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龚廷贤著作《小儿推拿秘旨》的研究整理,从龚廷贤运用小儿推拿疗法治疗小儿疾病的经验总结,操作手法、诊治思路等方面进行剖析。探讨旴江医家龚廷贤的小儿推拿学术之特色,挖掘并整理龚氏小儿推拿临床技术及其学术经验。发现龚氏在小儿推拿治疗方面极具特色,治疗手法多样,但又不局限于手法的治疗,其对方药的运用也是得心应手,认为小儿疾病需内治与外治相结合,急症亦可外治,等等思想对后世的儿科及推拿学科发展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龚氏小儿推拿丰富和发展了旴江医学的深层内涵,许多宝贵经验在当代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和借鉴之处,其学术经验仍有待进一步的挖掘整理。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小儿推拿秘旨》的研究整理,从龚廷贤对儿科疾病的治疗(尤其是二十四惊)思路进行剖析,探讨旴江医家龚廷贤儿科疾病治疗特色,挖掘并整理龚氏小儿推拿治疗经验。总结出龚氏推、敷、灸为一体的儿推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3.
旴江医派源远流长名医辈出,其代表医家龚廷贤继承历代各家诊治之精华,博采效方良法,又在此基础上融汇创新,独具诊治特色。鉴于此,通过对龚氏代表著作《寿世保元》水肿治疗相关内容的整理,从辨证方法、治肿纲要、用药特色等方面进行剖析,发现龚氏强调以脉为纲辨阴阳,独创以症识蛊,熟练配伍辛香类治肿药对,重视顾护脾肾元气,攻守兼备,循病势变治法,灵活将汤、丸、散剂结合运用,以综合辨治的眼光着手治疗,为后世医家提供宝贵的临床思路与经验。  相似文献   

4.
旴江医派源远流长名医辈出,其代表医家龚廷贤继承历代各家诊治之精华,博采效方良法,又在此基础上融汇创新,独具诊治特色.鉴于此,通过对龚氏代表著作《寿世保元》水肿治疗相关内容的整理,从辨证方法、治肿纲要、用药特色等方面进行剖析,发现龚氏强调以脉为纲辨阴阳,独创以症识蛊,熟练配伍辛香类治肿药对,重视顾护脾肾元气,攻守兼备,循病势变治法,灵活将汤、丸、散剂结合运用,以综合辨治的眼光着手治疗,为后世医家提供宝贵的临床思路与经验.  相似文献   

5.
旴江医派源远流长名医辈出,其代表医家龚廷贤继承历代各家诊治之精华,博采效方良法,又在此基础上融汇创新,独具诊治特色.鉴于此,通过对龚氏代表著作《寿世保元》水肿治疗相关内容的整理,从辨证方法、治肿纲要、用药特色等方面进行剖析,发现龚氏强调以脉为纲辨阴阳,独创以症识蛊,熟练配伍辛香类治肿药对,重视顾护脾肾元气,攻守兼备,循病势变治法,灵活将汤、丸、散剂结合运用,以综合辨治的眼光着手治疗,为后世医家提供宝贵的临床思路与经验.  相似文献   

6.
邱颜昭  李江全 《吉林中医药》2010,30(10):880-882
小儿腹泻是儿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推拿疗法是目前小儿腹泻治疗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腹泻推拿在临床研究方面主要包括病因病机、辨病与辨证治疗、推拿与其它辅助疗法相结合及其作用机制等。临床研究表明对小儿腹泻的治疗,推拿疗法确实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小儿推拿广意》成书于清代,是对后世影响较大的小儿推拿专著之一。熊应雄在审病辨证、推拿治疗、选方用药、药物炮制、方药用法等方面尤重视后天调护,并以"脾胃"为中心,辨治小儿脾系疾病时以健脾和胃、利湿化浊为重,辨治小儿肺系疾病时重用培土生金法,辨治小儿肝系及心系疾病时巧用抑木扶土法,辨治小儿肾系疾病时把握"先天和后天并重"的原则。用药方面善用甘味及归脾胃经的药物,同时严格控制剂量以保护脾胃功能,并采用姜制法、麸炒法、蜜制法等药物炮制方法及温服法如米汤化下、姜枣汤下等服药方法,进一步增强运脾和胃、温阳散寒之功效。  相似文献   

8.
刘开运(1918~2003),生前是吉首大学医学院教授,著名推拿专家,尤其擅长小儿推拿,疗效显著。他不仅强调从整体人手,辨证施治,注重五行生克制化、阴阳调和、标本兼治,而且要求手法纯熟,操作到位。刘教授还擅于综合性地灵活运用小儿推拿常用穴位的特定作用于推拿治疗中。本文把刘开运教授常用小儿推拿穴位主治作用分类归纳于下,便于广大推拿医务工作者学习和临床辨证应用。不当之处,敬请斧正。  相似文献   

9.
《山东中医杂志》2019,(11):1018-1022
毕永升教授重视小儿推拿手法操作与创新,强调手法精准,刚柔相济,辨证施术。在国内首倡振法,提出力与气相结合的操作技术。运用周易理论,厘定了旋转补泻方法;推陈出新,根据临床需要补充了许多推拿手法和穴位。临床诊断重视望诊,善用气诊,治疗抓住病机,治病求本。提出小儿推拿重在调气,以调气、治神、顾护脾胃为鲜明特点。毕教授将调气分为三步,顺序依次为开穴、导气、引气归元,治神法包括调阴阳、通气机、整形体、补精血、和脏腑等。  相似文献   

10.
龚廷贤(1522~1619),字子才,号云林、又号悟真子,为明代著名医家,有医林状元之称。龚氏学识,十分渊博,对内、外、妇、幼各科都很精通。所著《小儿推拿  相似文献   

11.
罗任  邵瑛 《陕西中医》2006,27(5):602-604
简要介绍《厘正按摩要术》的学术特色,即:推崇小儿推拿;重辨证,独创胸腹按诊;创“推拿八法”,立法详细;取穴绘图,详尽示图;推崇穴位推拿;列证完备,重视辨证论治;强调内外治法结合治疗疾病。阐述《厘正按摩要术》对小儿推拿学发展及临床的贡献:是小儿推拿史的一座里程碑,推动了小儿推拿的发展并且指导着当今小儿推拿的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2.
“肝常有余”是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之一,历代医家均有所论及。《内经·素问》有“血归于肝”、“血有余,则泻其盛经”等论述,为后世“肝常有余”论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孙思邈创制的龙胆汤为后世医家提出小儿“肝常有余”论提供了临床实践依据;北宋儿科专家钱乙在前人脏腑辨证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了以五脏为纲的小儿辨证方法,认为“肝无补法,故无补肝之药”,并以泻青丸以泻肝之实;  相似文献   

13.
刘开运小儿推拿的立法特点及验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开运副教授毕生致力于推拿临床实践研究及教学事业,尤对小儿推拿有很深的造诣,在小儿推拿的辨证立法推治运用中,擅长运用五行学说的生克原理,融会贯通于小儿推拿辨证推治中,疗效卓著而闻名于世。我们有幸跟随先生学习十余载,略有所得,现试将自己运用先生小儿推拿的学术理论进行临床实践的粗浅体会作一探析,不妥之处,敬希指正。一、立法特点刘开运剐教授在小儿推拿临床实践中,其立法主要是根据五行生克制化之理,确定其补母、泻子、抑强、扶弱的治疗原则,以作为  相似文献   

14.
在明代针灸名家杨继洲所撰的《针灸大成》中收录了一本堪称中国小儿推拿独特治疗体系形成的奠基之作,是书为《针灸大成》第十卷,书名为《保婴神术》。杨氏为提醒读者此卷非针灸类,特标明《按摩经》。后世因是书专论小儿推拿,遂称之为《小儿按摩经》。该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小儿推拿专著,同时也是现存最早的推拿专著。其作者为四明陈氏。至于陈氏究竟为何人,生、卒于何时,现已无从查考。  相似文献   

15.
刘开运教授小儿推拿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脏腑、经络的生理和病理为基础,结合了整体观念和辨证诊治.刘教授小儿推拿独具特色、疗效显著,尤其是对小儿常见的泄泻病的治疗常常立竿见影、手到病除.  相似文献   

16.
小儿推拿处方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小儿推拿处方是小儿推拿基础理论与小儿临床治疗之间的桥梁,是实施辨证论治的重要环节,直接关系到推拿治疗的效果。探讨小儿推拿处方的组成规律,有助于拓宽小儿推拿临证治疗的思路,进而提高推拿疗效。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体会,对小儿推拿处方探讨如下。一、小儿推拿处方的内容小儿推拿处方主要包括辨证选术和辨证选用  相似文献   

17.
龚廷贤是旴江医学明代名医,悬壶云游四十余载,一生著述颇丰,对后世很有影响。本文以其著作为依据,从龚氏的生平历程、理想信念、医学见解、疾病防治等方面进行探析。龚氏重视脾胃之气的充足,气足方可保证气机畅通,临证以补、健为主,同时注重脾胃之间的调和、脾胃之阴阳的调和以及正邪之间的本末关系,并从中医整体观出发,强调五脏之间的协调平和。因此,龚廷贤的脾胃观是"和"思想在脾胃认识方面的体现,是"和"的脾胃观。  相似文献   

18.
小儿遗尿症是中医儿科临床较常见疾病,得不到及时治疗可能危害患儿及家长的身心健康。薛明新教授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运用中医辨证推拿联合针刺三阴交穴治疗小儿遗尿症临床疗效显著,且复发率低。薛明新教授认为小儿遗尿症的病机多为下元虚寒、肾气不足、肺脾气虚、肝经湿热,与肝肾、膀胱、肺脾关系密切,中医推拿针刺治疗小儿夜遗尿疗效显著,主要作用机制是补患者肺脾肾之不足,调整机体阴阳平衡。  相似文献   

19.
中医治病,贵在辨证施治,会此则疗效罔然。笔者蒙刘开运教授指点,颇有所得。近年来在临床上辨证施用小儿推拿手法治疗小儿高热200百余例,有效率达95%以上,许多打针服药久热不退者,推拿一次则热退人静。此法与其他中西疗法相比,具有简便廉效之特点,且可免小儿打针服药之苦,深受家长欢迎。现不拘浅陋,将临床所得简述如下。一、小儿高热的辨证施治小儿高热之辨证施治,是指在临床辨证分型的基础上,针对不同证型而选用适当的穴部和手法。要求做到辨证准确,选穴精当,手法纯熟。  相似文献   

20.
自古以来,中医就有"良医不废外治"之说.小儿推拿疗法就是一种外治疗法,具有显著的中医特色.小儿推拿与成人推拿无论是理论体系还是其操作方法都有较大不同,现就小儿推拿的主要特点探讨如下. 1 重视五经,补泻分明 五经穴居小儿五指末节螺纹面,自拇指至小指依次为脾、肝、心、肺、肾经.小儿推拿流派虽多,但均重视对五经的操作,都强调手法的补泻.在我国目前所见到的第一本推拿学专著《小儿按摩经》中就十分重视手法的补泻,认为推拿疗法"乃以手代针之神术也,亦分补泻",在诊治小儿疾病时应该"视病之虚实,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也".书中介绍了许多补泻的具体方法,如"掐脾土,曲指左转为补,直推之为泻"、"脾土曲补直为推"、"肾水一纹是后溪,推下为补上清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