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 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探讨IL-17在脑梗死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7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根据脑梗死体积大小分为3组:小梗死组(≤4.0 cm3),中梗死组(4.1~10.0 cm3),大梗死组(>10.0 cm3).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3组:轻型组(<4分),中型组(4~15分),重型组(>15分).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所致狭窄的程度分为3组:轻度狭窄组(<50%),中度狭窄组(50%~70%),重度狭窄组(>70%).观察患者血清IL-17水平的变化与脑梗死体积、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结果 不同梗死体积组的患者血清IL-17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各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IL-17水平随梗死灶体积的增加而升高;不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组患者血清IL-17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各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IL-17水平随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增加而升高;不同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组血清IL-17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各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 P〈0.05),IL-17水平随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增加而升高.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7水平明显升高,并与脑梗死的体积大小、神经缺功能损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有关,检测患者的血清IL-17含量可能有助于评价急性脑梗死的病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9(IL-9)在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75例(病例组)和健康体检者50名(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组血清IL-9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另根据脑梗死面积的大小分为小面积梗死组和大面积梗死组,测定两组血清IL-9及CRP水平并进行比较;同时分析IL-9与CRP之间的关系。结果病例组血清IL-9和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大面积梗死组IL-9和CRP水平较小面积梗死组显著升高(P〈0.01);血清IL-9与CRP水平呈正相关(r=0.896,P=0.000)。结论 IL-9可能参与了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其机制可能与IL-9介导的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3.
贾广亮  张海柱 《中原医刊》2007,34(12):37-38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评估IL-6及CRP在对脑梗死近期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对75例ACI患者(ACI组)、34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LCI组)和37名健康体检自愿者(对照组)分别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CRP,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定量检测IL-6水平进行比较。对病例组患者在入院时及住院15 d时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计算出评分差值,并进行比较。结果ACI组及LCI组,IL-6与CR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ACI组IL-6及CRP故LCI高(P〈0.01);此外,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差值小者,其血清IL-6及CRP水平较高。结论IL-6与CRP水平是临床评估ACI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近期预后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4.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水平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46例,按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组,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8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小梗死组、中梗死组、大梗死组患者血清IL-18水平依次逐级升高(P<0.05),血清IL-18水平与脑梗死体积呈正相关性(r=0.819,P<0.001).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患者血清IL-18水平逐渐升高(P<0.05),血清IL-18水平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正相关性(r=0.847,P<0.001).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18水平升高;血清IL-18水平与脑梗死体积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有助于判断急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5.
白爱国 《中原医刊》2011,(19):43-44
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的变化及其与出血量、预后的关系。方法分别测定60例脑出血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IL-6、IL-8及TNF-α含量,观察比较脑出血患者在不同出血量(小、中、大量)时的含量变化,同时对出院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评定,观察IL-6、IL-8及TNF—α含量水平对脑出血预后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脑出血组血清IL-6、IL-8及TNF—α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出血患者大量、中量组的IL-6、IL-8及TNF—α含量显著高于小量组(P〈0.05);大量组的IL-6、IL-8及TNF—α含量显著高于中量组(P〈0.05)。脑出血患者血清中IL-6、IL-8及TNF-α含量越高,NDS越高。结论血清中IL-6、IL-8及TNF-α含量的测定可能反映脑出血患者的出血量,还可以预测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探讨其抗炎作用机制。方法将9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45例和常规治疗组45例。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每日1次,连服4周。治疗前后检测血清hs—CRP、IL-6和IL-10含量,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评定。另选同期健康查体正常者20例为正常对照组。结果ACI患者较健康对照组血清hs—CRP、IL-6显著升高,IL-10显著下降(P〈0.05);两组ACI患者治疗前hs—CRP、IL-6和IL-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阿托伐他汀组hs—CRP、IL-6较常规治疗组明显下降,而IL-10明显升高(P〈0.05)。此外,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NDS评分较常规治疗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ACI患者较健康者血清hs—CRP、IL-6水平升高,IL—10水平下降。阿托伐他汀能明显降低ACI患者血清hs—CRP、IL-6水平,升高血清IL—10水平,有助于ACI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具有减轻炎症反应的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樊淑敏 《中原医刊》2011,(14):50-52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以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40例)和常规治疗组(40例)。阿托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20mg,每日1次,连续服用4周。检测治疗前后血清h—CRP和IL-6水平,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评定。并以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ACI患者血清hs—CRP和IL一6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hs—CRP和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且阿托伐他汀组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明显(P〈0.05);两组ND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均P〈0.05),且阿托伐他汀组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明显降低ACI患者血清hs—CRP和IL-6水平,并有助于ACI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在支气管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组、缓解组和正常对照组的血清TNF-α、IL-6及IL-8水平,并对其差异、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IL-6及IL-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3种细胞因子之间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TNF-α、IL-6及IL-8水平升高,受到疾病严重程度的影响,3种细胞因子均有可能参与了哮喘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类型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同型半胱氨酸(Hey)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其与病因、病情预后的关系。方法用ELISA法检测ACI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清IL-18水平、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Hey水平、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水平,ACI患者按照急性卒中治疗低分子肝素试验(TOAST)病因分型标准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分组。结果@ACI患者血清IL-18、Hcy与hsCRP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ACI患者Hcy水平在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组与小动脉闭塞型(即腔隙性脑梗死)组明显高于心源性栓塞型组和其他病因型组(P〈0.01);而IL-18及hsCRP水平在大动脉粥样硬化型组、小动脉闭塞型组、心源性栓塞型组及其他病因型之间无明显差异性(P〉0.05);③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ACI患者血清IL-18与hsCRP水平逐渐升高(P〈0.01或P〈0.05),且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正相关(r=0.732,P=0.000;r=0.424,P=0.000);而Hcy水平在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ACI患者血清IL-18、Hcy与hsCRP水平升高;血清IL-18、hsCRP水平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有助于判断ACI患者病情及预后;血清Hcy水平能反映ACI病情的严重程度,对ACI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指导治疗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吴敏 《中原医刊》2011,(19):48-49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干扰素-γ(INF-γ)、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水平。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5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血清INF-γ、IL-2和IL-6进行了检测,并以25例健康志愿者做为对照组。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INF-γ、IL-2和IL-6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INF-γ、IL-2和IL-6介导的免疫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00例,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无白蛋白尿纽(DM纽)28例,早期糖尿病肾病组(DN,组)39例,临床糖尿病肾病组(DN,组)33例,另选健康体检者30例做为对照组。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水平,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6和TNF-α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2型DN患者纽血清中hs—CRP、IL-6及TNF-α水平高于正常人组及DM组,且随DN的加重而增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IL-6及TNF-α是2型DN的病理生理过程中重要的炎症介质,在2型DN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检测hs—CRP、IL-6及TNF-α有助于DN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舒血宁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清IL-6、IL-8、CRP水平的影响。方法60例AC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舒血宁治疗组(舒血宁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舒血宁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舒血宁注射液。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测定IL-6、IL-8、CRP水平,同时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14 d后舒血宁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舒血宁组患者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舒血宁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6、IL-8、CRP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治疗ACI临床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其降低血清炎症因子IL-6、IL-8、CRP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3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6例健康志愿者血清IL-1β、IL-2、IL-6及TNF-α水平。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1β、IL-2、IL-6及TNF-α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精神分裂症组血清IL-1β水平比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2、IL-6、TNF-α水平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存在免疫激活现象,IL-1β可能作为一种疗效观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灸药并用对难治性肾病综合征(RNS)患者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将58例RNS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中药益气活血化湿方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艾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IL-8、血浆白蛋白、血清肌酐、24 h尿蛋白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血浆白蛋白均明显升高,24 h尿蛋白、IL-6、IL-8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血浆白蛋白升高水平和24 h尿蛋白、IL-6、IL-8下降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血清肌酐水平未见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灸药并用治疗RNS临床疗效确切,通过调节细胞因子,纠正RNS的免疫失衡,可能是灸药治疗RNS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联机血液透析滤过(On-line Hemodiafiltration,以下简称联机OL-HDF)清除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血白细胞介素(IL)-1β、IL-6、C反应蛋白(CR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66例维持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2例,分别进行OL-HDF(OL-HDF组)、高通量血液透析(HPD组)和常规血液透析(CHD组)治疗,观察3个月。选取20名健康体检人群为正常对照组。透析前和每月透析后采患者静脉血测定IL-1β、IL-6、CRP水平,以观察不同透析方式对细胞因子的清除效果。同时比较患者血IL-6水平与血CRP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在各组中均未能检测到血IL-1β水平;各组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血IL-6、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OL-HDF组透析后血IL-6、CRP水平较透析前明显下降(P<0.01);患者血IL-6水平与血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877,P<0.01)。结论联机OL-HDF对毒素清除较其他透析方式更安全有效,是尿毒症患者的最佳透析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性胃炎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8)和肿瘤坏死因子-a(TNF-a)的水平变化及与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14C-尿素呼气试验阳性及胃镜和病理组织学确诊的80例慢性胃炎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夹心法(ELISA)分别检测患者Hp根除治疗前后血清中的IL-8、TNF—a的水平。并以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p相关胃炎组血清IL-8、TNF-a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Hp根除后血清中IL-8、TNF-a水平明显下降,与根除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8和TNF—a水平呈正相关(r=0.556,P〈0.05)。结论IL-8、TNF-a与Hp感染密切相关,且参与了胃黏膜损伤的病理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C反应蛋白(CRP)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rcfhOSAHS患者50例,健康对照组50例,行多导睡眠监测后采静脉血检测CRP及IL-6,比较2组CRP、IL-6水平;对33例中、重度OSAHS行6个月nCPAP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CRP、IL-6水平变化。结果OSAHS组CRP、IL-6高于对照组(P〈0.05),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低于对照组(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CRP的影响因素为AHI、LSaO2、MSaO2,IL-6的影响因素为AHI、MSaO2(P〈0.05);nCPAP治疗第7天CRP、IL-6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CRP、IL-6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SAHS患者CRP、IL-6升高,其增高主与OSAHS严重程度及夜间缺氧程度相关;长期nCPAP治疗可降低患者IL-6、CRP水平,减轻OSAHS患者全身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