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分析双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断裂患者继发膝关节软骨受损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8年7月红河州第四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双膝关节ACL断裂患者50例,以受伤时间为分界值分为PB-ACL组(双膝ACL断裂先伤侧膝关节)25例、SB-ACL组(双膝ACL断裂后伤侧膝关节)25例,另选择单侧膝关节ACL断裂并行关节镜ACL重建患者25例为U-ACL组,比较3组关节软骨受损程度、部位及发生情况。结果 3组关节软骨受损程度及受损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B-ACL组与PB-ACL组胫骨内侧平台、胫骨外侧平台、股骨内髁、股骨外髁、股骨滑车受损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髌骨软骨受损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B-ACL组与U-ACL组胫骨内侧平台、股骨内髁、股骨外髁受损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胫骨外侧平台、股骨滑车、髌骨软骨受损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B-ACL组与U-ACL组胫骨内侧平台、股骨外髁、股骨滑车受损程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胫骨外侧平台、股骨内髁、髌骨软骨受损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胫骨内侧平台受损发生率均高于其他部位(P<0.05)。结论双膝ACL断裂膝关节与单侧ACL断裂膝关节胫骨内侧平台受损发生率均较高,其他关节受损程度和发生情况等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周璞  严方  何运恒  李前 《中国当代医药》2022,(17):97-99+115
目的 分析陈旧性前交叉韧带(ACL)损伤伴发内侧半月板撕裂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1年10月常德市第一中医医院200例陈旧性ACL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伴发内侧半月板撕裂分为研究组(伴发内侧半月板撕裂)与对照组(内侧半月板正常),每组各100例。所有患者均通过磁共振成像扫描测量膝关节解剖学参数(膝关节内翻角度、ACL胫骨止点宽度、内侧胫骨平台后倾角、胫骨冠状倾斜角、内侧胫骨平台深度)。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解剖学参数,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内侧半月板撕裂的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膝关节内翻角、内侧胫骨平台后倾角、胫骨冠状倾斜角大于对照组,ACL胫骨止点宽度、内侧胫骨平台深度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内侧胫骨平台深度减小(OR=1.152)、胫骨冠状倾斜角增大(OR=1.279)、ACL胫骨止点宽度减小(OR=1.346)、膝关节内翻角增大(OR=1.769)、内侧胫骨平台后倾角增大(OR=1.957)是陈旧性ACL损伤患者伴发内侧半月板撕裂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内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CL)重建中等距与非等距移植对韧带转归的力学变化。方法选取雄性日本大白兔60只,体重2 500~3 000 g,分成等距移植组(A组)、非等距移植组(B组)。术后3、6和12周每组处死10只,观察比较A组与B组韧带的组织学变化,并且行移植韧带的力学测试。结果 3、6和12周A组与B组韧带的组织学及力学性能均有所改善,但同期A组明显优于B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ACL重建中应该采用等距移植,由此可以有利于ACL的力学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朱伟  孙俊英  朱礼贤  顾联 《江苏医药》2012,38(10):1201-1203
目的探讨利用Endobutton系统配合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的临床效果。方法关节镜下利用自体半腱肌和股薄肌肌腱重建ACL治疗膝关节ACL损伤患者37例,ACL股骨髁部应用Endobutton系统方法固定,胫骨侧应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ACL在胫骨和股骨侧的断裂残端保留。结果所有患者随访时间6-18个月,术后Lysholm评分较术前提高[(91.7±4.2)分vs.(53.6±4.8)分](P<0.05)。结论自体半腱肌、股薄肌、Endobutton系统和可吸收界面螺钉重建ACL具有近期疗效满意、移植物固定可靠、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江苏医药》2012,38(10)
目的 探讨利用Endobutton系统配合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自体半腱肌、股薄肌肌腱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的临床效果.方法 关节镜下利用自体半腱肌和股薄肌肌腱重建ACL治疗膝关节ACL损伤患者37例,ACL股骨髁部应用Endobutton系统方法固定,胫骨侧应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ACL在胫骨和股骨侧的断裂残端保留.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时间6-18个月,术后Lysholm评分较术前提高[(91.7±4.2)分vs.(53.6±4.8)分](P<0.05).结论 自体半腱肌、股薄肌、Endobutton系统和可吸收界面螺钉重建ACL具有近期疗效满意、移植物固定可靠、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胫骨平台骨折为膝关节内骨折的好发处,是日常生活及各项生产活动中常见的创伤,该部位的骨折对膝关节的稳定性、完整性和活动性都有很大影响。胫骨平台骨折的类型不同,采取的治疗方法也不同,而且严重的骨折治疗十分困难。我科自1993年1月至2001年2月,收治胫骨平台骨折47例,现将其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
高菲  孙思敏  马丹  何川 《云南医药》2023,(3):99-101
<正>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是位于膝关节内用来连接股骨与胫骨的结构,健全的ACL限制胫骨向前过度移位[1],它与膝关节内其他结构共同作用以维持膝关节的稳定性,达到人体的需求。解剖和生物力学特点决定了ACL在人群分布、损伤机制及合并损伤等方面,显现出与其他膝关节损伤不同的疾病特征。本文拟分析目前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的发展现状、发展的问题与挑战并分析发展的机遇,对关节镜下ACL重建术患者的康复进展进行综述,提出应用快速康复的建议,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膝关节后外侧角(posteriorlateralcorner,PLC)损伤大多由车祸、坠落伤和运动伤引起,常并发后交叉韧带(PCL)、前交叉韧带(ACL)等其他韧带损伤,以伴随PCL损伤为主。其损伤后可造成膝内翻、胫骨外旋和膝关节反屈畸形,因此PLC损伤后的修复重建对膝关节稳定至关重要。如忽视或延误治疗,将导致膝关节不稳定及其他韧带手术重建失败。现将PLC损伤诊治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关节镜微创治疗前交叉韧带(ACL)胫骨部撕脱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关节镜微创治疗ACL胫骨附着部撕脱骨折38例,其中Ⅰ型3例,Ⅱ型12例,Ⅲ型23例。所有患者均采取常规膝关节前外侧入路进镜检查,行骨折复位,然后自胫骨结节两侧钻孔,直达骨折块,用2枚导针穿入,将直径0.7 mm钢丝穿入固定骨块,在骨外拧紧钢丝,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38例经4~32个月随访,6周愈合24例,8周愈合8例,12周愈合6例,膝关节功能良好。结论关节镜微创治疗ACL胫骨部撕脱骨折,对膝关节损伤小,用较粗钢丝内固定,固定可靠、恢复快,可早期行膝关节功能锻炼,利于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微创治疗前交叉韧带(ACL)胫骨附着部撕脱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ACL胫骨附着部撕脱骨折患者52例行ACL胫骨附着部撕脱骨折关节镜下复位并钢丝固定。结果 52例患者中45例获得随访,X线片示43例患者撕脱骨折均获骨性愈合;1例撕脱粉碎骨折患者未愈需再次行ACL重建;1例陈旧性骨折患者术后1年未愈,重新处理骨折端后,以同样方法固定半年后愈合。43例中32例已经取出内固定钢丝。结论 ACL胫骨附着部撕脱骨折关节镜下复位并钢丝固定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可早期活动,同时可治疗膝关节腔内的合并伤,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微创修复术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使用同种异体肌腱进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ACL)损伤后双束单隧道重建中期疗效。方法通过对2006年3月~2012年3月进行随访的100例应用双束单隧道重建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病例(100个膝关节)。所有患者术前及随访时均进行IKDC2000、Tegner和Lyrsholm评分评价比较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时患者的IKDC2000、Tegner和Lyrsholm评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前交叉韧带胫骨端双束单隧道重建较目前临床应用较广泛的单束单隧道重建可以更好地重建膝关节的稳定性,手术操作简便,最大限度恢复解剖重建,近期、中期疗效佳,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微创治疗前交叉韧带(ACL)胫骨附着部撕脱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ACL胫骨附着部撕脱骨折患者52例行ACL胫骨附着部撕脱骨折关节镜下复位并钢丝固定.结果 52例患者中45例获得随访,X线片示43例患者撕脱骨折均获骨性愈合;1例撕脱粉碎骨折患者未愈需再次行ACL重建;1例陈旧性骨折患者术后1年未愈,重新处理骨折端后,以同样方法固定半年后愈合.43例中32例已经取出内固定钢丝.结论 ACL胫骨附着部撕脱骨折关节镜下复位并钢丝固定创伤小、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可早期活动,同时可治疗膝关节腔内的合并伤,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微创修复术式.  相似文献   

13.
孙杰 《临床医药实践》2004,13(12):962-963
胫骨平台骨折是造成伤残的一种常见损伤,过去提出在牵引下早期活动膝关节,近年来行手术切开复位并行可靠内固定治疗,但在临床上,胫骨平台骨折如复位不良则导致膝关节不稳定、疼痛和关节活动障碍,成为不易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eiate ligament,ACL)是膝关节重要的前向稳定结构,ACL损伤是较为常见而又严重的运动性损伤。损伤后可以产生明显的膝关节前向不稳,严重影响膝关节功能.随之继发关节软骨、半月板等主要结构损害,导致关节退变和骨关节病的早期发生。关节镜下ACL重建术近年来运用于临床并被广大医生和患者接受。回顾2000年8月~2005年4月在关节镜用骨髌腱骨重建19例。经随访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前交叉韧带重建、股骨隧道不同定位方式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前交叉韧带重建,股骨隧道不同定位方式对前交叉韧带股骨解剖止点定位准确性的影响.方法 10具正常成人膝关节尸体标本,通过两种方法定位股骨隧道入点.第一种通过胫骨隧道定位股骨隧道入点,利用前交叉韧带重建胫骨定位导向器,分别观察膝关节不同屈曲度数、胫骨定位导向器不同导向度数对股骨隧道入点的定位影响;第二种为经过膝关节前内侧入路利用牛眼定位器直接定位股骨隧道的入点.结果 通过胫骨隧道定位股骨隧道的入点,当胫骨定位导向器50度,膝关节分别屈曲90度和60度时,定位的股骨隧道入点分别位于解剖止点前方(5.5±0.6)mm和(2.9±0.2)mm.当膝关节屈曲90度,胫骨定位导向器分别设置为50度和30度时,股骨隧道入点分别位于解剖止点前方(5.7±0.3)mm和(2.7±0.3)mm.经过膝关节前内侧入路直接定位股骨隧道的入点,在膝关节屈曲≥90度,紧贴髌韧带的内侧进针,将非常容易确定股骨隧道的入点.而且在进行股骨隧道的扩钻时,不会损伤股骨内侧髁的关节面.结论 通过胫骨隧道定位股骨隧道的人点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且往往位于股骨解剖止点的前方.而通过膝关节前内侧入路定位股骨隧道的入点既方便又准确.  相似文献   

16.
<正>膝关节是人体结构最复杂的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是维持膝关节内稳定性的重要结构。随着道路交通伤、运动伤等的增加,ACL损伤发生率逐渐增高,并常伴有半月板及侧副韧带损伤。当ACL损伤后,膝关节正常活动失稳,继发出现关节韧带松弛,半月板及关节软骨退变等并发症[1],重建ACL能够为膝关节的稳定提供缰绳作用。传统切开关节囊直视下手术创伤大,影响了术后的康复。目前随着膝关节镜技术的发展和内固定技术的改进,关节镜下重建交叉韧带逐步向着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以国人尸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尸体解剖探寻国人膝关节前外侧韧带的出现率、解剖学特点及周围组织毗邻关系,为指导临床实践工作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将取自30具不同截肢尸体的膝关节标本进行分层次解剖,以膝关节关节囊层为解剖终点,寻找前外侧韧带纤维,解剖游离后拍照,观察并描述前外侧韧带的起止点、与周围组织毗邻关系、长度、宽度、形态及出现频率.结果 30例膝关节标本中,膝关节前外侧韧带出现率为10%,2例韧带起自股骨外上髁、外侧副韧带起点前下方,1例起自外侧副韧带起点后上方,3例韧带均与外侧副韧带共用部分纤维束作为起点.此韧带自起点处向前下方走行,紧密连接外侧半月板体部中1/3,止于Gerdy's最高点与腓骨头尖端连线的中点附近胫骨平台边缘.3例标本中,止点距Gerdy's结节最高点平均19.6 mm(18~21 mm),韧带止点宽度约4.2~6.3 mm,韧带长度平均28.6 mm(24.3~30.8 mm),其长度与胫骨平台宽度大体呈正相关.前外侧韧带走行过程中与关节囊等周围组织界限不清,无法测量其韧带宽度.27例未发现前外侧韧带标本中,前外侧方向的关节囊较周围关节囊增厚约0.8~1 mm.结论 前外侧韧带在国人膝关节内发现概率较低,但其走行方向上的关节囊均有增厚,提示膝关节前外侧软组织对维持膝关节稳定性存在一定作用.前外侧韧带的走行与解剖特点对临床重建前外侧软组织结构损伤的病例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内外侧双钢板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0例双钢板固定的胫骨平台双髁骨折患者的膝关节活动范围,膝关节功能评分,胫骨平台高度丢失和切口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膝关节活动范围为(103.4±21.9)度,膝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70%.胫骨平台高度丢失和切口感染分别为6例和3例.结论 内外侧双钢板固定能有效治疗胫骨平台双髁骨折.  相似文献   

19.
吴永忠 《江西医药》2014,(3):216-217
目的:探讨评价膝关节后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1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所有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病人膝关节后外侧或后内侧入路进行手术治疗,术后观察手术治疗成功率、骨折愈合的情况并根据Hohl评分标准对患者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评价后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的临床价值。结果经过随访观察,15例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患者的Hohl评分为:11例优,4例良,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总有效率达100%;所有患者复查结果显示:骨折愈合良好,无移位、无畸形、关节面无塌陷。结论选择膝关节后外侧或后内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罗强  吕宗蓉  林科夫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22):3416-3417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的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2月~2008年7月我院128例胫骨平台骨折手术疗效。结果:其中115例病人获得平均23.4月随访,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平均88.9分,病人主观感受满意率88.5%,主要并发症包括皮瓣坏死,局部感染1例,膝关节不稳2例,创伤性骨关节炎在中后期是常见并发症,无深部感染及膝关节感染。结论:针对不同病人选择合理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并配合恰当的功能康复训练是获得满意疗效的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