术后出现恶心呕吐症状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肌内注射甲氧氯普胺,每次10mg;观察组采用足三里、内关等穴位按摩联合耳穴贴压3-5min,比较两组方法的起效时间,有效率和病人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满意度均为98.0%,对照组均为84.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取有效的穴位按摩配合耳穴贴压,治疗术后恶心呕吐效果确切,起效快,无痛苦,无副作用,病人易接受。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调气化瘀利水方联合艾灸治疗肛肠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肛肠术后尿潴留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臀部肌内注射新斯的明治疗,治疗组给予调气化瘀利水方联合艾灸治疗,观察两组首次排尿时间、平均显效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排尿情况和小腹胀满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首次排尿时间、平均显效时间、首次排尿后膀胱残余尿量、治疗后2 h内排尿总量及临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气化瘀利水方联合艾灸治疗肛肠术后尿潴留的疗效明显优于肌内注射新斯的明,同时具有显效快,提前首次排尿时间以及膀胱残余尿较少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分析耳穴贴压配合穴位按摩预防骨科术后使用PCIA患者尿潴留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骨科术后使用PCIA患者68例,按照单盲、平行的原则将68例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34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的34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耳穴贴压配合穴位按摩,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排尿情况。结果观察组34例患者中有5例(14.71%)腹胀、1例(2.94%)腹痛、4例(11.76%)尿潴留,对照组34例患者中有18例(52.94%腹胀、3例(8.82%)腹痛、12例(35.29%)尿潴留、1例(2.94%)导尿,观察组患者腹胀、尿潴留腹痛、导尿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首次排尿时间为(4.25±1.32)h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首次排尿时间(5.73±1.71)h,(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耳穴贴压配合穴位按摩预防骨科术后使用PCIA患者尿潴留的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的预防尿潴留发生,缩短术后首次排尿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艾灸联合耳穴贴压治疗中医院校大学生亚健康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湖北中医药大学大一至大三学生中存在亚健康失眠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8例。治疗组予艾灸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对照组予艾司唑仑片口服治疗,治疗21 d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结果 治疗后2组PSQI评分均明显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83%(34/48),治疗组为89.58%(43/4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灸联合耳穴贴压治疗中医院校大学生亚健康失眠疗效显著,优于口服艾司唑仑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