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应用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方法协助临床确诊支原体肺炎.方法用日本富士公司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试剂SERODIA-MYCOⅡ做凝集试验,检测218例门诊和住院中怀疑肺炎支原体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血清支原体特异性抗体IgM.结果 218例中符合临床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45例,特异性抗体IgM阳性44例,阳性率97.8%,不符合临床支原体肺炎诊断标准173例,特异性抗体IgM阳性40例,假阳性率22.9%.两数据x<'2>=10.2,P<0.01,有非常显著差异.结论 SERODIA-MYCOⅡ凝集试验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IgM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是一种早期诊断支原体肺炎的有效辅助广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小儿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中不同年龄段的分布情况及患儿MP-IgM抗体阳性出现时间差异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被动凝集法检测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中MP-IgM抗体。结果:在938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286例检测出MP-IgM抗体阳性,阳性率为30.5%。其中0~1岁、1~3岁、3~6岁、6~12岁年龄组的阳性率分别为10.7%、29.8%、37.6%、34.0%;病后第2周抗体出现阳性151例,占52.8%,病后第3周抗体出现阳性91例,占31.8%,病后第4周阳性44例,占15.4%。结论:肺炎支原体主要感染1岁以上儿童。对临床上拟诊为肺炎支炎体肺炎患儿动态检测其血清中MP-IgM抗体,能够提高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确诊率。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抗体(MP2AbIgM)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明胶颗粒凝集法检测902例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中的MP2AbIgM。结果:儿童组MP2AbIgM阳性率25.07%;成人组MP2AbIgM阳性率20.00%;呼吸道MP感染年龄以<3岁和>60岁多发。结论:肺炎支原体感染在儿童和老年人呼吸道感染中占有较高比例,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对呼吸道疾病的诊治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5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进行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检测,以探讨咳嗽变异性哮喘发病与肺炎支原体感染的关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观察组58例患儿符合王慕逖主编的《儿科学》(第5版)中咳嗽变异性哮喘的诊断标准,均为本院2000年9月至2004年9月收治的患儿 相似文献
6.
肺炎支原体可引起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咽炎、气管炎、肺炎。肺炎支原体在非流行期间约占小儿肺炎病原的10%~20%。流行年份则高达30%。肺炎支原体是5岁以上小儿肺炎的最常见病原,婴幼儿也不少见,特别是年长儿肺炎,其发病率更高,可达50%以上。对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状况调查,探讨其流行规律,制订可行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肺炎支原体(MP)肺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为了避免误诊和漏诊,我科对肺炎患儿常规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现将结果及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肺炎支原体(MP)肺炎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为了避免误诊和漏诊,我科对肺炎患儿常规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现将结果及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302例肺炎支原体抗体IgM、IgG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分析肺炎支原体 (MP)感染规律 ,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对 30 2份血清 ,用金标免疫斑点法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IgM、IgG。分不同年龄组、季节组综合分析。 结果 :儿童和成人MP -IgM、MP -IgG阳性率分别是49 2 %和 34 .1 %及 2 7.8%和 59.7% ,P <0 .0 1。两者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不同季节成人总阳性率有统计学意义 ,而儿童无。结论 :对患者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 ,应同时检测IgM和IgG。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我院肺炎支原体血清学检测在呼吸道感染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被动凝集法检测2011年386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结果 386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MP-Ab总阳性率为35.2%。0~1岁婴儿期MP-Ab阳性率11.2%;1~3岁幼儿组MP-Ab阳性率20.5%;4~6岁学龄前期MP-Ab阳性率33.2%;7~14岁学龄期MP-Ab阳性率24.5%;40岁老年组阳性率8.9%。通过观察发现肺炎支原体肺炎一年四季均可发病,4~6月份阳性率最高为40.3%,阳性率的高低与不同的年龄段有关。结论呼吸道感染患者MP感染率较高,发病与年龄,季节有密切关系。MP-Ab检测在呼吸道感染的早期病因诊断中有重要临床意义,应引起重视,做好控制和预防。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水平变化,探讨其免疫功能以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急性期(重症组、普通组)和正常对照组儿童外周血T细胞亚群,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Ig A、Ig M、Ig G水平。结果肺炎支原体肺炎重症组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低于普通组和对照组(P〈0.01),普通组T细胞亚群CD3+、CD4+、CD4+/CD8+低于对照组(P〈0.01);CD8+重症组高于普通组(P〈0.01),而在普通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普通组和重症组肺炎血清Ig A、Ig M、Ig G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Ig G重症组低于普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失调,检测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水平,有利于判断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病情,为临床应用免疫调节剂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不同年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实验室资料改变。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2年1月。2013年7月确诊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47例,按年龄分1月一3岁组45例,〉3岁组102例。对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表现、治疗转归进行分析。结果1月-3岁组呼吸道症状明显,咳嗽、喘息症状均较严重,部分出现呼吸功能不全,发热不严重,影像以小叶实质浸润及间质病变为主,实验室资料淋巴细胞比例相对偏高。〉3岁组发热、干咳明显,但少见呼吸功能不全,影像表现以肺段或肺叶实质病变更明显,CRP明显升高。1月~3岁组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8例(17.7%),〉3岁组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34例(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均较好。结论不同年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征不同,可能与不同的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血清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的测定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治疗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1年3月我院收治确诊的MPP患儿45例(MPP组),检测MPP患儿治疗前后的血清IL-6、hs-CRP浓度,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的儿童30例作为对照组。结果:MPP组治疗前的血清IL-6、hs-CRP的浓度分别是(17.65±2.50)mg/L和(25.32±3.80)mg/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4.47、4.81,P〈0.01);MPP组治疗后的血清IL-6和hs-CRP浓度分别是(7.42±0.87)mg/L和(2.56±0.45)mg/L,均低于治疗前的浓度,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6.11、11.59,P〈0.01);MPP组治疗后的血清IL-6、hs-CRP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8、0.21,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血清IL-6和hs-CRP浓度显著升高,提示两者在该病发病机制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早期辅助诊断及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单体(FM)、D-二聚体(DD)、CRP在评估小儿肺炎支原体(MP)肺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2016年5月本院儿科病房诊断为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患儿。入院当天采集咽拭子行MP的DNA及大环内酯类耐药基因检测,根据耐药基因检测结果分为耐药基因阳性组(n=138)和耐药基因阴性组(n=32),分析两组的临床特点及实验室指标。根据治疗效果及预后将耐药基因阳性组患儿分为治疗有效组(n=110)和无效组(n=28),检测并比较两组初始及治疗72 h后血浆FM、DD及CRP水平。结果耐药基因阳性组中咳嗽持续时间、总发热时间、住院时间更长,血浆FM、DD、CRP更高,双侧大叶性肺实变发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和无效组初始血浆FM、DD和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组治疗72 h后血浆FM、DD和CRP值较有效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组治疗后FM、DD和CRP值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而无效组治疗前后改善不明显(P0.05)。结论血浆FM、DD、CRP水平变化对肺炎支原体肺炎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治疗后血浆FM、DD和CRP水平能否有效改善对患儿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用药情况及不同用药方式对患者生命质量(QOL)的影响。方法采用多中心的合作研究,分析32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的用药情况,并对其中102例完成3次(治疗基期、治疗3个月和6个月)QOL随访不同用药方式患者进行QOL评价。结果不伴焦虑的抑郁症(vD)患者和伴有焦虑的抑郁症(AD)患者用药居前3位的是赛乐特、百忧解、氯硝安定,PD患者有63.56%采用联合用药。而AD患者42.68%采用联合用药,无论是PD或AD患者,经抗抑郁药治疗后患者QOL均得到显著改善,尤其是联合用药者QOL的改善程度更高、更快。结论治疗6个月时患者QOL优于3个月时QOL。联合用药效果优于单一用药。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小儿肺炎中肺炎衣原体感染的感染状况、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2004年1月 ̄2006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320例肺炎患儿,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清肺炎衣原体特异性IgM抗体。结果320例肺炎中肺炎衣原体特异性IgM抗体阳性35例,感染率10.9%,5岁以下感染24例,5岁以上11例。结论肺炎衣原体肺炎在本地区的感染率为10.9%,较全国感染水平低(23% ̄25%)。在性别及临床特点方面与其他致病菌引起的肺部感染差异无显著性,临床表现不特异,确诊需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阿奇霉素序贯疗法对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100例感染肺炎支原体患儿入院时采用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确诊为支原体肺炎后采用静脉注射阿奇霉素治疗,症状有效控制后即用阿奇霉素口服的序贯疗法。结果100例患儿均在20 d后进行疗效评价,胸部X线显示肺部阴影明显吸收,发热、咳嗽及肺部啰音等症状、体征消失者80例;症状、体征好转但非显效者20例。100例患儿均治愈出院。结论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疗程短,疗效好,胃肠道反应少,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呼吸道感染患儿肺炎支原体(MP)感染的分布特征,为临床防治提供有效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7年1~12月收治的呼吸道感染患儿380例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了肺炎支原体(MP)IgM,统计分析呼吸道感染患儿MP阳性率及MP感染患儿年龄、性别及季节性分布.结果 380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MP-IgM阳性148例,MP阳性率为38.95%;其中女患儿阳性率44.86%高于男患儿3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P感染患儿中,学龄前组患儿阳性率最高为58.54%,婴儿组患儿阳性率最低为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春夏季MP阳性率高于秋冬季,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5月份检出阳性率最高,为58.53%.结论 MP是引起儿童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呼吸道感染患儿MP感染女性多于男性、以学龄前患儿多见、好发于春夏季.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MPP)心肌酶CK-MB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28例MPP患儿全部行心肌酶谱、心电图和胸片检测,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及随访观察。结果128例MPP患儿中,CK-MB升高的34例(26.56%),心电图异常13例(10.16%),胸片显示心胸比率均正常。大部分患儿治疗后复查心肌酶和心电图均恢复正常。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发生心肌损害较常见,由于其主诉表达不清,症状、体征不典型,容易漏诊。对心肌损害的诊断CK-MB较心电图更敏感,故MPP患儿应常规查心肌酶,以便及早诊断,及时给予保护心肌治疗。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