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比较华法林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中的抗凝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7年11月~2010年9月在我院门诊及住院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156例,随机分为华法林组及阿司匹林组各78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栓栓塞等终点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华法林组血栓栓塞等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阿司匹林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法林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疗效优于阿司匹林组。  相似文献   

2.
钟顺才 《当代医学》2011,17(33):84-85
目的 比较华法林和阿司匹林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疗效.方法 比较阿司匹林组和华法林组患者的血栓栓塞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华法林组血栓栓塞发生率显著低于阿司匹林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华法林对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抗凝疗效优于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3.
林梅瑟  方志高  周野  冯湘君 《浙江医学》2006,28(11):889-891
目的观察不同抗凝强度华法林预防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简称房颤)老年患者脑栓塞的效果及出血不良事件。方法264例非瓣膜病房颤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华法林抗凝强度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7-2.2(低强度组,152例)和INR2.3—3.0(中强度组,112例)抗凝治疗。观察两组脑栓塞并发症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低强度组患者脑栓塞年发生率为2.2%,与中强度组患者的1.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15,P〉0.05)。低强度组患者的严重出血事件年发生率为0.7%,与中强度组患者的1.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254。P〉0.05),但低强度组患者轻微出血事件印发生率3.6%明显低于中强度组患者10.7%(x^2=4.086,P〈0.05)。结论华法林抗凝强度INR1.7-2.2能明显降低老年非瓣膜病房颤脑栓塞发生率,INR2.3—3.0时轻微出血事件增加。  相似文献   

4.
华法林对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抗栓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华法林对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进行抗凝治疗 ,观察其抗栓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 117例应用华法林分进行抗凝治疗并为两组 :抗凝强度国际标准化比率 (INR) 1.6~ 2 .4组 ,6 7例 ;INR2 .5~ 3.5组 ,5 0例。观察两组血栓栓塞并发症及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INR1.6~ 2 .4组血栓栓塞年发生率为 0 .75 % ,INR2 .5~ 3.5组为 0 ,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两组病例中 94 %的不良反应为出血 ,INR1.6~ 2 .4组出血不良反应的年发生率为 6 .9% ,INR2 .5~ 3.5组为 16 .2 %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但两组中均无一例为严重出血。其他不良反应为皮疹和消化道症状。结论 :华法林抗凝强度INR1.6~ 3.5时能明显降低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的发生率 ,其安全性好。INR1.6~ 2 .4时有一定的血栓栓塞危险 ,INR2 .5~3.5时有一定的严重出血危险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华法令在老年心房颤动患者抗凝治疗中的疗效.方法:2006年5月~2007年7月收治60例老年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治疗,随访3年,比较两组患者脑出血和脑栓塞的发生率.结果:随访3年内,治疗组患者脑栓塞1例(3.33%),脑出血3例(10%),对照组患者脑栓塞4例(13.33%),脑出血2例(6.67%),两组患者脑栓塞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脑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不良反应少,临床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华法林用于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患者抗凝治疗的经验。方法2006年1月至2008年5月65例房颤患者,给予华法林抗凝治疗,自3mg/d开始口服,用药前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次,服药第3天复查INR,以后每天监测,根据INR调整剂量,每次加减量0.5~1.0mg,如INR每天稳定在2.0~3.0,则每周监测2~3次,共1~2周。稳定后监测次数逐渐减少到每月1次。若患者增加或减少某种药物时,应随时监测INR,根据INR调整华法林剂量。结果共发生出血事件8例(12.3%),其中严重出血1例,轻微出血7例;血栓栓塞事件2例(3.09%)。结论房颤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是安全、有效的,而严格监测INR则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华法林抗凝应用于老年心房颤动患者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安全性。方法选择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收治的72例老年心房颤动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36例。观察组采用华法林抗凝,初始计量为3 mg/d,根据国际标准化率维持于2.0~3.0调整剂量,维持1周。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200 mg/d,随访1年,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3例发生出血,对照组4例发生出血,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卒中、外周动脉栓塞、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8%(1/36)比8.3%(3/36)、2.8%(1/36)比8.3%(3/36)、5.6%(2/36)比16.7%(6/36),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1.1%(4/36)比30.6%(11/36),P<0.05]。结论华法林应用于老年心房颤动患者临床效果较佳,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华法林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华法林与阿司匹林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栓栓塞的疗效.方法 华法林组给药初始剂量为2.0mg/d,调整剂量,使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稳定在2.0~3.0;阿司匹林组给药剂量为150 mg/d.常规门诊随访.主要终点事件为缺血性脑卒中和死亡,次要终点事件包括外周动脉栓塞、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无症状脑梗死、急性心肌梗死和严重出血.结果 与阿司匹林比较,华法林明显降低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3.3%比10.7%,P<0.05),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对危险下降69.5%,总血栓栓塞事件相对危险下降71.3%(3.3%比11.5%,P<0.05).华法林组总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阿司匹林组(9.8%比2.5%,P<0.05).结论 华法林能更有效降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发生率,虽然出血发生率高于阿司匹林组,但严密监测INR,华法林仍然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其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是体循环血栓栓塞,特别是脑卒中。华法林抗凝治疗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血栓栓塞率。但我国目前仅有2%的房颤患者应用华法林治疗,而且能够坚持定期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的患者仅占20%。原因主要是医生担心应用华法林所致出血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华法林抗栓治疗对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血小板活化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106例45-80岁的非瓣膜病持续性房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华法林(INR在1.5-2.5)(华法林组)和阿司匹林150 mg/d(阿司匹林组)治疗并随访1年.于治疗前、治疗后6和12个月,检查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最大聚集率(MAR),测定血浆血小板α颗粒膜糖蛋白-140(GMP-140)、血栓素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水平.结果 治疗后,华法林组的GMP-140[(31.27±11.47)ng/ml vs(14.08±5.96)ng/ml]和TXB2(112.04 pg/ml vs 90.70 pg/ml)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阿司匹林组的血小板MAR[(60.54±26.45)% vs(23.29±17.29)]、GMP-140[(31.18±9.78)ng/mlvs(13.11±5.35)ng/ml)、TXB2(103.73 pg/ml vs 38.79 pg/ml)和TXB2/6-k-PGF1α(0.54 vs O.20)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治疗后GMP-140和TXB2的降低幅度与各自治疗前水平成正相关.随访期间无血栓栓塞和严重出血并发症发生.结论 华法林对房颤患者的血小板活化有抑制作用,但其作用弱于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华法林对高龄心房颤动患者不同抗凝强度抗凝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高龄(≥80岁)住院的心房颤动患者84例,根据房颤血栓危险度评分≥2分的给予华法林抗凝,根据国际标准化比值(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随机分为低强度组(INR:1.6~2.0)和标准强度组(INR:>2.0~3.0),分析两组的血栓栓塞和出血事件。结果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低强度组与标准强度组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出血事件发生率低强度组低于标准强度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高龄老年房颤患者应用华法林抗凝,将INR控制在1.6~2.0更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2.
黄芳芳  汤云霞  翁少翔 《浙江医学》2018,40(11):1199-1201,1225
目的利用食管超声对高龄心房颤动伴血栓形成患者经不同强度华法林与利伐沙班抗凝治疗后作血栓检出率及安全性比较。方法选取确诊有左心房血栓形成的非瓣膜性高龄房颤(75~80岁)患者54例,随机分为低强度华法林抗凝组(低强度组),标准强度华法林抗凝组(标准强度组),利伐沙班抗凝组(利伐沙班组),每组18例。观察期为12个月。比较3组患者左心房血栓检出率、血栓栓塞事件率及严重出血发生率。结果12个月时低强度组左心房血栓检出率22.2%,标准强度组检出率22.2%,利伐沙班组检出率16.7%,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强度组血栓栓塞事件发生率为16.7%,标准强度组发生率为11.1%,利伐沙班组发生率为11.1%,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强度华法林组严重出血事件发生率为16.7%,标准强度华法林组为27.8%,利伐沙班组为11.1%,低强度组与利伐沙班组比较,严重出血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强度组的出血发生率高于低强度组以及利伐沙班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应用低强度华法林与利伐沙班抗凝在高龄房颤伴血栓形成的患者治疗中,两者治疗左心房血栓的疗效确切,出血风险无增加,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3.
黄楠  汤彦  谢建芳  姜红 《当代医学》2022,(4):191-194
心房颤动是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华法林抗凝治疗可显著降低卒中事件的发生。心房颤动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将华法林抗凝治疗管理纳入慢病管理中,不仅是分级诊疗模式下的大势所趋,也符合国际指南的建议。本文对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管理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各界对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社区管理的认识和重视。  相似文献   

14.
非瓣膜病心房颤动病人华法林抗凝治疗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房颤)用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该研究抗凝标准的98例心房颤动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华法林治疗组(治疗组)46例,给予华法林3mg/d开始监测凝血酶原时间(PT)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7~15天使INR达到2.0~3.0范围内,以后每月查1次INR。若病人增加或减少药物、有出血倾向时随时再测INR。阿司匹林对照组(对照组)52例,给予阿司匹林100mg/d口服2次,密切随访。结果:治疗组9~15d(平均10.1±2.2)INR达2.0~3.0(平均2.25±0.11),其中INR在1.8~2.5(平均1.92±0.23)之间者占90.7%,治疗组未出现脑梗死,而对照组有3例发生脑梗死,两组总不良反应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非瓣膜病房颤病人选择华法林3mg/d加强服药后监测及各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使INR保持在2.0~3.0之间是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华法林在老年非瓣膜性房颤的抗凝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适宜剂量的华法林对老年非瓣膜性房颤的中国人群血栓栓塞事件的影响及确定合适的INR值范围.方法:37例老年非瓣膜性房颤患者,采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随访和定期监测INR值.结果:华法林每日剂量在2.11mg~2.41mg时,INR值在2.0~2.5;华法林剂量在2.41mg~2.70mg时,INR值在2.5~3.0.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与房颤相关性血栓栓塞及严重出血事件.增减不同剂量的华法林达到目标INR值所需天数不同.结论:采用华法林抗凝治疗,可有效预防老年非瓣膜性房颤脑卒中的发生,华法林剂量为2.11~2.41mg,INR值范围在2.0~2.5时,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房颤患者应用华法令抗凝治疗的影响因素及对象进行相关阐述。方法详细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3月来该院进行治疗的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进行相应治疗,常规包含心率控制、抗血小板,以及运用华法令进行抗凝治疗。按照所使用华法令的起始剂量的不同分成1、2两组,第1组起始剂量为2.5 mg,第2组起始剂量为3.5 mg,治疗第一周每两天监测一次患者的INR。对患者治疗后是否出现血栓进行观察,并对华法令的作用做客观评价。结果该次接受观察的88例患者按照起始剂量分成人数均等的两组,第1组在第三次复查时无1例达到相关指标,其达标平均时间为(13.474.6)d;第二组在第二次复查时无1例达到相关指标,但后期有10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因指标水平超标而停止治疗,平均达标时间(17.656.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法令对房颤患者有较好的抗凝作用,但有诸多影响因素,起始使用剂量不同,所造成的抗凝效果也有所不同。临床要详细掌握其影响因素,并使用有效方式进行解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不同抗凝强度的华法林对中国和日本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出血与栓塞事件的影响.方法 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Central Register of Controlled Trials(CENTRAL)、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库)CBM)数据库,收集不同抗凝强度华法林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的观察性研究,用RevMan 5.3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5篇文章.Meta分析显示:与INR(国际标准化比值)2.0~3.0相比,INR 1.5~2.5组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栓塞事件没有增加[OR=1.26,95%CI=(0.96,1.66),Z=1.66,P=0.10];出血风险[OR=0.81,95%CI=(0.63,1.05),Z=1.61,P=0.11])、致命性出血[OR=0.75,95%CI=(0.47,1.19),Z=1.22,P=0.22]和死亡事件[OR=1.22,95%CI=(0.86,1.73),Z=1.12,P=0.26]发生的风险亦无统计学意义的变化.结论 中日非瓣膜性房颤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其INR维持在1.5~2.5能达到治疗目的,且相对安全,临床可适当调整INR的标准.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低强度华法令对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血栓栓塞并发症的预防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确诊的非瓣膜病房颤患者145例随机分为华法令抗凝强度国际标准化比值(INR)1.5~2.0(低强度,72例)和INR2.1~3.0(标准强度,73例)两组,给予抗凝治疗。观察两组栓塞并发症及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低强度组血栓栓塞年发生为1.4%,标准强度组为0.4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强度组出血年发生率为5%,标准强度组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无严重出血。结论低强度华法令能降低非瓣膜病房颤血栓栓塞发生率,出血发生率低,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