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中医气血理论探析“脑心同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气血理论"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理论认为气血具有紧密联系,气血调和维持人体正常生理状态,气血虚,气机不畅,血运受阻是"气血失和"的病理表现。以气血为基础,心与脑在生理与病理上紧密相连,心脑疾病往往具有相同的发病机制,基于此,"脑心同治"的提出既体现了"异病同治"的科学内涵,也是气血理论的具体应用,为心脑疾病的防治策略提供了指导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脑心同治与脑心通胶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涛  薛人珲  刘娜 《河南中医》2012,32(10):1271-1273
脑心通胶囊是赵步长教授在“脑心同治”“供血不足乃万病之源”两大理论的基础上研制出来的.该组方体现了中医脑心同源,异病同治之义,通瘀散结,使瘀散血行气畅,心脑络脉得以濡养,则病减痛安,身体康复.  相似文献   

3.
(一)■温(病毒性脑炎)郑某某,男,47岁。麻阳县人。住院号:359。因头昏目胀,胸闷脘痞,恶心欲呕4天,于1990年4月12日入院。患者入院前曾先后2次在我院门诊诊为重感冒,经服中西药罔效。入院时症见发热,恶寒,头目胀痛,头重如衮,胸脘痞闷,恶心欲呕,身重倦怠,小便黄短,大便溏,苔白腻,脉濡缓。  相似文献   

4.
贾奎  菅艳萍 《光明中医》2011,26(11):2184-2185
络病学理论始于《黄帝内经》,至近代已形成系统的络病理论体系。"脑心同治"的理论基础基于络脉学说,心脑血管疾病与络病学关系密切,其病机演变规律相同,属于"脉络-血管系统病",存在疾病发生发展共同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5.
心胃同治法临证一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胃同治法源于《内经》“胃络通心”的理论。笔者临证应用辨证多种疾病 ,收到满意疗效 ,兹举几例 ,以示同道 ,意为抛砖引玉。1 胸痹男 ,68岁 ,2 0 0 1年 3月 1 1日来诊。患冠心病 3年余 ,时有发作 ,经常服用冠心苏合丸、复方丹参片等药物治疗 ,只能取效一时。近日胸部闷痛发作频繁 ,伴心悸乏力 ,纳差、胃脘胀满 ,恶心欲吐 ,口唇紫黯 ,舌青紫 ,舌体胖大 ,边有齿痕及瘀斑 ,苔白腻 ,脉沉涩。西医诊断 :冠心病。中医诊断 :胸痹。证属脾胃虚弱 ,痰浊内阻 ,气血瘀滞 ,心脉痹阻。治当宣痹通阳 ,温化痰浊 ,药用 :瓜蒌 1 5 g,薤白 1 2 g,生山楂1 5 …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具有脑心同治功效的中成药组方规律,为异病同治的脑心同治法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基于药智网数据库收集具有脑心同治功效的中成药处方,运用Excel 2010、SPSS Modeler 14.1、SPSS Statistics 23.0等统计软件进行配伍规律分析。结果:共筛选出37首中成药处方,涉及中药133味,累计频数335次,累计出现频数最高的前6味中药分别是丹参、川芎、当归、黄芪、地龙、红花;药性主要为温性、平性、寒性;药味主要集中在甘味、苦味、辛味;归经以肝经、脾经、心经最为常见;分类多以活血化瘀类药、补虚类药、息风止痉药、清热药为主。通过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常用药对24对,如丹参-川芎等。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可将药物分为益气活血类与行气活血类两类,代表方剂为补阳还五汤和通瘀煎。此外,37首中成药主治中医证候共12种,如血瘀证、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等。结论:具有脑心同治功效的中成药以活血化瘀为基本治法,用药以活血化瘀药为核心,辅以补虚类药、息风止痉药、清热药等,为脑心同治法的临床应用和新药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对于因瘀血阻滞导致的头痛、呃逆、心悸、不寐等症,采用清代医家王清任据"血府"可以产生"血瘀"的理论所创立的血府逐瘀汤治疗,临床疗效显著,本方不仅可行血分之瘀滞,又可解气分之郁结,活血而不耗血,祛瘀又能生新,使瘀去气机畅通,诸症悉除。  相似文献   

8.
脑心同治理论是基于中医传统理论并结合临床实践发展而来,该文提出了在脑心同治理论基础上,构建中药脑心同治药理学研究平台的思路,包括脑心同治网络建模、药效物质发现、作用机制研究以及脑心同治方药体内过程研究等。该文以脑心同治网络建模为例,采用数据库以及文献搜索收集疾病相关基因,并通过网络构建与模块分析,最终发现心、脑血管疾病相关的关键生物过程包括氧化应激、代谢、炎症等,其中GSK3B,NOTCH1,CDK4等基因占据网络子簇中关键节点。运用该研究平台,获得了丹红注射液主要成分调控的生物分子网络模型,从而发掘其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共有靶点与作用途径。其中,GSK3B在网络中与丹红注射液成分相关性最多,且其所在的子簇涉及到的生物功能有细胞氧化应激。根据分析结果,在氧化损伤心肌细胞与神经细胞模型上验证了丹红注射液可显著提高氧化损伤后心肌细胞与神经细胞的存活率,其保护机制与提高GSK3β蛋白磷酸化水平有关,且丹参与红花配伍具有协同效应。以上结果显示,采用网络建模等方法,可研究揭示丹红注射液等脑心同治方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机制。该研究提出的中药脑心同治药理学研究平台框架,为综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科学揭示"脑心同治"的机制提供了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9.
马云枝教授是一位内科主任医师,从事临床工作多年,攻克了许多疑难疾病。现将临床所得加以梳理,摘取脑心同治验案5则,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论心脑血管疾病的脑心同治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从现代医学和中医理论两方面分析和探讨心脑之间生理和病理的联系,可以得出脑心同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从五脏角度认识脑心同治。方法:运用中医基础理论中五行与五脏相关理论来认识与理解。结果:脑心同治与五脏密切相关。结论:中医藏象学说理论中认为脑与心无论在生理还是病理方面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正>《丹溪心法》越鞠丸,又名"芎术丸"或"芎附丸",原方由炒苍术、醋炒香附、川芎、炒神曲、黑山栀5味药组成,为统治六郁(气、血、痰、火、湿、食)之专方,重点在行气解郁,配伍活血、燥湿、清热、消食之品,使气行则血行,气畅则痰、火、湿、食郁一并消除。正如《类证治裁》云:"丹溪之越鞠丸以治六郁,开调气机为主,气郁则湿郁,湿郁则热郁,热郁则痰郁,痰郁则血郁,血郁则气郁,相因为病。"笔者本着辨证施治的原则,临床以证为轴心,有斯证用斯药,  相似文献   

13.
陈绍宏教授系四川省首届十大名中医,从事临床工作四十余载,擅用古方治疗急危重症及疑难杂病,导师在临床上强调"治病必求其本","方从法出,法随证立",异病同治,每获奇效。  相似文献   

14.
唐文成  王树青 《新中医》2014,46(9):30-31
目的:观察步长脑心通治疗急性后循环脑梗死致脑心综合征的疗效。方法:选取后循环脑梗死合并急性脑心综合征的确诊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步长脑心通,观察其疗效及心脏情况。结果: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律失常、ST-T改变、心酶异常、心功能异常等心脏情况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步长脑心通治疗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所导致的脑心综合征疗效显著,并可明显改善心脏相关症状。  相似文献   

15.
《中医杂志》2006,47(11):870-870
2006年9月,由赵步长、任海勤教授担任主编,顾复生、何秉贤、崔长琮、张微微教授担任执于主编的国内第一部专门论述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进展的专著《脑心同治——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进展》问世。该书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永炎教授作序:“步长赵先生,出身西医,认真研读中医中药,于中成新药开发与推广多所奉献,其潜心梳理、继承创新脑心同治之说,  相似文献   

16.
从中医理论对心、脑功能的认识以及心和脑在生理病理上的密切联系阐述了脑心同治理论提出的生理病理学基础。重点阐明脑心同治理论在双心疾病治疗中应用的基础,指出炎性反应是脑心同治共同的病理基础,"气痰瘀同治"是"脑心同治"的主要治法。进一步明确了脑心同治理论的适用范围,评价了脑心同治理论对临床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陈迪  唐仕欢  卢朋  杨洪军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21):4288-4296
中医"脑心同治"理论对心脑血管疾病治疗的意义重大。尽管"脑心同治"在中医临床应用广泛,但其潜在的机制尚未得到全面的阐释。为了科学揭示"脑心同治"的机制,该研究基于数据科学的思想以心脑血管疾病中最具有代表性的2种疾病——脑中风和冠心病为例,对"脑心同治"机制进行深入挖掘。该研究从药物、靶标、通路、疾病多个角度出发,整合应用各类数据资源,采用文本挖掘、生物网络以及富集分析方法来识别心脑血管疾病间的潜在关联特征以及具有"同治"功能的药物特性,从而从多个水平揭示"脑心同治"的潜在机制。  相似文献   

18.
概说所谓“心胃同病”,是指心病或胃病反映在胃脘部位的同一症状———“疼痛”而言。命题的同一性,在于部位的同一:胃脘;症状的同一:疼痛。而痛之有异,异于是心病之心痛、抑或是胃病之胃痛?然,心病之痛、胃病之痛,均可在胃脘部反映出来,统述“胃脘痛”。这便构...  相似文献   

19.
本文着重论述了心络病证的病因病机、生物学基础、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等内容,认为心络绌急、心络失荣、心络毒滞是其主要的病理变化。  相似文献   

20.
朱静华 《江苏中医》1991,12(2):21-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