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冬军  贺翠云  张成生 《人民军医》2002,45(11):682-682
198 7年以来 ,我科用手术切除加早期冷冻治疗耳垂复发的瘢痕疙瘩 ,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5 0例 6 4耳 ,均为女性 ;年龄 2 1~ 4 5岁 ,平均 2 7.6岁。病程 8个月~ 4年。扎耳孔后感染 4 2例 ,原因不明 8例。耳垂瘢痕硬块为 1.5cm× 1.2cm× 0 .8cm~ 2 .5cm× 2 .0cm× 1.5cm ,呈哑铃状或圆形 ,坚实而有弹性。在切除术后 2个月内出现明显皮肤瘢痕 36例 4 7耳。1.2 手术方法 常规消毒 ,局部浸润麻醉后 ,在耳垂瘢痕内后顺皮纹切开皮肤 ,自皮下仔细分离、彻底切除瘢痕组织 ,并尽量保持耳垂外前皮肤完整 ,用 1 0丝…  相似文献   

2.
β射线治疗瘢痕疙瘩有效时机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前:探讨β射线放射治疗瘢痕疙瘩的有效时机,以提高该法的疗效。方法:71例瘢痕疙患者,用同一90锶-90钇放射性核素敷贴器,同样的剂量和方法治疗。根据治疗时机的不同分为三个治疗组,I组,II组分别于瘢痕疙瘩切除术后第3-5天,拆线后10-14天开始放疗,Ⅲ组未作瘢痕疙瘩切除术,直接放疗,随访时间6个月至2年,结果:三个治疗组疗效对比有显著性差异,I组疗效最佳,II组次之,III组最差。结论:治疗瘢痕疙瘩时,在瘢痕切除术后加β射线放疗,比单纯作放疗或切除术疗效好;术后β射线放疗的时间宜尽早,术后第3-5天尚未拆线即可进行,这样预防瘢痕疙瘩复发的疗效最好,且不影响创口的愈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应用皮肤再生医疗技术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效果.方法:患者手术原位切除瘢痕疙瘩后,全程采用湿润包扎疗法治疗.结果:患者创面全部治愈,仅留有浅表性瘢痕或者软性瘢痕.结论:应用皮肤再生医疗技术治疗瘢痕疙瘩操作简单,损伤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治疗胸部瘢痕疙瘩手术切除后复发的有效方法.方法:对本院35例,共37处胸部瘢痕疙瘩,采用手术切除,术后结合X线放疗、疤痕贴、美宝疤痕平软膏、药物注射等多种方法综合治疗.结果:创面一期愈合25例,共27处,随访6个月~4年,仅7例共8处复发.结论:胸部瘢痕疙瘩手术切除后采用综合措施治疗,可较好地防止胸部瘢痕疙瘩手术切除后的复发.  相似文献   

5.
瘢痕疙瘩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迎庆  郭力 《西南军医》2009,11(5):919-922
瘢痕疙瘩(keloid)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纤维组织增生性疾病,是以皮损后真皮异常纤维增生反应为特征的病理性组织,是一种继发于创伤,结缔组织过度增生和透明性变的皮肤病,它常在易感人群中因为外伤后发生,定义为一种超过损伤境界的皮肤或角膜的瘢痕,表现为瘢痕组织过度生长,超过原伤口界限,侵犯邻近组织,呈瘤样增生,故有“蟹足肿”之称。由于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目前仍没有能达到完全满意的治疗方法,在治疗方面仍然是整形外科的难题之一,但经过广大医生、学者的不断努力,也取得了较大进展,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放射治疗瘢痕疙瘩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宜华 《人民军医》1999,42(4):234-235
瘢痕疙瘩是一种皮肤组织的良性纤维增生症,常规单纯手术切除治疗效果不满意,易复发。1987年2月~1997年2月,我们采取放射为主,辅以手术切除的方法治疗瘢痕疙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 本组瘢痕疙瘩150例,根据病变大小、轻重,分单纯放疗40例,手术切除后放疗110例。将须手术切除的110例随机分成两组。改进组55例,其中男35例,女20例;年龄8~51岁,平均29.5岁;对照组55例,其中男30例,女25例;年龄7~53岁,平均30岁。病变部位:头颈20例,颜面28例,四肢61例,躯干41例。发病原因:烫伤后40例,手术后50例,穿耳孔后20例,外伤后40例。…  相似文献   

7.
瘢痕疙瘩的诊断治疗陈禹,赫英洲,吴淑华,陈丕起,杨成瑞,李长洲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二院150086哈尔滨市平房区人民医院150060哈尔滨铁路中心医院150001疤痕疙瘩是皮肤没痕内大量结统组织增生和玻璃样变所引起的措样改变。病变迁在皮肤损伤处出现扁平...  相似文献   

8.
王国良  孟丽 《人民军医》2005,48(6):372-372
2001年9月~2004年5月,我们用曲安奈得注射液治疗皮肤瘢痕疙瘩31例,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激光加综合方法治疗瘢痕疙瘩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们采用CO2激光清除瘢痕疙瘩、湿敷和局部注射丹参溶液及创面贴敷硅凝胶膜的方法治疗21例39块瘢痕疙瘩,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方法 :采用PhotoDerm发射脉冲 ,辅以手术瘢痕切除、局部注射综合治疗HTS和瘢痕疙瘩。结果 :PhotoDerm使瘢痕胶原及粘蛋白合成水平下降 ,对成纤维细胞有抑制作用 ,使瘢痕变平、变白、变软、恢复接近正常表皮状态 ,是目前治疗HTS和瘢痕疙瘩安全、可靠、有效、理想的办法PhotoDerm治疗瘢痕增生和瘢痕疙瘩的疗效分析@田治国$湖北省恩施自治州中心医院烧伤整形外科!445000 @张勇$湖北省恩施自治州中心医院烧伤整形外科!445000 @周静$湖北省恩施自治州中心医院烧伤整形外科!445000 @廖瑞琴$湖北省恩施自治州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筛选瘢痕疙瘩发生相关基因,并对部分基因的功能进行初步分析。方法 按微阵列排列,将8400种人类基因PCR产物制成微阵矩表达谱芯片;提取瘢痕疙瘩和正常皮肤的总RNA,并纯化mRNA。将等量的两种组织的mRNA分别进行逆转录,合成荧光分子(Cy5或Cy3)掺入的cDNA作为探针,芯片杂交和严格洗片后,扫描芯片荧光信号图像,计算机分析比较两种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通过RT-PCR方法检测NGF、TGF-β1和c-myc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变化。结果 在所检测的3对临床标本中,瘢痕疙瘩和正常皮肤间存在差异表达的基因有402条(4.75%),主要涉及胞外基质、运输蛋白、细胞信号和传导蛋白、细胞骨架和运动相关蛋白的基因等。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与瘢痕疙瘩的发生可能存在相关性。RT-PCR研究发现,瘢痕疙瘩内NGF、TGF-β1和c-myc的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皮肤。结论多种基因参与调控瘢痕疙瘩的发生,对相关基因群的研究有助于认识瘢痕疙瘩的形成机制。NGF、TGF-β1和c-myc在瘢痕疙瘩形成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2.
瘢痕疙瘩是整形外科常见的棘手问题之一,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治疗非常困难、目前,治疗瘢痕疙瘩的方法较多,包括手术、激光、放疗、冷疗、药物注射等,其中以手术结合放疗应用最为广泛,且疗效最为显著。为了了解手术结合放疗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提高该疗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笔者遂将近5年内国内外应用手术结合放疗治疗瘢痕疙瘩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以期为瘢痕疙瘩的进一步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四种治疗瘢痕疙瘩方法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8 7年 4月至 1998年 4月 ,我们用四种方法治疗瘢痕疙瘩 317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资料和方法1 一般资料  317例患者中男性 2 0 1例 ,女性 116例 ;年龄 19~ 6 4岁。病程 6月至 2 0年。每例病灶数目 1~ 5个 ,平均 2 6个。直径 0 5~ 6 0cm ,厚度约 0 1~ 0 3cm。2 方法  317例患者随机分为 4组 :(1)单纯CO2 激光烧灼组。采用国产CO2 激光机 ,波长 10 6 μm ,输出功率 0~ 30W连续可调 ,光斑直径≥ 2mm。 0 5 %~ 1 0 %利多卡因浸润麻醉 ,用生理盐水纱布垫保护正常皮肤。激光刀头距离病损0 5~ 1 0cm ,将光束对…  相似文献   

14.
<正>瘢痕疙瘩主要表现为体表的1个或多个质硬、充血且有广泛侵袭性的肿块,其病理特点是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分泌,胶原纤维的过度杂乱沉积。瘢痕疙瘩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有研究发现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可以促进皮肤成纤维细胞分泌胶原,是瘢痕产生的根本原  相似文献   

15.
瘢痕疙瘩周围皮肤纤维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瘢痕疙瘩周围皮肤是否存在异常成纤维细胞,以期进一步了解瘢痕疙瘩的发展机制。体外培养瘢痕疙瘩及其周围皮肤成纤维细胞,运用流式细胞仪比较无血清培养条件下和FasMcAb作用下瘢痕疙瘩及其周围皮肤成纤维细胞凋亡率的差异。结果显示,无血清培养条件下瘢痕疙瘩周围皮肤(距瘢痕疙瘩边缘0.5cm范围内)成纤维细胞凋亡增长率介于瘢痕疙瘩和正常皮肤之间。FasMcAb作用下,瘢痕疙瘩周围皮肤成纤维细胞凋亡率增加,与正常皮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但总体上与瘢痕疙瘩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研究表明,瘢痕疙瘩周围皮肤至少有部分成纤维细胞不能正常凋亡。  相似文献   

16.
贾德静  丁红 《武警医学》2009,20(4):381-382
耳垂瘢痕疙瘩主要发生于女性,大多为穿耳孔所致.除有局部不适症状外,瘢痕疙瘩常严重影响面容美观,给患者带来心理压力.由于单一手术治疗术后易复发,因此应考虑联合治疗以提高疗效.2000年3月~2007年6月,我院共收治巨大耳垂瘢痕疙瘩患者10例,采用手术切除及术后放射治疗(放疗),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徐赤宇  何聚  罗平  王喜国  刘辉  王岩 《人民军医》2009,(12):837-837
2002年7月-2008年4月,我们采用氟尿嘧啶与曲安奈德皮损内注射联合瘢痕软化止痒膏外用治疗瘢痕疙瘩60例,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60例中,男18例,女42例;年龄19~63岁。病程1~40年。共有皮损280个,面积0.5cm×1.0cm~18cm×30cm。所有病例由于皮损数目较多或单个皮损面积较大,均不适合手术治疗。1.2治疗方法采用20ml注射器抽取氟尿嘧啶、  相似文献   

18.
手术联合放射性核素和电子线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瘢痕疙瘩是局部皮肤受损后形成的高出正常皮肤且超出原损伤部位持续增长的肿块,局部痒或痛,多不能自行退化。单纯手术切除后极易复发是其治疗难点,目前手术切除瘢痕疙瘩联合术后放射治疗被认为是预防瘢痕疙瘩复发的安全有效方法。笔者对1998—2005年采用手术分别联合放射性核素敷贴和电子线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探讨瘢痕疙瘩周围皮肤是否存在异常成纤维细胞,以期进一步了解瘢痕疙瘩的发展机制.体外培养瘢痕疙瘩及其周围皮肤成纤维细胞,运用流式细胞仪比较无血清培养条件下和FasMcAb作用下瘢痕疙瘩及其周围皮肤成纤维细胞凋亡率的差异.结果显示,无血清培养条件下瘢痕疙瘩周围皮肤(距瘢痕疙瘩边缘0.5cm范围内)成纤维细胞凋亡增长率介于瘢痕疙瘩和正常皮肤之间.FasMcAb作用下,瘢痕疙瘩周围皮肤成纤维细胞凋亡率增加,与正常皮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但总体上与瘢痕疙瘩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研究表明,瘢痕疙瘩周围皮肤至少有部分成纤维细胞不能正常凋亡.  相似文献   

20.
李卫华 《武警医学》1999,10(3):170-173
瘢痕的形成是创伤后的结果,由于外伤、烧伤和手术后造成的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不仅破坏容貌,而且可发生功能障碍。增生性瘢痕是指深部皮肤受损后出现的高出皮肤表面的硬结,表面为一层萎缩上皮所覆盖,深层则为大量增生的结缔组织。临床上具有充血、红肿等症状。增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