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DNA作为生命活动中最重要的遗传物质 ,在维护机体的正常功能上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由于DNA结构特点及半保留复制特性 ,DNA分子易出现损伤 ,引起细胞及机体损害。对DNA损伤的修复 ,则是机体抵御各种伤害的基础。DNA损伤和修复涉及人体生长、发育、衰老、疾病等所有方面。由于DNA结构微小 ,直接检测过于复杂和困难 ,利用生物标记物进行DNA损伤修复检测是最可行的方法 ,也是危险性评价的重要方法。生物标志物是指生物系统内直接或间接与环境暴露相关的、可测量的生化、生理、细胞、免疫或分子变化 ,以及可测量的体液或房室…  相似文献   

2.
环境污染物致DNA损伤与修复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运波  郑玉新 《卫生研究》2006,35(2):238-240
作者就环境污染物致DNA损伤、修复与细胞转化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介绍和讨论了外源性因素导致的DNA损伤及特性、DNA修复基因改变和某些重要相关基因特异性的修复与复制过程在致癌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切除修复中切除修复鼠缺陷交叉互补基因2(ERCC2)蛋白、尿嘧啶DNA糖基化酶(UDG)、细胞增殖核抗原(PCNA)在肺癌和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差异。[方法]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杂交方法研究三种生物标志物在不同部位的肿瘤组织和非肿瘤组织之间的表达水平进行比较。[结果]ERCC2蛋白和mRNA、UDG蛋白在肺和食管良性病变中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其癌和癌周组织。UDG mRNA水平在食管良性病变组织中明显高于癌和癌周组织,在肺良性病变、癌和癌周组织中无显著差异。PCNA蛋白和mRNA在肺和食管癌和癌周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织。三种标志物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在癌组织和癌周正常组织之间均无明显差异。[结论]ERCC2、UDG表达水平在良性病变组织中明显高于肿瘤组织、PCNA表达水平在肿瘤组织中明显高于良性病变组织。  相似文献   

4.
接触化学物的危险度评定中作为毒性终点的生物标志物的应用M.J.Mercier,A.E.Robinson一、前言本文拟检查一些概念、原则和机会,如何通过适当选择和应用生物标志物以改进因接触化学物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危险度评定过程。与化学物诱发毒性改变有关的...  相似文献   

5.
外来化学物与DNA-蛋白质交联物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DNA-蛋白质交联(DPC)是环境污染物和致癌物等对生物大分子物质的一种重要遗传损害,其作为外来化学物的毒作用分子生物标志近年已受到关注。本文综述了DNA-蛋白质交联物的生化特性、形成机理、生物学意义以及检测方法的研究新进展。  相似文献   

6.
化学物与生物大分子共价结合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自由基与DNA的氧化损伤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许多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可引起机体过量自由基的产生及氧化应激,产生广泛的损害作用。DNA是自由基特别是活性氧自由基攻击的重要靶分子之一,由于自由基的氧化损伤,可导致DNA分子的大基修饰和链断裂等多种后果,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本对自由基与DNA氧化损伤的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外来化学物与DNA—蛋白质交联物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DNA-蛋白质交联是环境污染和致癌物等对生物大分子物质的一种重要遗传损害,其作为外来化学物的毒作用分子生物标志近年已受到关注。本文综述了DNA-蛋白质交联物的生化特性、形成机理、生物学意义以及检测方法的研究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外源性化学物诱导的肝氧化损伤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外源性化学物诱导的肝氧化损伤机制中山医科大学卫生学院劳动卫生教研室(广州市中山二路,510089)赖玉熔,周炯亮肝脏是外源性化合物在体内生物转化和排泄的主要场所。其在肝内的代谢大都在酶的催化下进行,外源性化合物经肝中氧化还原作用后能产生多种自由基,其...  相似文献   

10.
由于催化外源性化学物在体内代谢的主要酶系———细胞色素P4 5 0以及其他已知对外源性化学物氧化代谢起作用的酶在肝外某些组织活力相对较少,甚至检测不到,不能完全解释这些肝外组织中发生的外源性化学物氧化代谢。近年来,脂氧合酶作为细胞色素P4 5 0酶系的替代途径在外源性化学物氧化代谢过程中的作用已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本文综述了从胎盘、肺、脑等肝外组织中纯化的脂氧合酶(li poxygenase ,LOX)介导外源性化学物氧化代谢的研究状况。一、脂氧合酶的催化活力LOX是一组多种功能的单链肽非血红素铁蛋白,在动、植物体内分布十分广泛[1 …  相似文献   

11.
氮芥所致DNA损伤分子标志物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利用烷化剂的毒理机制 ,评价生长抑制和DNA损伤 (GrowtharrestandDNAdamage,Gadd)基因的表达作为DNA损伤的分子标志物的可行性。方法 通过烷化剂类药物氮芥诱导人肝瘤HepG2细胞 ,运用RT -PCR的方法检测Gadd基因的表达水平 ,同时佐以MTT试验、单细胞凝胶电泳试验来分析氮芥对细胞的毒性作用和DNA损伤程度。结果 氮芥能诱导Gadd基因不同程度的表达 ,但随着浓度和时间的增加有由表达增强逐渐转为抑制的趋势 ;氮芥对人肝瘤HepG2细胞能产生明显的DNA损伤作用 ,有浓度依赖关系 (rs=0 5 91 ,P <0 0 1 ) ;氮芥对细胞有毒性作用 ,不同浓度的氮芥 (0 5~ 4 0 μg/L)使细胞存活率从 97%下降到 5 2 %。结论 Gadd基因的表达可以作为判断DNA损伤的比较敏感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
神经管畸形(neural tube defects,NTDs)是由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导致的复杂的多基因遗传病,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叶酸缺乏和NTDs密切相关,但其确切的机制尚未明确.叶酸代谢与DNA损伤及修复功能有密切的关系,叶酸缺乏时不仅引起DNA低甲基化;而且还可导致胸苷酸二钠(dTMP)合成受阻、尿嘧啶核苷过量掺入DNA,产生碱基错配、DNA断裂、甚至染色体畸变等损伤变异.本文就DNA修复途径与NTDs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揭示DNA修复系统在NTDs发生中的作用及意义,为阐明NTDs发病机制的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肺癌易感性与外源性化学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索外源性化学物代谢酶的基因多态性与个体肺癌易感性的关系是近年肺癌病因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对I相和Ⅱ相代谢酶(CYP450、GSTs、NATs、mEH)基因多态性与个体肺癌易感性关系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DNA修复基因在防止机体受致癌剂作用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尚不清楚特定的遗传变异对修复表现型和癌症风险的影响。通过测定308位属于欧洲发展规划组织(EPIC)的意大利人的DNA加合物水平及调查3种DNA损伤修复基因的多态性:XRCCl—Arg399Gln(外显子10)。XRCC3-Thr241Met(外显子7)和XPD—Lys751Gln(外显子23)。通过用DNA-32P一末端标记阵列测DNA加合物水平。用PCR—RFLP测其基因型。XRCC3-241Met基因型与较高的DNA加合物水平显著相关,而XRCCl-399Gln型和XPD-751Gln型仅在从不吸烟者中才与较高的DNA加合物水平相关。XRCC3-241Met纯合子平均DNA加合物水平为11.44±1.48(±SE),Thr/Met杂合子为7.69±0.88,而Thr/Thr纯合子为6.94±1.11(F=3.026,P=0.042)。从不吸烟者XRCCl-399Gln纯合子DNA加合物水平平均为15.60±5.42,与Gln/Arg杂合子的6.16±0.97和Arg,Arg纯合子的6.78±1.10相比(F=5.237,P=0.007)。调整几种混杂因素后观察到XPD-751Gln相比从不吸烟的XPD-751Lys纯合子其比值比有显著性(OR=3.81,95%CI:1.02~14.16)且DNA加合物水平高于平均值。表明所有已分析的多态可导致不同的DNA修复,并提示需进一步探讨存在于基因多态、吸烟和其他风险因素间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5.
铅的生物标志物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生物标志物可以反映机体对毒物的接触程度,早期毒效应,以及不同个体对毒物的敏感性.对于毒物对机体健康损害的早期发现,早期阻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铅的生物标志物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细胞DNA辐射损伤后离体修复与整体修复的关系,拟合修复曲线,在辐射生物剂量估算中结合应用剂量一效应关系曲线,提高剂量估算的准确性。方法用中性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检测1Gyγ射线辐照后不同时间点的小鼠和人淋巴细胞DNA双链断裂,分别拟合DNA修复曲线,并对二者曲线模型进行比较。结果人外周血和小鼠辐照后,随照后时间的推移,DNA损伤的修复增加,残余损伤逐渐减少,呈明显的时相一效应关系。人淋巴细胞辐照后体外修复曲线方程模型与动物体内修复曲线方程模型均以对数方程为最佳,分别为:小鼠:YTM=55.8256—10.792 lnX(R^2=0.629,P〈0.01)和YOTM=25.4173—4.5273 lnX(R^2=0.661,P〈0.01);人:YTM=30.2427—7.3836 lnX(R^2=0.686,P〈0.01)和YOTM=17.9772—3.9125 lnX(R^2=0.752,P〈0.01)。结论人淋巴细胞离体辐照后的修复过程可基本反映体内DNA双链断裂的修复水平与速度,修复曲线可以作为辐射生物剂量估算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DNA损伤修复基因与遗传易感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国家环境卫生科学研究所在人类基因组计划 (HGP)顺利进展后 ,于 1997年底启动了“环境反应基因及其对人类健康的影响”的研究项目 ,即环境基因组计划 (EGP) ,旨在阐明基因和环境对疾病的影响和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该计划列举了11大类共 76种再测序的环境应答基因 ,DNA修复基因被列为第一位 ,其中 2 1种DNA修复酶基因被列为重点研究对象。人类基因组与其他物种的基因组的功能一样均是编码信息从而保护遗传信息的完整性[1] 。DNA修复酶始终监视染色体并校正癌基因和有细胞毒性的化学物所致的核苷酸残基的破坏 ,若没有DN…  相似文献   

18.
职业性肌肉骨骼损伤(OccupationalMusculoskeletalInjury)是一类与工作有关的疾患,它包括肌肉骨骼系统各个部位损伤与症状。近几十年来,与职业有关的慢性肌肉骨骼损伤疾患问题日趋突出。据前西德统计,因此类疾患造成的缺勤占整个工业缺勤天数的15%~22%“‘。加拿大每年因肌肉骨骼损伤疾患而导致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高达996亿美元D‘。国内研究报道我国机械工人的职业性慢性肌肉骨防损伤患病率达到了64%[’j。利用生物标志物(Biomarker)来检测亚临床肌肉骨骼损伤,监测个体和群体肌肉骨骼损伤状况的可能性正越来越受到各国职…  相似文献   

19.
镍化合物是重要的工业有色冶金产品,随着社会进步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镍及其化合物的使用范围日益广泛。不同种类的镍化合物对肺脏的损伤程度各异,因此,需要寻找到能特异性反映镍化合物致肺损伤及严重程度的生物标志物,阐明毒物接触与健康损害的关系,以早期预测环境和职业有害因素对机体的可能损害,评价其危险度,从而提出切实可行的干预措施。我们现就镍化合物导致肺脏损伤有关的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20.
氯乙烯致大鼠肝细胞DNA损伤与DNA修复基因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氯乙烯 (VCM)对大鼠肝细胞DNA的损伤作用 ,及对DNA损伤修复酶 [O6 甲基鸟嘌呤 DNA甲基转移酶 (MGMT)、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团 1(XRCC1)和X线修复交叉互补基团 3(XRCC3) ]表达的影响 ;探索VCM所致DNA损伤的修复机制。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VCM染毒 ,实验组按不同染毒剂量分为 3个剂量组 ,分别为低剂量 5mg kg、中剂量 10mg kg和高剂量 2 0mg kg ,染毒12周 ,以单细胞凝胶电泳 (彗星试验 )测DNA损伤 ,免疫组化法测DNA损伤修复酶的表达。结果 低、中和高剂量组大鼠肝细胞DNA损伤细胞百分率分别为 11.75 %、12 .38%和 17.6 3% ,均高于对照组(5 .6 7% ) ,且中、高剂量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P <0 .0 1)。MGMT和XRCC1表达随染毒剂量增加而减少 ,而XRCC3的表达随染毒剂量的增加而增加。VCM致DNA损伤与XRCC3表达有相关关系 (r=0 .4 38,P =0 .0 6 7)。结论 VCM可导致肝细胞DNA发生损伤 ,且存在剂量 -反应关系 ;DNA损伤修复酶参与修复VCM所致的DNA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