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永红 《中国保健》2009,(20):848-849
目的:探讨产程活跃期异常发生的原因、处理方法和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对单胎、头位分娩被诊断为活跃期异常的产妇362例,采用产程图监护观察,并给予对症处理。结果:实验组胎方位异常198例,占54.7%,胎儿体重大于3500g168例,占46.4%;对照组胎方位异常42例,占11.7%,)胎儿体重大于3500g80例,占22.2%,两组有显著差异。结论:活跃期异常中胎头位置异常、宫口开大5cm、先露平棘、产程进展缓慢或停滞,提示有难产的可能,胎儿体重大于3500g也是原因之一。活跃期异常、胎儿宫内窘迫率及新生儿窒息率明显增加、剖宫产率增高;活跃期异常如能认真观察,积极处理,可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徒手纠正异常胎头位置36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头位难产通过手法旋转,使不正常的胎头位置变为正常的胎头位置通过产道,使难产变为正常产, 降低手术产率,对徒手纠正异常胎头位置366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①366例头位难产通过手法纠正不正常的胎头位 置,成功332例,成功率90.71%;②一旦徒手旋转成功,都可以经阴道分娩;③正确估计胎儿体重,如胎儿体重超过4 000 g,手法纠正较困难。徒手纠正异常胎头位置是降低头位难产的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手法旋转枕横位及枕后位,防止难产发生,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母婴并发症。[方法]对256例持续性枕横位及枕后位者采用徒手旋转胎位,改善胎头俯屈,以最小的径线通过骨盆,使胎儿顺利娩出。[结果]徒手旋转成功者234例(91.4%),全部经阴道分娩及助产;剖宫产22例(8.6%)。徒手旋转胎头位置的成败与胎儿体重及分娩方式有关;新生儿窒息与产程及脐带因素有关,与旋转无关。[结论]采用徒手旋转胎位可使头位难产转为顺产,它成功率高,可降低剖宫产率,减少母婴并发症,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4.
郑容华 《现代保健》2009,(22):80-81
目的及时识别头位难产,选择剖宫产时机。方法回顾性对416例头位难产行剖宫产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胎头位置异常是剖宫产的主要原因,占34.3%,宫口≥6cm剖宫产,其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明显增高(32.2%),子宫切口裂伤(13%)、新生儿窒息(14.5%)也增加。结论宫口开大6~7cm是处理难产的时机,充分试产、及时诊断处理难产、把握剖宫产最佳时机,对保证母婴安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头位难产徒手转胎位,使难产变为顺产的恰当时机。方法190例产妇,在头位难产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时,徒手转胎位为枕前位,使难产变为顺产。结果宫口开大6~10cm,胎先露在坐骨棘至棘下2cm者成功率高,徒手转胎位总成功率达94.68%(89/94);宫口开大〈6em或宫口开全后,胎先露在坐骨棘上或在坐骨棘下≥2cm者成功率低,徒手转胎位总成功率为62.50%(60/9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徒手转胎位是处理头位难产的重要手术,与产钳或胎头吸引器旋转方位相比,更为安全、有效、易掌握。选择适当的时机徒手转胎位使难产变为顺产,可有效降低阴道助产及剖宫产率,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头位难产的常见病因、类型、识别、分娩方式、预防及临床处理方法。减少母婴并发症,保证产妇及胎儿安全。方法对头位难产2009例的发生原因、处理方法及分娩方式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头位难产的发生率、影响因素、临床表现、分娩方式、妊娠及新生儿结局等,对头位难产的识别、预防及治疗方法进行总结。结果头位难产发病率为15.44%;头位难产中胎头位置异常占71.98%.继发性宫缩乏力占14.39%,产道异常占10.10%,原发性宫缩乏力占1.64%;头位难产中剖宫产率67.94%,32.06%的产妇经阴道分娩,剖宫产率较高;头位难产可出现产后大出血、切口裂伤、会阴伤口延伸裂伤、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Apgar评分低,甚至造成新生儿死亡等。结论头位难产的发病率高,胎头位置异常是发生头位难产的主要原因,通过妊娠期产前检查、产程中密切观察,尽早发现头位难产,及时处理,促使安全分娩,可降低剖宫产率,减少并发症,改善分娩结局。  相似文献   

7.
产程中胎头位置异常,是头位难产的主要原因,也是造成母婴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降低头位难产成为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总结自2003年12月以来对“改良旋转胎头法”(又称屈头、颈旋转胎头一纱布裹指旋转胎头法)纠正胎头位置异常的临床效果,分析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选择自2003年12月至2005年2月在毓璜  相似文献   

8.
手法复位治疗头位难产110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分娩活跃期徒手纠正胎头位置异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产程进入活跃期110例,经加强产力,改变母体体位等处理,胎方位仍不能自然旋转为枕前位,产程阻滞的持续枕后位、枕横位,施行经阴道徒手旋儿头,辅以经孕妇腹部推儿背为脊前方位联合手法。结果:110例经手法旋转后,84例成功自娩,转位成功率为76.36%,其中26例转位失败者14例行胎头吸引术,8例产钳助产,2例剖宫产结束分娩,转位失败率为23.64%。新生儿体重≤3500g者,手法转位成功率高,达87.50%;新生儿体重>3500g者,手法转位成功率为46.67%,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手法复位可矫正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为枕前位,改善胎头俯屈,降低难产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在头位难产中手法旋转纠正异常胎头的位置的效果及临床作用,提高产科质量,减少阴道 手术和剖宫产,在具备适应征的情况下,手术者右手食指、中指伸入阴道紧巾胎头枕部,根据胎方位施行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旋转成枕前位。本组选择对象97例,成功81例,成功率83.5%,失败6例,失败率16.5%,转位成功86.4%阴道自然分娩,13.5%阴道助产分娩。失败16例均以剖宫产结束分娩。认为胎头位置异常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
头位难产徒手转胎位的时机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分析头位难产徒手转胎位,使难产变为顺产的恰当时机.方法 190例产妇,在头位难产持续性枕横位、枕后位时,徒手转胎位为枕前位,使难产变为顺产.结果宫口开大6~10 cm,胎先露在坐骨棘至棘下2 cm者成功率高,徒手转胎位总成功率达94.68%(89/94);官订开大<6 cm或宫口开全后,胎先露在坐骨棘上或在坐骨棘下≥2 cm者成功率低,徒手转胎位总成功率为62.50%(60/9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徒手转胎位是处理头位难产的重要手术,与产钳或胎头吸引器旋转方位相比,更为安全、有效、易掌握.选择适当的时机徒手转胎位使难产变为顺产,可有效降低阴道助产及剖宫产率,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胎头位置异常产妇的处理方法.方法对90例胎头位置异常产妇(治疗组)应用体位改变法纠正胎方位并配合经阴道徒手旋转胎头的方法进行治疗,与对照组的90例胎头位置异常产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的总产程为(12.10±4.30)h,比对照组的(15.80±3.70)h明显缩短(P<0.05).治疗组的顺产率为7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1.1%(P<0.05);治疗组剖宫产率仅为1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0.0%(P<0.05);同时治疗组的产后出血率、宫内缺氧发生率和低Apgar评分新生儿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经阴道徒手旋转胎头纠正胎位,成功率高,减少了新生儿并发症,降低了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2.
杨丽萍  刘小芹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2):3187-3188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的人工干预在产程中的影响。方法:①选择头位、无阴道分娩禁忌症的产妇720例随机分为两组在不同时期行人工破膜;②选择头位、难产的产妇193例随机分为两组在不同时期行徒手旋转胎头。结果:①人工破膜组两组间新生儿窒息、难产及剖宫产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②徒手旋转胎头组两组间成功率及宫颈裂伤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①在临产后宫口开大3~4cm时行人工破膜效果较好;②在头位难产中宫口近开全,先露部在坐骨棘下1~2cm时行徒手旋转胎头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头位难产19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柳红 《中国妇幼保健》2006,21(13):1791-1792
目的:探讨头位难产的发病率、发病原因,提高其防止措施。方法:对190例头位难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头位难产的发生率为17.91%,其中胎头方位异常占头位难产总数的76.84%,是发生难产的主要原因。严重的及不能纠正的胎头方位异常均需采用剖宫产结束分娩,剖宫产率为94.74%,仅10例为阴道助产。结论:头位难产发病率高,应重视早期识别及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14.
仝玉丽 《职业与健康》2006,22(18):1516-1517
目的观察产程活跃期徒手矫正异常胎头位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产程进入活跃期产妇160例,经加强产力,改变母体体位等处理后,胎方位仍不能自然旋转为枕前位,产程阻滞的持续性枕后位、枕横位,施行经阴道徒手旋转儿头、辅以经孕妇腹部轻推儿背为脊前方位的联合手法。结果徒手旋转异常胎头位置成功145例,失败15例,其中枕后位13例,枕直后位2例。结论该法可矫正异常胎头位置,使难产转为顺产,是降低难产发生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两指旋转胎头方位异常的意义。方法:以该院2006年1月~2007年1月持续性枕横(后)位共21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两指及传统徒手旋转法纠正胎方位。结果:两指旋转胎头方位106例中成功90例,106例徒手旋转中成功79例。两指法成功率明显高于徒手旋转法,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产妇软产道损伤与新生儿情况等方面的比较中,两指法同样优于徒手旋转法。结论:两指旋转胎头方位异常较徒手旋转成功率高,易于操作,对母儿损伤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究头位难产的识别方法与异常头位的处理措施.方法 选取34例头位难产病例,分析生产过程中的临床资料,总结头位异常的处理措施.结果 经过及时合理的处理,自然分娩21例,剖宫产8例,阴道助产分娩4例,新生儿窒息1例.结论 尽早发现难产征兆,及时的、正确的处理胎方位,纠正异常产力能够使分娩顺利进行,降低对胎儿与产妇的伤害,提升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17.
产妇采用侧卧位纠正胎头位置异常的应用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生于头先露的难产称为头位难产。其中胎头位置异常约占6%~7%,常见于持续性枕后位或枕横位。是头位难产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手术率极高,处理不当,可造成母婴较大的危害。以往对头位难产的处理常采用手术结束分娩,大大增加了难产率的发生。为了母婴健康,提倡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作者通过对产妇在产程中采用侧卧位的方法,纠正了胎头位置异常,有效降低了剖官产率,保障了母婴健康,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头位难产是指发生于头先露的难产,据报道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12.56%,超过难产总发生率2/3以上。在头位难产的发 病原因中,胎头位置异常是一大重要因素,占85%左右,剖宫产率及阴道手术助产率均很高,新生儿及母体并发症均比正常产明显增高。为保证母婴健康,降低头位难产率,笔者对胎头位置异常的产妇试行经阴道徒手转位的方法,使难产变为顺产,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5~1999年,临产后经充分试产,产程进入活跃期,宫口开大3~5cm以上,经阴道检查确诊为胎头位置异常的产妇86人,其中枕横位64例,左或右枕后位12例、枕后位10例。1.2 徒手转位的条件①宫颈扩张进入活跃期后出现迟缓、停滞时。②胎膜已破。③阴道检查确诊为胎头位置持续异常。④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第二产程剖宫产并发症及其产时特点,探讨如何减少第二产程剖宫产。方法:对永加县人民医院2004年1月~2005年6月间第二产程剖宫产11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第二产程剖宫产产后出血、子宫切口裂伤、产褥感染、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其并发症均高于第一产程剖宫产。第二产程剖宫产产时特点为胎头下降缓慢或停滞、胎方位异常及使用缩宫素等几项发生率较高。结论:第二产程剖宫产增加母婴发病率,尽量避免第二产程剖宫产。认真观察第一产程,及时发现难产因素是主要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0.
毛琼 《药物与人》2014,(6):177-177
目的:探讨头位难产产生原因、临床特点、处理方法以及预后。方法:对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分娩的172例头位难产产妇的临床病例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2例头位难产的病例中有行剖宫产术155例,胎头吸引助产17例。新生儿娩出轻度窒息18例,重度窒息6例。结论:头位难产发生率较高,主要由胎头的位置异常所致,及早识别,及时给与正确的处理可改善分娩结局,对保障母婴的安全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