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报道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62例患者,术前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平均为8.5分,经X线定位后,经皮将不透x线骨水泥经椎弓根注入骨折椎体。结果随访6~18个月,3d内疼痛明显缓解51例,11例7d后疼痛消失,经x线检查骨水泥充填满意。术后3d平均VAS评分为2.6分,术后1个月平均VAS评分2.5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1),疼痛无复发,未见椎体高度丢失,2例出现临近椎体再骨折,再次行椎体成形术治疗后恢复了术前生活方式。结论经皮椎体成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2.
曾辉 《当代医学》2014,(4):58-59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中的疗效分析。方法对36例患者40个椎体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术前均行DR片、CT及MRI检查,主要MRI检查,手术在C臂X光机引导下局麻经皮椎弓根入路,向椎体内注入显影骨水泥3~7 ml,5 ml。结果术后30分钟疼痛明显缓解甚至消失,术后随诊3~12个月,术后患者疼痛完全消失。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能够显著缓解疼痛,是一种有效、微创、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骨水泥微创注射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胸腰背的疼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使用骨水泥作为充填材料,在C臂透视监视下,经皮单侧椎弓根穿刺行骨水泥微创注射术,治疗31例,共35个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椎体.比较术前术后的VAS评分及手术骨水泥渗漏发生率.结果 术前术后VAS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1例少量骨水泥渗漏入椎旁软组织,未引起严重并发症.结论 骨水泥微创注射可有效安全地缓解椎体骨质疏松性骨折引起的疼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双侧与单侧椎弓根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单椎体老年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72例老年性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经双侧椎弓根入路40例,经单侧椎弓根入路32例,对两组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单侧组与双侧组术后VAS疼痛评分、伤椎前缘恢复高度、后凸Cobb's角纠正度数、Barthel指数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双侧组的左右两侧椎体高度差值、骨水泥注射体积、骨水泥椎体内弥散体积较单侧组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单侧与双侧椎弓根入路椎体后凸成形术能恢复椎体的高度、缓解疼痛、矫正后凸畸形、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经双侧椎弓根入路在骨水泥注射体积、骨水泥椎体内弥散体积及伤椎左右两侧高度差值方面优于经单侧椎弓根。  相似文献   

5.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黄宗贵  戴海  毋强华  李志强  袁海涛 《广西医学》2006,28(10):1509-1511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冶疗疼痛性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67例共72个椎体,术前VAS评分平均7.5分。其中54例共59个椎体直接在“C”型臂光机引导下,经皮经椎弓根穿刺,向椎体注射低粘度显影的骨水泥;13例术前先行闭舍复位,再行经皮椎体成形术。观察术后症状改善、椎体高度及并发症。结果65例患者手术顺利完成,2例椎体穿刺不成功。62例术后72h内腰背疼痛缓解或显著缓解,VAS评分平均1.8分,与术前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1),3例无效。59例分别于术后3个月和6个月进行随访,VAS评分平均为2.1分、2.25分,与术后72h内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椎体高度:13例恢复或基本恢复,2例椎体高度丢失。骨水泥渗漏9例,胸腰段后凸畸形疼痛4例。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能迅速缓解疼痛,部分适合病例术前采用闭合复位,可恢复椎体高度,改善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6.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2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术(PAP)治疗的效果。方法:在CT、C臂X线机导向下对21例(24个椎体)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经皮椎弓根向椎体内穿刺,并注入骨水泥。结果:平均每个椎体注入骨水泥,X线、CT检查骨水泥充盈满意,疼痛明显缓解,骨折复位较术前改善,术中、术后无明显并发症。随访7~22个月,疼痛无加重或复发,椎体无压缩现象。结论:CT、C臂X线定位下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能迅速缓解疼痛,重建椎体生物强度,恢复椎体稳定性,具有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局部麻醉下经皮后路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 2009年7月~2013年6月,36例重度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均在局部麻醉下经皮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对比分析患者术前、术后Cobb角、椎体高度、腰背部疼痛程度评分(VAS)、功能障碍指数(ODI)以及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患者术后、末次随访的Cobb角、椎体高度、疼痛程度评分、功能障碍指数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术前(P均<0.05);术中出现1例骨水泥渗漏,术后随访未见内固定松动、断裂。 结论 局部麻醉下后路经皮椎弓根螺钉短节段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令人满意,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可以有效恢复并重建伤椎高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5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50例椎体,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观察治疗前后疼痛状况,椎体高度及Cobb角的改变情况,评价疗效。结果:全部病例疼痛完全解除或有明显缓解,术后椎体高度、Cobb角、VAS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体位复位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0年6月间应用体位复位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新鲜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病例20例(22椎)。结果:所有患者随访3~12个月,VAS评分由术前平均8.6分降至3.4分,终末评分3.6分,术后92.1%的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3例发生骨水泥泄露,其中2例发生在椎体侧前方,1例发生于上终板,未产生神经症状。死亡1例,死于术后3个月髋部骨折后的深静脉血栓。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时,采用体位复位,骨水泥单侧、小剂量及分次注射等方法,在达到固化椎体、减轻疼痛的同时,有效改善椎体的压缩畸形,降低骨水泥泄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3月至2010年12月,应用PVP治疗52例67个(胸椎36,腰椎31)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在C臂X线导向下,经椎弓根向椎体内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单个椎体骨水泥注入量为1.6~7.5 mL,平均4.9 mL。结果 术后49例患者疼痛明显缓解,腰背部疼痛在术后4~48 h消失或明显减轻,VAS评分从术前平均(7.93±1.48)分降至术后平均(2.49±1.1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访期间没有椎体进一步压缩或变形,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疼痛无反复。结论 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脊椎压缩性骨折的一种简单、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X光机透视及CT监视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在X光机及CT监视下行经皮单侧椎弓根入路向椎体内穿针注入骨水泥,手术前后疼痛应用视觉模拟分级法(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结果:66例82个椎体PVP均获成功,手术时间每个椎体平均30 min,术后VAS(2.8±0.15)分。56例术后随访3~35个月,胸腰背疼痛无再发及加重,椎体高度无明显变化,相邻椎体未见骨折。结论:X光机透视监视及CT引导下经皮PVP定位准确,操作时间短,能迅速缓解疼痛,恢复椎体高度,增加脊柱稳定性,对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射频消融术分别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和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多节段胸腰椎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多节段胸腰椎转移瘤合并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12例,其中PVP组58例共83个病椎,行PVP治疗;PKP组54例共75个病椎,行PKP治疗。采用疼痛分级法评估2组术前和术后1 d的疼痛程度;记录术后病椎高度、病椎前缘高度的恢复情况、骨水泥渗漏及是否出现渗血、血气胸等严重并发症,对比2组治疗前后的效果。结果:112例患者椎体穿刺均成功,术后随访12~24个月;2组术前视觉模拟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和PKP组术后1 d视觉模拟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5);术后1年PVP组椎体前缘平均高度恢复至正常的(79.85±4.21)%,PKP组为(95.23±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VP组术中骨水泥渗漏22例35个椎体,PKP组13例16个椎体,2组未出现渗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射频消融术分别联合PVP和PKP对多节段胸腰椎转移瘤治疗的镇痛效果均较好,并发症均较少,但PKP的复位效果好于PVP,且较少发生骨水泥渗漏;临床上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微创经皮球囊扩张后凸椎体成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确诊为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34例患者,采用球囊扩张后凸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患者均无明显外伤史,共38个椎体受损,其中单椎体损伤30人,两个椎体损伤4人,T12 5个、L1 14个、L2 5个、L3 4个、L4 8个、L5 2个.均在X线透视下行双侧椎弓根穿刺,受损椎体先用球囊扩张,然后注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每个椎体注入量为2~6.5 mL(平均4.2 mL).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摄X线片测定椎体前缘压缩程度、椎体后缘压缩程度、椎体矢状面移位程度.结果 术中术后未发生硬膜破裂脑脊液漏;术后1例腰背痛未彻底缓解,经对症治疗后治愈.平均随访18.4个月(12~26个月).术后患者均未出现骨水泥渗漏,X线和CT片显示骨水泥弥散良好;患者无明显神经压迫症状,椎体高度恢复满意.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为(2.12±1.23)分,明显低于术前的(7.27±1.0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体前缘压缩程度为(18.34 ±1.05)%,明显低于术前的(25.92±1.5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末次随访时椎体后缘压缩程度和椎体矢状面移位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据影像学评分结果,应用球囊扩张后凸椎体成形术微创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改进微创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的操作方法,探讨PVP治疗伴椎体内裂隙征(intravertebral cleft,IVC)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单边靶点穿刺及分次分期灌注骨水泥的PVP技术治疗伴IVC征的胸腰椎骨折26例,测量术前、术后2 d及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椎体前缘高度比值及后凸角(Cobb角)的变化,并进行比较,评估该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 26例患者均获6~12个月随访。本组手术时间30~45 min,骨水泥注射量3~7 mL,平均4.5 mL。VAS评分、ODI评分、椎体前缘高度比值以及Cobb角术前与术后相比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术后2 d及末次随访以上四项指标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发生骨水泥渗漏6例(23.1%),其中椎间盘渗漏2例,椎体前缘渗漏2例,侧方渗漏1例,椎管内渗漏1例,未出现神经损伤及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通过单边靶点精确穿刺及分次分期灌注骨水泥的PVP技术可明显减轻伴IVC征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胸腰背痛,并能部分复位,改善后凸畸形,具有创伤小、疗效好等优点,并可有效减低骨水泥渗漏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后路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及经伤椎椎弓根羟基磷灰石植骨治疗胸腰段爆散骨折的临床及影像学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0年3月在延边大学附属医院骨科因胸腰段爆散骨折接受手术治疗患者36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A、B两组,A组20例采用单纯内固定,B组16例在单纯内固定基础上联用经椎弓根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椎体内植骨。术后12个月取出内固定。比较两组术前、术后3、12、24个月的伤椎楔变角、局部后凸角、椎体前缘压缩比、Denis疼痛与功能状态评分。结果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及内固定断裂。术前、术后3个月两组伤椎楔变角、后凸角、椎体前缘压缩比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取内固定前A组伤椎楔变角[(11.2±1.7)°]、后凸角[(11.2±2.0)°]、椎体前缘压缩比[(0.79±0.15)]与B组[(9.5±2.2)°、(9.7±2.1)°、(0.87±0.1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24个月A组伤椎楔变角[(12.2±2.6)°]、后凸角[(12.3±2.6)°]、椎体前缘压缩比[(0.78±0.13)]与B组[(10.1±2.7)°、(10.3±2.7)°、(0.85±0.18)]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在Danis疼痛评分和功能状态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椎弓根羟基磷灰石人工骨植骨可以有效的协助术后矫形度数的维持,维持脊柱的矢状序列,防止内固定失效,但是其对患者术后疼痛及功能状态的影像有待长期随访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疗效、术中策略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性研究2004年6月—2010年6月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350例,术后并发骨水泥渗漏2例术中骨水泥渗漏到椎管内,压迫脊髓神经产生腰背痛及下肢放射性疼痛,于术后12 d及23 d行椎管探查渗漏骨水泥清除术。结果随访12~22个月。VAS评分从术前(9.2±0.6)分到术后(2.3±1.5)分和最终随访(2.6±1.2)分(P〈0.05)。Oswestry功能评分由术前(64±8.1)分到术后(25±4.4)分和最终随访(27±3.7)分(P〈0.05)。结论椎体成形术(PVP)是微创治疗椎体骨质疏松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通过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中策略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蔡康  周亚鹏  吴茂聪 《中外医疗》2013,(12):105-105,107
目的探讨应用药物治疗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60例患者给予补钙治疗,同时服用骨化三醇+降钙素。于用药半年、1年后通过拍摄胸腰椎片、骨密度检查,以及骨折发生情况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前60例患者的腰椎骨密度值平均为(0.679±0.100),治疗半年后平均(0.780±0.110),治疗后1年平均为(0.765±0.099)。治疗1年后及半年后骨密度值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未发生脊柱其他节段压缩骨折。结论降钙素+维生素D+钙剂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能有效缓解疼痛,增加骨密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估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本组22例(48个椎体)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脊椎骨折部位为Tq~L5)在单C臂DSA机透视引导下于俯卧位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注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在术前、术后3d、随访期进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活动能力评分。随访时间3~20个月。结果22例48个椎体手术操作全部成功。骨水泥注射量1.5~4.0mL/椎体。患者术后4~24h开始疼痛症状明显减轻。VAS术前(7.2±1.1),术后3d(2.5±1.0)较术前显著下降(P〈0.001);随访时为(2.2±1.0),比术后3d又略有下降。活动能力评分术后3d(1.5±0.4)较术前(2.5±0.7)明显改善(P〈0.001);随访时为(1.4±0.5),行动能力较术后3d无明显变化。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症状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的一项安全、有效、微创的医学技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黏度骨水泥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新鲜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椎体新鲜压缩骨折的患者130例,年龄52~76岁。在C型臂X线机监测引导下,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或球囊椎体成形术(PKP)。观察术前、术后1周及1个月时VAS及QOL评分,并观察患者术后骨水泥外漏情况。结果全组例患者中术后疼痛明显缓解者122例(93.8%)。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及1个月时VAS评分降低,QOL评分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KP组(6.0±1.2m1)较PVP组(3.8±1.0ml)骨水泥注射量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水泥外溢者共5例(3.8%)。结论运用高黏度骨水泥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是一种治疗新鲜压缩性骨折疼痛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张禹  段荣华  高波 《中原医刊》2011,(5):60-61,63
目的观察后路椎管减压、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疗效。方法对2005年以来47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后路椎管减压、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椎板植骨治疗,术后进行临床和影像学随访。结果本组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18.5个月。骨折椎体高度明显恢复,伤椎前、后缘高度术前为(35±8)%、(68±15)%,术后恢复至(94±6)%和(98±6)%。手术前后Cobb角由260±60矫正为4.6°±1.5°。2例神经完全损伤,神经症状未见明显改善外,其余不完全损伤患者ASAI分级较术前均有Ⅰ级或Ⅰ级以上的恢复。结论后路短节段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发挥了手术复位和固定的双重作用,临床疗效满意,骨性愈合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