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依那普利联合利尿剂治疗高血压危象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11年7月~2013年7月共收治91例高血压危象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将91例患者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注射乌拉地尔,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口服依那普利和小剂量氢氯噻嗪,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变化,同时观察临床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血压和心率相比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两组降压起效时间、持续时间和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1h内降压幅度、心率反射性增高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那普利联合小剂量利尿剂能显著降低高血压危象患者的血压,在持续稳定降低血压同时,不会反射性增加心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徐永森 《当代医学》2007,(19):140-142
目的 观察缬沙坦单纯用药和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左心肥厚的临床效果.方法 174例高血压左心肥厚患者,随机分成87例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治疗组.87例缬沙坦单纯用药的对照组.监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舒张期左室内径(LVDd)、左室重量指数(LVMI)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SBP、DBP、HR、IVST、LVPWT、LVDd、LVMI治疗前后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5,P<0.01,P<0.001).对照组SBP、DBP、IVST、LVPWT、LVDd、LVMI治疗前后也有显著差异(P<0.05,P<0.01,P<0.001),但治疗组SBP、HR、IVST、LVPWT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P<0.01).讨论我们的研究表明,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疗效、安全性及耐受性均好,不良反应小,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但单纯采用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也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倍他乐克注射剂在抑制高血压患者气管拔管心血管不良反应中的影响.方法 选择术前已确诊高血压,择期全麻下手术患者80例.将之随机分为A组(对照组),B组(倍他乐克0.02mg/Kg组),C组(倍他乐克0.04 mg/kg组),D组(倍他乐克0.06mg/kg组).记录患者入室时、拔管前1min、拔管时、拔管后1、3、5、10min的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的数据,并计算出各时间点心率和收缩压的乘积(RPP).结果 A组拔管时及拔管后1min SBP、DBP、HR和RPP显著高于给药前(P<0.01);B组拔管时SBP、DBP、HR和RPP显著高于给药前(P<0.01),拔管后1min SBP、DBP、HR和RPP显著低于A组(P<0.05);C、D两组拔管时SBP、DBP、HR和RPP显著低于A、B两组(P<0.05),拔管后1min SBP、DBP、HR和EWP显著低于A组(P<0.01);C、D组拔管5min SBP、RPP显著低于给药前(P<0.05),但D组有2例用药后发生严重心动过缓.结论 静注倍他乐克0.04mg/kg对高血压患者气管拔管时的心血管反应影响效果较好且安全性更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按随机数字法将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氨氯地平治疗,4周为一疗程.在治疗前、治疗1个及2个疗程后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分别记录24h平均血压、白天及夜间平均血压、心率等指标,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前24 h平均血压(24 h SBP/24 hDBP)、白天平均血压(dSBP/dDBP)、夜间平均血压(nSBP/nDBP)及心率(HR)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治疗后4、8周后,两组患者HR与治疗前无显著性变化(均P>0.05);24 h SBP/24 h DBP、dSBP/dDBP及nSBP/nDBP均较治疗前低(均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7% vs 78.3%,P<0.05).治疗期间两组血常规、血糖、血脂均在正常范围内,肝肾功能、心功能无出现异常;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论 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用药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徐永森 《当代医学》2007,(10):140-142
目的 观察缬沙坦单纯用药和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左心肥厚的临床效果.方法 174例高血压左心肥厚患者,随机分成87例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治疗组.87例缬沙坦单纯用药的对照组.监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舒张期左室内径(LVDd)、左室重量指数(LVMI)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SBP、DBP、HR、IVST、LVPWT、LVDd、LVMI治疗前后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5,P<0.01,P<0.001).对照组SBP、DBP、IVST、LVPWT、LVDd、LVMI治疗前后也有显著差异(P<0.05,P<0.01,P<0.001),但治疗组SBP、HR、IVST、LVPWT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P<0.01).讨论我们的研究表明,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左心室肥厚的疗效、安全性及耐受性均好,不良反应小,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但单纯采用缬沙坦治疗高血压左心室肥厚也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的效果.方法:对照组予以硝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依那普利,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水平、用药安全性,并随访6个月记录两组缺血事件.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P <0.05);观察组治疗后SBP、DB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药物不良反应.随访6个月,观察组缺血事件发生率为10.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6%,P<0.05).结论:依那普利联合硝苯地平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控制血压水平,并可显著减少缺血事件,且用药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右旋美托嘧啶应用对全麻高血压患者血压的临床影响.方法 将在我院手术全麻并被诊断为高血压的49例患者随机分两组.观察组25例,给予右旋美托咪啶静脉泵入;对照组24例,予等量生理盐水.麻醉中予盐酸尼卡地平辅助降压.记录两组入室时、麻醉用药后5 min、30 min、2h的SBP、DBP、MBP、HR变化及盐酸尼卡地平用药情况.结果 两组入室时SBP、DBP、MBP、HR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麻醉中各时间段相比较,观察组SBP、DBP、MBP、HR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麻醉中SBP、DBP、MBP、HR较入室时均有所增加(P<0.05),观察组SBP、DBP、MBP、HR较入室时无明显变化(P>0.05).麻醉中观察组应用麻黄碱、盐酸尼卡地平患者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右旋美托咪啶可对高血压患者产生一定的中枢降压效果,适用于辅助高血压患者手术全身麻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我国人群的运动性高血压的发生情况及特征.方法 对313例非高血压者及104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踏车运动负荷试验,运动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采用峰值收缩压(SBP)≥200 mm Hg和(或)峰值舒张压(DBP)≥95 mm Hg.对运动试验前后和试验中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高血压人群中运动性高血压的发生率显著升高,与非高血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组峰值SBP及SBP升高幅度较非高血压组均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运动过程中所达到的最大负荷量以及能够达到目标负荷的比率不存在组间差异(P>0.05);目标心率和峰值心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恢复正常范围血压的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峰值SBP与体质量、BMI、静息SBP、静息DBP、峰值DBP、SBP变化幅度、目标负荷量、最大负荷量相关(P<0.05).峰值DBP与体质量、BMI、静息SBP、静息DBP、峰值SBP、DBP变化幅度、最大负荷量相关(P<0.05).峰值SBP与峰值DBP之间存在密切关系(r=0.371,R2=0.137,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运动性高血压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高血压者,以SBP升高为主,但仍可以完成与非高血压者相似负荷量的有氧运动;运动后的恢复时间较长.运动试验过程中,运动性高血压与体质量、静息血压水平、运动达到的负荷量相关.峰值SBP与峰值DBP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洪继波 《中外医疗》2013,(34):121-122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老年中、重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该院2012年3月-2013年2月住院治疗的老年中、重度高血压患者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8)和对照组(n=38),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给予美托洛尔联合治疗.两组均治疗8周,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变化情况、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SBP、DBP、HR治疗后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SBP、DBP治疗后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心率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SBP、DBP、H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11%、76.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厄贝沙坦治疗老年中、重高血压可平稳降低心率,降压效果确切,优于单用厄贝沙坦.  相似文献   

10.
艾司洛尔对老年患者全麻拔管时心血管反应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邓红 《重庆医学》2007,36(5):464-465
目的 观察艾司洛尔对老年患者气管插管全麻拔管时心血管反应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80例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A(对照组)组,B(艾司洛尔组)组.两组拔管前分别静注生理盐水10ml、艾司洛尔1.0mg/kg(将艾司洛尔稀释10ml),记录患者给药前、拔管后1、3、5min时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结果 A组拔管时及拔管后1、3、5min SBP、DBP、HR显著高于给药前(P<0.05);B组各时间的SBP、DBP、HR显著低于A组(P<0.05),与给药前相比较,各时间的SBP、DB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拔管前静注艾司洛尔对老年患者气管拔管心血管反应的预防作用效果确切、且具有较大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张静  李云桃  陈硕 《北京医学》2021,43(10):1016-1018,1022
目的 探讨血脂康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对H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血压、血脂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北京市西城区新街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的106例H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3例.对照组口服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血脂康联合麝香保心丸,两组均治疗24周,治疗前后进行血压及血脂检测,采用心脏超声检查心功能指标,治疗结束时评判高血压及心绞痛疗效,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DBP、SBP、TC、TG、LDL--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HDL-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DBP、SBP、TC、TG、LDL--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HDL-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疗效及冠心病疗效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Hcy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LVED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及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血脂康联合麝香保心丸治疗H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能有效改善患者血压、血脂及心功能水平,临床疗效显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高血压脑出血(HICH)实施手术应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对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以随机抽签的方式,将2015年6月-2016年9月期间于我院神经外科实施治疗的对急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4例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2例芬太尼,而观察组42例则应用舒芬太尼,两组均复合丙泊酚,实施麻醉,探讨不同麻醉方案对患者血流动力学造成的影响。结果两组T0时间段HR、DBP、SBP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T1时间段,两组HR与T0时刻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DBP、SBP指标水平均高于T0(P0.05),而观察组DBP、SBP增高程度低于对照组;T2时间段,两组4项指标与T1对比均下降,对照组4项指标高于T0(P0.05),而观察组各项指标于T0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T3时间段,观察组HR、DBP、SBP与T0对比(P0.05),对照组HR高于T0(P0.05),DBP、SBP与T0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于急性HICH麻醉应用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方案,患者HR、SBP等指标表现平稳,提高临床麻醉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亚甲蓝对创伤性休克兔血流动力学和脏器损伤的干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鸟苷酸环化酶抑制药亚甲蓝(Methylene Blue,MB)对创伤性休克兔血流动力学和脏器病理形态学的干预作用.方法选用大白兔18只,分为对照组(6只),创伤性休克生理盐水复苏组(生理盐水复苏组6只),创伤性休克MB处理组(MB处理组6只),生理盐水复苏组及MB处理组观察休克前(T1)、休克末(T2)、复苏末(T3),复苏后0.5h(T4)、2h(T5)、4h(T6)时间点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的动态变化,对照组观察相应时间点SBP、DBP、MAP、HR的动态变化.并留取小肠、肝脏组织,观察病理变化.结果3组动物SBP、DBP、MAP、HR基础值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各相应时间点SBP、DBP、MAP、HR较基础值无明显变化(P>0.05).生理盐水复苏组复苏末及复苏后各时间点SBP、DBP、MAP、HR均未达到基础值水平(P<0.05或P<0.01);复苏末及复苏后各时间点SBP、DBP、MAP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复苏后2h及复苏后4h HR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复苏后2h的SBP、DBP、MAP与MB处理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或P<0.01).MB处理组各相应时间点HR较基础值无明显变化(P>0.05),除复苏末HR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外,其余各时间点HR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复苏末SBP、MAP及复苏后4h DBP、MAP与基础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复苏末MAP及复苏后4h SBP、DBP、MAP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生理盐水复苏组各脏器病理损害明显;MB处理组各脏器病理损害显著减轻;对照组各脏器无明显病理损害.结论MB可明显改善创伤性休克血流动力学,保护重要脏器.  相似文献   

14.
曾盛芝  余飞  文海英 《西部医学》2014,(12):1626-1628
目的 探讨硝苯地平缓释片与厄贝沙坦及哌唑嗪三联疗法对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0年7月~2013年7月104例难治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法将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服用硝苯地平缓释片及厄贝沙坦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用哌唑嗪治疗.治疗4周后对比两组降压效果,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率(HR)、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水平,以及两组治疗前后尿素氮(BUN)、肌酐(CREA)及尿酸(UA)等实验室指标.结果 观察组降压总有效率为96.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690%(P<0.05);两组治疗后的HR、SBP及DBP水平均下降,但观察组下降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BUN、CREA及UA水平均有下降,但观察组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使用硝苯地平缓释片与厄贝沙坦及哌唑嗪三联疗法治疗难治性高血压,能有效帮助患者控制血压及心率,安全性好,对肝肾功能无明显影响,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观察小儿全身麻醉诱导后采用光导纤维支气管镜(FOB)和直接喉镜(DLS)经口气管插管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Ⅰ~Ⅱ级、择期整形外科手术的小儿43例,随机分为DLS组(n=20)和FOB组(n=23),常规静脉麻醉诱导后进行经口气管插管.监测麻醉诱导前后、气管插管时和气管插管后5 min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和心率收缩压乘积(RPP)的变化.结果DLS组气管插管时的SBP、HR和RPP比麻醉诱导后显著升高(P<0.05),但气管插管时的血压、HR和RPP与麻醉诱导前相比差异无显著性,观察期(从静脉麻醉诱导开始至气管插管后5 min为止)内SBP、HR和RPP的最大值显著高于麻醉诱导前(P<0.05).FOB组气管插管时的血压、HR和RPP比麻醉诱导前和麻醉诱导后显著升高(P<0.05),观察期血压、HR和RPP的最大值显著高于麻醉诱导前(P<0.05).观察期各对应时间点的SBP和RPP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气管插管时的HR在FOB组显著高于DLS组(P<0.05),但观察期内其他各时间点的HR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观察期血压和HR的最大值及其达最大值的时间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临床常用的全身麻醉深度不能有效抑制FOB经口气管插管在小儿引起的加压反应和心率增快反应.与DLS相比,FOB在预防小儿经口气管插管的心血管系统应激反应方面无明显优越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音乐疗法联合常规护理对重症监护室(ICU)内机械通气患者生理指标变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我院ICU机械通气患者2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2组均进行常规ICU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音乐疗法,对照组同时戴无音乐耳机闭目休息.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以及呼吸频率(RR)的变化.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HR、RR、SBP及DBP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对照组DBP较干预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干预后HR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音乐疗法有助于稳定患者血压、心率及呼吸等各项生理指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析糖尿病高血压采用非洛地平与厄贝沙坦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74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单一厄贝沙坦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运用非洛地平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SBP和DBP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DBP和SBP明显下降,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同时,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糖尿病高血压患者厄贝沙坦与非洛地平联合治疗,可以有效控制血压,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与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与利尿剂联用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和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老年性高血压病患者138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服用卡托普利片及呋塞米,对照组服用卡托普利,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SBP、DBP显著降低;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ACEI类药物与利尿剂联合应用不仅能有效控制血压,而且能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率,治疗意义明显,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应用垂体后叶素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对患者的循环系统的影响.方法 选择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38例,术中于瘤体与子宫肌层交界处注射垂体后叶素6 u+生理盐水10 mL,在注射垂体后叶素前Imin(T1)、注射后Imin(T2)、注射后3 min(T3)和注射后5 min(T4)、注射后10min (T5)时用监护仪监测并记录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结果 患者注射垂体后叶素后与T1相比,T2的SBP和DBP降低,HR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1相比,T4的SBP、DBP、HR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1相比,T5的SBP和DBP升高,HR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垂后叶素体数分钟后,血压升高,心率反射性减慢.而在血压升高之前,有短暂的血压下降,心率增快.  相似文献   

20.
厄贝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厄贝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应用硝苯地平缓释片10~20 mg口服治疗,每日2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联合厄贝沙坦75 mg口服,每日1次.观察周期4周,比较两组的SBP、DBP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SBP、DBP均未见明显差异,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SBP、DBP分别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比对照组血压降低水平更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观察组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厄贝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高血压降压效果较单独用药疗效好,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