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 毫秒
1.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以下简称《局方》)在宋代广为流行,十分兴盛,后经金元诸医家竭力攻击,尔后一蹶不振。后代除选用书中部分方剂外,对本书整体多持否定态度。笔者颇为《局方》感不平,认为它对祖国医学的杰出贡献不容忽视,故略陈己见如下。一、博采精选,宋人奉为圭臬  相似文献   

2.
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剂配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以下简称《局方》)是第一部由我国政府药事机构颁布的方剂专著。《局方》所载方剂 ,对药味组成、主治证候、药物炮制方法、成药加工方法、服法、剂量及禁忌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定 ,基本具备了药典的特征和功能。所以朱丹溪在《局方发挥》中评价该书时说 :“自宋迄今 ,官府守之以为法。”这部方剂专著曾在宋、元两朝颇为流传 ,影响较大 ,虽然后世医家对《局方》颇有些微词 ,说《局方》“乃集前人已效之方 ,应今人无限之病 ,何异刻舟求剑、按图索骥 ,冀其偶然获中 ,难矣。”即便《局方》的初衷是“制药以俟病” ,有悖中…  相似文献   

3.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学术特点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宋代医家集体创作的成果 ,其学术特点及在中医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主要有 :本书具备药典的基本特征和功能 ,堪称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成药典 ,所载方剂疗效卓著 ,对后世方剂学的发展有较深远的影响。《局方》的方书体例决定了本书不能以议论病源为主要内容 ,但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的治疗思想还是有规可循的。由于对《局方》的不同看法 ,导致诸多医学流派的出现 ,因此而引发的学术争鸣深化了对中医理论和方药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从社会背景、政府推行和方书本身等方面,分析了<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盛行及产生巨大影响的原因.<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盛行主要因其由政府颁布推广,且方书本身疗效卓著、药物制备详细、成药服法便捷,后世应当客观评价它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吴承艳 《时珍国医国药》2012,23(12):3088-3089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颁布的成方药典,在两宋盛行两百余年,成为临床医生的处方手册和药局的配方蓝本,宋以后的历代方书中也被广泛引用,在中医方剂史上具有重大影响。但是,在中医界尤其是金元时期也有一些医家存有一些偏见而被竭力攻击,因而低估了该书的价值。本文通过对该书学术特点的浅析,以期对《局方》有客观的认识与合理的评析。  相似文献   

6.
该文在气象医学和历史传承的视角下,探讨《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外感病诊治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分析气候变化对医学的影响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对《伤寒论》的发挥,发现《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治疗外感病的用药具有明显的气象和时代特征,用药特点为药性偏温、寒温合用、益气解表、解表化湿。  相似文献   

7.
浅谈《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半夏、天南星的炮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剂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成药典,为方剂学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通过对其所载方剂的特点进行分析可见:方剂来源广泛,既引录了前代医书中方剂,又以收录当时民间验方为多,显示出“尊古厚今”的基本倾向;实际所用剂型全为成药制剂,突出了成药专著的特点,特别是以“汤”命名的方剂均系煮散或沸汤点服,与传统汤剂有别而具备成药的性质;药物组成以3~10味居多,配伍严密,形式多样;所用药物虽以温热药居多,但药与证基本相符,温热药较多有其客现原因,并非编者主观意愿。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所载方剂的整理,重点对该书的服药饮品进行了探析,归纳了它们的作用特点,阐述了服药饮品在成方专著中使用的重要性及配伍意义,认为对于一首方剂的正确理解和使用,不仅要了解该首方剂的理法方药,还要考虑到该首方剂的服法。  相似文献   

10.
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散"进行了整理研究,探讨"散"的制法、服法、用法等特点,为现代煮散、服散的制备工艺、煎煮工艺的标准化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我国第一本官方颁布的制剂规范,对中成药组方、制备方法作了详细记述,而且书中各方剂都是良方、验方,对后世制剂学的发展有不可估量的影响.除此之外,本书还对后世中药炮制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书中每味药的炮制方法都在各方剂中药物项下给以标注,还特设了"论炮炙三品药石类列",专论中药的炮制方法.因本书具有药典的性质,基本上统一了中药的炮制方法,对中药炮制方法的详细记载,为后世研究中药炮制的发展过程提供了依据,也利于后人挖掘合理有效的中药炮制方法.现就本书对半夏、天南星的炮制方法加以介绍,以说明本书在炮制方面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大量缺乏功效说明古方的功效倾向性。方法:以组方药物的各种属性为基础,构建方剂功效属性距离矩阵,通过功效属性距离矩阵计算元组矢量的属性权重,利用平均值法、最陡峭下降法、拉格朗日中值法、信息量法从药物归纳方剂的功效。结果:为量化结果比较,利用"准确率"标准评价上述4种方法对《局方》方剂进行属性约减的准确性。通过实验得到上述4种方法的属性约减准确率分别为:61.5%(平均值法),79.2%(最陡峭下降法),68.2%(拉格朗日中值法),70.8%(信息量法)。结论:平均值法结果繁杂,最陡峭下降法结果简约,拉格朗日中值法具有较好的折中性,信息量法结果受阈值影响可变动。几种方法可相互参照,相互补充。  相似文献   

13.
经典名方当归饮子首见于宋代《严氏济生方》,全方由当归、白芍、川芎、生地黄、荆芥穗、防风、白蒺藜、何首乌、黄芪、甘草组成,主治血脉不理、内蕴风热所致的疮疥、赤疹??。当归饮子历代文献记载丰富,后世医家将此方广泛运用于各类常见的皮肤疾病中,临床价值毋庸置疑。采用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系统梳理当归饮子的古今文献,考证该方历史源流、病机与方义内涵、药材基原与炮制、药物剂量、煎服方法等关键信息,以期为当归饮子复方制剂的研发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书林陈氏《经验方》作者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氏<经验方>见于<宋志>:"陈氏<经验方>五卷,不知名."宋·赵希弁<郡斋读书附志>:"<陈氏经验方>五卷,右书林陈先生集,李文懿公璧为之序."严世芸<中国医籍通考>:"<经验方>五卷,陈氏,<宋志>五卷,佚."[1]从该书的著录情况来看,该书作者姓陈,名不详.因有李璧作序,其生活年代应在南宋.  相似文献   

15.
化肝煎首载于《景岳全书》,由青皮、陈皮、丹皮、芍药、土贝母、泽泻、栀子7味药组成,主治怒气伤肝所致的胁痛等,临床应用广泛。对化肝煎处方来源、历史沿革、单味药基原及炮制方法进行文献考证,为经典名方二次开发中质量标准研究及制剂开发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经典名方中栀子的本草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梳理古代医药文献,对经典名方中所用栀子药材的名称、基原、药用部位、产地、质量评价、采收加工、炮制方法进行了本草考证。经考证,茜草科植物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的干燥成熟果实,即市面所言山栀子是中国古代药用栀子的主流品种。古代栀子药用部位主要有栀子仁、栀子皮、全栀子,以体小形圆、表皮7~9棱者为佳。栀子产地经历了由北至南的变迁,宋代之后,江西樟树、湖北荆州、福建建瓯、四川等地为栀子的主要产区。栀子古时农历九月采收,曝干,炮制方法包括修制、炒制、烧制、辅料制和其他制法。基于栀子的系统考证,建议经典名方中"化肝煎""宣郁通经汤"用炒栀子,"清金化痰汤""清肺汤""桑杏汤"用生栀子;"桑杏汤"轻宣温燥,宜用栀皮,其余全栀子入药。  相似文献   

17.
远志为我国常用大宗药材之一,应用历史悠久。关于远志品种的考证,近年来已有不同学者开展了相关研究,然而得到的结论不尽相同。为确保经典名方临床使用的安全有效性,通过查阅历代本草书籍、结合现代文献报道与实地调研,从名称、基原、产地、药用部位、采收加工及炮制等方面对远志进行考证,探析本草中记载的远志基原植物。经考证后认为历代所用远志品种主流均为远志科远志亚属内几种近缘物种,自宋代以来,主流品种当为远志Polygala tenuifolia Willd.,"开心散""地黄饮子""固阴煎"等方中推荐使用此品种。  相似文献   

18.
清胃散最早记载于金元大家李东垣所著《兰室秘藏》,全方由升麻、黄连、当归、地黄、牡丹皮组成,功效为清胃凉血,主治胃有积热、火气上攻而致牙痛,是治疗脾胃病的有效方剂之一,被列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古代经典名方目录(第一批)》。根据《古代经典名方中药复方制剂物质基准的申报资料要求(征求意见稿)》的相关要求,通过系统梳理该处方在历代医家记载中的临床使用情况,确定处方原文出处、剂量、功能主治及相关药材的基原信息等。通过古今文献考证,从处方来源、历史沿革、方义衍变及方中各药味的本草考证方面对清胃散的研究现状进行系统综述及简要分析,为该方临床应用价值的充分发挥及复方制剂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大建中汤出自《金匮要略》,是百首经典名方之一。该次文献考证共检索46条古籍文献,来源于42本古籍,现代文献207条。通过系统考证大建中汤的方名、剂量、炮制、方义衍变、主治病证、煎服方法及使用注意等内容,为大建中汤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文献依据。考证结果表明,大建中汤由“蜀椒二合去汗,干姜四两,人参二两,胶饴一升”组成,笔者更倾向于折合成现代剂量为蜀椒3 g,干姜12 g,人参6 g,胶饴30 g。药品说明书的功效可标注为温中补虚,降逆止痛。现代文献记载其主治病证涉及消化系统、循环系统、骨科系统、泌尿系统和眼科系统等多个系统的疾病,其中以消化系统的肠梗阻、胃溃疡、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等病证为主,上述病证的核心病机为“中焦虚寒,阴寒内盛”。该方的使用注意主要以下几点,①蜀椒的炮制,炒后可降低其毒性和提高有效成分的煎出率;②剂量注意,此方如用量过多,可出现干咳、水肿等不适;③服药防护,药后忌食生冷及不易消化的食物,同时注意保暖;④证候禁忌,阴虚寒凝气滞者慎用,脾胃湿热者禁用。以上考证结果为大建中汤的复方制剂的研发提供了文献资料,同时为其药品说明书的标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徐宁  徐敬才 《江西中医药》2003,34(10):34-34
达原饮是明代医家吴又可在所著《瘟疫论》中所创 ,为治疗瘟疫初起、邪伏膜原要方。后世多有发展 ,形成达原饮的类方 ,其中有清代薛生白《湿热论》中治疗湿热证、寒热如疟、湿热阻遏方 ,雷丰《时病论》中治湿疟的宣透膜原法方 ,俞根初《通俗伤寒论》中柴胡达原饮 ,刘松峰《松峰说疫》中的松峰达原饮 ,《广温热论》中戴麟效引樊开周验方新定达原饮等。达原饮及类方组成加减见表 1 :表 1 达原饮及其类方组成与加减作者基本药物 加 减吴又可 槟榔、厚朴、草果、甘草、黄芩、知母、芍药薛生白槟榔、厚朴、草果、甘草 柴胡、藿香、苍术、半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