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丝裂霉素C联合双氯芬酸钠在LASEK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丝裂霉素C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控制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减轻术后疼痛及炎症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中高度近视(-5.0~-10.0D)患者分为2组:实验组32例(64眼),分别于术前及术后2天滴0.1%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同时术中应用0.02%丝裂霉素C;将未应用双氯芬酸钠眼液和丝裂霉素C的32例(64眼)列为对照组。分别于术后1周内、1个月、3个月、6个月随访,1周内主要了解眼痛、畏光、流泪、异物感等症状及眼睑水肿和结膜充血情况,1个月后观察角膜Haze的发生、发展情况。结果实验组症状、体征综合评分于术后第1、3天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第7天2组差异无显著性;实验组术后不同时期Haze发生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丝裂霉素C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对LASEK术后疼痛、炎症反应及Haze的形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后早期使用双氯芬酸钠对术后炎性反应的作用。方法依据随机、双盲、对照原则分为两组,双氯芬酸钠组50例(50眼),均为左眼,采用双氯芬酸钠+0.1%氟关瞳+0.3%氧氟沙星;对照组50例(50眼),均为左眼,用0.1%氟关瞳+0.3%氧氟沙星。术后观察疼痛、畏光、流泪、异物感、球结膜充血、角膜上皮混浊6项指标,按无、轻、中、重分别记为0、1、2、3分,术后1、2、3、5d观察术后反应并评分,术后1、2、3周检查视力,术后1、2、3个月观察角膜雾状混浊(Haze)发生情况,第5天开始根据指征尽早取镜。结果术后第1天和第2天双氯芬酸钠组术后反应较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平均取镜时间为5.2d,对照组为6.15d,双氯芬酸钠组早于对照组。两组恢复最佳视力的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Haze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双氯芬酸钠能减轻术后早期反应,缩短术后绷带镜片的佩戴时间,安全、无不良反应,有助于LASEK术后角膜上皮化学性和机械性损伤的修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切削术(PRK)前应用国产0.1%双氯芬酸钠眼液(佳贝眼液)控制屈光回退的作用。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观察PRK36例(72眼)。患者左眼术前滴0.1%双氯芬酸钠眼液,右眼作为对照眼滴0.5%环丙沙星眼液作为安慰剂。观察术后1,3,6,12月屈光度及裸眼视力,角膜Haze。结果:术后第一天实验组疼痛程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术后3天两组上皮愈合程度无差异。0.1%双氯芬酸钠眼液能减轻PRK术后的疼痛且无明显毒副作用。不同时期实验组(左眼)与对照组(右眼)屈光度、裸眼视力、角膜Haze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前应用双氯芬酸钠眼液可以缓解PRK术后疼痛,但对PRK术后1年屈光稳定性无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单纯性角膜表浅异物术后局部用药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方法将3484例(3735眼)单纯性角膜表浅异物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656例(1774眼)予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加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或酌情加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1828例(1961眼)不予药物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恢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46)。结论单纯的角膜表浅异物尤其是高速飞溅的金属细屑,术后町以不予药物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LASIK)与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加Epi-LASIK)后高眼压的发生情况及治疗效果.方法:LASIK组826例1 646只眼术后滴用皮质类固醇滴眼液4周,LASEK加Epi-LASIK组903例1 793只眼术后滴用皮质类固醇滴眼液8周,观察两组眼压变化,对高眼压者给予治疗.结果:行LASIK术后1周发生高眼压1例2眼,术后1个月发生高眼压19例38眼,总发生率2.43%,经停用皮质类固醇滴眼液并予噻吗洛尔滴眼液滴眼,3例加用布林佐胺滴眼液后眼压控制正常;LASEK+ Epi-LASIK术后l周发生高眼压1例2眼,术后2周发生高眼压7例14眼,术后1个月发生高眼压67例133眼,术后2个月发生高眼压4例8眼,共79例157眼,总发生率8.76%.经停用皮质类固醇滴眼液并予噻吗洛尔滴眼液滴眼,23例加用布林佐胺滴眼液后眼压控制正常,2例降眼压药物控制不理想.结论:行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后应用皮质类固醇可引起高眼压,LASEK及Epi-LASIK较LASIK发生率高,因此术后需定期随访,及时发现激素性高眼压,有助于提高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普拉洛芬联合氟米龙滴眼液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术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行LASEK治疗的120例240眼近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120眼.对照组术后单用氟米龙滴眼液点眼,试验组术后联合应用普拉洛芬与氟米龙滴眼液点眼,观察两组术后角膜刺激症状及术后并发症角膜雾状混浊(haze)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角膜刺激症状在术后3d内较对照组明显减轻,两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术后第5~7d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不同时期haze发生情况,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普拉洛芬与氟米龙滴眼液联合应用能显著减轻LASEK术后炎症反应,缓解术后早期角膜刺激症状,有效预防haze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7.
冯冰冰 《陕西医学杂志》2013,42(8):1019-1020
目的:探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用于老年白内障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300例老年白内障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组160例术后采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仅于术后采取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患者加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92.1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及炎症渗出等也较对照组患者得到了较为显著的改善,同时,其视力改善程度大大增加。结论:老年人白内障术后应用双氯芬酸钠滴眼液可明显提高患者手术的疗效,减少术后炎症渗出程度,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双氯芬酸钠栓剂联合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肛周手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拟行肛周手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试验组术毕使用双氯芬酸钠栓剂50mg,然后行硬膜外自控镇痛;对照组术毕仅行硬膜外自控镇痛。记录术后VAS疼痛评分、患者舒适度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各时点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舒适度评级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氯芬酸钠栓剂联合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肛周手术后镇痛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效果优于单用硬膜外自控镇痛,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患者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K)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MMC)抑制术后角膜雾状浑浊(Haze)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30例高度近视患者(260只眼)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双盲法对其分组,共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130只眼)。给予对照组患者仅行LASEK术,试验组患者LASEK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结果试验组患者的角膜Haze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度近视患者行LASEK术治疗过程中应用MMC能够有效抑制术后发生角膜雾状浑浊,适宜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10月至2013年4月收治的70例(140眼)干眼症患者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观察组患者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眼部症状评分、Fe、BUT和SIT均显著地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双氯芬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症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患者行单眼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下磨镶术(LASEK)及另眼行薄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以避免双眼同时出现Haze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在同一患者的两眼分别行LASEK及超薄瓣LASIK,治疗对象为近视度高于-6.0D,角膜厚度≥450μm的43例患者。其中LASEK组近视度数-6.0— -17.75D,平均(-9.34±2.75)D;超薄瓣LASIK组近视度数-6.0— -15.25D,平均(-8.29±2.14)D。分别于术后1d、1周、2周及1、3、6、12个月随访患者裸眼视力、屈光状态及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的情况。【结果】超薄瓣LASIK组术后反应较LASEK组轻。术后6个月UCVA≥0.8的比例为:LASEK组为93.0%;LASIK组为88.4%。等效球镜值在±0.5D以内的比例分别是:LASEK组为79.1%;LASIK组为76.7%。双眼同时视物时裸眼视力均在1.0以上。Haze情况:LASIK组无1例,LASEK组在术后的1个月时为18.6%、3个月为25.6%、6个月为20.9%、1年为16.3%,其中1例为2级,其余均为1级。【结论】在高度近视的患者,一眼行LASEK,另眼行超薄瓣LASIK,既避免双眼同时出现Haze的现象,又保证了双眼视远时良好的视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0.5%氯替泼诺滴眼液治疗中重度干眼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标准纳入中重度千眼患者40例,回顾性分两组:联合用药组予0.5%氯替泼诺滴眼液和新泪然滴眼液联合用药;单用药组用新泪然滴眼液。在治疗前及治疗后2、4、6周观察眼表疾病指数(OSDI)、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实验(SchirmerI试验)、眼表染色评分(OSS评分)、眼压;ELISA测泪液中炎症介质白介素-6(IL-6)的表达。结果治疗2周后,联合用药组OSDI评分均值明显降低,较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2周联合用药组眼表炎症体征减轻;联合用药组BUT均较治疗前延长;两组各时间点的SehirmerI及眼压值无明显变化。结论0.5%氯替泼诺滴眼液通过下降IL-6表达,减轻中重度干眼眼表炎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MHRD)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选取本院2010年1月-2012年5月收治的60例(共108只)高度近视眼黄斑裂孔视网膜脱离患眼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共53只患眼)以及对照组30例(共55只患眼),观察组患者采用玻璃体切割联合剥膜硅油充填术,对照组患者行单纯玻璃体腔注气术治疗(C3F8),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视力改善情、并发症发生、复发率情况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内共有45只患眼视力提高,视力不变有8例,无视力下降,患者术后半年视力恢复率为94.34%;对照组患者术后视力1个月提高者有34例,视力不变者有21例,无视力下降,患者术后半年视力恢复率为76.36%.治疗后观察组中心凹厚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MHRD患者应用玻璃体切割联合剥膜硅油充填术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视力及中心凹厚度,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术后眼睑闭合不全患者的护理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术后眼睑闭合不全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本院5年来眼科收治的术后眼睑闭合不全患者56例(60眼),在常规的护理措施如滴注抗生素眼液、人工泪液、干净纱布覆盖眼球外,采用胶带粘闭患眼眼睑。结果眼睑闭合不全的患眼60只,行粘闭眼睑组(30只)暴露性角膜炎的发生率为3.3%,未行粘闭组(30只)为16.6%(χ2=5.100,P=0.024)。对发生的暴露性角膜炎,采用眼睑闭合后均好转。结论术后眼睑闭合不全患者在常规处理基础上进行眼睑粘闭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许梅  于小玲 《中外医疗》2011,30(26):11-13
目的比较Flap-free LASEK(去上皮瓣的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和Flap-free Epi.LASIK(去上皮瓣的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辦下磨镶术)治疗中、低度近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8位患者143只眼(-1.50D~-6.00D),随机分为2组A组和B组,A组行Flap-free LASEK,B组行Flap-free Epi.LASIK术式。观察术后眼球疼痛症状、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和术后1、3、6个月裸眼视力及haze情况。结果 A、B2组术后3d眼球疼痛刺激症状1、2、3级例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平均角膜上皮愈合时间为(3.81±0.07)d,B组平均为(4.15±0.12)d,2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P〈0.05),术后1、3、6个月时视力和haze2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Flap-free LASEK矫正中、低度近视与Flap-free Epi.LASIK相比较,角膜上皮愈合更快,术后疼痛刺激、视力恢复和haze的形成二者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氟美松冲眼液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即刻)进行结膜囊冲洗对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的翼状胬肉患者268例(306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地塞米松组,以5%,10%,15%浓度又分为A,B,C 3组)和对照组(生理盐水冲洗组),手术前口服雷公藤,分别于术前、术中、术后(即刻)进行结膜囊冲洗,观察结膜囊冲洗前后局部细菌情况及患者手术眼畏光、流泪、疼痛、异物感等自觉症状和结膜充血、水肿、结膜移植片水肿、结膜创面修复情况.结果 两组冲洗前后细菌阳性率均显著下降(P〈0.01);而各组间冲洗前、后细菌阳性率则无差异(P〉0.05).手术后自觉症状、结膜充血、水肿体征发生率和结膜移植片水肿消退时间、结膜创面修复时间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B组和C组自觉症状、结膜移植片水肿消退时间、结膜创面修复时间均明显低于A组(P〈0.05).所有患者术眼均未见植片感染和移植片脱落,对照组复发率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结论 氟美松冲眼液能够提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减少复发率,增加患者舒适度,且以10%浓度左右最为理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研究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和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r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前房深度的变化,探讨准分子激光手术对眼前段结构变化的影响。方法对69例(138眼)施行LASIK或LASEK手术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应用Pentacam眼前节分析系统检测角膜厚度、角膜后表面高度、前房深度的变化。结果 LASIK、LASEK术后1个月、3个月角膜后表面高度均略微增高,LASIK术后1个月与3个月的前凸量分别为(1.89±3.24)μm与(1.18±2.33)μm,LASEK术后1个月与3个月的前凸量分别为(1.07±2.27)μm与(1.12±2.05)μm;术中切削比例对后表面高度的变化影响达到66.18%,术前屈光度对后表面高度的变化影响达到29.31%;LASIK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前房深度分别为(3.24±0.27)mm、(3.18±0.26)mm和(3.18±0.27)mm;LASEK术前、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前房深度分别为(3.20±0.27)mm、(3.16±0.26)mm和(3.15±0.27)mm;LASIK、LASEK术后1个月、3个月前房深度变浅。结论 LASIK、LASEK术后均表现为角膜后表面微量前移,LASEK术后角膜后表面高度变化较LASIK更小;切削比例是影响角膜后表面变化最大的因素,两种手术方式术后前房变浅。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对患者眼压的影响与单纯滴眼液治疗的疗效差异。方法将49例(86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滴眼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滴眼液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检测2组患者眼压指标,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2组患者治疗后眼压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半年后患者眼压与治疗前比较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针刺配合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可降低患者眼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