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术前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82例行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术前3天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焦虑,抑郁及恐惧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经心理干预后焦虑,抑郁及恐惧状况较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在术前与行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适当,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可以缓解老年冠心病患者术前的焦虑,抑郁及恐惧的心理,从而保证手术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2.
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6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治疗前、治疗后进行评定。结果干预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1),干预组治疗前后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有效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3.
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情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理问题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0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焦虑、抑郁及敌对情绪等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理障碍症状,是一种重要的临床辅助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模式对老年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为老年冠心病患者寻求更适合的护理方式。方法将8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按随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4例给予现代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对照组44例采用传统的冠心病患者护理模式。对2组患者冠心病特异功能状态进行评分,同时评估患者心理焦虑抑郁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的依从性,其中焦虑抑郁评估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观察组老年冠心病患者特异功能状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患者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老年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且依从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冠脉支架手术前后的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心理需求特点,总结出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方法 按患者的心理表现,分为恐惧焦虑型、忧虑抑郁型、敏感多疑型、悲观失望型、依赖型、盲目乐观型,根据不同的类型实施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结果 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实施手术前后的心理护理,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平均住院时间(32.88±1.35)d.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平均住院时间(38.84±2.58)d;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针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是控制疾病的发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促进其功能恢复和心理健康、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卵巢癌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状态及制定护理对策。方法:对60例老年卵巢癌手术病人于术前1天和术后1周分别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检测,并与全国常模比较。针对影响因素施行医疗护理相结合的措施。结果:(1)手术前老年卵巢癌患者的SDS和SAS分值表明患者术前有较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2)手术后经采取医疗护理相结合的治疗手段老年卵巢癌患者的SDS和SAS分值与手术前相比,显著降低(P0.01),恢复至全国常模水平(P0.05)。采取医疗护理相结合的治疗手段可取得较满意效果。结论:围手术期老年卵巢癌手术病人存在较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实施有效的医疗护理结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价冠心病介入治疗前的心理状态,探讨焦虑情绪对介入治疗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对80例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在手术前及术后两周进行汉密尔顿焦虑评分,根据评分分为焦虑组与对照组,探讨两组病例特点及术后临床效果。结果冠脉造影患者术前焦虑发生率达43.8%,女性及有冠心病家族史者发病率更高。焦虑组临床有效率为62.9%,对照组有效率达88.9%(P〈0.05)。结论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术前焦虑情绪发生率高,其中女性与冠心病家族史患者发病率更高,焦虑患者术后临床缓解率低于正常,应对其及时进行抗焦虑治疗。  相似文献   

8.
王显  秦竹  赵志付 《中医杂志》2015,(4):357-360
<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冠心病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美国每年约有100万、欧洲每年约有80万患者接受PCI,目前我国PCI手术量已超过每年50万,成功率高达91%~97%,其适应症还在不断扩大[1]。然而PCI手术前后患者出现的抑郁、焦虑等心理障碍日益引起临床关注。临床研究表明,PCI术前患者的焦虑程度高于正常人14%,PCI术前存在肯定焦虑者占70%,存在肯定抑郁者占  相似文献   

9.
老年糖尿病的心理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方法。方法:对60例存在不同程度抑郁、焦虑老年糖尿病患者.对他们进行干预式心理护理。结果: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焦虑和抑郁程度比较,焦虑、抑郁症状明显好转。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干预式心理护理可有效减轻病人抑郁、焦虑状态。有利于患者的治疗与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围手术期的心理特点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采用我院自拟心理调查表对120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进行心理状况调查,并提出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结果:120例患者中存在恐惧、焦虑心理者最为多见,占54.2%;其次自卑﹑抑郁心理者占31.7%,此外,自尊、烦躁、激动、孤独等心理特点.结论:护理人员只有掌握、了解患者心理特点,才能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干预.使患者手术顺利完成,并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以及对其心理问题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68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均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联合常规护理,观察比较两种护理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评价量表(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前,冠心病已成为现代医学公认的心身疾病,心理社会因素在其发生、发展、治疗、康复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心肌梗死发生后,产生抑郁症状的患者数大约占总发病患者数的33%^[1];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有25%的患者出现了焦虑、抑郁症状^[2]。对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干预治疗,是指应用支持性心理治疗及对患者一些不恰当认知的纠正,  相似文献   

13.
心理护理对妇科肿瘤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作用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妇科肿瘤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作用.方法:对76例妇科肿瘤手术患者分为心理干预组和非干预对照组各38例.观察手术前后SAS、SDS的评分情况.结果:手术后,两组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说明术前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更强.术后,心理干预组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说明心理干预组对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效果更好.结论:心理护理对妇科肿瘤手术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有积极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冠心病PCI治疗与抑郁、焦虑情绪对患者的影响。方法:在冠心病PCI治疗前、后,应用SDS、SAS量表对患者进行抑郁、焦虑程度测评,用统计方法评价PCI术前、术后SDS和SAS积分变化的意义。结果:112例冠心病PCI治疗患者,术前焦虑者58例(51.79%)、抑郁者32例(28.57%),与术后1周焦虑者65例(58.04%)、抑郁者28例(25.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焦虑者76例(67.86%)与术前、术后1周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度焦虑患者22例(19.64%),较术前人数增加,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患抑郁者36例(32.14%),与术前、术后1周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中度抑郁者16例(14.29%),较术前增加,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的冠脉介入治疗不能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焦虑或抑郁情绪,且随着术后病程的延长,抑郁、焦虑的程度会加重,从而影响冠心病PCI治疗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冠心病患者3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冠心病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负性情绪改善情况,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和本组干预前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和本组干预前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和对照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情绪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冠心病患者负性情绪,有利于临床治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和分析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于2006年4月至2010年12月间在我院进行乳腺癌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护理人员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治疗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SDS和SAS明显低于心理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SDS和SAS明显高于心理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癌患者术进行心理护理能够使患者的抑郁情绪和焦虑情绪得到有效的缓解或消除,使患者的心理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从而保证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80例行冠心病介入术的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行围手术期心理护理,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以及出院时《焦虑、抑郁症状自评量表》评分。结果:入院前干预组与对照组SCL-90各项负性情绪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干预组与对照组SCL-90各项负性情绪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能明显减轻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宫颈癌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104例宫颈癌介入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手术耐受程度及心理状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抑郁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满意率、手术耐受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有利于改善宫颈癌介入治疗患者的心理不良情况,提高手术耐受性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对其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52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26例和个体化组26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个体化组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个体化组患者护理后抑郁、焦虑、不确定感、满意度评分均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正>冠心病的发病中既有生物因素,也有心理因素,在临床症状方面既有躯体症状,也有心理症状,常有情绪的焦虑和抑郁。约有30.1%~54%的冠心病患者合并抑郁和焦虑情绪。如放之不理,会影响患者冠心病症状的控制及生活质量。本研究结合本院当地条件,在2012-07~2013-07对19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筛查,筛查出60例冠心病抑郁症患者,并用中药冠心静胶囊进行了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